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研究表明,對於Uniswap v3的流動性提供者來說,無常損失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Topaz Blue和Bancor Protocol在11月1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發現,Uniswap v3上49.5%的流動性提供者因無常損失(IL)而產生負收益。
該報告強調,目前Uniswap v3產生的費用是所有自動做市商(AMM)中最高的,但IL超過了這些賺取的費用。該研究推測,對於流動性提供者而言,持有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Uniswap v3生態系統的平均流動性提供者(LP)因其選擇的活動而受到了經濟上的損害,如果只是持有他們的資產,可能會更有利可圖。」
無常損失是自動做市商的流動性提供者在其加入流動性池的資產的現貨價格發生變化時產生的一種現象。由於流動性提供者將兩種資產配對在一起形成一個頭寸,因此當資產現貨價格變化時,頭寸中幣的比率也會發生變化。
例如,如果一位用戶向一個流動性池提供了USDT和ETH等值的美元,而ETH價格上漲,套利者就會開始將ETH從池中移除,以更高的價格出售。這會導致用戶頭寸的美元價值下降,也就是所謂的無常損失。
在這方面,該報告明確指出,向Uniswap V3提供流動性存在固有的風險。
「決定不提供流動性的用戶有望比在Uniswap v3上積極管理流動性頭寸的用戶更快地增加其投資組合的價值」
在研究期間,被研究的資金池佔Uniswap v3全部流動性的43%。從2021年5月5日到9月20日,被分析的資金池總共從1085億美元的交易量中產生了1.99億美元的費用。
在該時間段內,這些資金池遭受了2.6億美元的無常損失,導致6000萬美元的凈損失總額。
在被分析的17個資金池中,80%的資金池的無常損失超過了流動性提供者賺取的費用。只有三個(WBTC/USDC,AXS/WETH,FTM/WETH)出現凈正收益。一些資金池的虧損遠遠超過50%,如MKR/ETH,據說有74%的用戶虧損。
該研究還試圖確定主動策略和被動策略是否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主動用戶比被動用戶更頻繁地調整自己的頭寸。雖然該報告預計短期主動交易員的表現將優於被動交易員,但沒有發現短期頭寸與更高利潤之間的相關性。
在被分析的主要時間段中,那些持有時間超過一個月的用戶表現最好,因為幾乎所有持有時間低於一個月的用戶,其無常損失仍高於收益。
該報告為那些考慮在Uniswap v3上提供流動性的用戶提供了一個明確的結論。雖然它確實表示可能會制定一個制勝策略,但預期回報率可能「與主流商業銀行產品提供的年回報率相當」。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11/19/%e6%96%b0%e7%a0%94%e7%a9%b6%ef%bc%9auniswap-v3%e4%b8%8a%e4%b8%80%e5%8d%8a%e7%9a%84%e6%b5%81%e5%8a%a8%e6%80%a7%e6%8f%90%e4%be%9b%e8%80%85%e6%ad%a3%e5%9c%a8%e4%ba%8f%e6%8d%9f/?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