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我一樣,也是小時候聽周杰倫,長大後買數字貨幣,這篇文章你可能會很有共鳴。
和年長一輩的朋友聊數字貨幣的時候,總感覺他們有一種情感上的排斥,不是理性層面的不理解。道理他們都懂,但就是不喜歡,如芒格所言,「討厭比特幣的成功,比特幣的發展是令人厭惡的,而且與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馳」。
我能理解他們的感受。狗狗和屎幣漲起來的時候,我也一樣討厭它們。理解歸理解,這還是理性層面的,看到三聯03年寫周杰倫的這篇文章(http://www.lifeweek.com.cn/2003/0905/6616.shtml),我才真正從情感上理解了這種排斥。
如果我們把鄧麗君、劉文正、羅大佑、周杰倫名字放在一起,並且告訴你,他們都是一個時代標誌性的人物,你肯定會反對這個名單中有周杰倫的名字。因為鄧麗君、劉文正確立了華語流行歌曲的最基本模式,後來不管誰再唱流行歌曲,都沒有超過這兩個人;羅大佑為流行音樂賦予了靈魂,把流行音樂的內涵拓展得更廣泛。那麼,周杰倫呢?他創造了什麼?
當時居然有這樣的疑問。。
以往,我們解讀羅大佑、李宗盛、黃舒駿、崔健的音樂時,總是通過他們的歌詞中蘊含的各種意義來解釋這個時代,從中尋找一種與這個時代相符合的人文的、生命的、理想的價值,當這些價值被發現之後,立刻就變成這個時代的標誌
羅大佑也好,崔健也好,你很容易從他們的歌詞中找出這樣的辭彙來概括:批判、關懷、憂患、躁動、反叛……這些辭彙甚至構成了他們思想的骨架。那麼周杰倫呢?他和方文山把這一切都模糊了,你看到的只是斷面、碎片、分鏡頭……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三聯的主筆王曉峰,67年出生,時年36歲,正好是我們父母那一代。小時候我只聽長輩說「這是什麼歌啊,歌詞都聽不清」,從來沒細想過流行樂和時代的關係,歌詞里還要尋找人文和生命的價值?不是好聽就完了嘛?
我只記得,高中時第一次在電腦上看MV,學校微機室的電腦里只有兩首,《龍拳》和《最後的戰役》,我猜是計算機老師自己喜歡放上去的。沒別的可選,於是我把這兩首MV看了好多遍,到現在歌詞還記得很清楚。
我還記得,高一有天下午,午睡剛醒,后座的彭師傅說要給我聽一首特別牛逼的歌,我接過耳機聽到了《以父之名》,很少有第一遍就能抓住我的歌,這是其中之一。我聽的入了神,老師來了準備上課,我還捨不得放下。
和周杰倫有關的記憶實在是太多了,在那樣的環境下,喜歡周杰倫很正常,不喜歡才需要特別的理由。
如果我的青春有背景樂,周杰倫的歌聲肯定是主旋律之一。原因也很簡單,周杰倫實在是太火了,到處都是他的聲音,隨大流的我自然也愛聽,雖然當時我也說不出為什麼喜歡(其實現在也說不出)。
樂評家和知識分子會去分析周杰倫的編曲和社會狀態,我們這些聽眾小朋友不會,真的就是隨大流的聽歌唱歌。我們不關心歌曲背後有什麼文化含義,也不管上一代的大人對周杰倫是什麼態度,身邊的朋友愛聽就行。
說回到數字貨幣,大部分買的人,真的是出於獨立的理性思考嘛?跟風,朋友建議,FOMO,大佬喊單,這些因素佔了多大比例?雖然這是投資,但是它和娛樂又有多大的區別呢?
反正我是隨大流買的。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很早就認識了一批在區塊鏈行業做事正派的朋友,很多重要的決策都是在他們的影響下做出來的。如果換一個時空,我沒有認識這群朋友,大概率不會這麼早或者這麼深的參與這個行業。
周圍的朋友也是如此,通常都是身邊信得過的朋友帶著入坑。大家年齡背景相仿,大都是87-94一代,沒趕上移動互聯網的最黃金的時代,轉身進了區塊鏈。
面對這種新的投資標的,人們的反應和面對剛出道的周杰倫一樣,它太不一樣了,完全打破了之前的規範,去中心化?高耗能低效率?抗監管?無需許可?年長一輩聽到這些詞,避之唯恐不及,問問周圍的朋友,就沒幾個人會用的,少數幾個在搞的,很可能還是風評很差的騙子,「騙局!」標籤一貼,心裡安定了。
年輕一輩完全是另一個場景,他們天然更願意接受新東西,反正都是投資,買股票和買數字貨幣有什麼區別嘛?(有的話反正我也不知道)誒,這個開戶門檻更低,還有機會暴富,周圍又有很多朋友在玩,買這個!
NFT,DAO,Mataverse,這些概念就更是如此了,它們背後的文化屬性比單純的數字貨幣投資更重,就是靠好玩,酷,不一樣來吸引人,講的是感性而不是理性。
不要誤會,crypto這個行業當然是以理性的計算和數字作為基礎的,畢竟code is the law 。我想說的是,即使如此理性的行業,因為需要人參與其中,引入的非理性元素也是驚人的。
作為一個物種的人類,有什麼理性可言呢(這句話也挺不理性的)。
所以,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看起來奇怪的數字資產時,不要下意識的否定這種現象,也許這就是投資中的代際變化,本質上和娛樂,文化,生活方式一樣。在特定的時點,年輕一代就是要和上一代不一樣,也叫「無因的反叛」。
後記:這篇文章是兩周前寫完的,一直在草稿箱里待著。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她13年開始讀社會學博士,研究方向是區塊鏈行業的文化,說到早年在波士頓的比特幣meetup,都是在郊區租一個地下室,會場的氛圍非常不一樣。她調侃道:「做區塊鏈的,有幾個是正常人呢?」
Yeah.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06/17/%e6%97%a0%e5%9b%a0%e7%9a%84%e5%8f%8d%e5%8f%9b-%e8%a2%ab%e4%bd%8e%e4%bc%b0%e7%9a%84%e6%96%87%e5%8c%96/?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