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我去匿名干點壞事 - 冷萃財經

加密貨幣:我去匿名干點壞事

加密貨幣:我去匿名干點壞事

加密貨幣:我去匿名干點壞事

美國國會參議院8月10日以69票贊成、30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總額約1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該法案決定籌集280億美元以加強對加密貨幣的稅收執法。

監管和審查一直是區塊鏈行業近年的關鍵詞,這一爭論在法案提案當日到達了頂峰。

對於加密行業的每一位從業者來說,既然希望其蓬勃發展直至融入主流,因此更為希望它可以受到正規和完善的監管。

近年來,大量的交易所及加密機構呼籲著更多的監管明確性,但這次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依舊沒有解決這一難題。

加密貨幣:我去匿名干點壞事

目前該法案將經紀人定義為「負責並定期代表他人提供任何實現數字資產轉移的服務」,並將被要求收集其「客戶」的身份信息並向國稅局報告他們的交易。

這個定義無疑過於寬泛了——包括礦工在內的其他服務提供商,他們其實並沒有提供「實現數字資產轉移」的服務,這些用戶的交易實際上最終都在礦工們開採的區塊中。

那麼讓他們獲得、存儲和報告每個用戶的信息又從何談起?

因為這些原因,該法案引起了廣泛地討論。

甚至有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D-MA)這樣較為激進的參與者對整個加密貨幣發起了言論攻擊:加密貨幣將將系統置於一些陰暗的工程師、黑客和礦工群體的隨意性之下。

加密貨幣:我去匿名干點壞事

這無疑是將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妖魔化了。

剛好借這個機會,CertiK來為大家揭開這些面紗,看看加密貨幣一直纏身於哪些誤解之下。

註:以下內容適用於以太坊、所有ERC代幣,以及其他大多數並未將隱私性放在第一位的區塊鏈。

比特幣是完全匿名的

錯。

比特幣不是匿名的,它是假名的。

看起來好像說了一句廢話,其實不是。

加密貨幣:我去匿名干點壞事

你想想,如果比特幣完全匿名,那你在交易收款的時候都看不到對方的錢包地址。

而你一旦能看到對方的地址,只要上區塊鏈瀏覽器檢索,就能看到Ta持有比特幣的數量,甚至可以看到Ta的交易列表,還能據此跟蹤鏈上的交易動態。

有的公司就是專門做這個的,畢竟普通人想要做這種耗時的事還是有點困難。

比如Chainalysis這樣專門從事區塊鏈分析的公司,會據此繪製出錢包之間的關係,並確定哪些錢包可能屬於某個人。

如果某個錢包與KYC交易所進行了互動,這項工作就變得更容易了。

畢竟比特幣不是那麼匿名的。

加密貨幣:我去匿名干點壞事

加密貨幣就是獨屬壞人的

錯。

加密貨幣在美國被約17%的成年人所持有,接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換算到中國就是大概3億人。

這些人都犯罪了嗎?

加密貨幣:我去匿名干點壞事

要說用於犯罪目的,事實上現金和銀行系統會更多一些,儘管早期暗網曾經無私無畏的為加密貨幣「盡心儘力」進行了一番「宣傳」,但是實際上作為一種支付方式,加密貨幣在犯罪交易中的參與率僅為個位數,並還在快速下降中。

“2019年,犯罪活動占所有加密貨幣交易量的2.1%——大約價值214億美元。2020年,所有加密貨幣活動中的犯罪份額下降到只有0.34%——100億美元的交易量。”

———— Chainalysis

與世界銀行的估計相比,影子經濟——非法和半非法經濟活動——佔162個國家GDP的比重高達17.2%。

The UN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將全球洗錢活動的價值定為世界GDP的2%至5%。

這代表著數萬億美元的資產,同樣意味著每年洗進金融系統的黑錢比整個加密貨幣資產類別的總價值還要高。

加密貨幣:我去匿名干點壞事

在這方面,感覺就有那麼點雙標了。

與現金或銀行系統相比,加密貨幣被用於非法目的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儘管如此,在這方面加密貨幣依舊飽受詬病。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名綁架犯要求人質家屬支付美元贖金,人們會因此責備美國財政部嗎?

不會。

那如果一名犯罪分子要求用比特幣支付贖金呢?

會有許多人因此指責比特幣。

隨著更多的投資者和機構採用加密貨幣為其投資組合提供經濟自主權,隨著加密貨幣逐漸向主流邁進,希望有一天,大家會更願意相信看到的事實,而非片面的FUD( Fear Uncertainty Doubt,即恐懼、疑惑、懷疑)。

加密貨幣不受監管

錯。

KYC(Know your customer)政策(即充分了解你的客戶)以及AML(Anti-Money Laundering)法律(即反洗錢)適用於所有加密貨幣。

且大多數國家已經發布了關於加密貨幣在稅收方面的政策和指南。

加密貨幣:我去匿名干點壞事

在美國,《銀行保密法》自2013年起明確適用於加密貨幣,金融犯罪執法網路(FinCEN)也一直非常積極地發布建議和解釋性通知。

而在全球範圍內,政府間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於2019年提出了對數字資產的監管建議,目前這些建議已順利在許多成員國中實施。

然而,對於究竟誰擁有監管加密貨幣的管轄權,機構內部仍在爭論且未曾明確。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已經公開相互抵觸,這使那些想按規則行事的用戶和機構更為迷茫。

作為可被稱為全球頭部主流、合規的交易所,Coinbase最近分享了一次十分艱難的歷程——獲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一個有利息的穩定幣賬戶的批准。

根據Coinbase的敘述,當時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取得聯繫並進行誠摯的溝通後,Coinbase被告知其產品非法。如果推出這種產品,他們將會被起訴,更無法使產品合規化——除了取消產品推出計劃,沒有任何其他的解決辦法。

其實從這些事中可以看出,加密貨幣的監管不足,對整個加密行業的發展加上了桎梏。

隨著加密貨幣更高的採用和合法,加密世界的每一位小夥伴都希望監管機構可以認識到加密貨幣的重要性,並設立完善、公平、公正,有利於創新和發展的監管法規。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09/27/%e5%8a%a0%e5%af%86%e8%b4%a7%e5%b8%81%ef%bc%9a%e6%88%91%e5%8e%bb%e5%8c%bf%e5%90%8d%e5%b9%b2%e7%82%b9%e5%9d%8f%e4%ba%8b-2/?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雖遲但到的監管,首當其衝的「穩定幣」

    下一篇

    CertiK:PolyNetwork攻擊事件分析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