原標題 | Zora聯合創始人:如何構建一個Web 3.0 超結構
作者 | jacob.eth,去中心化NFT協議Zora聯合創始人
在花了兩年時間開發Zora之後,我開始意識到我們的方法有多麼與眾不同。這種差異來自一種全新的心理模型,即加密協議的可能性(並且已經發生)。
加密協議的本質為創建寶貴的公共基礎設施開闢了全新的模式。這種觀點是如此鮮明,以至於我認為它需要新的語言。
在這篇文章中,我概述了超結構(Hyperstructures)的概念:它們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為什麼它們將成為未來幾十年互聯網的基礎。
保羅·索萊里 (PaoloSoleri) 的「超結構」, 圖右是同比例的帝國大廈
定義
超結構:可以免費且永久運行的加密協議,它們無需維護,不會中斷,也不需要中介。
區塊鏈導致了一種稱為「超結構」的新型基礎設施的出現。
超結構採用在區塊鏈上運行的協議的形式。如果某些東西具有以下這些特徵,那麼它就可以被認為是超結構:
- 不可阻擋:協議不能被任何人阻止,只要底層區塊鏈存在,那它就會運行;
- 免費:在協議範圍內收取0%的費用,並完全以gas成本運行;
- 有價值的:產生所有者可訪問和退出的價值;
- 擴展性:協議中的參與者有內置的激勵措施;
- 無需許可:普遍可訪問且抗審查,構建者和用戶不能被去平台化(即阻止訪問);
- 正和:它為參與者利用相同的基礎設施創造了一個雙贏的環境;
- 可信的中立:協議與用戶無關;
值得注意的是,僅僅因為一個應用程序是基於協議的,並不立即意味著它是一個超結構。例如,Opensea使用的Wyvern協議(以及其他協議)如果沒有在私有資料庫中維護鏈外訂單,就無法運行。這意味著,如果Opensea或在其上構建的任何其他平台宕機,市場也會隨之無法訪問。Coinbase這樣的平台也是如此,它促進了加密資產的交換,但如果它宕機,其交易市場也就無法訪問。一個更微妙的例子:如果你看到一個完全鏈上的協議,管理員可以完全升級和改變協議的規則,那麼這就不是超結構的,它也屬於平台。這並不是說這些例子中的任何一個本質上都是壞的,它們只是不屬於超結構。
超結構完全是鏈上的,並且是為任何參與者創造一個正和生態系統的公共產品。我將在下面詳細介紹超結構的每個主要特徵。
一、不可阻擋
傳統的基礎設施,如電網和社交媒體平台,需要可信的中介機構來維護和運營。如果沒有可信的中介機構,基礎設施將降級或完全停止運營。這些運營商是私人所有或國家控制的組織,它們需要利潤、勞動力或補貼才能長期發揮作用。
由於在區塊鏈上運行的性質,超結構可以永遠運行而無法阻止它們。它們可以在沒有維護者或操作員的情況下持續運行,並且只要底層區塊鏈正在運行,它們就可以運行——至少可以運行十年。超結構是不可阻擋的,你可以有一次性的創建成本,然後一旦部署,它將完全按照設計運行,並且不會降級。維持超結構不需要更多的勞動力或資本。如果建立在超結構之上的核心團隊或平台消失,它仍將完全按照設計運行,並在數十年內全面運行。不可阻擋性是由於區塊鏈而成為可能的全新能力,並且我相信這種能力會改變基礎設施的經濟性質。
如果我們要縮小一個抽象層次,我們可以將區塊鏈稱為超結構的可信&無需信任的(是的,你沒看錯)運營商。
二、免費
既然我們已經將「不可阻擋性」確立為一個全新的功能,我將提出我最具推測性和爭議性的主張:超結構可以同時永遠免費使用,並且擁有極高的價值。這是可能的,因為它們不可阻擋。維護和保持協議永久運行是免費的。部署後,它將完全按照設計的方式工作,不會降級。 例如,如果 Uniswap 團隊和網站今天消失了,該協議依舊將永久運行下去。這是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超結構中,仍需要人支付gas費成本才能在當時運行它。
三、有價值的
超結構可在免費使用的同時,並對於擁有和治理也極具價值。這是我們對 NFT 觀察到的一種熟悉的價值模型:媒體可以普遍免費消費,但對於個人或團體的擁有和控制是有價值的。
但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權意味著什麼?存在可在協議中打開的費用開關。這就產生了一種稱為「費用威脅」的動態。這意味著超結構的所有者有權在任何時候通過投票在協議的基礎級別開啟該費用。這是費用的威脅,因為從長遠來看,打開它會破壞價值。開啟費用是一種破壞價值的行為,因為它會立即導致一個激勵性的分叉,因為現在有一個明確的理由讓新進入者自己這樣做。
這種銷毀權是一種所有權,就像 NFT 的所有者擁有銷毀權一樣。一個理性的參與者不會這樣做,但如果他們願意,他們可以。在我看來,這種破壞權創造了一種自然的市場力量來賦予真正的價值,因為人們會想要保護這種價值和普遍提供的效用。
除了開啟和收取協議費用的權利之外,其他所有權可以包括部署新版本的權利以及對 DAO金庫的治理以用於生態系統的資助和發展。
利潤和價值之間存在細微差別,進而利潤提取和價值創造也存在細微差別。雖然完全有可能在短期內獲取利潤,但這很可能與長期成功和價值創造直接衝突。我甚至可以說,「營利」是一種扭曲的運作模式,這導致了一種局部優化,它錯過了來自協議之上的多樣化平台生態系統的更廣泛機會。代幣所有權和不可阻擋性媒介的性質,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提取利潤來實現價值創造。我們可以為公眾創造一個新的潛在價值體系,這意味著在超結構中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可以在短期內提取的任何利潤,並且可以因其為整個社會提供的價值而得到認可。
四、高昂的費用
超結構具有內置於激勵機制中的高昂費用,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這些激勵機制在協議之上以編碼方式增加價值。這些費用是透明的,可供整個生態系統使用。為了在超結構之上有效地賺取這些費用,你需要提供協議定義的所需價值。這些激勵措施的存在為超結構的社區擴展提供了一種機制,良好的機制設計可能對長壽至關重要。
Uniswap LP費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LP費用激勵參與者提供關鍵資源流動性。這些費用支付給向池子提供流動性的任何人,但不支付給Uniswap。LP擴展了Uniswap的效用,他們在提供該效用方面沒有壟斷權,LP只捕獲他們所創造的價值。
另一個例子是Zora Finder的費用,它激勵參與者提供關鍵資源分配。這筆費用將支付給找到 NFT 的中標者或最終買家的任何人。Finder 擴展了 Zora 的效用,並且他們不壟斷正在展示的 NFT 市場,Finder只捕獲他們正在創造的價值。
在超結構中,任何參與者獲得的價值都是其產生的價值的同義詞。反之亦然,如果任何第三方或實體有能力在不創造價值的情況下從系統中自由提取價值,那麼系統就不是超結構。
五、無需許可
無需許可是部署在區塊鏈上的加密協議所獨有的保證。無需許可意味著超結構:
1、普遍可訪問,每個人都可以毫無偏見地完全使用它;
2、無法更改其核心操作功能;
無需許可,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自信地在超結構上構建自己的平台、應用程序和經濟模型,而不會有去平台化的風險。不需要 API 密鑰,也不用擔心一個平台會突然一時興起而下架你的整個項目。
同樣,這在個人層面提供了審查阻力,因為沒有仲裁者或中央實體可以決定限制對基礎設施效用的訪問。
六、可信中立
由於無需許可且不可阻擋,超結構是可信中立的。
它們與用戶無關,也就是說,它們不歧視或反對任何特定的人,它們會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任何人都可以普遍訪問超結構,可以利用、構建並集成到他們自己的系統中,而不存在任何去平台化或排斥的風險。超結構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參與者,以至於在每個人的能力和需求如此不同的世界中,公平地對待人們是可能的(Buterin,2020)。
七、正和
作為自由、廣闊、不可阻擋、無需許可和可信中立的結果,超結構創造了一個積極的正和環境。
通過永遠免費,人們沒有動力去一對一地複製相同的功能——因為這樣做不會帶來額外的價值捕獲或風險最小化。在社會層面,一個超結構只需要建造一次。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創新的動力,人們仍然有動力創造一個具有卓越和差異化功能的替代品。但簡單地用相同的工具進行分叉是不會成功的。
通過費用的擴張,超結構允許參與者直接從他們為系統創造的價值中獲利,而無需與系統本身競爭。
由於不可阻擋,依賴系統運行的參與者不存在運營風險。他們可以在系統上運行,而無需自己重建和運行它。
由於無需許可,上述所有條件都將保持不變。這再次消除了任何人自己重建系統的需要,只需在系統之上創建並獲取你為系統提供的獨特價值。
通過可信的中立,沒有任何團體或社區被排除在外,這再次意味著如果系統滿足你的需求,那就沒有理由再去重建。
這意味著你可以擁有一個由潛在競爭參與者組成的豐富生態系統,通過共享流動性和集成的網路效應,在同一基礎設施上組織和利用,為每個人帶來凈利益。
構建一個超結構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會寫更多關於構建超結構的細節——我們還在 Zora 學習這一點——但這裡有一些值得一提的快速想法:
- 超結構是為數百萬個介面提供動力,而不僅僅是一個:在協議級別創建機制或任何東西時,確保它儘可能通用。
- 將費用作為擴展生態系統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從中提取價值:雖然短期內可能獲取到價值,但這可能是一種局部優化,它會錯過來自協議之上的多樣化平台生態系統的更廣泛機會。
- 採用協議優先的構建方法:專註於開發人員的採用,儘可能多地創建集成——這是一種重要的網路效應,並將超結構鞏固為默認設置。
- 建立流動性:鏈上流動性有利於其他進入者加入生態系統,並有利於其他所有人。這是一個關鍵的網路效應,也降低了分叉的能力/激勵。
- 儘可能要有所有權,而僅在必要時進行治理: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創建所有權和治理。如果兩者中的任何一個都過多,你可能會發現超結構的激勵機制會發生扭曲,或者有受到攻擊的風險。
- 構建周期很長:以這種方式部署協議,更類似於創建硬體而不是軟體。設計的周期很長,遷移的摩擦很大,部署的難度很高。
社會基礎設施
伊甸園項目: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擁有超過一百萬種植物
鑒於它們(超結構)不可改變和永久的性質,我們有機會創建可以比我們自己的生命更持久的文明基礎設施——所有這些都是互聯網原生的。
我們從未有過創建基於軟體的基礎設施的工具,這些基礎設施可以像設計的那樣代代相傳,而不會退化,也不會陷入公地悲劇來維持自身。我們正處在一個世代交替的時刻,在這個時刻,我們有幸建造了第一座超結構。
我認為,對於每一種金融工具,我們都可能看到一種獨特的超結構出現:交易所、市場、借貸池、期權等等。對於目前由 web2 和社交媒體平台(如域名、註冊管理機構、身份、管理、標籤、聲譽、表情符號等)運行和運營的非金融公用事業也是如此。整個互聯網正在以 Web3 的形式重建,以加密和區塊鏈為核心——我們有機會在私人控制之外重組過去40年來互聯網最有價值的功能,並創造以前根本不可能的全新功能。
2010 年的 Facebook 社交圖譜
這些基礎設施的規模、重要性和雄心壯志最終將以博物館、電網、運河、水壩和古代道路的方式令人驚嘆。超結構的規模將是我們從未見過的,甚至可能比當今的社交媒體規模更大。它們還將根據它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公眾的可用性和實用性進行評判。
在設計超結構時,長遠的眼光是至關重要的,而在Web3這個追求短期利益的世界中,這通常是缺乏的。
至關重要的是,由於它們不可改變和永恆的性質,我們必須樂觀地以最純潔、最自由和最美麗的形式創造它們。這些超結構很可能被我們的子孫使用,因此我們有責任在我們的頭腦中建立它們,我們應該為它們感到驕傲。
未來的孩子,作者Holly Herndon 和 Mat Dryhurst
現在可以創建永遠免費運行的超結構,所以我們應該使用這個邏輯作為我們的起點,而不是我們應該避免或忽略的東西。新範式帶來了新的價值體系,超結構讓我們有機會創造出永遠免費的公共產品,同時獎勵建設者和參與者創造和貢獻這些為整個社會服務多年的寶貴系統—— 這聽起來像是值得建立和發現的東西。
我們正在進入未知領域,讓我們擁抱它,然後發現什麼是可能的。
參考:
1、 by Toby Shorin, Sam Hart, Laura Lotti
2、 by Vitalik Buterin
3、 by Balaji Srinivasan
4、: Canary Yellow by Virgil Abloh
5、: Other Internet
6、 by Herbie Hancock
7、, i guess by Bill Wurz
8、
9、???
我們正在以 Zora 的形式構建一個超結構——互聯網市場協議。我們正在尋找 Zora DAO 的貢獻者,如果你有興趣,請在推特上聯繫我。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2/01/19/zora%e8%81%94%e5%90%88%e5%88%9b%e5%a7%8b%e4%ba%ba%ef%bc%9aweb-3%e8%b6%85%e7%bb%93%e6%9e%84%e5%b0%86%e6%88%90%e4%ba%92%e8%81%94%e7%bd%91%e6%9c%aa%e6%9d%a5%e5%87%a0%e5%8d%81%e5%b9%b4%e7%9a%84%e5%9f%ba/?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