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矽谷科技巨頭員工正大範圍奔向加密行業 - 冷萃財經

紐約時報:矽谷科技巨頭員工正大範圍奔向加密行業

紐約時報:矽谷科技巨頭員工正大範圍奔向加密行業

原文標題:《

作者: Daisuke Wakabayashi, Mike Isaac

編譯:Richard Lee, 鏈捕手

當 Sandy Carter 本月辭去亞馬遜雲計算部門副總裁的職務時,她在 LinkedIn 的一篇帖子中宣布她將加入一家加密技術公司。她還附上了這家加密初創公司的招聘鏈接。

她說,兩天之內有超過 350 人點擊這個鏈接申請 Unstoppable Domains 公司的工作,其中有許多來自最頂尖的互聯網公司。這家初創公司銷售區塊鏈網路上的域名地址。

「這是一場完美的風暴,」Carter 說。「我們在這個領域看到的勢頭簡直不可思議。」

Carter是谷歌、亞馬遜、蘋果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的高管和工程師離職潮中的一員。有些高管和工程師年薪百萬,現在他們辭職去追逐他們眼中的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說,下一件大事是加密。這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叫法,包括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以及依賴於區塊鏈的NFT等產品。

矽谷現在充斥著這樣的故事:人們通過看似荒謬的加密貨幣投資(比如基於Doge meme的狗狗幣)走上改變人生的致富之路。比特幣今年飆升了大約 60%,以太坊的價值增長了五倍多。

但除了這種投機狂熱之外,越來越多科技行業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看到了一個每隔幾十年出現一次的變革時刻。通過加密技術,他們看到了歷史的相似之處:個人電腦和互聯網曾經如何被嘲笑,繼而顛覆現狀,並造就了新一代的億萬富豪根據追蹤私人投資的 PitchBook 的數據,今年投資者向全球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初創企業投入了超過 280 億美元,是 2020 年全年總額的四倍。僅就獲得了超過 30 億美元。

搜索引擎初創公司 Neeva 的首席執行官、谷歌前高管 Sridhar Ramaswamy 表示:「加密領域發出巨大的吞噬聲,」 Sridhar Ramaswamy 與加密初創公司爭奪人才。「感覺有點像 1990 年代的氛圍和互聯網誕生又重來了一遍。那麼地早,那麼地混亂,那麼地充滿機會。」

紐約時報:矽谷科技巨頭員工正大範圍奔向加密行業「加密領域發出巨大的吞噬聲,」 Neeva 首席執行官 Sridhar Ramaswamy 在該公司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的辦公室外說。Jessica Chou / 紐約時報

「加密」也被重新命名為”Web 3″,懷疑者稱,它可能與過去的投機泡沫(比如次貸危機或者 17 世紀的鬱金香熱)沒有什麼不同。他們說,這種狂熱很大程度上是被通過交易資產快速致富的慾望驅動著,這種資產的基礎似乎常常來源於。

但越來越多真正相信的人表示,加密貨幣可以通過創建一個不受少數公司控制的更加去中心化的互聯網來改變世界。雖然這種可能性自 2009 年比特幣出現以來就已經存在,但 NFT 等加密產品僅在今年才。這加速了大型科技公司進入加密貨幣世界的步伐。

本月,Lyft 的首席財務官 Brian Roberts 離開了這家打車公司,加入了很受歡迎的加密初創公司 OpenSea。「我已經看過了足夠多的周期和範式轉變,當如此重大的事情剛出現時,我會有意識。」Lyft 的聯合創始人 John Zimmer 說, 「現在是NFT及其影響爆發的第一天(Day 1)。」他希望Roberts在他的新事業中一切順利。

上個月,Jack Dorsey 辭去了 Twitter 首席執行官的職務,將更多時間花在他的另一家公司Square 工作上。為了向區塊鏈致敬,Dorsey 先生還將「Square」更名為 「Block」。他還將 Block 高管的照片改成像素頭像來強調這一變化,並構建了一個軟體工具,以便其他人創建類似的像素頭像。

另外,Facebook 母公司 Meta 的加密貨幣工作負責人 David Marcus 也宣布將在年底前,以追隨他自己的「創業 DNA」。兩名了解其計劃的人士表示,48 歲的 Marcus 計劃開展自己的加密貨幣項目。

紐約時報:矽谷科技巨頭員工正大範圍奔向加密行業

David Marcus 和 Meta 發言人都拒絕置評。

加密領域的吸引力讓一些最大的科技公司都在爭先恐後地留住員工。在谷歌,對留住員工的擔憂(包括不讓他們流向加密公司)變得如此緊迫,這一話題已成為公司首席執行官 Sundar Pichai 和他的高級副手每周一討論的議程的一部分,兩位知情人士稱。

這些知情人士還透露,谷歌還開始向公司內部一些似乎可能被「挖牆角」的員工,提供額外的股票份額。谷歌對此拒絕置評。

與擁抱加密的 Meta 不同,谷歌一直不願加入這一潮流。但是,當這家公司的副總裁 Surojit Chatterjee 去年離職,成為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 Coinbase 的首席產品官時,谷歌員工親眼看到了加密貨幣的機會。

當 Coinbase 在 今年 4 月上市時,Chatterjee 在該公司的股份價值飆升至6 億多美元。當時,他僅在那裡工作了 14 個月。

如此大量的加密貨幣財富讓許多技術人員產生了一種恐懼感,他們擔心自己會錯過(FOMO),尤其是那些在幾年前購買過比特幣,現在非常富有的人。

「回到 2017 年左右,當時人們主要是為了投資機會,」專註於構建區塊鏈基礎設施項目的初創公司 Mysten Labs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Evan Cheng 說。「現在是人們真正想要建造東西。」

Evan Cheng 今年 50 歲,他在 Facebook 工作了 6 年後於今年 9 月離開,之前在其加密項目部門 Novi 工作。Mysten Labs 大約有 20 名員工,大部分都在舊金山、倫敦、紐約等地區辦公,其中大約 80%的人來自 Facebook、谷歌和 Netflix 等科技公司。

紐約時報:矽谷科技巨頭員工正大範圍奔向加密行業左起:Mysten Labs 的 Sam Blackshear、Evan Cheng 和 Adeniyi Abiodun。Ian C. Bates / 紐約時報

專註於區塊鏈領域的公司數量激增,比如 Bitpanda、Gemini 和 CoinList 等加密貨幣交易所;NFT 和藝術品收藏公司,如 OpenSea 和 Dapper Labs;以及 Dfinity 和 Alchemy 等基礎設施公司。

對科技公司巨頭的控制和壟斷擔憂也刺激這一人才流失現象的產生。許多人加入了谷歌、Facebook 和其他公司來創造新的東西,結果卻遇到了官僚主義和在「大機器」里工作的不適。

那些拋棄大公司薪水的人,不必像去傳統技術初創公司那樣漫長地等待回報。

雖然員工通常在科技初創公司會接受較低的薪水,寄希望於公司的股票有一天能大漲,但加密初創公司的員工通常能更早地獲得「流動性」或兌現股票的能力。投資公司 Paradigm 的招聘人員 Dan McCarthy 表示,他們通常可以通過交易公司加密貨幣的形式進行交易,他撰寫了文章,談有關在加密初創企業工作,對科技工作者的潛在好處。

在某些情況下,加密初創公司能提供與科技巨頭公司水平相當的薪酬方案,因為員工可以輕鬆地將公司的「代幣」——或支持初創公司的基礎加密貨幣——轉換為現金。

「現在工資不一定要降到大公司工資水平的三分之一了,因為很多這樣的公司資本都很雄厚,」Evan Cheng 說。

前亞馬遜副總裁 Sandy Carter 表示,人們在加密公司工作,不僅僅是為了錢。有些人被 Web3 的精神所吸引,Web3致力於權力和決策的下放。相對於谷歌和 Facebook 通過獲取用戶個人數據、針對性地銷售廣告來主宰互聯網,這是另一種選擇。

Carter 說亞馬遜對 Web3 很感興趣,但她沒有往那裡招聘,因為她答應不「挖」她以前的同事。

那麼,技術員工向加密領域的外流會繼續嗎?

「答案是肯定的,」她說。「是時候加入它了。」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12/22/%e7%ba%bd%e7%ba%a6%e6%97%b6%e6%8a%a5%ef%bc%9a%e7%a1%85%e8%b0%b7%e7%a7%91%e6%8a%80%e5%b7%a8%e5%a4%b4%e5%91%98%e5%b7%a5%e6%ad%a3%e5%a4%a7%e8%8c%83%e5%9b%b4%e5%a5%94%e5%90%91%e5%8a%a0%e5%af%86%e8%a1%8c/?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UniswapV3生態項目一覽

    下一篇

    a16z的11個合伙人告訴你2022年金融科技發展方向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