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幣挖礦「逃向」海外 產業區塊鏈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 - 冷萃財經

虛擬幣挖礦「逃向」海外 產業區塊鏈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

    進入6月份後,我國對虛擬幣交易、挖礦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延續了5月份以來的從嚴監管政策。一方面,多部門提示虛擬幣交易、炒作風險,從銀行和支付端出重拳打擊;另一方面,多地全面清退挖礦企業,從比特幣產業鏈條的源頭開始「封堵」。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虛擬幣挖礦企業出海已成定局,隨著相關政策的進一步落實,虛擬幣在國內已難有發展機會。

    與虛擬幣嚴監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區塊鏈行業發展頂層設計已於6月份基本完成,培育區塊鏈名品、名企、名園是未來十年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同時,地方政府也在用「真金白銀」積極支持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發展,推動區塊鏈企業的應用儘快落地。

    北京尚光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丁飛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虛擬幣與區塊鏈技術不是一回事,虛擬幣的底層技術是區塊鏈,但僅是區塊鏈技術眾多應用里的一種。「目前,諸多領域已經在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賦能,也湧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應用。區塊鏈技術是一項關鍵核心技術,應繼續加大對其扶持力度、研發投入,加快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虛擬幣過度炒作容易產生諸多問題,需要嚴格監管。」

    監管持續升級

    全部清退礦企或成定局

    監管政策持續加碼,虛擬幣市場「亂象」正面臨全面整頓。

    6月7日,在2021年國家打擊治理跨境賭博網路工作組專題會議上,國家網信辦提出「加大對區塊鏈平台及衍生平台應用的監測力度」。6月9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消息,強調「利用虛擬幣、區塊鏈技術逃避資金溯源,使用虛擬幣作為賭博跑分媒介或以虛擬幣進行充值交易」的風險。

    6月21日,人民銀行發布重磅消息稱,近日人民銀行有關部門就銀行和支付機構為虛擬幣交易、炒作提供服務問題,約談了工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和支付機構等。此次約談後,被約談銀行及支付機構紛紛響應,相繼發布聲明並提出配合措施。這是打擊虛擬幣的又一重要舉措,從銀行和支付端再出重拳打擊虛擬幣交易、炒作行為,虛擬幣遭到進一步「圍堵」。

    素喜智研特約研究員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人民銀行約談的主要原因是虛擬幣炒作的投機風險極高,存在脫離監管視線後的洗錢等潛在風險,不利於維護金融穩定。」

    「根治虛擬幣炒作,一方面應完善法律規定,細化具體的規則;另一方面,可從支付層面加強技術投入,提高識別能力,一旦發現,及時切斷支付鏈條。但普通民眾偶爾的交易是否違法?是否也要禁止?政策上對此也需儘快明確。」丁飛鵬對記者表示。

    在多部門持續打擊虛擬幣交易、炒作行為的同時,地方政府也在積極行動,清退虛擬幣挖礦企業。在內蒙古率先開啟清退挖礦企業後,四川、青海、新疆等地也於6月份行動起來。

    據多家媒體報道,6月9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通知,要求新疆准東開發區管委會立即責令從事虛擬貨幣挖礦的企業須於6月9日14時前全部停產整頓。同日,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下發通知,要求省內各地區對有關虛擬幣挖礦的行為開展清理整頓。6月18日,四川省發改委、能源局發布相關通知,提出將「打擊比特幣挖礦行為」,將於6月20日前完成甄別清理關停,納入國家發改委日報監測管理,重點監測其用電情況。

    至此,在密集的監管「重拳」下,無論是火電為主還是水電為主的挖礦企業均遭清理整頓,虛擬幣挖礦全面退出國內的大勢已定。據了解,目前部分虛擬幣礦場已落戶在美國德州、哈薩克等地。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監管政策的出台,大量礦機正在從內地流向海外。可能還會有小規模的民間挖礦行為,應繼續加強社會監督,對舉報的相關問題進行嚴肅處理。

    地方政府以「真金白銀」

    強力支持產業區塊鏈

    在對虛擬幣從嚴監管的同時,多部門也在大力扶持區塊鏈產業,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6月7日,工信部、網信辦聯合發布《關於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了針對區塊鏈的5個重點任務22個細分任務,強調要培育一批區塊鏈名品、名企、名園,建設開源生態。

    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副會長余維仁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指導意見》的出台,表明了國家對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支持,有助於進一步夯實我國區塊鏈發展的基礎,堅定區塊鏈企業推動區塊鏈應用落地的信心,對於行業發展是極大利好。」

    從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來看,雲南省、湖北省武漢市等省市在6月份提出,用「真金白銀」獎勵符合要求的區塊鏈企業及項目等,這與《指導意見》提出的「培育名品、名企、名園」不謀而合。6月30日,武漢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將武漢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塊鏈之城」,對首次進入權威機構發布的全國區塊鏈百強企業一次性獎勵200萬元。雲南省也提出諸多獎勵制度,例如,每年遴選3個項目,最高補助不超過1000萬元。

    網信辦還於6月中旬發布第五批共223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截至目前,已有超1200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金融、政務場景成為熱門領域。中國區塊鏈創新應用平台也於6月份正式上線,不僅集中化、可視化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全國區塊鏈創新應用案例,還吸引、發掘了更多優秀區塊鏈創新應用案例。

    余維仁表示:「隨著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和用戶認識逐步到位,未來區塊鏈技術將在供應鏈金融和智慧城市等領域實現較大規模應用,在數據要素市場的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鄭磊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方向已經明確,即將進入穩步推進階段。不過,在區塊鏈計算和存儲方面仍有一些瓶頸需要解決,以適應高頻應用的需要。」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07/06/%e8%99%9a%e6%8b%9f%e5%b8%81%e6%8c%96%e7%9f%bf%e9%80%83%e5%90%91%e6%b5%b7%e5%a4%96-%e4%ba%a7%e4%b8%9a%e5%8c%ba%e5%9d%97%e9%93%be%e5%a6%82%e9%9b%a8%e5%90%8e%e6%98%a5%e7%ac%8b%e8%93%ac/?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DeFi半年報:獨立地址增速放緩,但總鎖倉量仍增長超300%

    下一篇

    波卡生態一周觀察:從當前插槽拍賣情況來看,波卡未來會如何發展?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