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區塊鏈的真正商機》
TradeLens參與者構成的網路佔全球可查詢貨運市場的20%。該平台的支持者指出,區塊鏈將貨運管理時間縮短了40%,因此展現了巨大的潛力。
完整、公開的溯源信息將幫助沃爾瑪這樣的零售商更快地查明污染源頭,從源頭上有針對性地攔截污染物。
瑞典政府負責房地產市場監管的測繪和土地登記辦公室名為Lantmäteriet,目前正在測試一種區塊鏈解決方案,以對房地產交易流程進行優化。這個解決方案有可能每年為其節約1.06億美元的成本。
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包含區塊鏈五大設計要素中的三個,即分散式、不可篡改和加密。許多組織正利用這些解決方案來優化記錄的保存,提高透明度,並推動煩瑣的人工流程(包括跨企業邊界的流程)的現代化。到2023年,在傳統組織內部,大部分所謂的「區塊鏈」解決方案都將是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的開發目的如下所述。
如果應用在適當的環境中,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可以提高效率,降低後端成本,加快確認、結算和溯源的速度,以及提升數據質量和優化管理。符合這些標準且具有較大潛力的解決方案有很多,其中之一是由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開發的一個系統。這個新系統的目標是取代已有20多年歷史的清算所電子分錄系統(Clearing House Electronic SubregisterSystem,CHESS),這是一種用於記錄股票持有信息、管理股票交易,並在用戶出售金融產品時記錄所有權更迭的計算機系統。目前,清算所電子分錄系統每天處理多達200萬筆交易。這個系統雖然很強大,但對科技行業來說,20多年已經是一段極其漫長的時間。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首席信息官丹·切斯特曼(Dan Chesterman)表示,早在2015年,他就發現清算所電子分錄系統的容量和效率優化已經達到了自然極限。
考慮到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無法選擇維持現狀。清算所電子分錄系統運行的消息協議是私有的,這導致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很難協調來自亞太和中東地區的企業上市。澳大利亞政府在股權交易清算和結算方面開放了市場,引入了競爭。目前,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在澳大利亞市場沒有實質性的競爭對手,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這樣的狀況有可能發生變化。出於這些原因,該交易所需要藉助新的系統來維持在澳大利亞市場的主導地位,同時要發展成為在澳大利亞以外具有競爭力的全球性合作夥伴。2016年,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確定了發展方向,即用分散式賬簿技術(DistributedLedger Technology,DLT)解決方案來取代清算所電子分錄系統,換言之,清算所電子分錄系統也是一種區塊鏈。此外,針對不想使用分散式賬簿的生態參與者,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將開發ISO20022消息傳輸方案。憑藉這項舉措,在將區塊鏈用於任務關鍵型金融結算系統方面,該交易所有望成為全球首家全國性證券交易所。
雖然系統設計沒有涉及通證和去中心化,但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和其他開發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的公司都看到了這種新技術的優勢。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計劃從股票起步,逐步納入其他證券資產和新產品。最終,這有可能為澳大利亞和其他市場的變革奠定基礎。然而,這個過程也存在風險。我們將在本章中介紹這些風險和回報,並提供可用於評估市場中的解決方案的工具。
需要明確指出的是,我們堅定地相信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無法發揮區塊鏈的全部潛力,但這些解決方案並非毫無價值。在適當的環境中,適當的區塊鏈應用可以協助文檔管理、溯源、反欺詐,並提高效率。通過對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的原型進行分類,我們將探討如何區分高收益解決方案和低收益解決方案。在介紹這些解決方案的原型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中的中心化問題,以及在核心的風險-回報計算過程中,中心化如何影響數據、參與權、合同和技術這4種商業貨幣。
「封閉」的區塊鏈網路
這4種商業貨幣不僅是區塊鏈環境,也是所有數字環境中價值和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在最簡單的互動中,免費使用軟體或解決方案的用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即分享自己的詳細興趣和使用習慣。反過來,數字平台用這些數據來吸引廣告主,開發新產品和新功能,並逐步引導特定的客戶行為。用戶和數字平台提供商之間沒有達成明確的多邊合約,這意味著關於可以收集多少數據、數據的使用頻率,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數據,平台方並沒有受到限制。
所有中心化數字平台都會控制平台上的數據,這意味著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也會像其他數字平台一樣,對數據進行中心化控制。此外,從設計上看,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不是去中心化的,所以在運行過程中需要某種網路中心進行協調和治理。在這裡,中心化的具體實現形式是引入資料庫管理機制,作為信息架構的一部分。資料庫機制負責確定哪個實體可以對交易進行認證和驗證,以及將哪些信息寫入賬簿。雖然區塊鏈並不等同於資料庫,也不存在中央權威機構,但區塊鏈創新的策略模糊了這些區別。有些人會認為,「中心化的區塊鏈」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說法,包含資料庫的區塊鏈根本不是區塊鏈。如果拋開這些措辭問題,這些基於資料庫技術的解決方案仍然可以稱作「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
最重要的是,中心化解決方案設置了單一權威機構,同時不會運用去中心化的共識演算法來驗證參與者身份及認證交易。此外,具有單一權威機構的中心化架構會在網路中造成單點故障。簡單來說,如果採用中心化設計,那麼區塊鏈比傳統資料庫架構更安全、更可靠的說法就站不住腳。安全性也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如果沒有通證化和去中心化的共識,在沒有第三方驗證的情況下,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也無法支持互不相識的參與者交換價值。
對於中心化的解決方案,所有權是主要問題之一。類似比特幣這樣的去中心化區塊鏈不存在所有者,所有想參與並具備基礎設施能力的用戶都可以參與。相比之下,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通常存在一個或一群所有者,具備參與資格的人僅限於從所有者那裡獲得邀請的用戶。因此,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也被稱作封閉、私有或有授權的區塊鏈網路。
技術和業務被所有者控制,這將直接影響解決方案帶來的競爭機會和威脅。圖2-1重複了圖1-3的內容,將商業環境中的數字化,或者說可編程能力的程度與去中心化程度繪製在一起。在圖2-1中,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落在陰影區域。根據中心化的程度,這塊區域有著明確的邊界。
關於中心化對區塊鏈的影響,圖2-1從戰略層面進行了展示。在由數字化和去中心化程度構成的平面圖上,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只佔其中很小一塊區域。一些區塊鏈解決方案,比如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開發的清算所電子分錄系統,為市場上的問題提供了高度可控、中心化運營和治理的解決方案。這種選擇是合理的。2018年10月,高德納ITSymposium/Xpo大會在澳大利亞舉行,切斯特曼在對談中表示:「我們並不是要解決信任問題。人們本來就相信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的清算所電子分錄系統提供了真實數據,我們要解決的是數據同步問題。」
由某家公司或某些公司主導的其他解決方案,也可能會希望控制價值鏈上的其他參與者。但最終,一些解決方案可能會希望沿著去中心化協作的方向演進。這種區別往往體現在解決方案處理4種商業貨幣交易的方式上。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每種商業貨幣及其在區塊鏈創新階段的具體情況。
數據是十分重要的商業貨幣
無論在區塊鏈趨勢圖的哪個階段,數據都是重要的商業貨幣,但數據在區塊鏈創新階段卻最容易受到攻擊。如果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希望促進價值鏈上的組織間交互,那麼這方面的漏洞就尤為明顯。對於你的組織參與的區塊鏈,如果其治理方式允許某個或某些參與者獲取甚至控制鏈上的所有數據,那麼就有可能暴露你的商業信息,同時你也無法獲得相應的信息洞見或價值回報。
為了證明這個觀點,我們可以拿區塊鏈協作平台TradeLens為例來分析。TradeLens由航運巨頭馬士基和科技巨頭IBM於2018年8月推出,是一個區塊鏈物流解決方案,旨在簡化供應鏈行業的信息分享標準。馬士基負責TradeLens協作平台的業務發展總監丹尼爾·威爾遜(DanielWilson)告訴我們,這個解決方案來自對物流行業數字解決方案更大規模的探索。他指出:「我們的行業迫切需要數字化轉型,以便讓所有參與者都能獲得可靠、可預測的信息流。我們發現,區塊鏈能在某種程度上解決這些痛點。」
雖然這些解決方案的前景確實不錯,但其中心化的模式仍讓行業的某些參與者猶豫不決。例如,德國貨運公司赫伯羅特船務有限公司(Hapag-Lloyd)的高管就公開表示,拒絕參與競爭對手擁有和控制的平台。「從技術上說,這個解決方案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羅爾夫·哈本·詹森(RolfHabbenJansen)表示,「但它需要藉助一定的治理機制才能成為行業性平台,而不應僅僅是屬於馬士基和IBM的平台。對於這類方案,這就是目前我們看到的問題。每個項目都自稱行業性平台,但這些平台卻由開發者自己控制。只要沒有合作解決方案,這就是自相矛盾的。這樣做只會浪費大筆資金,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當我們向威爾遜了解關於平台治理的問題時,他表示:「許多業內人士認為,一個能簡化信息共享標準的平台肯定是好事,但他們對平台的治理模式有很大顧慮。在過去一年裡,我們已經對治理模式進行了優化,不僅納入行業的反饋意見,還傾聽了市場的聲音。而關於技術方法,我們還沒有聽到比較重大的批評意見。」
關於技術,威爾遜補充說:「我們正在通過各種論壇探討標準。我們採用了開源技術,所有數據結構都是開放的。其他人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技術架構來搭建自己的平台,但他們並沒有必要這樣做,因為平台的價值就在於將所有信息集中在同一個地方,建立起一站式商店。」
馬士基在航運業的競爭對手也在開發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例如,全球航運業務網路已經與9家航運公司簽約,其中包括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和上海國際港務集團。這個網路已經宣布計劃開發區塊鏈解決方案,但目前尚不清楚這個解決方案在實際中會是什麼樣。
赫伯羅特船務有限公司提出了對數據訪問許可權和數據變現的顧慮。對於所有使用中心化技術治理和所有權中心化的解決方案來說,情況都是如此。如果解決方案屬於信息密集型,那麼這些顧慮會更嚴重。對於具備先進的人工智慧分析能力的大公司,如果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允許它們查看和訪問數據,並影響系統中各方的數據流動,那麼系統給不同參與者帶來的利益就是不相稱的,而且這種差異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倍增。由於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中不存在通證,所以也就沒有任何機制確保參與者可以控制自己的信息、參與共識的達成,或是將信息作為一種資產來交易,權力的中心化因此被進一步強化。
因此,當我們說數據是一種商業貨幣時,其實是指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的形式、所有權和治理結構可以讓參與者或多或少地控制他們輸入的數據。在部署這樣的解決方案之前,你需要知道你將付出什麼以及如何付出。
參與權開放仍極具挑戰
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的所有者控制著對市場流程或其某些部分的參與權。其他想要參與的公司一方面需要支付顯性的費用,另一方面也將被鎖定在這個解決方案中或暴露自己的競爭信息,從而付出隱性的代價。
相比之下,區塊鏈完備解決方案中不存在授權訪問的概念。在這種解決方案中,所有參與者或節點都可以加入區塊鏈點對點網路。區塊鏈設計實際上更有利於參與,因為如果有更多節點參與其中,那麼基於去中心化共識的決策就會變得更高效、更可靠。參與權開放背後的理念在於,透明度會驅動參與者遵守規則。這個概念類似eBay早期的會員評論體系,這個體系允許用戶標識出不遵守拍賣條款的買家和賣家。如果系統開放、透明、責任可追溯,那麼所有人都會以正確的方式行事。
從理論上說,參與權開放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實際情況更為複雜。對許多習慣於看到組織內外邊界的領導者來說,參與權開放的概念極具挑戰。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可以明確定義參與權和互動方式,確保參與者的身份已知,因此這對他們來說更熟悉、更易於接受,可以更方便地在他們的組織中得到應用。
然而,即使是在這些熟悉的領域中,風險仍然存在。在極端情況下,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在推廣中依靠的是資源稀缺性,而不是普惠性。對這些解決方案的開發者來說,他們希望區塊鏈能滿足「客戶」和「合作夥伴」的短期利益。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所謂的「價值」是強制的。例如,主要客戶或渠道合作夥伴可以設置合作的前提條件,即供應商必須參與中心化區塊鏈。在這些情況下,使用某個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變成了市場准入條件。如果你拒絕,就會失去觸達終端客戶的機會。
誰擁有智能合約,誰就擁有控制權
合同規定了交易的條款和條件。在區塊鏈中,這些條款以智能合約[1]或底層技術棧[2]的形式被集成至區塊鏈本身的技術架構。智能合約是在區塊鏈上記錄並執行商業規則和協議的代碼。這意味著,區塊鏈可以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執行交易。
那麼,誰能定義這些規則,誰又可以決定對這些規則的修改呢?如果某個參與者定義了區塊鏈規則,並擁有該區塊鏈,那麼我們就有理由保持警惕。相反,如果決策來自社區,並且智能合約及其維護是透明的,那麼在確保規則和結果清晰透明的情況下,規則就可以成為一股維持平衡的力量。因此,你需要了解智能合約的來源、誰負責代碼的維護,以及出現錯誤時由誰承擔責任。智能合約及其規則的執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商業問題,因為對合約的控制就意味著對區塊鏈所創造和交換的價值的控制。
技術的成熟,是區塊鏈落地的前提
大公司往往會突出它們的傳統優勢,比如可信的源碼和開放的源碼,以及穩定性和靈活性,等等。這些技術供應商正在努力爭奪企業投向區塊鏈的預算。有些公司針對常見的行業問題設計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另一些公司則宣稱它們可以開發各類解決方案,以滿足各種需求。
許多現有方案都只是過渡性的,主要目標是滿足現階段的需求,並抓住短期的機會。鑒於區塊鏈技術正在不斷發展和成熟,我們可以將這些方案視為探索平台,而不是長期的辦法。區塊鏈技術的逐步成熟很重要,尤其是對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而言,因為中心化治理的解決方案未來很難向去中心化發展。為中心化架構設計的技術無法用於去中心化,供應商也沒有動機推動去中心化,尤其是當區塊鏈解決方案使用了他們的系統或技術棧時。如果在起步之初就專註於開放的解決方案,並且支持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那麼在未來就可以更快地升級,並逐步朝著去中心化方向發展。
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的5種原型
關於目前正在開發的數百種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4種商業貨幣提供了評價基準。這些解決方案如何處理數據?誰能獲得參與權?誰定義合同?誰開發技術?若想知道貿易夥伴或供應商提供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會帶來哪些利益和風險,這些問題的答案有助於你做出判斷。基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還可以預先判斷開發或採購的解決方案應該具備哪些特性。
與區塊鏈相關的市場活動正在爆髮式增長,因此,你可能會頻繁地遇到這些問題。目前,我們已經看到數百個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它們正處於概念驗證、試點或實施等階段。這些解決方案處理4種商業貨幣的方式各不相同。根據這些差異,我們將所有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分成5種原型(如圖2-2)。其中一些原型在未來有可能朝著去中心化、通證化模型演進,如果設計原則允許,它們也可以從區塊鏈創新階段逐步過渡到區塊鏈完備階段。另一些原型則強調中心化的運作方式,因此與區塊鏈完備解決方案不兼容。雖然接受任何新技術都存在風險,但只要邁出第一步,你就能從中受益。為了協助你做出決策,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這5種原型。
錯失恐懼症型解決方案
最近,克里斯托夫·烏聚羅(本書作者之一)與一家汽車保險公司的管理層進行了交流。這家公司希望開發區塊鏈解決方案來處理車險理賠業務。烏聚羅提出了一個在與此類客戶交流中常遇到的問題:為什麼要用區塊鏈?這些領導者希望收集和存儲有關司機、車輛與事故背景的信息,並相信通過更透明的流程,這些數據可以簡化事故調查。然而,他們所說的需求並不需要用到區塊鏈。實際上,在這種封閉的中心化環境中,與基於標準資料庫和消息傳輸技術的方案相比,區塊鏈方案可能更複雜、成本更高、風險更大。烏聚羅向該公司管理層指出了這個問題,但對方表示,高層領導告訴他們,一定要使用區塊鏈解決方案。該公司之所以迫切地希望使用區塊鏈,與其說是因為想用這種技術來解決問題,不如說是迫於來自組織跟隨數字技術發展趨勢的壓力。
我們經常聽說一些組織為了解決內部問題而測試或試點區塊鏈方案,但實際上,這些問題往往可以通過既有方法更好、更快、成本更低地解決。對某些領導者來說,市場上對區塊鏈的炒作限制了他們的思路,致使他們無法找到替代方案。還有一些領導者知道,他們應該就不同的選擇進行比較,但他們明白這樣做毫無意義,因為他們的老闆往往受到「錯失恐懼症」的影響,因此會提出要求:要麼用區塊鏈技術去做,要麼就不做。在2018年高德納中東研討會上,一家地區性金融服務公司的首席信息官告訴大衛·弗隆:「你可能不知道,是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讓我去開發區塊鏈的。」
在幫助企業節約成本或創造價值方面,由「錯失恐懼症」驅動的區塊鏈項目不太可能發揮作用,但它們並非全無意義。對區塊鏈這類先進的數字解決方案進行探索可以向市場傳遞一個信息:你的組織關注創新,並且把握著當前的趨勢。這樣做可能會引起潛在客戶的更多關注。而通過製造「錯失恐懼症」,這也可以迫使競爭對手在這個領域投入時間和資源。
然而,領導者需要注意,不要因為自己非常了解區塊鏈就以為有了安全感,而是需要謹慎地控制對這類解決方案的資金投入。如果一個項目未能創造價值,一些領導者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嘗試了區塊鏈,失敗只是因為應用場景不對。如果來自「錯失恐懼症」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太多,區塊鏈在商業界的信譽就會受到損害。此外,如果領導者堅持在企業中強行實施區塊鏈解決方案,那麼往往會增加現有系統和流程的負擔,併產生額外的成本,同時也無法提升效率。
特洛伊木馬型解決方案
在這類原型中,一個或一群強大的行業參與者開發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並邀請(甚至要求)生態系統的參與者使用。從定義來看,這些解決方案屬於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因為解決方案的所有者是單一的或者數量有限。雖然這些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會使用諸如「去中心化」和「共識機制」(去中心化系統的特性之一)等術語,但所有權的中心化清晰地表明,系統設計肯定是中心化的。
由於從外部來看這些解決方案很有吸引力,所以我們將其稱作「特洛伊木馬」。這些解決方案的背後往往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有著看似強大的技術基礎,並解決了行業中現存的、難以解決的、影響廣泛的問題。然而,使用這些解決方案後,企業私有的數據、流程和商業活動就會暴露,同時無法獲得對等的權利。用商業貨幣的方法來分析,特洛伊木馬型解決方案要求參與者在一定程度上放棄對自身數據的控制,並接受一些合同條款,以獲得進入市場和使用技術的權利。
對區塊鏈創新的特洛伊木馬型解決方案來說,市場的去中介化可能是長期發展路徑之一。自工業時代以來,這樣的發展路徑就被強大的渠道公司切斷了。最初,這些佔據主導地位的公司提供已知問題的解決方案,幫助貿易夥伴觸達終端客戶,從而鼓勵貿易夥伴加入。貿易夥伴一旦加入,就會被系統鎖定。如果貿易夥伴不接受新的條款或條件,平台所有者就有可能拒絕與其做生意。隨著逐步的發展,這些特洛伊木馬型解決方案可以分析平台數據,並將採購活動向網路中成本最低或槓桿最低的參與者傾斜。它們還可能逐步向生產商施加壓力,要求生產商提高產品質量、調整生產方向、降低成本,從而幫助平台吸引更多客戶,最終製造更嚴重的兩極分化。在使用這些平台的過程中,終端客戶最初獲得的幫助在於更大的便利、優化的產品和更低的成本。然而,市場整合最終會削弱競爭,產品供應變得不可靠、單一化,並且不再受客戶需求的影響,價格也開始上漲。簡單來說,特洛伊木馬型解決方案反而會導致更嚴重的中心化。
機會主義型解決方案
存托和清算公司是美國金融系統中負責交易後結算和清算的中介機構。與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一樣,存托和清算公司負責管理交易後流程,同時也是美國市場交易記錄的唯一信息來源。2006年,該公司開發了名為「交易信息倉庫」(Trade Information Warehouse,TIW)的大型機解決方案。公司董事總經理兼首席架構師羅伯特·帕拉特尼克(Robert Palatnick)表示,這個大型機解決方案提供了「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的中央黃金記錄」。
「在2006年這個解決方案推出時,大型機解決了許多需要人工參與的文書流程。」帕拉特尼克進一步指出,「但自金融危機以來,許多交易所開始崛起,這導致場外交易的規模不斷縮減。隨著大型機逐步進入升級周期,市場規模開始縮小,我們發現成本變得過高。因此,我們與技術供應商、專家和客戶進行了探討,最終發現交易信息倉庫能帶來契機,讓我們可以用區塊鏈去做一些有意義和有影響力的事情。」目前,該公司正使用分散式賬簿技術和雲計算解決方案來設計交易信息倉庫。在我們與帕拉特尼克交流的同時,交易信息倉庫正與15家參與其中的銀行進行結構性測試,並管理著大約10萬億美元的流動頭寸[3]。
與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替換清算所電子分錄系統類似,交易信息倉庫屬於區塊鏈創新的機會主義型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的目標是解決已知問題,把握已知機會。發起此類項目的公司會評估使用未經測試的新技術可能帶來的風險,與其他技術選擇相比區塊鏈方案將會產生的成本,以及可能創造的價值。這些解決方案雖然受區塊鏈的啟發,但不會推進去中心化的發展。(實際上,去中心化也不是存托和清算公司這樣的中央權威機構所期望的方向。)
機會主義型解決方案創造了價值,即優化了記錄保存,提高了流程級效率。此外,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還發現,在拓展其他市場客戶的過程中,這類解決方案可以帶來額外的價值。組織還可以從這類解決方案中積累有用的經驗。這有助於區塊鏈技術及其實施團隊建立信譽,並讓每個人都能體驗分散式數據共享的文化挑戰和技術挑戰。
2017年年初,中東一家銀行開始實施區塊鏈支付項目。這家銀行的前首席信息官認為,機會主義型解決方案能提供幫助,因此值得一試。這個解決方案的設計目標是連接一組來自多個國家的大交易量客戶,在沒有中介機構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 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WIFT)的情況下完成跨境支付。然而,該系統在上線6個月後就被關閉了。這位首席信息官表示,關閉原因主要是「投資回報率不高」。該銀行的一家大型海外合作夥伴原計劃使用該系統,但雙方之間的談判未能達成一致。如果交易量不足,那麼使用該系統的成本就會顯得過高。
儘管如此,這位首席信息官仍然對此次嘗試給予了積極評價。他指出,通過這個項目,他任職的銀行建立了對區塊鏈技術的信心,相信區塊鏈在這個特定場景中是可靠的。此外,他的團隊也學會了開發和運營區塊鏈系統。「關於系統的運作機制,我們掌握了豐富的經驗。我們投入了資金,但是不多。我們還發現,即使是在很小的聯盟內,運營區塊鏈也並不容易。我們的技術退出策略能確保客戶體驗。」他補充說,對銀行來說是很好的宣傳素材。」
再次用商業貨幣的方法來分析,機會主義型解決方案無法控制數據和合同。但正如這位首席信息官所說,這些解決方案確實可以在開拓市場和積累技術經驗方面發揮作用。
進化型解決方案
如今,區塊鏈技術仍不成熟,因此,完整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很難應用於任務關鍵型系統。儘管如此,一些組織仍在積極探索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並打算隨著技術的成熟向區塊鏈完備解決方案演進。為了保持這種過渡的未來可能性,項目所有者必須從一開始就建立系統架構、做出運營決策,並確保它們支持去中心化和通證化,即便這些要素在系統部署初期沒有太大用處。
瑞典正在建設有進化潛力的區塊鏈房地產登記服務,這是個不錯的嘗試。在許多發達國家,大部分個人財富都以房產的形式存在,個人能以房產作為抵押品來獲得低息貸款。雖然房產作為一種資產具備經濟價值,但房產交易的技術流程非常煩瑣,交易形式也受到嚴重的限制。業主、買家和房產經紀人需要在線下籤署大量文件,並與抵押貸款公司、銀行和法律服務方共享這些文件,以便它們驗證所有權,審核合同和財務方案。每個參與者都可能會以數字方式接收、填寫和審核許多文檔,但由於流程步驟和參與人數眾多,所以整個流程可能需要幾個星期至幾個月,並有可能出錯。如果使用的不是數字文件而是紙質文件,那麼問題會變得更嚴重。在這些文件被送往政府登記處之後,還可能出現進一步的拖延。在政府官員記錄交易信息並發放正式的房產所有權憑證之前,你或許需要再等待幾個星期。這些耗費大量時間的流程造成了高昂的經濟成本,限制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製造了大量共存且信息不一致的系統,讓欺詐者有機會騙貸,或利用他們並不實際擁有的「房產」去進行商業交易。
如果想要擴大規模,Lantmäteriet還必須解決幾個方面的問題。有些問題來自行政方面(例如,瑞典法律要求房產交易中使用墨水簽名,而歐盟的法律允許電子簽名),有些問題來自運營方面(房產交易中的不同參與方有不同的商業場景,並不是各方都能保持一致)。區塊鏈解決方案也可能會遇到文化方面的問題。例如,對於通過去中心化和數字化的流程來交易自己的重要財富,客戶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習慣。此外,財務問題也需要考慮,例如,誰為這些解決方案買單,誰能從中受益。最後,Lantmäteriet還必須考慮多方參與網路中的監管問題。與此同時,很多銀行和房地產公司正在開發存在競爭關係的在線門戶系統,這會造成市場碎片化。從短期來看,這些系統具有一定的優勢。儘管存在這些挑戰,但區塊鏈土地登記服務的支持者認為,這個解決方案在未來可以發展為一種網路,不需要任何機構授權即可連接生態內的所有參與者。對參與者來說,在這種解決方案中,交易商業貨幣的風險水平為低等到中等。
區塊鏈原生型解決方案
第五種區塊鏈創新解決方案中的原型,是「誕生在區塊鏈上」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通常來自創業公司或創新項目,在區塊鏈的基礎上為現有的商業模式創造了新市場,或提供了顛覆性的方法。由於去中心化和通證化等核心要素還不成熟,因此,這些處於原型階段的原生型解決方案仍然只能算作在區塊鏈基礎上的創新。不過,這些解決方案在開發過程中是獨立於當前的企業環境的,這意味著未來它們可以向區塊鏈完備解決方案演進。
區塊鏈創新的原生型解決方案將新的商業模式或方法引入傳統行業。這類解決方案的主要商業貨幣風險在於技術尚未得到檢驗。對於那些想要掌控自己的數據,同時嘗試去中心化理念的參與者,這樣的解決方案很有吸引力。
擁抱進化型與原生型方案,向去中心化進化
區塊鏈創新的5種解決方案原型清晰地展示了商業界對區塊鏈的探索。這些原型的設計理念和商業動機共同決定了參與成本,以及參與者從中獲得的收益。錯失恐懼症型解決方案可以提供關於區塊鏈的學習機會,但幾乎無法提升組織的數字化能力和去中心化程度。特洛伊木馬型解決方案可以將參與者快速帶向圖2-2中的上方,使其在中心化模式的基礎上建立強大的數字化能力。機會主義型解決方案可以將組織帶向圖2-2中的右上方,但由於不涉及去中心化,因此局限性很大。進化型解決方案和區塊鏈原生型解決方案最有可能推動組織去中心化,並為未來的區塊鏈完備解決方案奠定基礎。
若想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獲得可觀的價值,那麼大部分企業應該擁抱機會主義型、進化型或區塊鏈原生型解決方案。特洛伊木馬型解決方案應該能獲得市場關注,並取得一定的發展,但不太可能為平台所有者以外的人創造長期價值。如果時間和市場壓力能改變特洛伊木馬型解決方案的所有權結構,那麼這些方案也會向進化型解決方案演進。
注釋:
[1]高德納將「智能合約」定義為一種計算機程序或協議,通常運行在基於區塊鏈的技術平台上,可以促進、驗證或執行業務流程。這些業務流程可以由事件、鏈上鏈下交易,以及與其他智能合約的互動來觸發。智能合約定義了業務規則,因此,規則可以在沒有第三方的情況下自動執行。所以說,智能合約是自動執行的。
[2]技術棧:技術棧集合了用於開發和支持應用程序的系統軟體組件和工具,包括相關的程序、運行環境、框架和編程語言等。
[3]「這頭寸:一個金融術語,指的是個人或實體持有或擁有的特定商品、證券、貨幣等的數量。——編者注
#歡迎留言在評論區和我們討論#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10/18/%e4%ba%94%e5%a4%a7%e5%8e%9f%e5%9e%8b%ef%bc%9a%e6%8c%96%e6%8e%98%e5%bd%93%e4%b8%8b%e7%bb%84%e7%bb%87%e4%b8%ad%e9%9a%90%e8%97%8f%e7%9a%84%e5%95%86%e6%9c%ba/?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