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鵬說all in加密貨幣,做局還是內卷? - 冷萃財經

沈南鵬說all in加密貨幣,做局還是內卷?

沈南鵬說all in加密貨幣,做局還是內卷?

一邊是現實,一邊是虛擬現實;all in一邊,就會失去另一邊的機會。

與此同時,12月8日和9日,紅杉印度和紅杉官方先後修改了簡介,用了大量加密貨幣術語,表示要幫助人們建設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紅杉印度還提及元宇宙,似乎實錘了紅杉再次引領網路時代變革,投身加密貨幣的決心。

據天眼查統計,紅杉中國僅2021年就有7起關於區塊鏈的投資。網傳截圖中,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本人,在與蜻蜓資本(Dragonfly Capital)創始人馮波聊天時,也說過「all in crypto」。

過去幾個月,臉書改叫Meta,元宇宙中一周房產成交額超過1億美元;藍色游標創始人趙文權辭去總經理職位,全力投入元宇宙;連家電巨頭海信都註冊了元宇宙相關商標。可見,這一波,元宇宙毫無疑問是風口。而在區塊鏈基礎上的加密貨幣,則似乎是元宇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原因是,作為加密貨幣的技術載體區塊鏈技術,是實現去中心化的元宇宙世界和web 3.0的基礎技術。紅杉此時對外宣稱的all in,是押寶虛擬世界的發展,表現出對這一賽道的極大期望。

然而,根據Gartner的技術成熟度曲線,目前跟元宇宙相關的技術,都處於短期內被高估的階段。在不遠的將來很可能要經歷一次痛苦的下滑裂谷,才可能真正成為應用,凸顯價值。紅杉中國,到底是虛晃一槍,還是布局更深遠?

沈南鵬說all in加密貨幣,做局還是內卷?Web 3.0時代,All in crypto

紅杉是web 2.0發展的有力推手,在「互聯網」這個概念還不為大多數人所知時,紅杉就開始潛伏,1978年投資蘋果公司,上世紀80年代投資思科,90年代投資Google,此外Paypal、甲骨文等諸多在web 2.0時代,也即我們現在所處的網路時代的巨頭公司,背後都有紅杉的身影。

2005年進入中國後,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簡稱「紅杉中國」)同樣支持了超過150家企業的發展,其中不乏阿里巴巴、京東、位元組跳動等現在的互聯網巨頭。

不過,除了互聯網賽道,紅杉中國之前的投資中,同樣也有全棉時代、居然之家等新零售公司,蔚來、零跑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公司,葯明康德、基石葯業等醫療製藥領域的公司。正如紅杉資本原先在推特的簡介,「從創意到IPO及以後,紅杉幫助有膽識的人建立傳奇公司」,並未限定公司的類別。

善於發現機遇,提前布局,是紅杉的長處,但機遇存在於各行各業,紅杉之前沒有說過要all in哪個領域,為什麼要一頭扎進crypto,加密貨幣這個領域?

web 3.0時代,目前沒有明確定義,但基本達成共識的是,人們對互聯網的改變能力將進一步增強,AI、演算法、虛擬現實等技術,被更好地運用,我們熟知的IoT概念,也是3.0時代的一部分。統一身份認證系統、數據確權與授權、隱私保護與抗審查、去中心化運行,是web 3.0的另外幾個特質,看著眼熟么?可以說,web3.0和元宇宙的底層是區塊鏈。

綜上,加密貨幣只是區塊鏈的應用之一,區塊鏈更大的應用,可能在web 3.0時代,元宇宙這個概念的實現前提,也是web 3.0時代的真正到來。

再來看紅杉的表述。紅杉印度表示,要幫助印度和東南亞的「超級程序員」們建設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幫助人們走向元宇宙和更遠的地方。紅杉官方推特略微保守一些,稱「從創意到代幣空投,幫助有膽量的人建設DAO」,而沒有提到元宇宙相關。

但是,無論是crypto、DAO還是元宇宙,最終真正的指向都是,web 3.0。可以簡單理解為,下一代互聯網,紅杉中國認為自己不可或缺。

是選擇,也是無奈

起初,投資加密貨幣,是紅杉自己的選擇。

以在中國的布局為例,根據企查查統計,2014年開始,紅杉中國就開始布局加密貨幣市場。第一次出手,紅杉中國投資了火幣,之後又相繼布局比特大陸、FTX等中外知名加密貨幣和其他區塊鏈公司。

截至2021年12月16日,紅杉中國今年涉及區塊鏈的投資項目共7個(天眼查統計),成立至今投資項目共24個(企查查統計)。紅杉資本(美國)、紅杉中國和紅杉印度三家,僅今年一年公布的涉及區塊鏈的投資項目(含追投),就有超過30個。

和最初主動選擇不同,紅杉現在下定決心加大對加密貨幣的投資,多了一些無奈的成分。

國內外web 2.0的發展速度都已經開始趨緩,尤其是國內,在反壟斷、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互聯網公司進入盤整期,保證高速增長已經不是第一要務。發展了幾十年,web 2.0的格局也已經很難突破,近幾年快速崛起的稱得上巨頭的基本只有拼多多、位元組跳動。

隨著優質標的越來越稀少,天使投資、VC、PE等投資機構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競爭變得非常激烈。再加上美股的SPAC機制等,讓公司有了更多融資途徑。通俗點說,投資賽道變「卷」,投資機構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區塊鏈,似乎是極少數依然肉眼可見的處在發展初期,後續還有巨大潛力的賽道;元宇宙,是現在最能撩撥大眾和投資人情緒的辭彙。加密貨幣,區塊鏈,元宇宙,三者構成了下一個階段收取豐厚回報的密碼。

紅杉不是第一家發現這個密碼的。PitchBook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1月底,加密行業和區塊鏈領域全球投資總額已經超過270億美元,比過去10年的總和還要多。許多知名巨頭已經設立了區塊鏈或加密貨幣專項基金,其中包括不少知名投資機構,比如Mosaic瀏覽器共同開發者、網景公司創始人馬克·安德森與他人聯合創辦的風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A16z),已經在加密貨幣行業投資了超過30億美元。

對於紅杉來說,再不入局可能就晚了。要麼趕緊做,要麼就不做,這可能就是各地的紅杉都在說crypto的重要原因。

除了親自投資相關項目之外,紅杉中國還成為Dragonfly Capital的戰略合伙人。Dragonfly Capital是專註於加密貨幣的風投基金,官網簡介是「加密貨幣從一開始就是全世界的,我們也是」,沈南鵬的「all in crypto」,也是在與Dragonfly創始人馮波的對話中說的。

不過,陸玖財經向紅杉中國方面求證,紅杉中國未來的投資重點,是否也在加密貨幣、元宇宙相關領域,以及轉向紅杉申請成為註冊投資顧問(RIA),是否因為現在VC越來越難做,投資空間被各方擠壓,紅杉中國均未予回復。

大佬的話,你真信?

權威調查顯示,加密貨幣(crypto)價格的躍升,讓美國奢侈品市場銷售超過疫前水平。

美國投行傑富瑞集團發現,這是由於部分年輕人通過投資加密貨幣獲得巨大收益,購買奢侈品的支出同比增長強勁,正所謂「加密貨幣有可能是這個星球歷史上最大的財富轉移」。在這場轉移中,受吸引的不止年輕人,還有在資本市場叱吒風雲幾十年的巨頭們。

加密貨幣,顯然已經在現實世界發生影響力。據說虛擬世界的一副藝術品的價格,已經通過NFT的方式,炒作得比現實世界的藝術品價格更貴。而類似土地這樣的所謂稀缺品,在元宇宙世界中也率先被炒作起來。韭菜們似乎又長得綠油油了。

投資圈目前最流行的說法是:要麼去造火箭做醫藥改變人類和真宇宙,要麼去做區塊鏈、虛擬IP和數字人,去再造一個元宇宙。特斯拉的MUSK選擇的是前者,而FACEBOOK則全力押注後者。這一次,紅杉卻對外聲稱,自己選擇的也是後者。

在人類可以預見的未來,人類依然要考慮小到個體生老病死,大到地球生態環境等各種現實問題。可以說,虛擬世界的發展,是建立在現實世界變得更好的基礎上的,這就要求人們持續大力投入生物製藥、新能源、生命科學、星際探索等科學研究。虛擬未來因為尚未成型,所以想像空間更大。但是,虛擬貨幣也好,元宇宙也罷,當下的構想中,即使元宇宙真的實現,生物本體依然要存在於現實世界。

虛擬世界可以安放靈魂,卻不能供養人的身體。比如現在持續的疫情。所以,一邊是現實,一邊是虛擬現實,all in一邊,就很可能會失去另一邊的機會。

事實上,此前,紅杉的投資涉及了不少實業和生物醫藥現實科學,莫非以後要徹底「脫實向虛」?顯然不是。紅杉可能只是加大對加密貨幣投資的權重,也可能只是提了一個「未來計劃」,大概率紅杉並不會選擇單邊押注虛擬世界。更大概率還是只虛晃一槍,高調宣布自己已是區塊鏈投資圈的「局內人」。all in 不等於放棄其他,更大可能是引發關注。

事實上,在投資圈聲稱all in數字資產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對於紅杉最近的各種表述,某位頂級投資機構從業人員表示,紅杉現在轉型,其實就是在all in去賭虛擬未來。但是,2018年當加密貨幣風靡中國的時候,曾經有徐小平、蔡文勝等投資大佬也喊出all in加密貨幣或虛擬資產的口號,多少年過去,很多跟進的創業者和中小投資人,留下的,卻是一地雞毛。

所以,大佬的話,信不信,由你~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12/20/%e6%b2%88%e5%8d%97%e9%b9%8f%e8%af%b4all-in%e5%8a%a0%e5%af%86%e8%b4%a7%e5%b8%81%ef%bc%8c%e5%81%9a%e5%b1%80%e8%bf%98%e6%98%af%e5%86%85%e5%8d%b7%ef%bc%9f/?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以10億美元創造加密行業單筆融資紀錄,NYDIG是家怎樣的公司?

    下一篇

    成交額15億美元,林俊傑、鄭志剛跑步入場,虛擬土地炒作的是什麼?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