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MIDDLE.X @ PAKA Labs
由於區塊鏈及Token的可編程性,DAO 誕生短短數年,已經為治理問題貢獻了豐富的方案,而 DAO 組織較低的試錯成本,也為不同治理機制提供了一個實驗的舞台。
公共物品的共有所有制、消除公益部門的腐敗風險、達成非盈利的組織目標
1. 流動民主(Vote delegation/Liquid democracy)
權力需要集中,但更需要流動。
2. 二次方投票(Quadrac Voting)
隨著對一個選項重複投票的次數增加,投票的效用僅為已投 Token 數的平方根。
Gitcoin 的身份驗證界面
3. 全息共識(Holographic Consensus)
DAOstack 認為,為了讓治理體系高效,必須要有管理集體注意力的機制
- 發起提案:
- 提案增強:
- 投票決策:
- 上鏈執行:
以上便是 DAOstack 提供的全息共識的治理投票框架,該框架具有很強的治理擴展性,為規模較大的DAO提供了可用的治理方案。
4. 信念投票(Conviction Voting)
信念投票從根本上改變了投票的形式,社區用戶將不被要求在一個時間限制下投票,也不會被要求為他們不了解的提案投票。
5. 怒退機制(Rage Quitting)
- 提交提案:
- 贊助提案:
- 排隊:
- 投票:
- 緩衝期:
- 執行:
任何成員都不能控制其他成員的資金
6. 加權投票與聲譽投票(Weighted Voting & Reputation-based Voting)
通證必須有足夠的流通性才能捕獲財務價值。但治理通證的財務價值,必然帶來金融化的傾向
Kusama 平行鏈 Bifrost 的治理投票界面
將財務價值通證和治理權力通證完全解耦
7. 知識可提取投票 (Knowledge-extractable Voting (KEV))
KEV 的核心是讓具有知識的專家擁有更多的投票權。
在 KEV 機制中,提案會被劃分為不同的主題,不同的主題會對應不同的知識通證,擁有某類知識通證可以在該類主題的提案中擁有更大的投票權。
KEV 機制鼓勵對某個提案更有專業知識的人去投票,也鼓勵對某個提案沒有掌握足夠信息和知識的人不要去投票。
判斷專家的選擇是否正確,還是得靠最終的投票結果本身,而非投票決策本身是否產生了正面的影響
小結
。DAO 組織之所以需要選擇民主作為治理倫理,是符合現實利益的。
1、動員更多的智慧與資源
機制良性、運作得當的 DAO 組織,可以讓眾多所有者選擇創造價值,而非「搭便車」
2、向「善」發展,長期存續
當私有企業運營公共服務的時候,便會出現片面追求股東利益,損害其他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的情況,例如私營醫院過度收費,互聯網公司大數據殺熟等。。DAO 幾乎是運營公共物品最理想的組織形態,甚至 DAO 可能會創造更多的公共物品
DAO 的發展不光作為一種組織形態本身,可以克服內生異化,使得組織目標更好的達成,也產生了良好的外部性。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2/01/13/%e6%b7%b1%e5%ba%a6%e8%a7%a3%e6%9e%90-dao-%e7%9a%84-7-%e7%a7%8d%e5%b8%b8%e8%a7%81%e6%8a%95%e7%a5%a8%e6%9c%ba%e5%88%b6/?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