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史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部分,所以,數千年總是有的。但是,當下人們談論最多的數字貨幣,其歷史卻短之又短,充其量不過十年有餘。但是,在這十年間,「『信仰』『質疑』『暴漲』『暴跌』『暗網』『盜幣』『監管』『分叉』……這些辭彙始終縈繞在比特幣和數字貨幣世界的上空」。人們常常習慣於「望文生義」的思維方式,簡單地以為,數字貨幣說到底還是貨幣,不會與傳統貨幣有根本的不同。事實上,作為數字貨幣的「此貨幣」絕對不是作為傳統貨幣的「彼貨幣」。數字貨幣的產生是貨幣史上的大事,其意義很可能遠遠超過金屬貨幣和紙幣的誕生,也讓金本位制度和信用貨幣制度的歷史地位「黯然失色」。
所以,梳理數字貨幣歷史,為其「樹碑立傳」是非常必要的。零壹財經·零壹智庫撰寫的《數字貨幣極簡讀本》很及時。這本書「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副標題,直接指向數字貨幣在歷史十字路口的境地,發人深思。
1. 數字貨幣起源於「密碼朋克」精神。數字貨幣並非是傳統貨幣演變的必然結果,需要溯本求源到「密碼朋克」。「密碼朋克」與上個世紀的整個朋克運動存在深層的精神傳承,那就是挑戰西方社會的主流文化、思想和秩序,尋求變革。本書認為,密碼朋克登上歷史舞台的標誌性事件是1993年《密碼朋克宣言》的發表,它提出了「在這個宣揚自由的世界裡,你早已經不再自由」的論斷。這批密碼朋克在深入研究密碼學和開發密碼技術、保障個人自由和隱私的同時,開始設計和開發基於加密技術的數字貨幣。大衛·查姆(David Chaum)是代表人物,他不僅具有密碼學的造詣,而且於1989年創立了DigiCash公司,專門從事數字貨幣和支付系統研發。DigiCash開發了eCash數字貨幣體系,雖然最終沒有成功,但確實是先驅。之後是:道格拉斯·傑克遜(Douglas Jackson)1996年創造了第一代數字黃金貨幣E-Gold;戴維(Wei Dai)於1998年發表B-Money白皮書,開啟了「數字加密貨幣」先河;尼克·薩博(Nick Szabo)於2005年提出數字貨幣BitGold(比特金)。「從大衛的eCash到戴維的B-Money,再到薩博的BitGlod,一代代密碼朋克在加密數字貨幣領域的不斷探索和跋涉,為比特幣的誕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2. 2008年金融危機和比特幣革命。「2008年11月1日凌晨2點10分,一個名叫中本聰的密碼朋克輕點滑鼠,在一個秘密討論群『密碼學郵件組』里發布了一封帖子:『我正在開發一種新的電子貨幣系統,採用完全點對點的形式,且無需受信第三方的介入』,帖子還附上了一篇9頁長的論文——《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由此誕生。本書引用了「中本聰」這樣的一段話:「傳統貨幣的根本問題,正是來源於維持它運轉所需要的東西——信任。人們必須要相信中央銀行不會有意劣化貨幣,可是法幣的歷史卻充滿了對這種信任的背叛。我們相信銀行,銀行持有並電子化地轉移了我們的錢,可是銀行卻在部分保證金制度之下,通過一浪接一浪的信用泡沫將貨幣拋撒出。」這段話揭示了密碼朋克對傳統銀行中心化體系和信用貨幣制度的失望,比特幣與這樣的失望關係,以及比特幣背後的理想主義成分。所以,這篇論文 「後來被奉為比特幣信仰者的『聖經』、無政府主義者的信仰基石和開發者的『漢謨拉比法典』」。無論任何人,無法否認以區塊鏈技術支持的比特幣的誕生,拉開了一個以數字貨幣為顯著特徵的新時代和新世界的序幕。
3. 數字貨幣具有自我繁衍、發育和進化的能力。自比特幣誕生以來,各種加密數字貨幣如雨後春筍般地繁衍與發育。截至2020年2月3日,在世界範圍內進入交易狀態的數字貨幣就有5089種之多。當然,在數千種數字貨幣中,就價值比重而言,比特幣始終處於絕對優勢。本書在對比特幣做了系統介紹之外,還清晰地簡介了瑞波幣、以太幣、萊特幣、恆星幣、門羅幣,特別是穩定幣的龍頭USDT。其中的恆星幣被本書稱之為「有情懷的數字貨幣」:該幣由恆星基金會管理運營,該基金會是以環保、慈善、金融惠普為核心理念,致力於拯救貧困線下10%人口的非營利組織。在這樣的理念下,恆星幣將「總量的50%直接分發給全世界用戶,25%通過增加覆蓋計劃分配給非營利組織以給與金融服務匱乏的人群,20%通過比特幣計劃分配,5%留作項目運營費用。也就是說,95%的恆星幣都將免費送給用戶」。至於穩定幣,是數字貨幣自我進化的結果。自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問世之後,被批評最多的就是它們市場交易的價格劇烈波動,導致投機盛行,而無法成為普遍的支付工具,於是產生了基於法幣儲備抵押模式、數字資產抵押模式和演算法央行模式的穩定幣。2014年推出的USDT屬於第一種模式的穩定幣。如今已經出現成百上千種穩定幣。
4. Libra宣示的理想主義的衝擊。2019年6月18日,Facebook發布Libra白皮書。「Libra是由Facebook主導發行的、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由專門協會管理的數字貨幣。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是服務於數十億人的金融基礎設施」。在後來的幾個月中,Libra對世界貨幣體系,對各國金融監管部門,以及對於企業界、經濟學界,甚至廣大民眾產生了難以想像的衝擊。這種現象是罕見的,因為這種衝擊不是來自已經落地的真實貨幣,而不過是Libra 的構想。如何解釋這種現象?Libra的衝擊與其說來自FaceBook所擁有的二十多億用戶、來自其核心技術、或者新技術框架的設計,不如說來自其白皮書所宣示的理念:「我們的世界真正需要一套可靠的數字貨幣和金融基礎設施,兩者結合起來必須能兌現『貨幣互聯網』的承諾」。現在,無法肯定Libra是否可以按照原定的時間表問世,可否成功發行,但是,Libra 畢竟展現了在全球範圍內解決貨幣金融資源分配嚴重失衡,賦予世界數億沒有銀行賬戶民眾金融手段,最終實現「普惠金融」的可能性和解決方案。這樣的意義是不可低估的。
5. 法定數字貨幣包含著顛覆傳統貨幣的基因。什麼是法定數字貨幣?「法定數字貨幣也稱為央行數字貨幣,是由一國中央銀行根據政府法令以數字化形式發行的電子貨幣」。2019年1月,國際清算銀行發布了一項關於數字貨幣研究現狀的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在63家接受調查的央行中,有70%的央行正在對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開展研究工作。大多數國家對法定數字貨幣形成諸多共識,最重要的是法定數字貨幣需要中心化組織架構,通過使用法定數字貨幣提高交易的效率,降低貨幣的發行、流通和管理成本。中國是最早進行法定數字貨幣研發的國家之一。截至2019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申請了與數字貨幣相關的發行、流通、管理等相關的80餘項專利,「是央行數字貨幣研究領域名副其實的主力」。需要強調的是,即使是法定數字貨幣,基於區塊鏈技術,本質上依然屬於廣義數字貨幣範疇,這就意味著該貨幣具有顛覆傳統貨幣的「基因」。伴隨從微觀經濟到宏觀經濟的「數字化」,法定數字貨幣與非法定數字貨幣的相互影響,現存的貨幣金融體系勢必發生結構性變革。
6. 數字貨幣改變了財富存量和流量的傳統模式。從2016年至2017年,發源於以太坊的智能合約融資,引發了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的風潮。但是,「據諮詢公司Satis Group調查顯示,2017年的ICO項目中有80%是徹頭徹尾的騙局」,很多被誤導的民眾付出了巨大代價。結果是ICO遭到各國政府的打擊,中國尤甚。毫無疑問,ICO的教訓是深刻的。但是,在痛定思痛之後,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自從貨幣發行權集中到央行之後,央行決定貨幣發行數量和貨幣利息,進而影響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最終形成以法幣作為衡量標準的財富模式,是不是需要改變?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問題是如何改變?對此,尚沒有共識和答案。但是,數字貨幣,非主權貨幣,特別是各種類型的通證的湧現,很可能是改變的開始,民眾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和分享者,而且應該是貨幣金融財富的創造者和分享者。
2020年代已經開始。但是,人們對貨幣的認知,仍然局限於上個世紀關於貨幣的記憶與教化,諸如「金本位和複本位」,「金本位瓦解」,布林頓森林會議體系,法幣,信用貨幣,石油美元,以及歐元。但是,處於主流地位的金融機構和經濟學家尚未將數字貨幣置於應有的地位,甚至堅持認為加密數字貨幣不是貨幣。但是,這樣的情況正在結束。關於數字貨幣的更多的故事還在後面。一方面,人們關於數字貨幣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不同認知還會長期繼續下去。另一方面,因為比特幣和數字貨幣的成長和演進,整個數字貨幣生態的形成,將改變貨幣史,甚至整個經濟史的原本軌跡,民眾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推動全球貨幣金融秩序的變革,並成為變革的受益者。
唐代劉禹錫留下最著名的文字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其實文章也是如此。《數字貨幣極簡讀本》的作者都是年輕人,篇幅和字數有限,確是開卷有益,因為數字貨幣對未來的影響怎樣估計都不會過高。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08/15/%e6%9c%b1%e5%98%89%e6%98%8e%ef%bc%9a%e8%ae%a4%e7%9f%a5%e6%95%b0%e5%ad%97%e8%b4%a7%e5%b8%81%e7%9a%84%e7%90%86%e6%83%b3%e5%85%83%e7%b4%a0/?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