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 拯救「Polygon」計劃
前序:
最近拖更太久了,主要是我一直希望做的研究不是所謂「普遍性」「信息匯總性」亦或者是」數據分析性「的研究報告。而是希望通過某個賽道某個領域或者某個現象作為切入點來深度挖掘問題並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報告的重點往往在於問題的發現,思考的思路以及最終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某個項目本身。所以,需要準備的時間也較久。
再就是,最近的 MEME c.oin,元宇宙的肆意橫飛,一直沒找到想寫的。不過前段時間,我們一直關注的項目方提出了一個問題,針對這個問題也引發了我很多的思考,所以在此將思考梳理於此。
本文的內容從Polygon現存的問題入手,會探討公鏈底層協議的競爭,DeFi的結構化演進,以及基於現有的生態我所能夠提供的產品方向並且最終推演出我所期望的一些解決方案。
與之前所發布的研究報告類似,閱讀本文需要一定的基礎,不過我會以思維流程圖的方式具象的解釋一些基本的原理。且本文並非財富密碼,無任何投資建議,純屬產品經理層面的討論,如有異議,請聯繫我。
「Battle是產品經理的第一生產力」。
01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Polygon
先從標題開始,相信最近這段時間,大家聽到Polygon的次數已經屈指可數了,市場最火爆的概念和公鏈協議層出不窮,Solana,Fantom,Avalanche,Terra,Arbitrum的協議鎖倉量均已經超越Polygon。
Polygon的TVL從7月15日的最高點10.54B到如今的5.04B,跌幅超過一半。在所有的公鏈,layer2以及EVM Fork鏈中排名從最高第四名跌倒了目前第八名。
通過我們與各個合作Polygon的項目方交流中,他們普遍反饋了這樣一個問題——」對於新型項目來說,Polygon的資金量和用戶數均出現了明顯的萎縮,社區的活躍度也下降了不少,流量和散戶的資金均已被其他底層協議吸引。「
(一)問題出現的原因?
1. Solana,Fantom,Avalanche等其他產品為散戶提供了更多的從0到1的機會。
高額的激勵扶持計劃,促使著已經在Polygon等其他底層鏈上火熱過的模式在這些新公鏈上重演。「熱錢」在持續的尋找新鮮的炒作熱點。
2. 過於激進的冷啟動策略,使得Polygon並沒有孵化出自有的明星項目
從年中DeFiforAll基金啟動以來,Polygon選擇了一條在現在看來非常激進的策略,通過$MATIC激勵的方式引入原ETH生態的藍籌項目如Aave,Curve等。這在短期內對雙方均產生了非常正向的影響。但是長期來看也出現了諸多問題。
以DeFillama的數據為準,Solana鏈上TVL排名前十的項目均為Solana獨佔:
且從這些項目的投資機構來看,大部分項目獲得了Solana基金會,Alameda Research 甚至是FTX的直接投資。
而Polygon目前排名前十的項目只有Quickswap和Dinoswap為Polygon鏈上獨佔。
在這其中,Aave,Curve,Sushiswap,Balancer等排名前列的項目均來自於DeFIforall計劃。甚至Aave Dominance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0%,這種頭部項目的佔有率除了在相對較為封閉的Terra上比較接近之外,其他的競品公鏈均不存在這種情況。
從後期的各項表現來看,尤其前期過於Allin的策略導致後期Polygon在面對競爭時無法為新的項目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流動性引導,使得在Fomo情緒主導的市場中,用戶無法在Polygon上持續發掘新的投資標的。
這進一步導致了流量和資金的流失。
3. 一味的追逐熱點,不斷變化的市場營銷重心導致了對開發者的階段性忽視。
追逐Polygon的社區官方賬戶和開發者官方賬戶後,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DeFi summer較為火熱的時期,Polygon會主推一些DeFi類的項目活躍度排名和TVL排行等。但在市場熱點轉向NFT和GameFi後,Polygon的主推方向會逐漸轉向其他領域。
從一般市場競爭的角度來說,這種及時的策略看似並無問題,但是由於上述第二個問題的存在。Polygon官方就應該相較於其他競品更加關注長期和穩定持續的生態發展。
從我們所收到的反饋來看,過於嚴重的資金馬太效應和不斷變化的扶持重點使得項目方很難與Polygon官方保持持續穩定的緊急聯繫。這也就很難共同創造出獨佔的明星項目。
熱點是不斷在更替的,且變化速度極快。但是一些基礎類的創新還均處於早期。一味的變化熱點,DeFi2.0,NFT2.0,GameFi2.0可能都沒Polygon的份。
(二)如何解決
1. DeFi2.0 計息資產的再利用
在探討解決方案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這樣一個穩定幣項目—Abracadabra(Spell)。為了方便書寫均已Spell代替。
Spell同樣也在資金馬太效應較重的ETH MainNet發布了版本,其上總協議數量超過276個,但是前十的產品TVL佔比超過80%。
同時這些項目大多數已經發布超過兩年時間,在ETH MainNet這個DeFi元宇宙,新的超額抵押模型的穩定幣協議幾乎很難吸引新的資金入場鎖倉。
而Spell在產品設計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做出了一個較為大膽的決策,以計息資產作為協議抵押品。
這些計息資產包括yvAsset和CvxAsset等。甚至包括yvcrvAsset這種風險更高的組合型計息資產。這其中的主要邏輯如圖:
用戶在yearn finance等可以生成計息資產的平台存入原生代幣,USDT,ETH等。並且獲得yvUSDT等計息資產。再將yvUSDT等計息資產作為抵押品mint出Spell的穩定幣MIM。而MIM可以通過curve的MIM3POOL兌換成其他穩定幣資產。
這樣做的好處是,用戶的原生資產可以獲得yearn finance等平台提供的收益之外還可以再次通過Spell擴大槓桿,重複操作獲取更多的收益。
目前Spell支持通過閃電貸的形式放大單次抵押的槓桿。本質上來說,這極大的提高了存量資金的資金效率。
此外,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是非常利於項目方的冷啟動。目前Spell的總協議TVL已經超過40億美金。實際上其中大部分來自於這類計息資產。
那麼通過Spell我們可以發現,刺激計息資產的創造和再利用也許是解決Polygon困境的一個可行的辦法。
2.Polygon生態項目該怎麼做?
Polygon生態項目自身應該開始嘗試再利用藍籌頭部項目的存量資產。比如Polygon上最大的DeFi項目Aave的aToken。這就是一種計息資產,用戶可將ETH,USDT,DAI等任意支持的資產存進Aave的存款合約,Aave會提供對應的aToken,而aToken會計算用戶的本金+利息的收益。在我們默認Aave無重大合約風險之後,甚至可以認為aToken的風險比ETH等原生資產更小,因為不斷增加的利息也在不斷的對沖原生資產的價格波動風險。
但是不同產品所提供的計息資產在計算方式,報價模型,存款和推出機制上均有不同。這導致新的項目方在再利用這些存量資產的過程中困難重重,甚至可能要被迫修改合約或者向上兼容。這本質上是有問題的。
還是以aToken舉例,用戶所得到的aToken數量不是1:1錨定的(說實話從可組合性的角度考慮這樣做很糟糕),而是不斷增加,你所獲得的利息收益會直接提現在aToken的數量上以幣本位計算。
如:存入1ETH得到1aETH。隨著利息的不斷增加,你會發現自己的1個aETH慢慢變成1.1 1.2 1.3個,當你決定退出時1.3個aETH就可以換得1.3個ETH。這其中0.3的ETH就是這段時間的利息收入。
雖然,從用戶的角度來說這很好理解。可是如果要將aToken這類資產再利用的話就會出現問題。
如作為抵押品去借貸其他資產時。一般情況下,抵押品的數量是不變的,而價格是個變數。但是aToken的數量是不斷增加的,這導致mint時和burn的抵押品數量都變成了變數。
再以Curve為例,Curve的Polygon版本提供了一種計息代幣aave的3crv代幣。其形式為:
如圖所示,curve在這裡所提供的LP代幣也是一類計息資產,不過這類計息資產包括了aToken的存款利息以及LP的手續費收益。
且Curve所提供的LP代幣是一種提供報價且數量不變的代幣。這種類型的代幣基本上符合成為一般抵押品的各項條件。
不過問題是,Curve的Polygon版本更加聚焦穩定資產的大額兌換。所以,可用的計息資產並不多。
並且,最嚴重的問題來了,LP代幣需要再抵押才可以拿到CRV和Polygon官方發放的Matic流動性激勵。damn it!!如果有項目希望將這類LP代幣作為抵押品,則意味著其提供的流動性激勵必須大於curve和Polygon所共同提供的流動性激勵才會有資格吸引用戶。
convex支持抵押curve池的LP代幣來獲取包括LP池收益,CRV,CVX激勵在內的收益,但是 again,convex目前只部署在以太坊主網上,連帶的,其cvxLPtoken也無法在polygon上被有效利用。
好像繞了一個圈又回到了存量搏殺的尷尬境地。
不過在ETH鏈上這種情況卻並不會出現,因為Yearn Finance這類收益聚合器會將前述的所有流動性再次打包提供yvAsset這類計息資產。並且囊括流動性挖礦的代幣激勵。
從計息模型的角度來講,我們可以將計息資產分為以下幾類:
所以問題的解法好像應運而生:如果Yearn Finance或者類似的產品能夠得到更大的採用,也許可以提升存量資金的活躍度。進一步促進新型項目的發展。
從defillama的數據來看,目前Polygon最大的Yearn類產品是Beefy.finance。但是整體的TVL也只有1.5億,且依然集中在Curve,quick,sushi等策略池。
從基礎的產品設計以及數據上來看,也許Beefy符合我們的設想,但是Beefy的公信度還不夠高,且多鏈發展的策略並不符合Polygon自身的利益。所以希望靠扶持Beefy來破局,也許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產品是最適合Polygon生態的呢?這引出了我的另一個思考——按需求給予生態產品分層。
02 DeFi生態的馬斯洛需求分層
眾所周知,馬斯洛將人類需求從心理學上分為了五個層級,分別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
這其中前四階被稱為缺陷需求,而最高級別被稱為增長需求。其中很重要的觀點是高級需求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要。
從心理學的需求分級理論映射到DeFi產品的需求層級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現象。用戶對DeFi產品的需求也呈現比較明顯的需求分層。
讓我們用一張架構圖來闡述這個觀點:
上圖簡單的將各類DeFi產品按照實際的需求做了一次層級上的分類。按照架構圖來梳理,我們會發現,當僅有底層協議出現時,區塊鏈本質上還無法產生太多變式,這個階段可以看作是Bitcoin和山寨幣的階段。
而當ETH出現後,鏈上出現了可編程的資產,可用於創建複雜邏輯的智能合約。所以,各類DEX應運而生。
而當鏈上流動性足以提供穩定的預言價,或者是有像chainlink這樣的專業的預言機報價協議出現用戶,抵押品可以被定價,所以makerdao,compound,aave這樣的借貸協議才開始出現。
這裡面唯一存在爭議的地方是保險,在傳統金融體系中,保險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角色,但是去中心化的生產關係使得保險暫時還沒有發揮其基礎協議作用,不過保險的思路是各類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協議的基礎,因此我還是將其放在了一級需求處。
所以從組合創新的角度,我們也可以以一種樹狀的形式來表現。
按照這樣的邏輯流程,我們不難發現,DeFi生態的發展同樣也是嚴格按照需求分層理論不斷演進的。且高級需求的出現基本上是在低級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出現的。
在Polygon生態中,一級需求已經得到了充足的流動性基礎,二級需求也得到了基本的滿足,但是由於前述所提到的過於激進的激勵策略,使得新增的二級需求較少,使得整體的活力較差。因此,充分發揮三級需求,通過建立和扶持優質的資產管理來創造更加穩定健全的計息資產生態,也許可以激發四級的衍生品協議的創新潮,產生新的熱點的同時,還可以反哺NFT,GameFi等其他生態。
那麼什麼是我所理解的最好的產品解決方案呢?
03 理想的資產管理工具
(一)標準化的一二級需求功能整合
無論任何生態中,基礎的一二級需求是生態爆發的前提,因為一二級需求提供了流動性和協議組合的基礎。
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用戶還會遇到信息檢索的困難,分別授權的困難,以及一定的學習門檻。
因此,更好的資產管理工具應該首先能夠標準化的整合一二級需求協議。在這方面Instadapp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Instadapp提供了多個基礎協議的標準化的功能整合,並且提供了統一的賬戶管理系統和豐富的開發者支持。
這極大的降低了用戶在不同需求之間轉化時所產生的各類操作,學習成本,並且針對不同協議的變化提供了諸多針對性的功能,如Maker~Compound的債務轉移功能,Sai~Dai的債務更新
但是這還並不完善,instadapp也發行了Polygon版本,但是目前支持的協議只有Aave。且Instadapp只考慮了用戶的使用需求,並沒有提供更進一步的資產管理功能。
(二)豐富策略並具備明確風險評級的收益聚合類資產管理功能
前文我們已經提過,資金的馬太效應可以按照spell的思路通過支持計息資產來擴大槓桿,並提供資金效率。
這實際上可以解放在一級需求中沉沒的資金。所以,理想的資產管理工具必須具備收益聚合的功能,這樣用戶才可以將資金先通過該產品,再存入到一級需求產品中去。在享受基礎收益的同時,得到標準化的計息資產。
(二)標準的計息資產
不過問題也存在,計息資產的風險實際上跟策略本身的風險息息相關。
還是這張圖:
不同的計息資產策略所代表的收益風險也不同,比如穩定幣的存款利息類的計息資產,原生資產的價格波動最小,存款利息也基本上不會出現負值變化。因此可以認為這類資產是風險最低的。而一些更加複雜的策略,比如
用戶將USDT存在yearn的這個策略池中,yearn將資產存在curve提供的aave池,得到aToken利息+curve手續費+crv+matic。yearn會將所得到的所有收益在某個變現並計算成yvUSDT的收益分發給用戶。
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三個主要的協議,並且有主動交易的行為出現。會出現風險的概率就要大得多。
比如協議漏洞,預言機報價劫持等。這類資產的風險評級肯定要低一些。在作為抵押品時,所需求的最低抵押率應該更高一些。
所以我認為:如果我們的目的是提升整體生態的資金效率,並且提高生態內的可組合性。
1:首先要做的就是該產品的計息資產具備有公信力的風險評級機制
2:其次計息資產的各個關鍵指標也必須更加標準化
如數量不變,提供穩定的報價,可轉移,退出無限制等
3:可標記收益所屬權
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點,假設這樣一個場景:如果某合成資產產品期望支持某種計息資產作為抵押品,在不做任何針對性改進的前提下,則必須滿足兩種情況。
a)數量不變,提供穩定的報價,可轉移,退出無限制
需要滿足這個條件的原因是,如果該計息資產合約不提供穩定的報價,且合成資產協議需要針對該資產的計息規則來自行計算價值,這樣才能避免出現計息資產被清算時,清算價值低於實際資產價值的情況。
可是提供的報價也會出現被劫持的風險,如Yearn系協議Cream前段時間的被盜事件,既是由於Cream將yvASSET作為抵押品時直接獲取了Yearn提供的報價,且Cream直接閃電貸的循環借貸,而黑客利用閃電貸控制了Yearn所提供的報價從而擼空了Cream的資金池。
那麼有沒有其他辦法?
b)可標記收益所屬權的計息資產
在用戶將計息資產作為抵押品存入合成資產A時,合成資產協議可以不考慮利息收益對整體抵押品價值的影響。因為在存入合約時,收益權可以依然歸屬用戶,只有當抵押品清算時,收益才會結算並且將本金拍賣給清算人。
在這個過程中,合成資產平台並不需要將計息資產特殊對待,只需在burn時完整歸還,或者清算時觸發收益結算。
並且作為資產管理平台來說,也不需要主動將某些低流動性平台幣收益兌換成一些高流動性代幣。這樣也就不需要由資產管理平台提供報價。
這樣形式的計息資產有一些像token和NFT的結合,可以將其看作一種新型的可標記所有權並且可拆分的Token。
為了這個想法,我們還曾經思考過提交新的EIP—代幣協議標準。但是這種方案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會增加清算時的流程複雜度,無法在債務中直接體現計息資產的價值(計息資產升值意味著抵押債務的比例會相應下降,計息資產的升值實際上在用一級需求協議的收益為三四級產品還債)。
但是,如前述的風險評級策略一致,更多的選擇意味著組合性的提升,我認為這是非常值得去做的。
04 Asset Management Middleware——資產管理中間件
總結來說
這個產品的設想更像是按照需求分層為生態內的資產創建一個一二級需求至四五級需求的中間件。
用戶可以有一個一站式的基礎需求功能站點,並且安全可靠為資金獲取基礎收益。並且通過這個中間件獲得標準的有風險評級的計息資產憑證,進一步提升資金效率。
四五級需求項目可以獲得更加豐富的流動性資產選擇,不用再陷入與頭部項目的資金存量搏殺當中。
對Polygon等類似問題的項目方來說,可以充分發揮激勵計劃所獲取的流動性基礎,並且通過官方的扶持和引導將該類產品擴展成為所有資金的統一前端。
特別聲明,本文只探討產品設計相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意見。因此,本文並未針對市值和市場表現甚至經濟體系做過多分析。當然,如有關於研究內容上的分歧,請與先知實驗室聯繫。
關於SeerLabs:
SeerLabs(先知實驗室)是一家亞洲領先的專註區塊鏈市場孵化的機構,我們擁有全球前沿營銷理念和增長黑客,致力於幫助項目方和初創公司實現閃電性的快速增長。成功深度參與孵化了Ploygon(MATIC),HoDooi.com,DIA,Paralink,Swingby,XEND Finance,BOSON等30+項目。
風險提示:數字資產是一種高風險投資標的,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提高風險意識,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11/12/tvl%e8%b7%8c%e8%90%bd%e8%87%b3%e7%ac%ac%e5%85%ab%e4%bd%8d%ef%bc%8c%e9%a3%8e%e5%85%89%e4%b8%80%e6%97%b6%e7%9a%84polygon%e5%88%b0%e5%ba%95%e6%80%8e%e4%b9%88%e4%ba%86/?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