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比特幣和Arweave的智能合約,會成為以太坊的對手么? - 冷萃財經

基於比特幣和Arweave的智能合約,會成為以太坊的對手么?

基於比特幣和Arweave的智能合約,會成為以太坊的對手么?

原文標題:《Foresight Ventures: 以太坊智能合約的對手「Arweave 與比特幣」》

原文作者:msfew,Foresight Research

概要

· 基於存儲共識 (Storage-based Consensus Paradigm) 的智能合約是 Web3 時代的去中心化應用的最優解, 能提供近乎無上限的 TPS 的高性能, 同時保證數據的可溯源和不受壟斷.

· 智能合約的本質並不是避免風險, 而是去讓合約涉及到的人員合理的分配風險. 智能合約的監督問題可以通過 DAO 以及開源的方式來解決.

· Arweave 作為一個永久存儲的 Layer0 網路, 在其基礎上構建的 SCP 應用不僅能做到數據以及數據交互存儲可信, 還可以做到前端頁面託管可信, 並且有不受審查和性能不受區塊鏈限制的特點.

基於比特幣和Arweave的智能合約,會成為以太坊的對手么?

「打敗 EVM 的一定不會是 EVM」

在比特幣 11 月的 Taproot 升級之後, 比特幣上的智能合約也開始吸引大家的目光. Taproot 升級給比特幣帶來了默克爾化抽象語法樹和 Schnorr 簽名等新特性, 讓閃電網路的交易也和普通交易看上去完全一致, 不僅讓比特幣的安全性和隱私性得到了提升, 也讓比特幣的智能合約功能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

實際上, 比特幣早已支持”智能合約”, 雖然並非像以太坊的智能合約那樣完整, 但是通過各個功能模塊的組合, 一樣能做出一個比較完備的應用. 早在比特幣誕生的最初幾年, 就已經有開發者去用比特幣簡陋的腳本語言來探索去中心化應用的可能性.

正是這樣的”條件簡陋和不完備”, 才讓開發者發揮想像力, 有了無數的奇思妙想, 也讓此篇文章中著重討論的”基於存儲的智能合約”在比特幣上慢慢孕育形成雛形, 在 Arweave 上得以壯大.

基於存儲共識的智能合約或許是 Web3 時代的去中心化應用的最優解, 能提供近乎無上限的 TPS 的高性能, 同時保證數據的可溯源和不受壟斷.

1. 智能合約

最初的定義

基於比特幣和Arweave的智能合約,會成為以太坊的對手么?

根據 Nick Szabos 在 1996 年創造「智能合約」時的定義, 智能合約應該有以下特點: 一組承諾, 以數字形式指定, 包含協定, 合約涉及到的人員履行承諾.

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 也不羅馬, 更非帝國. 智能合約也既不智能, 也不是合約. 智能合約中的智能並不是像 AI 與機器學習里的那種智能, 而是代表了合約會去機械性地執行規定好的演算法. 同時, 智能合約也不算真正法律等意義上的「合約」 .

· 智能合約是有隱含條件的.

我們可以舉自動售貨機的例子. 用戶通過 1000 個比特幣買了個披薩, 合約的條款就是一定量的比特幣換一定量的披薩. 而隱含條款就是這個披薩你吃了之後不會上吐下瀉. 這些隱含條款是由售貨機所在的國家的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條款作為監督者而存在的. 而在區塊鏈領域, 我們的

監督者就是整個區塊鏈網路.

· 智能合約的本質並不是為了避免風險, 比如完全避免計算環境不可信, 存儲不可信等的風險. 而是去讓合約涉及到的人員合理的分配風險.

智能合約的風險分配只有在一定的前提下才有效. 前提就是必須存在一個處理違約的機制. 在區塊鏈領域, 這個處理違約的機制自然還是以太坊等區塊鏈網路. 我們會在後文詳細敘述相關內容.

· 智能合約的另一個優點就是透明性.

我們能通過公開開源的代碼去把繁雜的合約細節統統考慮進去, 避免我們為了一個只有 0.1% 概率出現的事件而去來來回回敲定合約細節.

現在的智能合約

當我們現在討論到智能合約時, 通常我們都在討論以太坊上或者類似架構的智能合約.

這樣語境中的智能合約是一種運行在以太坊鏈上的程序, 是位於以太坊區塊鏈上一個特定地址的一系列代碼 (函數) 和數據 (狀態). 通常這些智能合約是通過 Solidity 等圖靈完備的編程語言來編寫的, 在 EVM 等虛擬機中運行並且得到最終的狀態數據. 通過鏈上數據的公開性和智能合約的特定統一運算環境, 以太坊等鏈上的智能合約滿足了智能合約中的定義和特點.

而這樣的整體網路設計是有比較大的問題的. 要去升級 EVM, 來做到升級智能合約的執行性能, 是非常困難的, 需要漫長的開發和測試時間 (雖然以太坊升級進展已經算是神速了). 同時, 一個被固定在鏈上的 EVM 的鏈內鏈外交互是非常麻煩的, 需要依靠預言機等. 除此之外, EVM 過於簡潔的設計也局限了它自己的功能, 複雜的數據計算是做不到的, 甚至連計算個三角函數都很麻煩. 最後, 要去升級 EVM 也是很困難的, 畢竟 EVM 是在以太坊節點不斷運行的, 修復和升級它就彷彿在一架飛機飛行的時候去修引擎. 然而這些問題都是雙刃劍, 要解決它們或多或少都需要捨棄安全性等因素.

在 EVM 里用圖靈完備的 Solidity 去編寫智能合約, 除去一些複雜操作來說, 是能實現很完整的, 比如 AMM 等應用. 而比特幣或者 Arweave 鏈上是沒有這樣的圖靈完備編程語言的.

基於比特幣和Arweave的智能合約,會成為以太坊的對手么?

那麼鏈外呢? 鏈外我們有無數的圖靈完備編程語言, 我們甚至都不用去專門定製一個, 直接抓一個來用就行. 你可能會有疑問, 如果計算進行在鏈外, 那麼區塊鏈的意義何在呢? 但是其實, 以太坊的 Layer2 也是靠各種的鏈外升級, 來優化網路的效率. 與其在鏈外去創建無數個 Layer2, 來以年的時間來逐步提高 TPS, 不如直接在保證計算和存儲可信的情況下, 把 TPS 提高到物理層面的上限, 讓區塊鏈成為一個存儲層, 畢竟在 StarkWare 等的解決方案中, 以太坊基本就是一個存數據的地方而已. 那麼這個解決方案其實就是本文所要討論的: 基於存儲共識的智能合約.

Web3.0 的前提是要 Web. 最好的是, 原生的整套方案就具有和 Web2.0 一樣的性能 (比如像 @muneeb 所說的: 如果喜歡 EVM 這樣的方案, 那麼去重新做一個以太坊. 而不是在遵循奧卡姆剃刀設計的比特幣上塞入一個 EVM), 不應該是在各種縫縫補補後重新回到了 Web2.0, 才擁有 Web2.0 的性能.

2. 彩色幣 Colored Coins

目前來看唯一一個能做到傳統應用一樣性能的去中心化應用就是使用基於存儲的設計. 這樣的去中心化應用將區塊鏈作為圖靈機的紙帶, 將狀態以及狀態的改變存儲在區塊鏈上, 同時合約的最新狀態計算可以在鏈下用戶的客戶端內進行. 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去中心化應用的性能上限直接提高到網路的帶寬或者用戶自己硬體的性能, 是目前來說的最高效的解決方案.

很早就採用基於存儲設計思想的一個典型應用就是: 彩色幣.

彩色幣簡介

基於比特幣和Arweave的智能合約,會成為以太坊的對手么?

正如我們之前所提到的那樣, 中本聰設計比特幣的時候, 想到或許就是做一個全球賬本. 一個賬本, 是不需要圖靈完備的語言和語言運行環境的 (中本聰不是傻子, 我相信他肯定知道可以做類似以太坊一樣的設計 ). 作為一種貨幣, 比特幣簡陋的腳本語言能做到在鏈上存儲一些簡單的 Metadata, 比如比特幣的第 0 個區塊有著中本聰那句著名的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既然比特幣的腳本語言允許存儲少量的 Metadata, 那麼這段 Metadata 就可以用來代表現實生活中的實物, 把現實生活中的實物和比特幣鏈上的某些包含了特定 Metadata 的區塊聯繫起來. 比如我們在第 6324 個區塊的 Metadata 中寫下: “本區塊生成了 100 股小賣鋪的股票”, 那麼可以說這個區塊就是小賣鋪股票的彩色幣的第一個區塊, 這個包含了 Metadata 的區塊被彩色幣 “染色了”. 之後其他包含小賣鋪股票交易 (比如 “Alice 賣給 Bob 10 股小賣鋪股票”) 的區塊都被染色了, 都是存儲彩色幣交易信息的區塊.

彩色幣的特點

· 搭了比特幣的順風車:

彩色幣使用比特幣區塊鏈作為主幹, 採用基於存儲的共識, 把比特幣的 Metadata 作為存儲交易的資料庫. 它充分利用了比特幣的優勢, 如不可偽造性, 易於轉讓, 穩健性和透明度, 從而以前所未有的安全性和輕鬆操作真實世界的資產.

比特幣的所有優點, 彩色幣都得到了. 當礦工用無數的算力維護比特幣網路的同時, 彩色幣項目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證. 同時彩色幣 “智能合約” 的運算也是在鏈下進行的, 完全沒有性能上的問題, 唯一的瑕疵可能就是, 比特幣這個 “資料庫” 的數據讀寫可能有點慢.

· 可能是最早的證券 NFT 的例子:

彩色幣誕生於 2012 年. 雖然彩色幣是由比特幣組成的, 但是卻可以代表多種資產並具有多樣用途, 包括財產, 優惠券, 發行公司股份等. 每一個彩色幣也各不相同, 可能代表了不同的份額. 從這樣的角度而言, 彩色幣完全就是 NFT.

而這原始但五臟俱全的 NFT 都是通過比特幣簡陋的腳本語言 + Metadata + 基於存儲的共識來做到的. 試想一下, 通過這樣的設計, 我們完全可以把各種頭像的 NFT 項目在比特幣鏈上就復刻出來. 這其中的革命性就是彩色幣 2012 年就誕生了, 一年後, 有圖靈完備語言和 EVM 的以太坊才剛剛被 Vitalik 構想出來. 這是非常超前的.

RIP 彩色幣

在 2021 年, 我們在彩色幣的 wiki 上所瀏覽到的很多鏈接都已經無法訪問了, 可以說彩色幣的活躍度已經消退了 (當然我們仍然可以看看當初彩色幣的 pitch deck). 彩色幣先驅般的嘗試, 通過鏈下計算, 簡陋的比特幣腳本語言以及基於存儲的共識的思想啟發了後文中我們提到的 RGB 以及 Arweave 的 SCP.

3. RGB 與 Taproot

RGB 簡介

RGB 是比特幣和閃電網路上運行的 Layer2 以及 Layer3 的客戶端驗證的智能合約系統. RGB 受到彩色幣的啟發, 將比特幣作為狀態承諾層, 採取基於存儲的設計範式, 由 Giacomo Zucco 和 Peter Todd 在 2016 年提出, 2019 年早期獲得 Tether 公司, Bitfinex 的支持.

RGB 代表 “後區塊鏈”, 圖靈完整的無信任分散式計算形式. RGB 把智能合約的發行方, 狀態擁有者, 和狀態改變互相隔離. 同時, RGB 採取了將智能合約代碼和數據運算放在鏈下的方案. RGB 將區塊鏈作為狀態承諾層, 將比特幣腳本作為所有權控制系統, 而智能合約的更新換代在鏈外被定義.

基於比特幣和Arweave的智能合約,會成為以太坊的對手么?

簡而言之, RGB 就是加強版的彩色幣. RGB 類似一個非常完整的 Layer2, 將區塊鏈作為承諾層, 在鏈外進行運算和狀態管理, 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的性能. 同時藉助智能合約在鏈下計算這一設計, 揚長避短, 讓比特幣的腳本語言做了它能做且該做的狀態承諾操作, 讓鏈外的圖靈完備編程語言進行了複雜的狀態管理與運算.

Taproot 與 RGB 相結合

Taproot 所做的是減少一些複雜操作的複雜度, 並提升這些複雜操作的隱私. Taproot 沒有帶來完全富有表現力的如同以太坊上一樣准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 比特幣腳本語言的限制依然存在.

而 RGB 本身不必須依賴於 Taproot. 但在 Taproot 存在的情況下, 很多 RGB 的操作可以更簡單地實現, 這對 RGB 來說其實可能是很有幫助的升級.

4. 基於存儲共識的設計範式 (SCP)

說完了古早的彩色幣以及 RGB, 我們可以談談更加新穎的生態 Arweave 上的基於存儲的智能合約的設計. 我們終於可以引出一個比較官方並且規範化的術語: 基於存儲共識的設計範式 (Storage-based Consensus Paradigm). 我們將在本節深入討論這一類設計的優點以及潛在的問題.

SCP 簡介

Arweave 是一個為存儲而生的區塊鏈, 相比之下, 比特幣的定位就和基於存儲共識有些許的偏離. 自下而上, 比特幣可以說有著: 比特幣 (賬本記錄層) → 閃電網路 (應用運行層) 的架構, 同時 Arweave 也有類似的架構: Arweave (存儲層) → Permaweb (應用運行層). 在 Arweave 上, 我們可以更專註於讓智能合約保持狀態, 而 Arweave 就作為圖靈機的紙帶, 在底層記錄這些狀態以及各個修改狀態的交易. 很有趣的是, Vitalik 在最新的博客文章里也表現出了想成為 Web3 紙帶的意向. 而在 EIP-4444 的討論區里, 一位網友這麼以太坊評價舊數據的存儲問題.

基於比特幣和Arweave的智能合約,會成為以太坊的對手么?

基於存儲共識的設計範式是由 everFinance 的 Founder outprog 所提出的, 靈感來源於 Arweave 的 SmartWeave 以及以太坊的二層 Rollup. 在 everPay 的白皮書中這樣描述它: 以太坊中, 計算會被區塊鏈網路中的所有節點執行, 所有節點都會生成和存儲全局狀態以供查詢. 不同於以太坊模型, SCP 分離了計算和存儲, 區塊鏈不進行任何計算僅進行數據存儲, 所有計算由鏈下的用戶客戶端或伺服器執行, 生成的狀態也由鏈下客戶端或伺服器進行保存. SCP 使用了鏈下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可以使用任何的語言進行編寫, 這些程序的所有輸入參數都來自存儲型區塊鏈. 在範式中,區塊鏈更像是計算機的硬碟, 鏈下智能合約可以在任何具備計算能力的機器上進行.

簡而言之, SCP 就是用比特幣或者 Arweave 來存儲狀態的結果, 或者再存儲鏈外智能合約的內容, 來保證存儲的可信, 實現一個與底層區塊鏈分層的高性能 Layer2 網路. 這裡所說的 Layer2 實際上可以算是 Layer1, 因為比特幣或 Arweave 鏈上是沒有智能合約運算能力的, 它們可以說是更底層的 Layer0.

SCP 優勢

基於比特幣和Arweave的智能合約,會成為以太坊的對手么?

· 性能無限制

智能合約在鏈下進行計算, 其性能跟傳統應用一樣. 鏈下伺服器可以承載大量複雜的交易. TPS 取決於提供計算服務的機器性能和構建應用的技術架構, 而無需擔心區塊鏈本身的性能限制.

· 數據可信

藉助底層區塊鏈的特點, SCP 的數據都保存在區塊鏈上, 將區塊鏈作為硬碟, 獲得了數據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特性. 因此區塊鏈為數據賦予了可信的特性.

· 開發生態 0 門檻

任何語言都可以進行鏈下智能合約的開發, 對於開發者來說無需額外的學習成本 (比如學習使用 Arweave HTTP API 或者比特幣腳本肯定不算). 同時這也避免了比特幣或 Arweave 鏈上沒有或者只有簡陋編程語言的劣勢.

· 擁有可組合性

將智能合約徹底放在鏈外, 不會污染區塊鏈的本質, 保持了區塊鏈的 by design. 同時通過功能分層, 讓 SCP 的智能合約擁有了可組合性. SCP 未必必須在 Arweave 上, 而是可以稍加修改接入另一條鏈, 比如從 Arweave 的 Permaweb 直接到了比特幣的閃電網路. 這在多鏈互聯的未來是十分重要的, 畢竟軟體時代的可組合行就和金融的複利一樣具有龐大的力量.

關於 SCP 潛在的疑問

不得不說, 這樣的 SCP 是和大家理解上的傳統智能合約有很大區別的, 同時當然也存在很多潛在的疑問.

· SCP 的生態現在是否太年輕?

我們之前提到 SCP 的靈感是來源於 SmartWeave. SmartWeave 的核心是 Lazy-execution, 在不得不獲取最新狀態的時候, 會去將存儲在鏈上的所有交易在客戶端運行一遍. SmartWeave 是 Arweave 官方的智能合約方案, 而 SmartWeave 是 SCP 的一種具體實現, 因此任何使用了 SmartWeave 的項目實際上都是使用了 SCP, 包括前文中的彩色幣和 RGB 都是 SCP 的實現.

目前來說, 幾乎所有 Arweave 生態上的項目都是採取了 SCP 的設計. 有趣的是, 近期 KYVE 從 SmartWeave 轉移到了 EVM 的智能合約, 主要原因是它們的業務本身就是跨鏈的, 因此要去趕緊抱團 EVM 鏈的生態, 或許次要原因就是它們認為 Arweave 生態的年輕. 但是實際上近期 everPay, Pianity, Verto, redstone.finance 都在 SCP 生態方面有大動作, 我們會在後文稍微詳細的討論它們.

· 智能合約定義中的合約執行監督者與計算可信?

在文章的一開始, 我們探討智能合約定義時就賣了個關子, 沒有詳細解釋 SCP 執行中的監督問題和計算可信問題. 在 EVM 的智能合約里, 監督者是整個以太坊網路. 而到了 SCP 中, 由於智能合約是在鏈下運行的, 那麼區塊鏈網路肯定無法監督智能合約的執行. 但是在 Web3 時代, 我們有很契合的解決方案: DAO + 開源.

我們可以用 DAO 來決定和監督鏈下智能合約的執行和上鏈, 同時所有人都可以通過開源的智能合約內容以及公開的鏈上數據, 都可以去試著運行一遍所有的結果 (鏈下智能合約是通過”正常”編程語言來寫的, 幾乎所有的設備都可以有 JS 之於瀏覽器, Java 之於 JVM 來運行), 來比對結果是否正確. 在這樣的保駕護航下, 絕對能保證智能合約的監督和計算可信, 畢竟和某些中心化程度很高的鏈以及某個中心化商業閉源的 Layer2 方案相比, 是非常 Web3 的.

· SCP 的去中心化程度? 鏈下智能合約還是智能合約嗎?

其實自始至終智能合約都沒有存儲可信和計算可信的要求. 在定義上來說, SCP 是完全符合每一條概念的, 只是說相比以太坊的 Layer1 智能合約來說, 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 EVM. 我們不能局限於鏈上 VM. 總的來說, 智能合約雖然是去中心化網路上的程序, 但本身在某些角度還是比較中心化的. 鏈上合約的 owner 本身就可以有高許可權去做一些危險的操作.

除此之外, 幾乎沒有人會去一行行仔細看智能合約的內容, 也不關心執行或存儲的可信. 這就涉及到技術道德平衡的問題. 在 Web3 時代, 懂代碼的程序員是否可以割普通用戶的韭菜呢? 我們已經在 Web2 被割過一遍了. 所以一個擁有 DAO 監督, 合約內容開源可被用戶反覆運行的鏈下智能合約不只是智能合約, 還是非常安全可信以及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約.

5. Arweave 上的 SCP 智能合約生態

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 SmartWeave 是 SCP 的一種具體實現, 因此在 Arweave 上用到 SmartWeave 的項目也都是 SCP 智能合約生態中的一部分.

基於比特幣和Arweave的智能合約,會成為以太坊的對手么?

重點項目

· everPay: 實時跨鏈支付協議

作為 SCP 的提出者, everPay 一直在開發者生態以及 Arweave 官方中推行這種智能合約設計模式, 並且 everPay 本身就是這種設計模式的高性能實現. everPay 並沒有直接用 SmartWeave 來實現 SCP, 而是使用了其他的高性能實現, 同時也在積極安排鏈下智能合約的 DAO 組織與節點等.

最近 everPay 發布了 golang 並發編程的高性能 Arweave txs 同步器 Arsyncer. 同時 everPay 近期也宣傳與撰寫了一種以 SCP 為設計模式的高性能鏈下 AMM. everPay 通過非常前沿的設計與技術, 不斷引領著 Arweave SCP 生態技術的前進.

· redstone.finance: DeFi 的數據生態系統

redstone.finance 在 Arweave 生態中, 一直在通過優秀的架構和前沿的技術不斷優化 SmartWeave. 他們通過多層設計以及瀏覽器多層緩存來減少不必要的交易數據的重複載入與運行, 可以大大優化客戶端的合約性能. 或者由可信的用戶來生成交易狀態快照, 減少交易的運算. 最近他們也在通過將 WebAssembly 技術融入到 SmartWeave 中, 來提高 SmartWeave 的安全性, 性能以及可讀性等.

· Pianity: 音樂 NFT 交易市場

Pianity 是一個音樂 NFT 平台, 提出了一種可帶給收藏者一定年化收益的模式. Pianity 平台通過音樂 NFT 的一級銷售和二級交易獲取一定手續費收入, 然後按照用戶購買 NFT 時的價值和全體 NFT 總價值的比率將收益分配到每一個持有 NFT 的用戶手中. 由於佔比計算方式是購買 NFT 時的價格, 就可能導致用戶為獲得更高分配佔比而刻意抬高 NFT 價格, 反向刺激市場可分配收益也逐漸增加, 吸引流量關注.

在音樂 NFT 的相對藍海市場中, Pianity 通過永久存儲和雙收益模型, 有機會脫穎而出.

· Verto: 利潤分享Token的 DEX

Arweave 中有特殊的 Token 類型: 利潤分享 Token (PST). 持有 PST 能收取用戶使用 DApp 時所花費的一定 AR 手續費. 而 Verto 就是這些利潤分享 Token 的 DEX. 其 Token VRT 可以獲得全部 PST 交易費用 0.5% 手續費抽成. (更多 PST 相關的內容, 請參考 我們的上篇文章)

在上篇文章中, 我們提到了 Verto 在進行 SmartWeave 合約代碼的重構, 因此最近沒有交易, 但是可以體現出 Verto 在 Arweave SmartWeave 生態中的積極以及對發展的推動. 我們非常期待 Verto 新版本上線以後能夠去交易這些利潤分享 Token .

Arweave 的獨特優勢

除以上所述的幾個方面之外, Arweave 上的 SCP 也有獨特的優勢.

1.Arweave 不僅能做到數據以及數據交互存儲可信, 還可以做到前端頁面託管可信.

近期 BadgerDAO 的被盜 以及之前 Uniswap 從前端下架了某些 Token , 都是因為前端的中心化, 導致了前端頁面被篡改或者受審查和監管壓力而被迫修改 (比如鏈聞, 很幸運的是我們有 Arweave 上的存檔). 在這樣的情況下, 一個去中心化的應用是不完全去中心化的, 只做到了智能合約的去中心化, 而前端是中心化的.

Arweave 的前端託管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將一個應用的前端託管到 Arweave 上, 在訪問交易存儲的源文件的同時就可以讓瀏覽器將整個頁面渲染出來. 這就保證了頁面不會被人輕易篡改, 因為一條 transaction 是永久不可變地被存儲到區塊鏈上的.

基於比特幣和Arweave的智能合約,會成為以太坊的對手么?

這保證了前端頁面存儲的去中心化, 前端頁面的不可篡改, 以及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審查. 在 Arweave 上進行前端託管能讓一個去中心化應用成為一個真正完全的去中心化應用. 目前你可以通過 Arweave 上的 Argoapp 等來進行各種前端項目的託管.

2.只有在 Arweave 上使用 SCP 才能獲得最上限的性能以及去中心化

根據 SCP 的發明者 outprog 所說: “TPS 阻塞主要在 L1, 就算 L2 再快, 上不了鏈也不行. 多個 L2 會同態競爭同一個資源. 這是鏈上計算和驗證的終局, 無法擴展, 最多就到萬級 TPS. 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受限在鏈上計算和驗證的思維. 很難做真正的 Web3. ” 而在一個 Layer0 定位並且能做到永久存儲的 Arweave 上做 SCP 的去中心化應用不受這樣的限制. 這是性能方面的考量.

以太坊的 Layer2 各種 Rollup 方案也可以看作以太坊上的一種 SCP 思想. 以太坊 Layer2 的飛速進展讓人期待 ETH 2.0. 然而以太坊的 Layer2 現在的情況令人擔憂, 是否一切都發展的太快了, 以至於導致以太坊現在有了高性能的 Layer2 的同時還有了: 比較商業化的 StarkWare (和 zkSync 團隊相比較而言), “專”為 StarkWare 打造的 Layer2 錢包, 沒有 fraud proof system 的 Optimism (以前其實有, 現在正在有). 這些情況越來越像是在向 Web2 時代飛速開倒車. 要想成就 Web3, 就必須要重新開始. 技術債是很可怕的事情, 同時會越來越可怕.

6. 總結

從比特幣到 Arweave, 基於存儲共識的設計範式採用了鏈外驗證的鏈下智能合約, 實現了真正具有不受限的性能, 不受審查以及安全性的完全去中心化應用. 這或許更能建設一個數據開源以及用戶擁有數據和應用所有權的 Web3.

當面對”非同步網路中的拜占庭將軍問題不可解”這樣一個命題的時候, 中本聰並沒有糾結於”拜占庭將軍問題”本身上, 而是 think out of the box, 想出了帶有 PoW 的區塊鏈這個解法, 也就是比特幣. 當我們思考智能合約的優化時, 也不必糾結於各種 Layer2 加密和證明, 而是要 think outside the box, 大膽地將智能合約放在鏈下, 讓存儲共識得到滿足的同時, 也滿足了數據開源以及監督可信的特點, 得到完全和 Web2 一樣優異的性能, 這就是 SCP.

基於比特幣和Arweave的智能合約,會成為以太坊的對手么?

最後 Messari 2022 年的年度報告 中有一句話, “Development on bitcoin is like building a rocket, while development on Ethereum has historically been more similar to building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 在比特幣 (或者 Arweave ) 上開發就像造一個火箭, 因為它們都更底層, 沒有智能合約的執行環境, 因此才需要像彩色幣那樣, 去通過鐮刀和鋤頭造火箭; 而以太坊就是一台完整的計算機, 擁有所有軟體開發的能力和工具, 在它上面開發就和正常的軟體開發類似. 所以這篇文章最後的問題就是你想在以太坊上做一個 Startup, 還是在比特幣或者 Arweave 上造火箭, 做 Web3, 然後 to the moon 呢? Think outside the block。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12/10/%e5%9f%ba%e4%ba%8e%e6%af%94%e7%89%b9%e5%b8%81%e5%92%8carweave%e7%9a%84%e6%99%ba%e8%83%bd%e5%90%88%e7%ba%a6%ef%bc%8c%e4%bc%9a%e6%88%90%e4%b8%ba%e4%bb%a5%e5%a4%aa%e5%9d%8a%e7%9a%84%e5%af%b9%e6%89%8b/?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加密監管二三事:香港、新加坡、巴哈馬

    下一篇

    2022年新趨勢,「DAO」到底是什麼?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