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動加密行業的美國「基建法案」正式簽署,會帶來什麼影響 - 冷萃財經

震動加密行業的美國「基建法案」正式簽署,會帶來什麼影響

吳說作者 | 談叔

「基建法案」簽署生效的過程

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了「[基建法案](1)」,意味著該法案已經正式生效。該法案覆蓋了美國基建的方方面面,包含公共交通系統、路橋、港口、鐵路、能源、寬頻,以及水務和污水處理系統等等,總投資額達1.2萬億美元。

該項法案同時也將給加密貨幣行業帶來巨大影響,對此,吳說Real曾於三個月前發布文章「[](2)」,在該法案中,明確要求加密貨幣的「經紀人」需要向稅務機構報告交易的相關信息,而對於經紀人的定義,則是「任何代表其他人促成數字資產交易的人」。這一「經紀人」的定義過於寬泛,因而無論在民主黨或是共和黨,都有一些持反對意見的議員,這些反對者們提出了相應的修正案,對於「經紀人」進行了重新定義,只可惜因為阿拉巴馬一位議員的反對而直接宣告失敗。

由於「基建法案」已經在參議院通過,因而儘管有眾議員呼籲在九月的討論中應當對於「經紀人」的模糊定義進行修改,實際與大多數參議院通過的法案一樣,「基建法案」在眾議院並未遭遇什麼阻力,並終於經拜登的簽署後生效。

對加密貨幣行業的影響

由於該法案已經生效,這也意味著在美國的加密貨幣行業,已經帶來了如下變化:

一、作為「經紀人」,必須將超過10000美金的交易的詳細信息報送給IRS;

二、作為收款方,當接受超過1000美金的加密貨幣時,必須要核驗發送人的信息,記錄對方的社會保障號(SSN),以及交易的其他相關信息,並於15天之內報送IRS。

在加密貨幣領域,中心化的交易所已經有了相關的報送責任,與此同時,作為投資者,也面臨更為複雜的報稅壓力。

在拜登正式簽署該法案之後,比特幣跌去10%,比特幣更是跌破6萬美金。加密貨幣市場對於該法案的情緒可見一斑。

未來可能出現的轉機

「基建法案」中,對於「經紀人」定義過於寬泛的問題仍然存在。由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質,按照當前定義,無論是處理區塊鏈網路交易的礦工或是全節點伺服器都屬於「經紀人」的定義,處理大量交易的Defi網路同樣屬於「經紀人」,而IRS將如何要求諸如礦工和Defi系統按照基建法案的要求進行報送,尚且無法得知。

對於「經紀人」定義的問題,兩黨仍然有議員在進行相關的努力。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同時也是俄勒岡州民主黨議員的Ron Wyden和懷俄明州共和党參議員Cynthia Lummis共同起草了一項[法案](3),意在縮小加密貨幣稅務報送的範圍。無論Wyden或是Lummis都是加密貨幣的堅定支持者,8月份時的修正案主要也由他們執筆。不過根據bloomberg[報道](4),此次他們所提出的法案,尚且不知何時可以進行投票,在法案中有一項條款,可以使其回溯到基建法案簽署的時間。

因此,對於基建法案中的「經紀人」的定義,仍然有轉機,但對於加密貨幣而言,日漸趨緊的形勢已經無法扭轉。

[1]: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7th-congress/house-bill/3684

[2]:https://mp.weixin.qq.com/s/Vjxhtp78Z7D2pVjr6mcJtQ

[3]:https://www.scribd.com/document/539849024/Lummis-Wyden-Bill

[4]: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11-15/senators-seek-crypto-reporting-fix-as-biden-signs-infrastructure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11/17/%e9%9c%87%e5%8a%a8%e5%8a%a0%e5%af%86%e8%a1%8c%e4%b8%9a%e7%9a%84%e7%be%8e%e5%9b%bd%e5%9f%ba%e5%bb%ba%e6%b3%95%e6%a1%88%e6%ad%a3%e5%bc%8f%e7%ad%be%e7%bd%b2%ef%bc%8c%e4%bc%9a%e5%b8%a6/?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中國監管加碼虛擬貨幣整治力度

    下一篇

    比特幣Taproot升級順利完成,對比特幣有哪些長期影響?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