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對散戶來說,是比較艱難的一年。5月開始,今年以來一路高歌猛進的比特幣出現崩盤式行情。
隨後政策不斷出台,中央首次明確提出對比特幣開採進行「整頓」。比特幣和加密貨幣一落千丈。
5月14日,國網四川阿壩州電力有限公司也發布了限電停電告知書。
5月19日,內蒙古發改委人員表示,未來將持續對虛擬貨幣挖礦高壓監管。
5月21日,金融委明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5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堅決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的徵求意見稿。
5月26日,國家發改委下發算力樞紐實施方案。
6月2日,國家能源局四川監管辦公室將召開小範圍調研座談會。
近期接二連三的新聞已經表明,在礦業整頓這件事上是必須要進行的。5月27日,國家發改委又下發了《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方案中表示,要布局全國算力樞紐節點,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構建形成以數據流為導向的新型算力網路格局。此輪政策,不難看出,國家對碳中和與算力布局雙管齊下。
一直在中國偏遠地區默默挖礦的比特幣礦工們可能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金融監管首當其衝的打擊對象。監管高壓之下,出海?退圈?何去何從成為礦業從業者們集體面臨的難題。
觀望的礦工
「礦業向海外發展是業界的共識。以前是在電價超低的地區。但在伊朗等地遭遇政策風險後,主要流向最近政策和能源相對穩定的北美。劉長勇說。
2017年五部委發布「94」文件後,國內大部分交易所被關閉,開始尋找海外發展機會。劉昌用指出,2020年以來中國礦業也紛紛進行布局以及海外,近期市場監管相關政策趨緊,礦業將加速向北美轉移。
事實上,早在2018年1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就發布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引導轄區內礦山企業有序退出。
2019年4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產業發展結構不斷調整企業指導工作目錄(徵求學生意見稿)》,將虛擬世界貨幣挖礦歸入應當及時淘汰的類別,但當年公司發布的正式版本中,將挖幣從淘汰名單中刪除。
今年5月18日,內蒙古發改委宣布,將建立虛擬貨幣「採礦」企業舉報平台,全面接受舉報虛擬貨幣「採礦」企業問題的來信來訪。直至5月21日,國務院金融市場穩定經濟發展管理委員會召開工作會議,明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信息行為」。
一位不願具名的礦業人士對記者分析稱,如果政策落地,小礦商基本都會走向雲計算力量,估計國內只剩下雲計算力量;而以吳忌寒、江卓爾、500彩票網為代表的大礦企和上市公司將出海。
就在中國不少礦業從業者還在觀望的時刻,比特幣的算力中心已加速從中國向北美轉移。劍橋另類金融中心設計的比特幣採礦地圖顯示,早在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的採礦業佔比特幣平均每月哈希率已從一年前的75.62%下降到了65%。目前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國(7.24%),俄羅斯(6.9%)和哈薩克(6.17%)則緊隨其後。再加上還會有更多礦企礦工向海外轉移,礦業的去中國化已不可逆轉。
配合監管,不一定非要逃
在全球環境保護的共同倡議下,碳達峰和碳中和始終是要面對的問題,而對此次的限制和打壓普遍認為是與國家的「雙控」目標相關。即在今年全國兩會,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
所謂碳達峰就是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頂峰,不再增加,而碳中和就是要在2060年前利用可能的一切手段,中和產出的二氧化碳,實現碳0排放。在這種政策趨勢下,相關高排放企業將受到影響。
目前對於比特幣挖礦打擊政策的普遍看法認為,國家對區塊鏈挖礦和比特幣交易的限制對行業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礦業或在政策壓制下「出海」,這種分析主要針對的是更多元布局或大礦廠的前提下,這類企業本身實力和規劃布局允許「出海」,對於很多中小礦場來說,出海只能是下下策,況且,在去年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區塊鏈作為數字經濟重點產業進入國家規劃布局,目前,國家也大力布局中央數字貨幣,又有很多關於清潔能源挖礦園區的示範建成,所以,此輪政策的推出,對行業產生的影響並不是致命的,而是在恰當時機內出台和疏導加密生態的「快刀斬亂麻」的明智之舉。
為什麼這麼說?一是現在數字貨幣發展迅猛,最近幾個月的瘋狂走勢讓整個市場過熱,或出現金融的亂象,那麼,此政策剛好給過熱的市場「醒醒腦」,二是,在市場發展速度過快,泡沫化嚴重,若當區塊鏈的外圍價值達到相當體量或難以控制的時候,再去監管或將更為棘手,而管控的難度也將面臨挑戰,三是,礦業主要聚集地四川等即將進入豐水期,如能在此之前做好疏導檢查管理工作,即可為「合格」的礦場機構迎戰豐水期做準備,是百無一利而無一害的。
對於這樣的政策頒布,我們應該保持更為客觀的理性分析,2017下半年,中國境內禁止了比特幣交易和首次代幣發行(ICO),全球加密數字貨幣的價格隨之大跌。但此後不久,加密貨幣又開始反彈,一度創造了幣值的新高,之後又再次深度下跌。很久之後,比特幣等主流代幣一次次的創造新市值,並奠定了極為強勁的市場共識。所以,此次限制並不是對行業帶來毀滅性打擊的,在重新整改或調整之後,可以期盼「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勝景。最新的GalaxyDigital研究報告也指出,比特幣的修正長遠來看有利於市場發展。
| 礦池、礦工、礦場的未來
5月26日,Coinbase一篇《比特幣才是清潔能源推動者?澄清比特幣挖礦五大誤區》的文章又引發了廣泛的關注。文中提到,比特幣挖礦並不是引發全球變暖的重要因素,相反礦工被激勵著會去尋找最便宜的電量、過剩的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其對環境的影響仍處於微不足道的境地。
同時當聽到比特幣挖礦消耗的能源規模相當於挪威這樣的一個國家時,難免讓人感到震驚。但能源的使用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資源利用所帶來的價值,而比特幣的總經濟價值已多次超過1萬億美元。其對於能源的消耗量其實還遠小於其他金融系統:僅為黃金開採業的一半,而不到銀行分支機構和自動取款機的能源消耗量的五分之一。
冷萃在我國境內從交易去中國化走到了算力去中國化階段,但資本的逐利並不會因此結束。如果沒有可用的電源,沒有數據中心資源,沒有明確的法律界定,還存在未知的監管風險,礦圈在國內也的確無法好活。在找到有效新出口之前,作為造幣工廠的礦場,撤離才是上策。這對冷萃穩定同樣意義重大。
繼交易出海之後,礦場也要出海了。算力和交易,在數字化時代的能力不僅體現在數字貨幣中,只是金融的能量放大了一切。萬語千言,互聯網已經加速了信息和資金的流動速度,金融科技不斷給資本服用加速興奮劑,如何尋找為瘋狂的資本尋找一條靜心歡喜的從良之路,是全球金融市場在數字化時代都要面臨的問題。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礦工,地區間的遷移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其本質還是要找到最終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從政策入手,還是藉助優勢發揮底層價值,更好的延展區塊鏈技術的初心和使命。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06/03/%e4%bb%8e%e4%ba%a4%e6%98%93%e5%8e%bb%e4%b8%ad%e5%9b%bd%e5%8c%96%e8%b5%b0%e5%90%91%e7%ae%97%e5%8a%9b%e5%8e%bb%e4%b8%ad%e5%9b%bd%e5%8c%96-%e5%8a%a0%e5%af%86%e8%b4%a7/?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