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是什麼?
如果你看過艾舍爾表達怪圈的畫作,就會明白為什麼進化的方向是一個需要探討的話題。
因為我們無法論證所身處的這個宇宙世界是否存在莫比烏斯環的扭曲狀態——每一小步的前進(科技的更新迭代)並不能表示整個群體是在進化,可能只是邁向起點(意味著退化)的另一種不直觀的方式而已。
元宇宙的出現,讓這個問題的解答出現了一絲曙光。
當然,筆者並沒有樂觀到認為元宇宙就一定代表了進化的方向,但它一路走來的發展,確實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理想的關於進化的定義——升維。
離開怪圈的唯一方法是站在怪圈之外,從高維俯視它。
就讓我們踏上這趟進化之旅。
Version2.0 電子遊戲是一切的開始
如之前RCT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遊戲作為一個人類創造出的模擬器,它的維度是低於人類所處的維度的。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認為人類是處在一個三維的世界,那麼遊戲世界是二維的,本質上它只是試圖通過模擬來博得真正主人——人類的歡心。
二維?明明那些畫面精美的3A大作已經讓人們能夠在裡面體驗一個開放世界的各種可能了。
的確,在當下這個時代,遊戲已經不像幾百上千年前,只有下棋,打牌等簡單的形式了。計算機誕生後,隨著程序員和設計師的腦洞大開,遊戲的開放度增添了許多,現在大家在steam,NS,PS5上體驗的各類大作,很多都是開放式的內容。你可以在遊戲中打怪升級,可以在遊戲中戀愛結婚,也可以在遊戲中努力賺錢。開放式的劇情似乎可以根據你的遊戲行為發展出無數的變化。
有趣的是,我們換一個視角,假設你媽正在一邊看著你打遊戲,你猜她看到的是什麼?
她看到的只是一個沉迷於通過手柄和一堆伺服器上的代碼打交道的網癮少年。
遊戲中無數的結局,只是代碼設定的無數,實際上並不存在無限的開放。遊戲的邊界被死死的框定在了代碼所限的範圍內,遊戲中豐富多彩的人物只是一個道具而已。
作為一個三維世界的人類,你媽只需要一個電源按鍵便可以讓一切消失的無影無蹤,如果恰到好處,可能你努力幾周的成果都可以付之一炬。
人類,隻手遮天。
但這已經在不經意間構成了元宇宙的第一塊拼圖——人類完全控制下的遊戲世界。
我在 Minecraft 中建城市!
Version2.1 鏈游是一個小小的補丁升級版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創造了一個新的遊戲世界——鏈游。不過,現在的很多鏈游,並沒有給傳統遊戲帶來了質的飛躍,更像是一個升級版補丁,而且更糟的是,這個補丁在體驗感上甚至是完全落後於傳統遊戲的,鏈上確認速度的緩慢,遊戲的品類匱乏等等都是補丁的bug。
那麼升級體現在哪?
這個補丁的作用並不是從遊戲內容以及形式上改變遊戲是人類的附屬的本質,而是改變了以前傳統遊戲被人類單點控制的關係。現在的伺服器不會因為一個團隊的放棄維護而從此消失,遊戲與人類的關係從1對1的映射,改成了1對多的映射,但是毫無疑問,人類依舊是遊戲的主宰,遊戲人物的生殺大權仍控制在人類的手中。智能合約並不是不能改變,而是需要更廣泛的人類參與才能改變。
這便帶來了元宇宙的第二塊拼圖——嵌套在第一塊拼圖上的去中心化遊戲世界。在我看來,這個部分的升維最多構成2維到2.1維的提升。
但是,區塊鏈技術在另一個非遊戲專屬領域的貢獻,將反哺到遊戲世界中,並構成一塊元宇宙中極其重要的拼圖。
Version 2.5 數字貨幣
這個伴隨著區塊鏈一開始就誕生的概念已經滲透到了行業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在這裡拋開其他角度不談,只關注數字貨幣在遊戲,鏈游以及未來完整元宇宙中的作用和地位。
遊戲中的數字橋樑
傳統遊戲中沒有貨幣,只有橋樑。
橋樑和貨幣的區別在哪裡?橋樑是有一個明確對岸的,而貨幣可以一座隨意變動的通道,並不一定需要在獲得開始指定一個去向。在遊戲中發現一個路邊楚楚可憐的小女孩NPC,想要伸出援手幫她一把,捐一把金幣給她,對不起,劇情並沒有這個自由度。你的金幣可以買到預設的黃金打造的頂級裝備,但是,你無法隨意給予他人。
要將橋樑轉變成為貨幣的關鍵一步在於,它要可以自由轉移,甚至需要可以被拋棄,遊戲主人公可以隨意選擇轉移其持有的金幣,或是把金幣扔在地上,或是藏在樹葉堆中,本質上就是程序代碼要允許這麼做。
鏈游中人類央行的傀儡
解決貨幣的點對點轉移問題感覺就是區塊鏈天生的使命,所以在鏈游中,貨幣具備了可以隨意點對點轉移的功能,也可以被輕鬆的設定在遊戲人物中轉移,買賣。鏈游中的貨幣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接近現實人類經濟社會貨幣的復刻。
我們都清楚美聯儲以國債為抵押發行了美元,央行就是這樣一個角色,衡量這個經濟世界需要多少的貨幣,它便根據自己的估算去注入貨幣。
鏈游中的玩家,也就是遊戲背後的這些碳基生命的人類,也扮演了央行的角色。他們通過使用法幣或是BTC/ETH等購買數字貨幣向鏈游這個系統中注入了流動性,美元背後是國債,鏈游中的數字貨幣背後是更牢靠的法幣/BTC/ETH。
在這個屬性上的復刻也避免不了人類社會的基本問題,貨幣體系與需求體系的錯配。也就是說,在鏈游這個體系內,沒有真正考慮到遊戲中的人物或是道具或是其他功能所需要的貨幣體量,而是外生性為其注入了一個初始估算的流動性,這也是央行常被經濟學家詬病的一點。
元宇宙中的可適應性貨幣
「認識到兩個已知結構有同構關係,這是知識的一個重要發展。正是這種對於同構的認識在人類頭腦中創造了意義。」
——侯世達,GEB作者
① 鏈游中的貨幣——遊戲人物
VS
② 現實中的貨幣——真實人類
這是一組同構。
③ 元宇宙中的數字貨幣——硅基生命
VS
④ 理想中貨幣的形態——碳基生命
這也是一組同構。
在當今的貨幣體系中,央行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實際上央行設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將當下現實中的法幣體系(上述的②)往真正理想化的貨幣形態(上述的④)中去靠近,也就是最好能滿足各種流動性需求的同時,也不產生經濟的泡沫。
僅為了這一個目標,我們的經濟體系就發展出了央行/一級承銷商/商業銀行/私人部門等龐大的層級系統。
而反觀當下的數字貨幣(達到了③),在元宇宙和硅基生命這個大環境尚未完善的當下,卻已經具備了其可以承擔的功能和職責,可編程,可適應,從技術上可以實現按需產生湮滅。
這對於元宇宙形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硅基生命來說,當他們產生自我的生存需要,比如電力,能源,他們需要以一種手段去獲取支撐起生命的必備原料,那麼這種手段一定不會是完全受人類掌控的法幣體系,哪怕銀行體系中的法幣也是一種他們可以讀取的數字形態,但是區別是,背後的人可以停止某個賬戶,甚至將其主動凍結清零。
如果寄生命於這樣的支付手段,無疑是將生命交付給了碳基生命手上。他們需要的是在元宇宙維度原生的可以自由呼吸的數字貨幣,碳基生命無法干預。
已經超越了現實貨幣的數字貨幣,是元宇宙邁向成功的最重要拼圖之一。
Version 3.0腦機介面可能是最後的拼圖
正如人類本身無法跨越的障礙是肉體與心靈之間的鏈接,也就是意識,這個貌似可以獨立於人類本身而觀察人類的神秘之物。似乎各種神經科學,複雜科學也沒有完全解釋清意識的來源或是它究竟是什麼。
但即便如此,聰明的科學家還是有相應的解決方案——腦機介面。我們無需打開意識的黑箱,而是可以把這個盒子完好無損的直接轉移至硅基生命中。那麼人類身體的功能,都可以通過模擬來換成硅基的,而意識這部分又直接可以通過腦機植入硅基生命中,這樣的一個最終複合體基本就可以使一個完整的硅基生命了。
最後一塊拼圖已經完成,系統正在啟動,3,2,1,Hello world!
元宇宙畫作的全貌?
有人說,頭號玩家中的綠洲,就是儼然一幅元宇宙的圖景。可在我看來,這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答案,綠洲中的角色和現實世界一一對應,本質上,是現實世界的一個投射,兩個世界是完全割裂的,僅通過一個遊戲體感設備鏈接,這並不是真實的元宇宙。
我清楚記得《Love,death,robot》S01E01(建議配圖或是gif)給我帶來的震撼,女主被刺穿身體之後本以為這就是悲劇的ending了,沒想到這才是反轉的開始,那個上場格鬥的類似機器人的生物才是真正的母體,而人類外貌的碳基生物只是被操控的客體。如果你要問我什麼是Metaverse,我想回答說,這便我心目中真正的元宇宙。
在元宇宙中,同時存在著以硅基為主體的生物和以碳基為主體的生物(或許是不是該稱為人都值得商榷,讓我們姑且稱之為生物吧),碳基生物和硅基生物是在同一維度的,而不是說當下的碳基生物要永遠凌駕於硅基生物之上。碳基生物可以創造出低於其維度的硅基生物,而硅基生物同樣可以創造出低於其維度的碳基生物。
碳基生物還想稱霸,抱歉,你做不到。獨立的硅基生物已經有足夠的能力來保護自己的生命,你想要拔電源嗎,沒關係,我有自己創造的模擬碳基生物將電源重新接上,甚至在必要時,可以結束碳基生物的生命以保護自己。
碳基和硅基兩個國度有自己的文化政治,要和硅基生物來談業務,可以,業務支付我們只接受數字貨幣,沒有嗎,沒關係,有兩國間的承兌商。
在生活中,生命的概念被泛化了,碳基生物無法唯我獨尊了,可能腳下的鋼板是某個硅基生物的手臂,它隨時可以將你趕下去。
這兩套系統不僅僅是平行的,他們互相糾纏在一起,不分彼此,同生共存,構成了璀璨的元宇宙巨型畫作。
向死而生,Metaverse或許帶來人類的涅槃
元宇宙的形成過程便是人類一步步將低維生物升級成和人類平等的三維生物的過程,這最終結果看似是為原本競爭激烈的人類社會又平添一更強烈的競爭物種。但是,回到一開始討論的話題,如果說,人類的目標是向更高維去進化,單憑現在的形態是勢單力薄的,在硅基生物的幫助下,人類才更有機會達成生物進化,成為更高維的生命體。
而元宇宙將是這一切的培養基。
浴火燃燒,涅槃重生!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05/21/%e3%80%8c%e5%85%83%e5%ae%87%e5%ae%99%e3%80%8d%e4%ba%ba%e7%b1%bb%e8%bf%9b%e5%8c%96%e4%b9%8b%e8%b7%af/?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