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GameFi、NFTFi 陸續迎來爆發期之後,SocialFi 概念也開始活躍起來。 自去年 DeFi 盛況開啟以來,Andre Cronje、Bitmex 創始人等都曾提到過 GameFi、NFTFi、SocialFi 等概念,他們認為這些板塊都有潛力成為爆點。 下一個被市場看好的潛力板塊或許就是 SocialFi 了。
SocialFi:萌芽、碰壁與爆發
曾三次嘗試該領域,在推出了 Steem 、基於 EOS.IO 網路的媒體產品 Voice 陸續熄火之後,離開 EOS 的他仍然選擇致力打造中心化社交概念 Clarion。 回看 2017 年前後,大批區塊鏈+社交方向的項目曾經批量湧現,ONO、QunQun、GSC、YeeCall、NRC、SwagChain、火信、TTC Protocol 相繼被推出。 但囿於當時市場早期環境、參與用戶體量有限、生態模型有局限性等問題,大部分項目早已銷聲匿跡。市場上理性的聲音認為,大部分開發時間較早的項目經濟模型並不成熟,其實並不具備競爭力。 「社交」這個老話題在每一輪周期中都會有出現創新。2020 年之後,流動性挖礦模式開始逐漸被內置於多種生態及模式中。
在 DeFi 加持之下,SocialFi 中的「Fi」更多地從「Finance」的含義偏向「DeFi」。
社交代幣賽道仍有人在不斷進入,目前排名靠前的、主流的 SocialFi 概念項目 Whale、Chilliz、Rally、Fyooz、Zora 等項目相繼興起。 不少分析的聲音認為,社交挖礦的出現或許能夠給社交代幣帶來更多驚喜。社交代幣要想在市值規模上進行大規模的躍進,需要擴展對於代幣價值的捕獲能力,DeFi、NFT 等都將是推進的方式之一。
Whale 目前已經成為了項目化的社交代幣,目前大部分個人社交代幣數量增多,機制大多類似。 a16z Crypto 前合伙人推出的 Mirror,展示出了社交與內容的「資本化」。該讓每一篇文章都有被 NFT+治理的能力,可以被投資、交易和治理,並在積極處理社交代幣和創作者經濟兩方面的關係。
圖片
(信息來源:Messari )
去中心化社交平台 BitClout 的出現,讓市場清楚地看到了 DeFi 對於社交的影響力。BitClout 產品形態類似 Twitter ,直接抓取了 Twitter 前 15000 名 KOL 數據,讓這些名人們被動認領並發行社交代幣。Bitclout 的炒作方式至今仍存在爭議,但在早期一度獲得了大量的關注,意義非常。 隨後,v.cent.co 項目的出現,將「名人社交」再進一步,該平台將名人的推特製作成 NFT 進行拍賣,其收益在原推文創作者、賣家、平台等角色中以特定比例分配,也聚集了一些熱度。
另一方面,社交在遇上 Web 3.0 時代之後,很多人意識到,伺服器承載的前端展示界面是有限的,部分 Dapp 或許並不需要伺服器。在這種情況下,Maskbook 這樣基於已有中心化社交的瀏覽器插件模式受到了認可。Mask 通過簡約的插件模式,通過私鑰進行管理,將已有的社交網路移植到區塊鏈關係鏈條中,形成了對於 SocialFi 價值的另一種助推。
社交代幣的全部潛力仍然有待挖掘。
在海外社區,創作者經濟、所有者經濟、粉絲經濟概念相繼走紅,而 DeFi 帶來的開放式金融氛圍下,市場及加密社區對於「社交價值」的價值評判體系也在更新迭代: Elon Musk 和狗狗幣生態就是很好的例子,他通過個人在社交平台的影響力,直接攪動了狗狗幣(Dogecoin)與特斯拉($TSLA)的市場價格。Meme 文化以鮮明的內容風格與極快的傳播速度發展。在 Doge 系列生態中,目前已經有主打「社交挖礦代幣」的「Doge++」項目出現。 SocialFi 的重要方向正是將這種「社區影響力」金融化、DeFi 化。通過社交代幣,參與者、發行人都能更加直接地從「影響力」中受益。
有趣的是,在這個垂直方向,一些有趣的工具已經早已出現。
包括社交代幣專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DAOFi、社區數據評估與獎勵工具 SourceCred、社區貨幣的活動管理平台 Kickback、打賞機器人管理工具 Tip.cc 等等,這些工具往往深入開發者團隊及社群一線,為 SocialFi 的爆發時刻準備。 一些行業觀察者認為,以互聯網從「遊戲」到「社交」進化路徑為例,這是一個必然的進化路線。而未來的 SocialFi,也被寄予了擁有 Twitter、抖音等功能的設想。
社交代幣持續吸引SocialFi 賽道初具雛形
社交代幣(Social Token)、社交化金融(Social+Finance)是 SocialFi (Social+Finance)較早期與加密領域的結合方式。 在去年上半年,社交代幣還處於一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狀態。到了今年,社交代幣已經逐漸發展到擁有過億美元的流通市值,雖然這仍舊是早期階段,一些亮眼的社交代幣仍然吸引了市場上不少的目光。這類代幣在流量和傳播上有著天然的優勢。
圖片
(數據來源:Coingecko)
據 Coingecko 平台所展示的數據,社交代幣發行平台通證 Rally 是目前估值最高的社交代幣,市值已超過 1.2 億美元。排名靠前的社交代幣估值還有 Whale,WHALE 價值由大量的 NFT 支持,估值高達 2.61 億美元;排名第三的幣種 Fyooz 目前估值約 5700 萬美元。 雖然一些社交代幣被指估值誇大,但長期來看,仍不斷有人和資金在湧入這個賽道。 Messari 的一份報告將社交代幣分為三類:個人代幣、社區代幣、社交平台代幣。這也是目前最主流的社交代幣分類:
圖片
(數據來源:Messari )
個人代幣主要由個人發行和控制,通常用於勞動交換。
個人代幣的典型案例是 Roll,一個基於以太坊區塊鏈開發的社區貨幣層協議,一個社交代幣的基礎設施。在這裡,社區、內容創造者可鑄造自己的粉絲代幣,實現自給自足的粉絲經濟體。在 Roll 項目中,代幣流通量足夠大時,社區、第三方和幾乎任何用戶都能夠靈活交易。
社區代幣主要由一個團體發行和控制,通常由一個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DAO)管理。
社區代幣的典型案例是 WHALE。WHALE 代幣由 NFT 領域知名收藏家 Whaleshark 發行,讓其擁有的多種 NFT 資產的所有權民主化。基於 WHALE DAO,圍繞這些 NFT 治理的決策掌握在 WHALE 持有人手中。WHALE 目前市值 1.18 億美元,以社區 Discord 聊天群當前超過一萬位成員互動,WHALE 是最受市場認可的社交代幣之一。
社交平台代幣往往代表對一個平台的控制權的代幣,有利於社會代幣的發行和交換。
極具代表性的社交平台代幣是 Rally。Rally 平台能夠提供創建社交代幣的主要工具,海外遊戲直播網站 Twitch Twitch 可在該平台上創建自己的社交代幣,主要用於獎勵在 Twitch 中的創建者和成員。該平台鼓勵了非加密原生的媒體平台通過發行社交代幣來連接主流受眾。
如何拓展社交代幣的價值呢? 目前的社交代幣是以個人或組織的聲譽、盈利能力、相關服務、品牌為支持的代幣。往往通過發放社交代幣來鼓勵用戶對社區做貢獻,或用通證模式激勵用戶產生有價值的操作,個人類型的代幣也致力於探索為個人藝術家、內容創作者、發行人增加價值。 上半年,由於發行者往往自帶社區、粉絲基礎,在「創作者經濟」等口號下,社交代幣體現了許多 Web3.0 的特徵,不斷有新的項目被推出。 另一方面,社交代幣的出現和興起為社交媒體的價值輸入帶來了新方式。Social Token 與 NFT 在去中心化社交中扮演的角色起到了更加關鍵的作用。
社交代幣常常與創作者產出的內容、音樂、視頻等有著緊密的聯繫,而這些內容往往與 NFT 相容性好,能夠一起為創作者帶來更多的經濟價值及收益,這讓社交代幣與 NFT 產生了很多交集。不過,社交代幣本質上並非 NFT,在概念上並不能做混淆。 2017 年甚至更早些時候,DeFi、GameFi、SocialFi 也在不斷被探索,卻一直未曾出現過極具代表性的「爆款」項目。 直到去年 6 月,流動性挖礦的為市場的流動性注入新的活力,長周期的 DeFi 熱潮開啟。今年 GameFi 大火,就離不開流動性挖礦邏輯下的「邊玩邊賺」,這讓市場所有人看到流動性挖礦扮演的重要角色。
將這樣的思路引入 Social Token,或許就能引發新的行業爆點。
8 月 17 日,社交 DeFi 聯盟(Social DeFi Alliance)成立,其中就包括了 Mask Network Polygon、SushiSwap、QuickSwap、Gitcoin 以及多個基於 Mask 開發的社交屬性較強的 DAPP 等,根據官方信息,該聯盟的主要目標在於推出更多適合社交網路用戶參與的社交化 DeFi 項目、推進 Web2.0 與 Web3.0 連接、引導更多頭部互聯網社交平台用戶接入 DeFi、推動 Web3.0 的大規模應用等等。 這樣美好的願景或許是一個新的 SocialFi 信號。
長久以來,加密社區一直在希望顛覆類社交產品的出現,並能夠與傳統中心化的社交產品進行競爭,但至今也沒有跑出一個能真正對抗 Facebook 和 Twitter 的區塊鏈社交產品,這個時間已經等了太久了。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08/19/%e7%a4%be%e4%ba%a4%e4%bb%a3%e5%b8%81%e3%80%8c%e7%bf%bb%e6%96%b0%e3%80%8d%ef%bc%8c%e5%8a%a0%e5%af%86%e5%9c%88%e9%87%8d%e5%90%af-socialfi/?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