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人,叫帕維爾·杜羅夫,如你所見,他完全可以靠臉吃飯。
可他偏要靠才華。2006年,22歲的他創辦了一個名叫VKontakte(簡稱VK)的社交網站,一不小心就做到全國行業老大,贏得幾十億身家。
暴富之後本可以豪宅香車遊艇,他卻過著樸實無華的枯燥生活,煙酒不沾,天天吃素,沒有緋聞。
有人說他是「俄羅斯版的扎克伯格」,又有人說這是「誇大了他的商業成就,低估了他的個人成就」。
他站在科技前沿,精通四國語言,卻愛讀老子的《道德經》。
他永遠是一襲黑衣,據說是為了致敬《黑客帝國》,但他不是玩CosPlay,而是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現實版的尼奧。
《黑客帝國》(Matrix)的主角尼奧
電影里,尼奧吃下代表自由的紅藥丸,後來被弄瞎雙眼,卻因此獲得力量;
現實中,杜羅夫跟政府硬剛,被迫變賣資產,四處漂泊,卻成就了一款能對抗監管的通訊工具:Telegram。
杜羅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毫無疑問,他是個任性而叛逆的人,具體怎麼個任性法呢?我們可以從2012年的一件趣事中講起。
1.「我這個人對錢沒興趣」
2012年4月27日,俄羅斯聖彼得堡,一棟豪華建築頂樓的窗戶里,忽然飛出一架紙飛機,在空中盤旋幾圈後,穩穩地停在一個路人的鞋邊。
路人撿起紙飛機,裡頭居然夾了一張5000盧布的大鈔(當時價值接近一千元人民幣),他趕緊抬頭一看,此時第二個、第三個紙飛機也飛了出來,盤旋著飄向路對面,他趕緊衝過去撿。
當天是聖彼得堡建市周年慶,街邊本來就熱鬧,越來越多人被紙飛機吸引,從四面八方聚到路口,交通一度陷入停滯。
窗戶里伸出幾個腦袋,其中一個被認出來,是俄羅斯最大社交網站VK的創始人帕維爾·杜羅夫,就是他們在向下扔錢,一邊扔還一邊笑。
哎,有錢人的快樂就是這樣樸實無華,且枯燥。
馬路上,一個男子揮拳砸向另一個人的鼻子,鮮血橫流,人們像狗撿飛盤一樣向一個方向涌去,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空中的紙飛機,還有人乾脆爬上交通燈,像個猴子掛在樹上。
見勢不妙,杜羅夫幾人收起笑容,關上了窗戶,但這一幕已經被人們錄下來,當天他們扔了超過20個紙飛機。
這事上了全世界的新聞,很多人在網上罵他炫富,引發混亂。「……我真為杜羅夫感到羞恥!」一位目擊者在新聞里說。
杜羅夫後來在網上解釋扔錢的動機,說是給一個副總裁發獎金,副總裁說自己對錢沒有興趣,錢只是改變世界的副產物。
大概就像這樣
杜羅夫聽了非常開心(他自己也是這樣的人),然後表示:「好啊,既然你不喜歡錢,那我們把它扔了唄?」
兩個人真的開始扔錢,杜羅夫又提議夾在紙飛機里,這才出現了上文那一幕。而他們之所以停止,杜羅夫說,是因為「人們(為了錢)都變成了動物。」
和當時鏡頭裡表現出的撒幣大土豪的形象不同,那時杜羅夫其實已經陷入一個非常糟糕的局面,危機正一步步向他靠近。
事實上,那是他最後一次在俄羅斯公開露面,距離他被迫交出帥印,逃離俄羅斯只剩一年多時間。
他得罪了一個最不該得罪的人——弗拉基米爾·普京。
2.「鐵腕」VS「硬脖子」
杜羅夫和普京的矛盾本質說起來挺簡單:鐵腕總統想掌控俄羅斯互聯網,杜羅夫梗著脖子不讓。
杜羅夫時常懷念2011年之前的俄羅斯互聯網,他曾說:「在那個不受監管的俄羅斯互聯網,VK是自由主義者的天堂,你什麼都可以做。」
在他眼裡,2011年,是俄羅斯互聯網從「自由時代」邁入「監管時代」的分水嶺。
2011年前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讓我們暫時先轉移目光,從俄羅斯往西南方向移動一大段距離,落在中東地區的小國突尼西亞。
2010年,由於當地經濟不景氣,26歲的青年穆罕默德·布瓦吉吉找不到工作,上街擺起地攤謀生,卻遭到警察和官員的粗暴對待,不僅沒收借錢買來的商品,還對他扇巴掌、吐口水,甚至圍毆。
為了活路,他跑去當地政府辦公室抗議,又被拒絕。絕望之中,他點燃身上的汽油,倒在政府門口。
火燒死了一個青年,也點燃了突尼西亞人積壓已久的,對失業率高漲、物價飛漲和政府腐敗的怒氣。
他瘦弱的身軀像最後一一片雪花,輕輕落在搖搖欲墜的雪山頂,頃刻之間雪山崩塌。
當地居民跟突尼西亞國民衛隊的衝突蔓延到其他城市,突尼西亞全國爆發了大規模社會騷亂。
這場騷亂的最終結果是,突尼西亞政府倒台,總統本·阿里逃到沙烏地阿拉伯王國。
西方媒體集體高潮了,給這場運動起了個名字:阿拉伯之春。他們認為這是一次革命浪潮,自由、民主已經降臨,一個嶄新的中東正在誕生。
彷彿有一股無形的地心引力在牽引,突尼西亞推倒第一張多米諾骨牌,阿拉伯世界的其他國家很快就發生了連鎖反應,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要求推翻自己國家的原有政體。
2010年12月,突尼西亞政權倒台,阿爾及利亞政權倒台;次年1月,黎巴嫩政府改組,約旦政府改組,阿曼政府改組……茅利塔尼亞、布吉提、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等國爆發示威……
但春天並沒有到來,「阿拉伯之春」變成了「阿拉伯之冬」。
舉三個典型的例子:敘利亞、埃及和葉門。
敘利亞的總理和議長辭職後,很快爆發內戰,恐怖組織伊斯蘭國趁機崛起,將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佔領區合併宣布建國。之後,敘利亞陷入政府軍、自由軍、伊斯蘭國、努斯拉陣線、庫爾德武裝的混戰。直到今天,和平安定對敘利亞人民來說仍是奢侈。
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權倒台後,新推選的穆爾西政府又被軍方政變推翻,雙方的支持者爆發大規模騷亂……武裝清場、流血衝突、恐怖襲擊不斷。
葉門的薩利赫政權倒台後,新的哈迪政權又被武裝推翻,基地組織趁機接管多個城鎮,陷入三方大混戰。
一鍋沸騰的粥,政治的高壓鍋蓋被猛地揭開,結果是一片狼藉。這恐怕是當初那些參與抗議集會的人始料未及的。
把鏡頭放遠,你會看到一張抗議和動蕩的形勢圖:
圖片截取自維基百科
把鏡頭拉近,是一個個在炮火中支離破碎的家庭,失去父母的孩子,失去孩子的父母。
2015年震驚世界的3歲小難民
「阿拉伯之春」不僅造成超過6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更讓數千萬難民不得不逃離戰亂的祖國,湧入歐洲。
直到今天,難民問題依然是歐盟最頭疼的問題之一。
許多當初以「人權」和「人道主義」名義積極支持阿拉伯之春的歐洲和中東歐國家,如今不願意接收難民,大量難民無家可歸又無處可去。
扯得有點遠了,讓我們回到俄羅斯的話題……這跟2011年俄羅斯開始加強互聯網監管有什麼關係呢?
阿拉伯之春讓許多國家看到互聯網對國家安全、國家意識形態的衝擊和威脅,其中包括俄羅斯。
在阿拉伯之春的整個過程中,社交媒體起到了極大的助推作用,它們像是一個個沼氣池,呼喊、怨氣、各種極端思想都在上面碰撞發酵,被點燃。(想想你在網上遇到的極端思想和噴子是不是很多)
許多中東地區的年輕人通過網路接觸到西方世界,便走上街頭,要求自己國家也照搬西方模式,最終導致嚴重「水土不服」,釀成悲劇。
「阿拉伯之春」之前,俄羅斯政府雖然對電台、電視、紙媒之類的傳統媒體控制得很好,但是對網路的管理基本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於是,互聯網成了發泄不滿的最方便,傳播最快的地方,反對的聲音常常在互聯網上聚集。
2011年下半年,俄羅斯明顯加強了對本土最大的兩家社交網站VK和OD的管控。
可偏偏,VK的掌門人杜羅夫是個極端自由主義者。
杜羅夫從小就喜歡挑戰權威,上學時他就經常黑掉學校網站,把討厭的老師掛在上面,寫上「必死」,氣老師個半死。
打開杜羅夫的VK主頁,他永遠是一襲黑衣,據說為了致敬黑客帝國的尼奧,而尼奧恰恰是影片里的反叛頭子(所謂的「救世主」)。
杜羅夫的VK主頁
細心的觀眾朋友會發現,帕維爾·杜羅夫的名字下面有三個漢字:道德經——這傢伙是老子的信徒,信奉「無為而治」。
他「無為而治」到什麼程度呢?連盜版內容他都不管。
早期,VK上充斥著各種盜版音樂、視頻內容,杜羅夫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無為而治」嘛。
以至於,2011年美國唱片協會把VK列為全球排名第二的非法曲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直接稱之為「最重要的盜版資料庫」。
至此你會發現,他和克里姆林宮的矛盾早已註定,鐵腕遇上硬脖子,就看誰掰得過誰。
3.總統選舉風波
2011年下半年,杜羅夫和克里姆林宮的矛盾升級。
當時,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選舉,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京明確表示:明年我來當總統,現任總統梅德韋傑夫來當總理,大家意下如何?
圖文無關
原來,三年前,也就是2008年,已經當了八年總統的普京面臨退位,按照俄羅斯憲法,總統不得連任兩屆,於是普京果斷卸任,讓一手提拔起來的親密戰友梅德韋傑夫去競選總統,自己則出任總理。
梅德韋傑夫上任總統沒多久,就改了憲法,把總統任期從4年延長至6年,但自己這屆不算,從下一屆開始實施。
到了2011年,當普京明確表示要「王車易位」,人們這才反應過來,好傢夥,你倆這是玩「二人轉」呀,2008年那次修改憲法也是專門為普京量身定製的吧?
普京公開表示,是的,我和梅德韋傑夫在四年前就已經商量好「王車易位」,只是現在才公布而已。但,這只是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最終當然要由國家公民投票決定是否同意。
2011年底至2012年初,俄羅斯爆發了社會抗議活動,互聯網的社交平台成了抗議者的主戰地,各種諷刺普京搞「個人選舉」的漫畫在VK上流傳,各種謠言、陰謀論也冒了出來。
最誇張的是,2012年2月份,俄羅斯網路上出現了一個普京受審的視頻,畫面里他低著頭,在鐵欄杆里受審,法庭里坐滿了人。
整個視頻長達一分鐘,畫外音厲聲控訴他的「罪狀」:盜竊國家財產、濫用職權、參與籌備針對人民政府的恐怖襲擊等罪名……最終判處「普京」13年半有期徒刑。
儘管有人指出這段視頻是假的(當然是假的了),偽造者截取了普京在2010年參加人口登記時的鏡頭,剪輯到另一個俄羅斯案子審判的場景里。
可是,就這麼個假視頻,刷爆了俄羅斯人的「朋友圈」,眾多網站紛紛轉載。
文件像雪片一樣飄到杜羅夫桌子上,政府下發了無數道指令,要求VK屏蔽各種反對人士的活動。
杜羅夫沒把這些要求當回事,他說自己不想站隊,純粹出於商業考量,「擔心服從要求會把流量拱手送給競爭對手Facebook和Twitter。」
在當時反(gao)普(shi)京(qing)的人群里,搖旗吶喊的是一個名叫阿列克謝·納瓦爾尼的人。
此人是俄羅斯最著名的網路大V,他最初出名,是在網上揭露一個俄羅斯國家項目負責人挪用40億美元公款的事,之後迅速成為俄羅斯網路反腐的代表人物。
2009年開始,他樂此不疲地批評俄羅斯聯邦政府的腐敗,反對普京,動作越來越大。
比方說,他不僅在博客里把普京擔任主席的統一俄羅斯黨稱之為「坑蒙拐騙的政黨」,還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直接說:」除非普京沒落,否則(腐敗問題)不會發生變化。」
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後,他又在網上聲稱選舉存在舞弊,還在莫斯科主導了一起抗議示威活動,結果被警察逮捕,拘留15天。
當天,杜羅夫收到克林姆林宮發來的郵件,要求他配合查封阿列克謝·納瓦爾尼的VK賬號,並提供相關的賬號數據。
杜羅夫回復了一張吐著舌頭、穿著藍色衛衣的小狗照片,怕對方看不懂,還加了一句:「這就是我的答覆。」
據杜羅夫回憶,當天晚上,一支手持槍械全副武裝的迷彩服隊伍突襲了杜羅夫住的公寓。
他當時緊閉門戶,厲聲呵斥,僵持了一個多小時對方才離開。那天夜裡,杜羅夫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如夢初醒。他第一次意識到:「是該考慮一下未來了,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公司。」
接受還是反抗,這是個問題。
2012年5月7日,普京宣誓就職總統,三天後,俄羅斯舉行勝利日大閱兵,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7周年。
杜羅夫發了一條VK消息:「67年前,斯大林成功抵抗希特勒,捍衛了自己壓迫蘇聯人民的權利。」
網友把杜羅夫罵成了狗,可他還是嘴硬:「我覺得那條消息說得沒錯,只是說的時機(勝利日當天)不太合時宜……」他說,「斯大林殺的人比希特勒還多,我對這兩個人同樣憎恨。」
又過了一個多禮拜,杜羅夫也不知道是什麼想法,在網上發了一篇文章:《應該做什麼,來讓俄羅斯成為21世紀的領袖?》
當時的截圖
這篇政治宣言洋洋洒洒數百字,描繪了他心中的理想國,我在此隨手翻譯幾條讓大家感受一下:
「最好的立法倡議就是沒有立法倡議。」(和「無為而治」有點像)
「廢除對信息領域的一切稅收和限制。」(典型的極端網路自由主義)
「創建完全公開、透明和分散式陪審團審判。當地所有法官和公務員都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而不是官員任命。」(有點「去中心化」的意思)
「允許黃金和任何數字貨幣100%以黃金擔保的自由流通……21世紀是自由貨幣而非國家貨幣的時代」(這是想幹掉俄羅斯的盧布體系啊)
「取消居住證、護照、入境簽證等其他封建主義的基本規定……21世紀時一個沒有封建邊界的世紀。」
……
這讓我想起另一件事:華為曾經有一個北大畢業生,剛一進公司就覺得公司經營戰略有問題,給任正非寫了一封萬言書,任正非看到後批複: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
估計普京如果看到杜羅夫的政治宣言,也想「建議辭退」杜羅夫。
4.胳膊擰不過大腿
那之後,越來越多的怪事發生在杜羅夫身上。比如,他莫名其妙就被總檢察辦公室傳喚。
2013年5月,VK毫無徵兆地被俄羅斯監管部門列入黑名單查封,導致服務暫停了好幾個小時,不過後來又恢復了。
杜羅夫也感到自己的在公司遭受排擠。當他意識到公司的股份正一點點被普京的盟友收購時,在網上發了一張比中指的照片。
杜羅夫喜歡比中指,《黑客帝國》的尼奧也喜歡。審訊室里,特工史密斯想做個「交易」,只要尼奧供出大黑胖「墨菲斯」,就把他的案底一筆勾銷。
尼奧說,我也有個不錯的交易,我給你比個中指,你讓我打電話,怎麼樣?
2014年前後,烏克蘭爆發內亂,俄羅斯的軍隊開進克里米亞半島,之後,克里米亞通過公民投票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某一天,杜羅夫又收到郵件,讓他交出一個烏克蘭政治家的信息。
杜羅夫表示這就難辦了,我媽是烏克蘭人,我爹是俄羅斯人——「這兩個國家很可能是國家大家庭中最近的兩個親戚。」——他哪邊都不想站。
於是,他又回了兩張小狗的照片。
也許是反覆被施壓,折騰累了,他乾脆把安全部門的命令文件複印件發到網上,讓大伙兒評評理。
不久後,杜羅夫被指控開著一輛白色賓士壓傷了一個警察的腳,肇事逃逸,有視頻為證。
杜羅夫堅決否認,「那視頻是假的。」他表示,我壓根沒碰過那輛車,而且……我特么根本不會開車啊……
當警察衝到他公司抓人,才發現他早就失聯跑路。
杜羅夫失聯後的幾天,兩位VK的聯合創始人突然宣布把自己持有的48%的股份賣給以為名叫「聯合資本合伙人(UnitedCapitalPartner)」的投資公司。
杜羅夫驚了,他沒料到對方還有這一手,自己一直被蒙在鼓裡。
雖然投資公司的負責人謝爾波維奇表示,這次交易沒有政府出售干涉,也沒施加任何壓力。但有媒體指出,謝爾波維奇是俄羅斯國有石油巨頭Rosneft的董事,而Rosneft的董事長是普京最親密的盟友。
那次交易後,杜羅夫還剩公司52%的投票權。
「聯合資本合伙人」在入股VK後繼續向杜羅夫發難,比如一直催促他趕緊做廣告業務來盈利,給他施加財務和業績上的壓力,另一位股東Mail.ru也趁機爭取更大權益,讓內部矛盾逐漸發酵。
也許他們想逼杜羅夫現身,但他最終沒有出現。
2014年2月,他在網上寫道:
「你擁有的東西,遲早也會裹挾你,過去幾年間,我在努力卸下各種財產,放棄和變賣我的一切,從傢具到房產,再到公司,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不得不放棄最大的一塊資產,12%的VK股份,我很高興最近實現了目標,把股票賣給了我的朋友伊萬·塔夫林。」
他宣布跑路了。
其實這個杜羅夫所謂的朋友伊萬·塔夫林,最終也能跟克里姆林宮扯上關係。
他掌舵的電信公司MegaFon的背後是俄羅斯首富烏斯馬諾夫在控制,而這個人也是普京的盟友。
但杜羅夫沒有選擇,他說「能賣出去,我已經夠幸運了。」
他知道自己本可能遭遇嚴重得多的事態——他的曾祖父母遭斯大林迫害,他的祖父在二戰時三次授勛,卻依然被送往古拉格勞改營。
也許是一個寒風凜冽的清晨,一個黑衣人踏上飛機的舷梯,起飛時,他順著窗戶回望故鄉。
5.要自由還是平寧?
世界是複雜的,並非只有黑和白,對或錯,好人和壞人。
雖然看起來杜羅夫被「辭退」很委屈,但克里姆林宮之所以要加強管控互聯網,其實有一個無法辯駁的原因:反恐。
有人發現,杜羅夫被排擠出去的時間點,正好趕在俄羅斯索契冬奧會的前夕。
索契位於俄羅斯聯邦最西南的邊疆,其所在的高加索地區曾經有個外號:歐亞火藥桶。
那段時間,索契冬奧會也確實籠罩在恐怖主義的陰霾之中。
冬奧會開幕式的大約三周前,俄羅斯北高加索的一個激進組織在網上發了一段視頻:「如果索契冬奧會舉辦,我們將給你一份禮物……而且,屆時來俄羅斯旅遊的遊客同樣會收到一份禮物。」
生活在一個和平安定的國家和年代的我們,對恐怖襲擊的感知可能不太強烈。所以這裡插播一條2010年發生在莫斯科的真實事件,讓大家感受一下恐怖主義在俄羅斯的情況。
---
2010年3月29日早上7點50分左右,記者安東諾娃提著手提包,照常趕地鐵去上班,人群熙熙攘攘走進車廂,一切如常。」轟——」一聲巨響震得耳朵發聾,看到煙霧,她才反應過來是爆炸。
一節車廂炸了。爆炸所在地「盧比揚卡」站的上方正好是俄聯邦安全局總部,俄羅斯最強大的特勤機關的中樞。
警察、消防員、醫護工作者從四面八方趕進來,人們從樓梯、走道瘋狂逃出去,現場一片混亂。人們滿身灰塵,不斷尖叫,有些人衣服破爛,一位男士肩膀上還黏著肉碎。
地鐵口,一具又一具屍體被抬出來,現場氣氛極度悲傷。
3分後,「文化公園」地鐵站發生第二起爆炸。又過了幾分鐘,「和平大街」站發生第三起。
當天,根據俄聯邦安全局長給總統的報告,發生在盧比揚卡站的爆炸威力約為3斤TNT當量,兩名女性自殺式襲擊者把炸彈綁在身上,造成40人死亡,近百人受傷。
這幾起襲擊和北高加索地區有關。
當時,俄羅斯的一位資深媒體人理尼克披露:「俄警方應該事先知道莫斯科將有恐怖事件發生,因為過去5-6天莫斯科街頭莫斯科街頭一直有安全人員重裝巡邏。」但因為各種原因,最終沒能阻止。
緊接著理尼克又說,這次事件雖然令人震驚,但不至在民眾中間造成恐慌,「這種事我們見得多了」。
傍晚,俄總統梅德韋傑夫來到地鐵站獻花,哀悼在當天恐怖襲擊事件中的遇難者。
第二天,俄總理普京公開聲明:「我們知道他們正躲在暗處,我們一定要將這些策劃者從陰溝里拉出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這關係到執法機構的尊嚴,一定得做到。」
第三天,高加索酋長國兼反抗軍高加索前線領袖就在網上發布了一個影片,承認是爆炸案的策劃者,目的是報復俄聯邦,並警告更多襲擊將會陸續而來。
他在影片中說:「3月29日的兩次特別行動已經消滅了背道者,並且跟聯邦安全局打了個招呼,兩次行動都是我下令乾的,而今天譴責這次行為、指控我是恐怖主義的人,我對他們露齒而笑……」
一周之內,3月31日、4月1日、4月4日、4月5日,俄羅斯西南部邊疆地區接連發生了多宗爆炸案,被官方懷疑莫斯科地鐵爆炸案的延續。
9個月後,2011年1月24日,多莫傑多沃機場又發生一起自殺式爆炸襲擊,至少20人死亡。
---
種種原因相加,就是為什麼克里姆林宮要控制社交媒體。至少,不能讓一個極端自由主義來掌管著自己國家最大的社交網站。
在這個故事裡,誰都沒得選。
6.現實世界的錫安(Zion)
離開俄羅斯後,杜羅夫開始了他的第二手計劃。
東加勒比海背風群島的北部有一個國家叫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全國人口大約六萬,杜羅夫花了幾十萬美元投資了一家糖工廠,拿到公民身份,可以免簽進入世界 124 個國家或地區,包括申根、英國、新加坡、巴西等。
然後,他從瑞士銀行提出3億美元現金。雖然他沒公布12%的VK股份賣了多少錢,但是外界估計是4到5億美元之間。
2013年8月,一個名叫Telegram的通訊工具正式上線。
據說Telegram的靈感來源於2012年的那次武裝突襲。
當警察第一次突襲杜羅夫的住所時,他情急之下掏出手機,撥通了哥哥的電話,接通的一瞬間,他猛然意識到電話一定會被監聽,這便有了研發一款端到端加密的通訊工具的初衷。
所謂「端到端」加密,就好比是你寄出一個加了鎖的信件,對方收到之後用唯一的鑰匙打開,中間沒有任何人能偷看內容,包括運營商和通訊系統的提供者。
端到端加密的關鍵在於加密通訊協議,也就是「那把鎖」的牢固程度。
Telegram的加密通訊協議MTProto是帕維爾·杜羅夫的親哥哥,尼克萊·杜羅夫,自己研發的。
他哥哥是VK的技術團隊的頭頭,一個天才程序員+數學家,曾經3次參加國際奧數比賽,拿回三塊金牌,又4次參加國際信息學(計算機)競賽,砍下一金三銀。哥哥的加入,讓Telegram有了對抗政府和黑客破譯的資本。
他們在分別在美國和英國秘密註冊了公司,在美國紐約州水牛城(Buffalo)租了一個辦公場地,秘密聯絡了一些忠於VK且技術水平很高的員工,招攬他們來美國。
在電影《黑客帝國》里,那些從矩陣(Matrix)製造的幻象世界中醒來的人,自發組建了一個名叫錫安(Zion)的反抗組織,希望不斷喚醒更多的人,讓他們來到這個所謂「自由、真實」的世界,最終摧毀Matrix。
現實中,Telegram就像是杜羅夫的Zion。
當杜羅夫被俄羅斯問到他的下一個神秘項目時,他發了一個來自電影《社交網路》的動圖,Facebook 的總裁肖恩·帕克(由賈斯汀.提姆布萊克飾演)對投資者豎起中指。
他還是曾經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圖片截取自電影《社交網路》
7.用戶暴漲
Telegram上線不到半年,2014年2月的某一天,下載量暴漲,最誇張的時候一天新增超過800萬用戶。
原因是數據暴漲的頭一天,Facebook宣布190億美元收購通訊軟體WhatsApp。
可這跟Telegram用戶暴漲有什麼關係?為什麼Facebook收購WhatsApp,會讓Telegram的用戶暴漲?
這又得從2013年的那件事。
2013年6月,前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外包商員工愛德華·斯諾登向媒體公開了美國政府監控全世界的計劃。
這個計劃的正式名稱是」「US-984XN」,主要有兩個數據來源,一個來自「上游(Upstream)」,即直接在互聯網骨幹通信網路的光纜上安裝分光鏡,複製裡頭的內容;另一個來自「稜鏡(PRISM)」,即從微軟、雅虎、谷歌、蘋果、Facebook之類的大型互聯網的伺服器直接收集。
斯諾登曝光稜鏡計劃後,全世界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他在中國香港短暫停留後,佯裝去俄羅斯莫斯科轉機,飛往古巴的哈瓦那,再轉去委內瑞拉。6月24日,厄瓜加爾的外交部長還在社交網站證實,斯諾登曾經向他們尋求政治庇護。
但其實他根本沒上莫斯科飛往古巴的飛機,一時間下落成謎。
7月初,普京承認斯諾登曾向俄羅斯提出過政治庇護,他的答覆是:「如果他想去哪兒,並有人接手的話,那麼請。如果他想留在這裡——有個條件:他應當停止傷害我們的美國夥伴,不管這話從我嘴裡說出來有多奇怪。」
得知斯諾登在俄羅斯後,杜羅夫立馬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公開招攬斯諾登來Telegram工作,批評美國「背叛了它自己建立起的原則」,並表示對祖國感到驕傲。
雖然斯諾登拒絕了杜羅夫的工作邀約,但杜羅夫對斯諾登的評價一直很高。後來他曾對媒體說:
「斯諾登是我的英雄,我們年齡一樣,從某種意義上 ,我認為與美國國家安全局作鬥爭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戰爭。」
這就是為什麼後來Facebook收購了WhatsApp,會讓看起來不相關的Telegram用戶量暴增。
8.自由美利堅,喝茶每一天
杜羅夫曾以為美國很「自由」,但他到了之後有些失望。
一周之內,美國政府機構就拜訪了兩次,先是利誘,然後威脅,企圖收買他們。
杜羅夫震驚了,我特么才到一周就這樣,那些美國本土的互聯網大公司還得了?FBI、NSA、CIA什麼的不得住到他們家去?
每次入境,杜羅夫都會被扣下來,接受FBI特工的例行詢問;有時正準備登機,特工們突然冒出來找他「聊天」,詢問telegram的情況,比如公司基地在哪裡,Telegram怎麼運作?以後怎麼保持聯繫等等。
2016年5月,杜羅夫從歐洲飛往舊金山,參加谷歌I/O年度開發者大會,早上八點,FBI特工突然出現他通過Airbnb租住的房子里。
「他們怎麼知道我住這的?追蹤了我的手機卡?從機場跟蹤我?還是從打車軟體那得到的信息?我不知道。」杜羅夫說。
聊幾句基本情況,特工們就直奔主題:「我們想建立一個數據交換渠道,當恐怖威脅發生時,telegram能幫助我們,交出特定用戶的數據。」
特工們甚至拿出一個看起來像法院命令的文件給他看,對他說:
「我們非常尊重你對隱私和密碼學的價值觀,我們尊重你正在努力做的事。但這事關乎到恐怖主義,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我們有責任保護社會……」
杜羅夫在俄羅斯時,跟不少俄聯邦安全局的人打過交道,但他還是被震驚了。
「在俄羅斯,我接觸過的FSB(俄聯邦國家安全局)的人並不出色,能力中等。在美國,那些質問我的人都非常能幹,他們會說多種語言,而且明顯已經做過調查,知道該問什麼,水平很高……執法效率高得多。」
特工們不光纏著杜羅夫,還找過telegram的至少一位員工。
在一個咖啡廳,他們一開始不斷問這位工程師Telegram的技術架構和加密演算法的工作原理,聽完先對這位工程師一頓誇讚,再表示,想讓這位開發者提供「秘密付費諮詢服務」,價格大概在幾萬美元。
工程師拒絕後,FBI 要求這位工程師別透露談話內容,尤其是他的老闆。「請別告訴帕維爾·杜羅夫,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
工程師表示OK,回去立馬告訴了杜羅夫。
「我們給工程師的報酬非常高,他們都是百萬富翁,不會接受這樣的賄賂。」杜羅夫笑著說。
9.四海為家的日子
為了擺脫美國特工們的騷擾,杜羅夫乾脆帶著團隊逃離美國,滿世界跑,在網上訂民宿,隔三岔五換個城市住。
他經常在網上曬出工作地點的照片,就像一個旅行博主。比方說這張在威尼斯的:
這張是在法國巴黎辦公室的:
一邊環遊世界一邊工作,這種生活看起來令人羨慕,但他總歸還是想有一個安穩些的工作基地。
他會在網上招聘,並且讓大家幫他找一個合適的落腳點。
截取自網路,有道詞典翻譯
不同於其他大部分消息類應用,Telegram的伺服器分布在多個不同的司法管轄區,防止被一鍋端。
從一開始,Telegram就不打算髮財。
儘管每個月上百萬美元的伺服器開銷,但它不推送任何廣告,全靠捐助。當然,最主要的捐助者是杜羅夫本人。按照他的設想,未來如果Telegram有別的收入,能維持盈虧平衡就行。
他算了算自己兜里的幾個億美元,夠撐很長時間了。
杜羅夫做Telegram也並不是為了錢。他曾說,當他開始變得有錢時,就去看了看其他俄羅斯有錢人的豪宅和遊艇,明白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覺得改變世界比掙很多很多錢更有意思。
他吃素,禁口欲,嚴格控制一切可能上癮的東西,煙、藥物、酒精、糖、茶、能量飲料、快餐、咖啡、蘇打水、電視或者別的類似的等等。
有一段時間,他甚至還曾經挑戰一段時間只喝水不吃任何東西,頗有點道士辟穀的意思。
「從生物化學角度講,酒精和尼古丁,與可卡因和大麻一樣都是毒品。這些毒品販子蠱惑人心的廣告宣傳,對我沒有半點誘惑力。」杜羅夫說。
他認為「上癮影響心智」,「一個建立在自我毒害的基礎上的社會是沒有前途的,我們可以通過創造力,自我完善和努力工作去改變我們生活的世界……」
他極度自律,堅持早起,親近大自然,他總是找有山或有水的地方住,到一個處就立馬去游個野泳。
在外漂泊期間,他也不忘和克里姆林宮發生一些「互動」。
2017年,普京去西伯利亞度假捕魚,媒體拍了一些照片和視頻,展現其硬漢風采。
這組照片落入杜羅夫眼裡,他自認身材不錯,就在網上發起了一個「光膀子挑戰」,號召俄羅斯人都來曬光膀子,不準修圖。
網友紛紛響應。
10.誰更安全?
也許是由於VK的教訓,Telegram拒絕任何投資,據說谷歌的CEO曾和他商量10億美元收購。他回復說,給多少都不賣。
他經常會在會在網上發文抨擊競爭對手的「屁股不幹凈」。
比如他會說,「在一些國家,Telegram被封禁,WhatsApp卻可以正常使用。」然後補一句:「執法機構不喜歡消息加密,會迫使應用程序的開發人員在裡頭植入後門漏洞。我之所以知道這些,是因為他們也找過我們。」
他批評WhatsApp的客戶端代碼不開源,說它有可能是掛羊頭賣狗肉,對外聲稱用了某種加密技術,其實並沒有用。
斯諾登曾經在網上公開推薦人們用一款名叫Signal的加密通訊軟體,並且批評Telegram不安全,不適合普通人使用,杜羅夫會跑去跟他理論半天。
斯諾登:「我覺得默認情況下,它(Telegram)不如WhatsApp,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很危險。」
杜羅夫:那你有沒有考慮過,大部分的WhatsApp用戶會把聊天記錄明文備份在他們的谷歌或者蘋果雲盤裡?(而這些雲盤會被安全機構審查監控)
杜羅夫還會強調,Signal背後有跟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
總之,誰也不服誰。
11.左右為難
恐怖組織倒是紛紛向Telegram豎起大拇指。
他們經常用Telegram的加密聊天功能來策劃襲擊,並且利用公共頻道(群聊)功能來宣傳,招募獨狼式(單獨行動的)恐怖分子。
其中包括「基地」組織——聯合國認定的世界性恐怖組織之一,以及「伊斯蘭國」——連基地組織都把它認定為恐怖組織的組織。
這一點,杜羅夫非常清楚,因為媒體經常在網上批評Telegram為恐怖主義提供幫助。
杜羅夫會在網上這樣自嘲:「也不知道為啥,我這張新的護照照片特別適合媒體朋友放在文章里,用來形容那些使用Telegram的恐怖分子。」
但他對於恐怖主義和平常人有著不同的看法。
「說到底,隱私這件事比我們心中對恐怖主義之類的壞事的恐懼更重要。伊斯蘭國總會找到一個別的方法來交流。」
真乃是「安全誠可貴,隱私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他解釋道:「拋開情感因素,從統計學上想一想恐怖主義的威脅,會發現根本不存在,你在室滑倒摔死的概率都比恐怖襲擊的可能性要高出一千倍。」
一位名叫約翰的記者反對他的觀點:不正是因為各國安全部門通過數據搜集到關鍵信息,才大大防止了更多恐怖襲擊?你的歲月靜好,是有人總背後負重前行!
杜羅夫則認為,西方恐怖主義事件很少,並未完全因為政府打擊得力,而是因為本來就很少。
「就像製藥行業想讓我們買他們的葯來保持健康,但我從來不吃製藥公司生產的任何東西依然很健康。我們不應該太相信他們的廣告——他們總想讓我們相信,之所以安全,完全是因為他們行動的功勞。」
話是這麼說,杜羅夫還是妥協了。
2015年11月,由於伊斯蘭國相關組織頻繁使用,Telegram移除近250個相關廣播頻道,屏蔽了相關賬號,並且持續每天都會移除近百個類似頻道。
他並不支持恐怖主義,只是反感安全機構以打擊恐怖組織之名來侵犯隱私。
2017年4月3日,俄羅斯聖彼得堡,一節車廂在隧道里爆炸,16人死亡,50多人受傷,又是自殺式炸彈襲擊。不幸中的萬幸,另一枚安放在「起義廣場」上的自製炸彈被及時發現。
也不知道這些在杜羅夫的家鄉行兇的恐怖分子,是否用的Telegram來聯絡。
當月,俄羅斯正式宣布禁用Telegram,直接從運營商層面屏蔽服務,並要求谷歌和蘋果把Telegram從應用商店下架。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說法是,他們提供了6個號碼,要求杜羅夫提供解密Telegram賬號消息的密鑰,被拒絕。杜羅夫的回應是:「建議你們掐斷互聯網。」
人們聚攏在盧比揚卡廣場,往俄羅斯安全局大樓扔紙飛機,抗議當局封禁Telegram,12人被拘留。
俄羅斯樂隊「騷亂奶貓(Pussy Riot)」的成員被拘
4月22日,杜羅夫在網上回應:「如果你住在俄羅斯並支持自由互聯網,請在今晚7點從窗戶飛出一架紙飛機。一小時後撿回來——請記住,今天也是地球日。我在此感謝所有參與#數字抗議運動的人……」
3個月後,也許是杜羅夫想明白了什麼,妥協了半步:Telegram修改了隱私政策,如果執法單位能證明特定身份為恐怖分子,將配合法院要求提供該用戶的IP、電話號碼等數據。
可是,Telegram上並不只有恐怖組織,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犯罪。比方很多人就喜歡在裡頭搞黃色。
2020年3月,韓國爆出「N號房」事件,犯罪者在Telegram上創建了多個聊天室,房間名以「1號房」、「2號房」的方式命名,所以統稱「N號房」。
數以萬計的人在上面發布和觀看色情和性侵內容,包括在強迫受害者在身上刻字、喝尿吃屎等,涉及大量未成年人。
事情曝光後,網友湧入杜羅夫的評論區討要說法。
Telegram上有很多性犯罪者,杜羅夫想必也是知道的。
和當初對待恐怖主義一樣,杜羅夫又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遲早得面臨一次選擇。
12.自由
關於杜羅夫,有一段小故事忘了說。
2018年,Telegram發行了自己的數字貨幣Gram和區塊鏈平台TON。6年前,杜羅夫在那篇政治宣言里主張要廢除盧布,支持數字貨幣,去中心化,6年後他開始踐行當初的想法。
由於杜羅夫和Telegram的名氣,17億美金的啟動資金很快籌到。
但這個項目卻在大約一年後被美國聯邦政府叫停,理由大概是非法貨幣擾亂美國金融市場之類的。
不僅不准他在美國發行數字貨幣,也不准他在其他國家發行,理由是美國人民可能會購買。
最終杜羅夫不得不宣布關閉TON項目,他在網上發了一篇文章,怒斥美國決策者的霸權主義:
「美國可以利用對美元和全球金融體系的控制權來關閉世界上任何銀行或銀行帳戶,可以利用對 Apple 和 Google 的控制權從 App Store和 Google Play 中刪除應用程序。因此,其他國家對在其領土上允許的物品並不擁有完全的主權。不幸的是,我們居住在其他國家的世界上96%的人口,依賴於居住在美國的4%的人口選出來的決策者。」
當天,Gram的數字貨幣期貨跌了超過97%,不少投資者表示要起訴杜羅夫,賠償自己的損失。
---
至此,我們把杜羅夫的人生展開,會發現很多故事都指向同一套邏輯:
他撒錢本是好意,卻引起人們暴力哄搶,頭破血流;
他不想參與政治鬥爭,鬥爭者卻把VK作為主陣地,把他捲入其中;
他有政治主張,想讓祖國更強大,卻被迫逃離俄羅斯;
他為自由搖旗吶喊,卻不經意間為恐怖主義、犯罪分子提供庇護;
他想做去中心化的貨幣,卻忽略了有很多人真的只想炒幣發財割韭菜,根本不在乎什麼「去中心化」理想。
杜羅夫也許是個沒壞心眼的,固執的,崇尚自由、獨立思考的人,但世界終究是複雜的,政治是嚴峻的,人心是叵測的,鬥爭是殘酷的。
杜羅夫在自傳里寫道:「我並不是為了自由而戰,只是用自己的存在證明自由並未消失。
他心裡一定有個「理想國」,就像是《黑客帝國》(Matrix)里的那個名叫「錫安」(Zion)的反叛組織,他們從矩陣(Matrix)製造的夢中醒來,過著極其清苦樸素的生活,每天吃著鼻涕一樣的食物,只為了對抗虛假,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但問題是,杜羅夫會毫不猶豫選擇紅藥丸,別人未必。
反派「賽弗」起初也是被墨菲拯救的人,也是追求真相的鬥士,但他用了9年想明白一個道理。
參考資料:
《被普京封殺的叛逆黑客:Telegram創始人杜羅夫》.極客電影
《4%霸權之杜羅夫(Durov)兄弟小傳》.Conflux中文社區
《敢叫板普京的男人,telegram創始人杜羅夫,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財路社區
《真的戰鬥民族,敢於向普京伸出中指》.紅拂.蓋飯故事
《Telegram創始人:TON為什麼結束?》.幣新區塊
《他發了一條tweet稱:「斯大林抵抗了希特勒,捍衛了自己壓迫蘇聯人民的權利」》.約翰·桑希爾
《How the politics-by-app hustle conquered all》.Yasha Levine.
《社交網路VK易主記:看普京如何控制俄羅斯的FB》.The Verge
《黑客帝國》截圖取自優酷.極清觀影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08/06/%e8%87%aa%e7%94%b1%e4%b8%8e%e5%a4%b1%e6%8e%a7%ef%bc%9atelegram%e5%88%9b%e5%a7%8b%e4%ba%ba%e5%92%8c%e4%bb%96%e7%9a%84%e3%80%8c%e9%bb%91%e5%ae%a2%e5%b8%9d%e5%9b%bd%e3%80%8d/?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