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碳中和」無疑是被討論最熱的話題之一。目前全球有超過120個國家、2/3的經濟體加入「碳中和」的大轉型中。在此趨勢下,虛擬貨幣挖礦的高能耗問題也已成為行業內熱議的焦點。
此前,2月25日內蒙古發改委官網宣布,按照能耗雙控工作安排,將加快淘汰化解落後和過剩產能,其中強調:「全面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2021年4月底前全部退出。」
對此,算力360的CEO張璐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碳中和或將倒逼礦主加速淘汰煤炭燃燒等非清潔能源,轉向風電、水電等閑置的清潔能源。與此同時,挖礦的成本可能增加,小算力礦機加速淘汰。
火電挖礦還能持續多久?
目前,國內礦場主要分布在新疆以及雲南、四川。其中,新疆主要以火力發電為主。雲南和四川以水電能源為主,有數據顯示,產生單位電量的水電碳排放僅為火電的1/5。
但水電分枯水期和豐水期,枯水期的電價比豐水期貴一倍。從每年5月至10月的豐水期數據來看,四川的挖礦電力消耗佔據全國的一半,但在枯水期,新疆佔全國挖礦耗電的一半以上。
而在碳中和的趨勢下,對於「未來火電地區虛擬貨幣挖礦或將全面退出」的猜想,張璐表示,目前,我們沒有辦法去給到一個特別明確的結論,以及對行業的影響。當前行業內還沒有開始真正的博弈。例如在四川,園區消納電很早提出但一直未能實施,因為直供電與園區消納電本身有博弈。
「我們從業第一天就需要在考慮虛擬貨幣挖礦的價值所在,以及如何合規地運行。」張璐提到,如果電力本身並不違法,備案齊全,我們在國內首選兩個地方:第一是四川,因為棄水消納園區在能源上的支持,其公司可以消耗輸送不出去的電力,為給國家創造價值。第二是新疆准東經濟技術開發區。
「實際上,在准東地區,我們利用的是地表的煤炭,這些資源用不掉也是巨大的能源浪費。」張璐說道。
據統計,2019年全球的棄光電量達到了54.9億千瓦時,棄水電量約691億千瓦時,利用廢棄的能源是加密挖礦正在做的事情。
此外,張璐表示:「我們可以一直選擇在四川,利用水電挖礦。這並不會造成致命影響。只是豐水期電費更貴一些,小算力機器淘汰,但大算力機器仍然可以運行,在全網算力下降的情況下,挖的比特幣增多,影響並不大。」
算力360總經理助理胡怡瑩也提到:「碳中和的趨勢下會引導大家更長線的思考,往水電富集的地方去轉移,毫無疑問就是四川。」
未來一年算力或將加速向海外轉移
今年以來,多家美股上市公司宣布進軍算力市場。國盛證券最新報告中提到,截至2021年2月,約17家上市公司披露曾購買過比特幣礦機,披露的礦機算力接近21E,超過同期比特幣全網算力16%。
中國是全球比特幣算力佔比最大的國家,但有數據顯示,中國比特幣算力自2019年9月以來呈緩慢下降趨勢。比特幣算力正在悄然但快速的向海外,尤其是北美轉移。
胡怡瑩在分享時說,今年3月份,中國在全球的算力佔比首次低於70%,降到65.7%。4月份又恢復到71.70%。相比之下,美國的增速是非常明顯的,其全球算力佔比為7.24%了。
全球前十主要的挖礦算力地區的分布和排名相對固化,前三名是中國、美國、俄羅斯,接下來是伊朗、馬來西亞以及哈薩克等國家。相對而言,接下來更多是中國和美國的競爭,這兩個國家挖礦生態的特點非常明顯:中國產業鏈非常完善,因為中國是挖礦歷史最久的國家。而美國的優勢是合規性,華爾街長期定投資金入場。
張璐也認為,算力向海外轉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海外有非常合規的入金渠道。這使得他們能夠以低成本的法幣來購買挖礦設備。在美國,法幣挖礦的利息為年化3%-4%;在日本,該數值在1%-2%。而在國內,傳統礦工需要賣幣換取算力設備,冒著比特幣暴漲的風險,賣幣購買礦機。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國內挖礦的「機會成本」很高。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張璐表示,目前礦機供需關係極度不平衡,供給量還停留在上一個時代,而現在需求量已經進入下一個時代,導致大量海外資金,尤其華爾街的資金不斷湧入,搶購礦機。
海外巨頭認為中國的市場的競爭太激烈,且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構選擇在海外建立礦場。張璐提到,在這多種因素下,海外礦場的算力會持續拉升。她預計:「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會有巨大改變。」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1/04/28/%e5%8d%8e%e5%a4%8f%e6%97%b6%e6%8a%a5%ef%bc%9a%e6%95%b0%e5%ad%97%e8%b4%a7%e5%b8%81%e6%8c%96%e7%9f%bf%e8%bf%8e%e5%8f%98%e5%b1%80%ef%bc%8c%e8%83%bd%e8%80%97%e5%a4%a7%e6%88%b7%e4%b9%9f/?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