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與知識圖譜:EpiK絕不只是一個分散式存儲項目 - 冷萃財經

WEB3.0與知識圖譜:EpiK絕不只是一個分散式存儲項目

11月11日-15日,Web3.0中國峰會暨分散式存儲行業大會將在深圳舉行。作為知識圖譜分散式存儲明星項目,EpiK受邀出席大會。此次峰會上,EpiK將與區塊鏈行業專家、核心品牌代表、投資人等深入探討未來分散式存儲在WEB 3.0中的技術應用。 

與此同時,EpiK將攜手胡安科技在展館E4111區呈現別開生面的直播活動,有機會獲得豐厚EPK獎勵,時間是11月11日-12日上午11點,視頻號搜索:銘識協議」即可。

 

那什麼是Web3.0?接下來將通過此文進行深入剖析並提出如下觀點:知識圖譜是WEB3.0里的核心部件,而EpiK銘識協議對知識圖譜的構建非常重要,EpiK或將成為Web3.0基石。

 

WEB1.0:單向可讀

 

互聯網在20世紀60-70年代建立,剛開始用於科研和軍事領域,而後在90年代進入商用。Internet上的大多數信息以WEB(網頁)的形式獲得,大致在1990-2000年的互聯網時代就可以稱之為WEB1.0。

 

對於我們來說,門戶網站、BBS等等信息瀏覽類的應用在當時是很流行的,可以看出一個特點WEB1.0更多是「read」,瀏覽或者閱讀。

 

WEB2.0 : 讀寫、交互

1605067956339563.png

 

2000年開始,互動變得越來越快捷與頻繁,各種交互系統出現,比如社交網路,現在你拿著手機看到我的這篇文章,然後是轉發、點贊、留言等動作都是在進行互動,滴滴、美團、攜程、阿里巴巴、騰訊、位元組跳動等等互聯網企業抓住了WEB2.0的紅利,這都是WEB2.0給我們帶來的改變。

這一階段的WEB在底層邏輯上其實只發生了一個變化,從Read到Read&Write,即從只能瀏覽閱讀發展到讀與寫,「互動」加入進去了。

 

難道加入了一個「可寫」、「可互動」,就長出來這麼多東西嗎?是的。

我們身處變革之中,對身邊的日新月異的變化有時候不是那麼敏感,有時候都想不起來自己當年用諾基亞的情景,好像生活本來如此,且會一直這樣下去。

 

為了幫助我們理解WEB2.0,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蘋果手機最大的變革是什麼?

 

還記得曾經喬布斯的驚人一幕嗎?對,一個沒有鍵盤的手機。從此人和手機的交互效率提高了,這一切的最主要架構改變是什麼?一個電容屏幕,一塊屏幕。曾經的iPhone只是在交互層面做了一個改進,其他的改進都是在這個改進之後的生長,本質是提升交互感,提高交互效率。

 

iPhone使交互更舒服,而WEB2.0比起WEB1.0是多了交互。這其中的影響力差別大致類似於:發明燈泡和使燈泡更亮一些。底層架構上的一個特點的增加,產生出一個巨大繁榮的生態。

1605067981830642.png

這是隨手給自己的手機截屏,上面的應用多數都是WEB2.0的產物。

 

WEB3.0:語義網路

33.png

 

Semantic Web:語義網路

 

接著這個例子講,你每天對著手機閱讀信息,存儲數據,和機器和人進行交互,突然有一天你發現你很多的動作產生了很多數據,這些數據被平台公司拿著換來許多的財富。而你永遠都是一個「消費者」,實際上你本身也是個創造者,自己數據的創造者,只是你的創造並沒有給你帶來收益。但是,數據確權只是WEB3.0的一個應用,不是他的定義。

 

WEB3.0的一個核心是語義網路,要理解WEB3.0首先要理解語義網路。

 

Tim Berners-Lee曾經解釋過語義網路的概念:

 

「我有一個夢想,網路中的所有計算機能夠分析網路中的數據,包括內容、鏈接、人與計算機之間的往來。語義網路會讓這一切成為可能,日常的交易機制、事務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都會由機器與機器之間的溝通來處理。人們吹噓多年的「智能代理」將最終實現。」

 

所以,簡化理解,語義網路是網路信息交互的一種改變,機器和機器之間的交互變得更加容易,而伯納斯李所說的「智能代理」讓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智能合約」。制定規則,觸發條件,自動執行。

 

到現在我還沒有提及區塊鏈,因為WEB3.0很多人在語義網路的基礎上,認為這加入了「可驗證」或者叫做「信任」,而區塊鏈被稱為「信任的機器」,所以WEB3.0就是區塊鏈。這個說法也對,但有其局限性。區塊鏈是一種生產關係,它會使語義網路變得可靠、安全、可驗證,但是區塊鏈不是WEB3.0的全部

知識圖譜

1605068020118208.png

 

語義網路如果能夠實現,首先需要機器有相當的智能,而機器如何有相當的智慧呢?知識圖譜。

 

拋開繁雜的聲音,回歸到常識:一個人如何變得智慧?如何被稱為智慧?需要這個人有相當的知識。他有完整的知識體系,所以才被稱為專家、教授、學者、智者。可是到了人工智慧領域,被媒體報道宣傳出來的就是,只要餵養人工智慧數據,哪怕是雜亂無章的數據,它就可以長起來變得智能。這種想法邏輯上來說,就好像讓給猴子放一堆電影,然後過一段時間它就成為世界級的導演一樣荒唐。

 

所以,提及WEB3.0的人都會提及人工智慧、物聯網,可是這本身是語義網路的知識圖譜不斷完善之後的產物。

 

領域專家彙編知識圖譜:有組織的知識勝過無組織的存儲

1605068061238654.png

現在的分散式存儲項目各有其優點,但是有一個缺點是致命的,如何吹噓分散式存儲就是WEB3.0的基石?目前市面上知名的存儲項目,沒有一個不是在灌數據,無用的數據,目的只是為了獲得獎勵。這和WEB3.0的構想,和語義網路的初衷稍微有點遠。

有組織的知識勝過無組織的存儲。當下的存儲是粗暴的無組織的,有組織的只是一部分礦工,還有可能是被質押機制套住的礦工。

 

在這種數據下想讓機器變得智能,如同100萬隻猴子在100萬台電腦前亂碼打字,給他100萬年或許真的會碰出一首莎士比亞或者李白的長詩。但是這種概率太低了,不能喂機器垃圾數據讓它變聰明,如同不可能指望著整天喂孩子垃圾食品讓他長得很健壯。

 

而EpiK銘識協議不同,它從一開始就設計了建立「知識圖譜」這個目標,以及領域專家這個角色。這區別於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存儲項目。要理解EpiK銘識協議的發展路線,需要理解WEB3.0的概念和EpiK的邏輯。

 

EpiK銘識協議的邏輯分為三層:

第一層、分散式存儲;

第二層、知識圖譜;

第三層、人工智慧。

 

這是一個推進的關係,分散式存儲的數據匯總而成知識圖譜,隨著知識圖譜的擴張,語義網路慢慢變得堅實可靠之後,AI(人工智慧)才能接受知識圖譜進行訓練。領域專家是核查數據有效性、建立知識圖譜的重要角色之一。

知識是沒有國界的,全部人類共建知識應該歸屬於全人類,不應該被巨頭壟斷,這就是知識圖譜的另一個初衷,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數據權力的再分配,EpiK項目發展的過程會讓所有人從知識的增長中獲益。事實上,讓每個個體在互聯網協作中獲益,也是WEB3.0增長的源動力之一。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EpiK的三層邏輯是發展路線圖也是願景,完成這個願景需要有更多的人參與和支持,大家一起繪製這個知識圖譜,完善未來的語義網路。

 

區塊鏈的通證功能顯現出來,礦工維護網路獲取挖礦獎勵、基金會促進生態、項目方專心項目、領域專家審核數據將其轉化為知識的譜系。

 

EpiK銘識協議主網還在開發中,現階段最重要的是礦工的支持,當然,這不是如同一些項目(如Filecoin)用質押和緩慢釋放等手段把他們困在項目里,回本遙遙無期。而是吸引。

66.png

 

 

現在市面上的礦機可以分為三大類:比特幣ASIC礦機、ETH為代表的顯卡礦機、Filecoin為代表的存儲礦機。這個時間點已經沒有一種礦機可以一年內回本了,而EpiK目前階段參與挖礦,可以在3   6個月內回本,礦機門檻較低,礦機管理相較於比特幣礦機管理起來還容易,不需要專業的運維團隊。

 

這就是腳踏實地,吸引大家參與,而不是套住投資者。為了實現公平和參與方便,EpiK銘識協議還設置了7+7機制,簡化理解就是挖礦只需要質押7天,所有解鎖也只需要7天,如果斷網停機或者不想參與挖礦了,所有質押的EPK幣(EpiK代幣)全部退回,停止算力但不會扣除質押幣。

 

目前EpiK這個項目還處於早期,可是已經獲得了4000+礦工的支持,這個發展速度相當快,一個優秀的項目不是要多麼金光閃閃的背景,而是邏輯和路徑的優秀,說白了,你能讓大家賺到錢,你才優秀。

 

礦工還在挖礦,礦工群體還在迅速擴大,這是用腳投票的結果。一邊賺錢,一邊為人類構建知識圖譜,完善語義網路成為WEB3.0的基石,這是俗話說的:「有面子也有里子」的事兒。

 

總結

本文講解了WEB3.0的發展歷程,希望大家能從通俗地講解中深入理解WEB3.0的涵義。在此基礎上,引出了EpiK銘識協議的三層邏輯,該邏輯路徑與WEB3.0非常契合。EpiK項目中知識圖譜的建立或將會成為WEB3.0發展的重要基石,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未來將會在EpiK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獲得助力。

 

EpiK不單單是一個分散式存儲項目——那只是它邏輯的第一層。

 

EpiK官網:https://www.epik-protocol.io/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11/11/123-8/?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前微軟員工因「涉及美國首個比特幣稅收欺詐案」被判9年

    下一篇

    WEB3.0與知識圖譜:EpiK絕不只是一個分散式存儲項目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