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字人民幣將載入與貨幣功能相關的智能合約》
7月16日,央行發布《數字人民幣研發進展白皮書》,闡釋了人民銀行在數字人民幣研發上的基本立場、研發背景、目標願景、設計框架及相關考慮。目前,研發試驗已基本完成頂層設計、功能研發、系統調試等工作,正遵循穩步、、 可控、創新、實用的原則,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區開展試點測試。
安全性高、可載入與貨幣功能相關的智能合約
在這次發布的白皮書英文版中,對於數字人民幣的英文簡稱,曾用名(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被取代,字母縮寫按照國際使用慣例暫定為「e-CNY」。
數字人民幣在設計上兼顧實物人民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的優勢,既具有實物人民幣的支付即結算、匿名性等特點,又具有電子支付工具成本低、便攜性強、效率高、不易偽造等特點。
關於數字人民幣的匿名性(可控匿名),這裡的匿名是可控匿名,也就是「小額匿名、大額依法可溯」,高度重視個人信息與隱私保護。根據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今年年初的說法,目前的支付工具,無論是銀行卡還是微信、支付寶,都是與銀行賬戶體系綁定的,銀行開戶是實名制,無法滿足匿名訴求。數字人民幣與銀行賬戶松耦合,可以在技術上實現小額匿名。
穆長春強調,數字人民幣對用戶隱私的保護,在現行支付工具中是等級最高的。
白皮書這次也特彆強調了數字人民幣的可編程性,數字人民幣通過載入不影響貨幣功能的智能合約實現可編程性,使數字人民幣在確保安全與合規的前提下,可根據交易雙方商定的條件、規則進行自動支付交易,促進業務模式創新。
加密貨幣特別是全球穩定幣的發展是央行數字人民幣的研發背景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數字經濟發展的需求,以及現金功能和其使用環境發生的變化,加密貨幣和全球其他國家展開數字貨幣研發也成為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研發的重要背景。
國際清算銀行最新調查報告顯示,65個國家或經濟體的中央銀行中約86%已開展數字貨幣研究,正在進行實驗或概念驗證的央行從2019年的42%增加到2020年的60%。據相關公開信息,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瑞典、日本、俄羅斯、韓國、新加坡等國央行及歐央行近年來以各種形式公布了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考慮及計劃,有的已開始甚至完成了初步測試。
白皮書稱,自比特幣問世以來,私營部門推出各種所謂加密貨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影響力的加密貨幣已達1萬餘種,總市值超1.3萬億美元。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採用區塊鏈和加密技術,宣稱「去中心化」 、「完全匿名」,但缺乏價值支撐、價格波動劇烈、交易效率低下、能源消耗巨大等限制導致其難以在日常經濟活動中發揮貨幣職能。
同時,加密貨幣多被用於投機,存在威脅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潛在風險,並成為洗錢等非法經濟活動的支付工具。 針對加密貨幣價格波動較大的缺陷,一些商業機構推出所謂「穩定幣」,試圖通過與主權貨幣或相關資產錨定來維持幣值穩定。有的商業機構計劃推出全球性穩定幣,將給國際貨幣體系、支付清算體系、貨幣政策、跨境資本流動管理等帶來諸多風險和挑戰。
數字人民幣採用中心化架構,可載入與貨幣功能相關的智能合約
數字人民幣體系綜合集中式與分散式架構特點,形成穩態與敏態雙模共存、集中式與分散式融合發展的混合技術架構。
在16日召開的媒體吹風會上,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區塊鏈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優勢,但存在性能和可擴展性上的缺點,更適用於低並發、低敏感的資產確權、交易轉讓、賬本核對等場景。在數字人民幣支付體系的交易層,為支持高並發、低延遲,實現公眾直接持有央行債權,採用了中心化架構,所有跨機構交易均通過央行端進行價值轉移;同時,設計了基於加密字元串的數字人民幣表達式,保留了安全性、防雙花、不可偽造等特點,還可以載入與貨幣相關功能的智能合約,促進業務模式創新。
在數字人民幣支付體系的發行層,基於技術構建了統一分散式賬本,央行作為可信機構通過應用程序編程介面將交易數據上鏈,保證數據真實準確,運營機構可進行跨機構對賬、賬本集體維護、多點備份。數字人民幣體系結合區塊鏈共識機制和可編程智能合約特性實現自動對賬和自動差錯處理。
由此可以看出,數字人民幣部分運用了區塊鏈技術,這也和此前的「不預設技術路線」設計理念相符合。白皮書在數字人民幣技術路線選擇中明確寫到「指定運營機構可根據自身實際需求及技術優勢自行選取技術路線,充分保持對未來技術的洞察力和前瞻性。」
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132萬個,涵蓋衣食住行等多個領域
2019年末以來,央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2022北京冬奧會場景開展 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2020年11月開始, 增加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6個新的試點地區目前的試點省市,基本涵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東北、西北等不同地區,有利於試驗評估數字人民幣在我國不同區域的應用前景。
截至2021年6月30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132萬個, 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域。開立個人錢包2087萬餘個、對公錢包351萬餘個,累計交易筆數7075萬餘筆、金額約345億元。
此外,針對北京冬奧會場景應用數字人民幣的籌備進展工作,央行副行長范一飛表示,數字人民幣北京冬奧會場景試點主要圍繞北京冬奧會食、住、行、游、購、娛、醫七大重點領域的支付服務需求,打造特色鮮明的試點場景和產品,便利境內外公眾使用。特別是為便利境外來華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遊客,人民銀行將指導參研機構,按照境外用戶的實際需求,推出基於APP的錢包服務和基於硬體的錢包服務解決方案。
未來,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部署,繼續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不預設推出時間表。央行將進一步擴大試點應用場景覆蓋面,同時結合研發試點工作實際,擴大參研機構和試點測試地區範圍。研究制定數字人民幣相關管理辦法,加強數字人民幣個人信息保護。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07/19/%e6%95%b0%e5%ad%97%e4%ba%ba%e6%b0%91%e5%b8%81%e8%af%95%e7%82%b9%e5%9c%ba%e6%99%af%e5%b7%b2%e8%b6%85%e8%bf%87132%e4%b8%87%e4%b8%aa%ef%bc%8c%e5%8f%af%e5%8a%a0%e8%bd%bd%e4%b8%8e%e8%b4%a7%e5%b8%81/?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