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Key 曹一新:NFT 對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有何啟示? - 冷萃財經

HashKey 曹一新:NFT 對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有何啟示?

HashKey 曹一新:NFT 對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有何啟示?

撰文:曹一新,就職於 HashKey Capital Research
審核:鄒傳偉,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

NFT 成功的商業模式為市場提供了一種和數字資產進行互動的新方式:數字資產作為數據要素的一類,通過 ERC-721 等智能合約標準被標準化為通證,並賦予可編程的金融或商業運營屬性,使其在以開放社區為主的圈子裡以透明可追蹤、可去中心化認證的形式流動起來,為數據要素市場的構建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本文簡單介紹數據要素市場背景,並從幾個角度看 NFT 可能對數據要素市場帶來的參考意義。

數據要素市場簡述

數據是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發展應用的基礎性資源,在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下,數據對技術等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已經使其成為競爭利器,在推薦演算法的商業應用中尤為突出。然而個人隱私數據被濫用、數據產權(註:產權可以細分為所有權、占有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等「權利束」。)界定不清晰、數據孤島、數據容易被複制盜用等問題凸顯出數據要素市場在生產、收集、分析及交易過程中的不成熟。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需要法律制度和技術的同步發展來培育。

法律方面,美國和歐盟在 2019 年通過立法推動政府數據開放共享(註:美國《開放政府數據法案》和歐盟《開放數據指令》。),強調開放數據以標準化、機器可讀形式公開,並探索通過 API 介面共享實時數據。國際展開了關於 G2G、G2B 之間數據共享方式探討以及有關數據管理者、使用者、數據主體的權利義務的討論。在數據產權及保護方面,除了歐盟提出的 GDPR 對個人數據產權做了詳細的界定,仍有諸多障礙,一種呼聲是從對數據要素建立所有權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轉向尋求各數據流水線上多方利益平衡;強調對數據的訪問、控制和權益分配的平衡。在數據跨境流通方面,數據主權保護在地緣政治背景下尤為關鍵,給數字經濟全球化帶來挑戰,歐盟和美國正推動基於雙邊或多邊協議的數據自由流動圈。數據要素的定價機制、數字稅制度等其它前沿討論也相繼展開。2020 年 4 月,我國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首次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並列為要素之一,提出要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包括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和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等三方面工作,肯定了這一方向的戰略發展意義。2021 年 4 月,《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公布,為規約數據要素市場奠定了初步的法律基礎。

技術方面,為數據要素市場所做的努力的幾個主要方向有:1. 數據安全;2. 數據開放共享中的個人隱私保護和市場配置機制,包括數據確權、細粒度許可權控制和隱私計算技術;3. 物聯網、邊緣計算、霧計算、雲計算等數據生產流水線設計。在工業界,阿里巴巴提出「數據中台」的概念,開展在複雜的業態中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併產生洞察的實踐。

總的來說,數據要素市場目前在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細分行業數據互聯等領域推動模式探索及標準化制度;在數據產權界定及保護、跨境流通、數據要素的定價機制、數字稅等方面進行制度探索;技術發展著力於幾個關鍵問題(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價值提升)。基於數據要素及大數據技術催生出推薦演算法、大數據風控等創新的數字經濟應用形態。

NFT 將數據冶煉成資源

圍繞數據要素市場的探索離不開對數據要素特徵、價值和配置機制的思考。數據要素的特徵之一是非同質化比較普遍,涵蓋的範圍、分類並不像其它要素一樣達成了明確的共識,在未形成分類標準的情況下的微觀市場結構更加多樣,大多藉助類似於金融衍生品場外交易的形式開展交易。

數據要素的另一個特徵是數字化特性。數據要素不像土地、勞動力、和物理資源一樣在物理空間具有微觀原子構成的唯一性和遷移阻力,數字化特性使其極易被篡改或複製,在生產和交易過程中容易被攻擊破壞從而侵害數據要素本身的價值。對本來就不如場內交易規範的場外交易市場帶來更多障礙。

NFT 一方面實現了為一部分數字資產構建標準化合約,將其映射為區塊鏈上的非同質化通證,並可依賴區塊鏈構建信息相對更加透明可追溯的點對點交易市場;同時 NFT 使得數字資產具備一定的類物理屬性:在數字世界,NFT 無法被複制,未經發行方認證的 NFT 會被迅速識別,其轉移是原子性的,而非中心化伺服器里的複製粘貼。因此,NFT 有望應用於將數據要素「冶煉」成數字世界的資源,來對其價值加強保護,並推動標準化的落實。

但基於現有區塊鏈平台的 NFT 還無法真正實現這一點,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區塊鏈上的數據存儲成本非常高,目前只是把指向中心化伺服器或分散式存儲 IPFS 上某文件的鏈接哈希上鏈。雖然 IPFS 在 BitTorrent 的技術方案上通過路徑優化提高了搜索經分散式存儲的內容碎片(chunk)的性能,但兩個缺點導致它不能作為最終方案:1. 它與記錄 NFT 交易路徑的區塊鏈是兩個孤立的系統,這種第三方依賴對 NFT 的持久性帶來風險;2. 它缺乏良好的激勵機制來保證分散式存儲節點持續共享資源。針對第二個問題,基於區塊鏈的、引入經濟激勵機制的分散式存儲解決方案正在作為 IPFS 的替代方案進行技術迭代,例如 Filecoin、Chia、Swarm;針對第一個問題,有可能通過橋接其它有存儲優勢的區塊鏈尋求向外擴容。提出遞歸 ZKSNARK 的輕量級區塊鏈協議 Mina 在和以太坊基金會聯合尋求第三方團隊在以太坊上探索 SNARK 應用。由世界多地數據中心節點組建的子網構成互聯網計算機 Dfinity 也提供與以太坊互操作功能以期實現優勢互補,但 Dfinity 存儲和管理互聯網數據的方式仍待考究。

NFT 價值捕獲形式的啟示

從數據要素所處產品生命周期角度去區分,一部分數據要素可直接作為最終產品,為購買者帶來使用或服務價值,例如數字藝術品、影音文件等;一部分數據要素作為中間產品可經過加工提煉出非雜訊信息。按照 DIKW 模型提供的分析框架,基於一些數據,人們可依次提取出信息、知識和智慧等更高階等數據要素,而這些提取過程和應用場景緊密結合。

NFT 二級交易市場 OpenSea 上的產品類別包括藝術品、音樂、虛擬世界資產、交易卡牌、收藏品、域名等,在上述按價值屬性分類框架下,目前 NFT 的幾種主流應用形式以輸出最終產品為主,以滿足購買者的娛樂、投機等需求,需求群體相對小眾,並存在難以形成公允定價、流動性差等問題,阻礙進一步推廣形成基於 NFT 等金融服務。

從價值捕獲方面看,對於鑄造 NFT 的發行方,例如數字藝術的創作者,他們實際上是在擁有原創數字版權的基礎上,以 NFT 的形式推行複製品,實現版權價值變現;另一部分價值通過構建起的項目、平台、生態長期發展捕獲。對於 NFT 購買方,其價值來源於 NFT 本身賦予他的使用或服務價值,或炒作 NFT 帶來的預期收益。從這個角度來看,提高 NFT 市場流動性的一個可能努力方向是使 NFT 輸出更多高階數據要素價值,擴大需求方規模。而我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是,一種稱為「社交代幣」的資產類型正應運而生,而社交代幣對應的是影響力經濟。思考 NFT 如何催生社交代幣、實現影響力變現這一價值轉化,與無需 NFT 的網紅經濟有無本質區別,或許能在數據要素賦能推薦演算法進行注意力爭奪大戰已經白熱化的當下,提供一些新思路。

NFT 的互操作性的啟示

從經濟學特徵角度去區分,可根據競爭性和排他性分為四種產品,如表 1 所示。

HashKey 曹一新:NFT 對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有何啟示?表 1:按經濟學特徵對產品分類

在 NFT 市場中,我們可以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是,一部分俱樂部產品轉變成了私人產品。例如一個爆款遊戲要給一百萬個用戶每人贈送一種虛擬遊戲道具,在傳統業務模式下,對應於將某個中心化資料庫中對應該虛擬遊戲道具的數據要素以記錄賬本的形式與一百萬個遊戲 ID 關聯,這個數據要素可被不同人在同一時間使用,重複使用也不會使其產生損耗,是非競爭性的。而在 NFT 的實現方案中,遊戲資產可以通過 NFT 的形式具像化,分配給每個用戶獨立擁有,使其獲得絕對控制權;這些 NFT 可在用戶的控制下開始不同的生命周期捕獲差異化價值,並能在一些二級交易市場自由出售。通過私鑰簽名認證進一步確保了產品的排他性。一些創意作品的複製品,在購買者的運作下(例如綁定 Twitter 評論、與其它 NFT 合成等)可能具備不相等的價值,體現出不同的影響力增值。

而 NFT 提供的這種「私有化」、「定製化」功能又使數據要素流通更加自由,使其更容易在多個自組織的社交文化圈實現互操作,且成本邊際遞減;而對應的在幾個中心化伺服器維護下的數據要素俱樂部產品之間構建互操作性是相對困難的。

NFT 可編程特性的啟示

智能合約的可編程特性使得 NFT 市場交易機制具備更多靈活性,交易過程中的利益分配可以按編寫的程序自動觸發執行,幫助版權擁有方獲得長期被動收入。在交易撮合方面,智能合約也可以實現多種 NFT 的自動化做市機制,來應對長尾資產流動性差的問題。數據要素市場也可借鑒這種可編程性賦予配置機制更多靈活性。

總結與思考

  1. NFT 對應的區塊鏈技術和標準化智能合約為數據要素從複製黏貼的信息轉變為類物理資源提供了一條實現路徑。但是評估數據要素是否有必要以資源的形式參與交易市場流轉值得進一步思考。例如,在具體應用場景內,具有時效性的特定數據要素在較少交易環節內流通,可能沒有必要鑄造成 NFT。而對於預期將經歷多環節或重複性流通、流通過程的附加信息、隨時間價值遞增的數據要素而言,鑄造成 NFT 的形式或許能更好地為其鎖定或捕獲價值。但目前 NFT 基於的區塊鏈和數據存儲技術還需進一步迭代。

  2. 影響力變現是 NFT 的一種價值捕獲形式,用戶對數據要素的加工和分享可產生一定影響力,使用戶獲取影響力價值,目前以輸出博客、社區文化等內容的社交代幣為主要表現形式。NFT 在這方面提供了一種除了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實現網紅經濟以外的新途徑。

  3. NFT 的「私有化」、「定製化」特點更容易讓 NFT 具備社交屬性、有更高的互操作性。作為參考,數據要素除了作為商家收集的原材料送到推薦演算法中,讓用戶被動地接受可能並不需要的廣告推送,是否也可通過提高用戶主觀能動性,構建自己的特徵集合,有權自己曝光經篩選的特徵組合(一種數據要素)來主動獲得期望的信息(也是一種數據要素)推送。

  4. NFT 可編程特性對提高數據要素市場的配置機制靈活性提供了一些參考。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06/21/hashkey-%e6%9b%b9%e4%b8%80%e6%96%b0%ef%bc%9anft-%e5%af%b9%e6%95%b0%e6%8d%ae%e8%a6%81%e7%b4%a0%e5%b8%82%e5%9c%ba%e5%8f%91%e5%b1%95%e6%9c%89%e4%bd%95%e5%90%af%e7%a4%ba%ef%bc%9f/?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達里奧最新對話:我寧願擁有比特幣而不是債券

    下一篇

    Gavin Wood與波卡的故事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