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商業思維如何助力鏈改? - 冷萃財經

區塊鏈商業思維如何助力鏈改?

區塊鏈商業思維如何助力鏈改?
文章摘要:內容來源:以下內容是節選於軟銀金融研究院專家陳義佳老師的書籍《區塊鏈商業思維》。陳老師是中國區塊鏈技術改革聯盟發起人,鏈改實驗室創辦人。

區塊鏈商業思維如何助力鏈改?

內容來源:

以下內容是節選於軟銀金融研究院專家陳義佳老師的書籍《區塊鏈商業思維》。陳老師是中國區塊鏈技術改革聯盟發起人,鏈改實驗室創辦人。

文章從商業視角解析區塊鏈技術,系統的推理和描繪了數字通證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史和顛覆性,對於項目分析、商業模式設計思考、公司建設發展推進有很大的啟發性。更希望以新書《區塊鏈商業思維》為契機,帶領更多人認識並了解區塊鏈技術和通證經濟,找到數字經濟時代的創富密碼。

區塊鏈商業思維如何助力鏈改?

從用戶資產到數字資產

古典經濟學家和新古典經濟學家提出:貨幣是罩在實物經濟上的一層面紗。套用這句話,任何的金融工具,如貨幣、證券等均是罩在底層資產上的一層面紗。以證券為例,它是為了讓底層資產流動起來而人為創造的一種符號表徵。股票是股東權益的證券化,債券是債權的證券化,電子黃金是黃金的證券化,抵押貸款證券(MBS)是銀行信貸的證券化......資產證券化的意義在於為資產創造了流動性,但有了資產數字化,傳統證券的涵義就會有新的變化。

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數字資產與證券的差別,現在通用的電子票據,很多人把它定義成數字資產,其實不然。傳統電子票據本質上只是紙質票據的一種數字化表達形式,它應該稱為證券,還不能稱作數字資產。因為其只記錄了作為流通工具的部分信息,並沒有記錄合同、物流、發票、稅務、保理等與真實貿易背景相關的底層信息。真正意義的數字資產應該是包含了全量原始信息並以數字形式展現和流轉的資產。數字化後的訂貨合同、物流單據、發票、保理合同等資產,才是真正的數字資產。這些數字資產就像證券一樣可流通可交易,但又難以按傳統意義上的證券劃分標準來分類,就像數字貨幣的出現模糊了M0、M1、M2等貨幣層次一樣,數字資產也模糊了證券的屬性。

 區塊鏈商業思維下「數字資產」的本質不再是佔用他人的數字資產,而是每一個人,包括個人、法人、政府以及異化人的數字資產經過確權並通過密鑰進行保護後,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換交易,就像保護知識產權一樣,越保護,社會越進步!在未來世界中,我們可以理解每一個生態就是一個現實版本「交易所」,但他們交易的不是「證券」,而是生態中上鏈的各類數字資產,參與交易各方身份也不再能分割,每一個擁戶不僅是資產方,也是交易方。數字資產的流動性也成了衡量好的生態的核心標準之一,「熵減」讓生態充滿活力,迸發無限的價值,區塊鏈商業模式的設計的核心就是始終推動生態從一個「熵減」到另外一個「熵減」。

在互聯網時代,因為產權無法數字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就盛行起來,正是在這種文化的指引下,沒有擁有一家餐館的美團網、沒有擁有一家住宿房間的螞蟻短租、沒有擁有一個設計師的豬八戒網、沒有擁有一輛汽車的滴滴出行紛紛湧現出來。在互聯網時代,平台的核心價值是用戶資產,包含兩層含義,一層是用戶本身貢獻給平台的價值,包括消費等;另外一層是用戶數據,這些本應該歸屬用戶的數據經過平台肆意收集、竊取、加工後所產生的價值,而後者,越來越成為大部分平台的贏利點,在互聯網時代,用戶資產越多,企業的價值就最大。因此,在互聯網時代,衡量價值的是用戶及用戶產生的數據資產,即「用戶資產」。

互聯網發展至今,其連接人和信息的階段性使命已初步完成。因電子數據易刪、易改、易複製等特性,現有網路安全技術難以保障互聯網上高價值數據能高效安全、廣泛有序流轉,因此互聯網上的價值交換依然依賴於金融專網完成最終的價值轉移。區塊鏈技術打破了這一藩籬,一切有形和無形的資產通過區塊鏈進行確權,分散式賬本加上非對稱密碼演算法,價值交換不再依賴專網,也不再是富人的遊戲,數字資產的時代到來!

在區塊鏈時代,衡量價值的是擁戶及擁戶所擁有的數字資產。產權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確認,從而給數字資產流通提供了可能。同時,在互聯網時代被巨頭們肆意收集、竊取的數據重新回到每一個擁戶手上,真正被自己所擁有。每一個擁戶用於在生態中交換的數字資產越多、越頻繁,生態所呈現的價值就越大!

這對於我們的政府來講,將是一個極大利好,擁有「數字資產」思維的地方政府應該運用區塊鏈技術做好城市運營基礎設施建設,對政府的數據資產進行加工整理,在未來將不再以出售土地,收取稅收來維持政府的運作,他們只需要出售屬於政府的數據資產和收據數據資產交易產生的技術服務費用就可以維持城市運營,並將城市的每一個公民變成城市的擁有者。這將極大的激發城市的每一建設者,一個不再有稅收的城市,一個低房價的城市,一個可以得到分紅的城市將不再是遙遠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資產數字化後,天然就有了流動性,因此就無須證券這一層薄紗了,進而就很難劃分成哪一類證券,也就不適用於現行的證券監管體制了。前央行貨幣所所長姚前指出ICO之所以爭議很大,除了被利用包裝成為詐騙工具之外,就在於數字股權的公開發行、流通和交易,與傳統的股票概念、模式完全不同,使建立在傳統的證券概念基礎上的整個金融體系和監管規則,出現了分歧。所以,為了保證區塊鏈生態的健康發展,政府應該迅速的建立起與之相匹配的監管體系,將區塊鏈商業納入合法監管之中。

用戶解痛點,擁戶看增益點

增益點(Gain Point),是借用的物理學概念「增益」,增益值是評價EDFA的重要參數,它表示放大器的放大能力,定義為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在遊戲中也有放大和意願的含義。在區塊鏈商業思維中,Gain Point指的是擁戶價值的放大能力,其值定義為獲得價值與付出成本的函數比。

區塊鏈商業思維如何助力鏈改?

也就是說Gain Point值大於1以及持久的大於1,整個商業生態才有生生不息的價值,當增益點值小於1,「擁戶」所獲得的收益小於付出成本的時候,「擁戶」就會逐步退出生態建設,共識逐步消亡,需要開啟新的共識才能創造新的價值。

在互聯網商業思維下,經營的本質是為用戶持續創造價值。要想用戶持續購買服務和產品,每一個公司都在不斷的打造組織能力,以解決用戶不斷變化的痛點,贏得用戶尖叫般體驗,從而讓用戶更有黏性,貢獻更多的價值。此時,資本往往更是助推器,通過補貼等方式快速贏得用戶,組織更多的產品提供商為聚集在平台的用戶提供服務。

互聯網商業思維中的「用戶思維」是一個通縮模型,作為分子的價值獲得由於邊際遞減效應,用戶的所獲的價值在持續減少,而作為分母的成本卻不斷上升,增益點值在不斷的下降,從而逐步失去用戶,從而導致大多數的互聯網公司不可持續。在快速擴張時期,一般容易忽略組織能力的建設,抑或是滿足用戶的偽需求,當資本一旦枯竭,不再能夠燒錢去降低分子的成本時,增益點值急劇下降,當小於1時,用戶快速離開導致公司倒閉。

在區塊鏈商業思維下,經營的本質是為擁戶放大價值的能力。區塊鏈商業思維下的增益點可能呈現多樣性,但其本質還是在於核心價值提供能力和通證的激勵能力。核心價值提供能力是整個生態的基礎,也就是生態所提供的服務或產品帶給使用者的收益是否持續的大於使用者付出的成本;通證的激勵能力取決於通證的權利收益和生態的治理收益。「擁戶思維」是一個通脹模型,根據梅特卡夫定律,網路的影響與系統連接用戶數量的平方成正比(N2)。它由乙太網的發明者和3Com的聯合創始人Bob Metcalfe制定。

區塊鏈商業思維如何助力鏈改?

梅特卡夫定律圖

他指出,參與網路的人越多,它就越有價值。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它們,他們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成功的網路,都傾向於享受極端指數增長的原因。「用戶思維」和「擁戶思維」模型的差異在於擁戶表現出的增益點是乘數關係,而痛點是加數關係,並且增益點的在一定節點之前趨勢是越來越大的。

隨著擁戶數量的不斷增加,隨著認同共識的參與者越來越多,最開始幾位,然後幾十位、成百上千位,通證收益和治理收益會持續增長,從而推動交易收益的持續增長,進而推動增益點值持續增加。對比互聯網商業思維下,這個速度是極其緩慢的,但是其價值又是巨大的,因為其不僅僅帶來的持續增加投入的消費者,更是持續增加的運營者,試想幾萬名運營者共同運營一個生態,就是三十天的荷花池,布滿整個池塘就是一晚上。當然,當認知共識達成一致的人數太少或者找不到新的共識時,整個商業就要塌陷。

用戶的痛點永遠在變,增益點卻擁有一致性和穩定性,區塊鏈幫助擁戶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由的追求。每一條鏈都有一個增益點,因為共識而聚集,因為貢獻而創造,不僅僅實現財富的自由、價值的自由,更實現了思想的自由。當一條鏈的共識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和同行,它創造的不再僅僅是一個好的產品,一個令人尖叫的服務,而是人們對財富自由的實現,更是理想和自由的實現。

人以群分 戶以賬算

《荀子•勸學》有這樣的話:「物類之起,必有所始。……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

在工業化時代,產品依據不同的品類進行聚合展示,進而吸引用戶到某一個特定產品聚合處進行消費購買,即「以物類聚」,渠道就是聚集物到客戶的通道。工業化時代也湧現出一大批具有「以物類聚」時代特徵的公司,電器的國美、生活的華潤、男性衣服的海瀾之家、兒童衣服的Balabala等等,各種商品按照品類進行劃分並進行銷售,以吸引更多的同類型客戶來購買。

步入互聯網時代後,商業的本質從「物以類聚」開始轉向「人以群分」,對用戶進行精準畫像,投其所好,持續創造價值。商業的邏輯不再僅僅分析物品,而是轉向分析用戶,尋找同類屬性和標籤的人:少年夥伴、同學、親戚、老鄉、同事、同行、車友、校友、驢友、色友等,這些圈子無不遵循《荀子•勸學》所說的「人以群分」,商業開始發展為圍繞這些人群來提供產品和服務。他們根據用戶群體的定位來精準的提供產品和服務:donews、寶寶樹、17173、榕樹下、UCDchina等均是如此,而拼多多更是將電商模式從「物以類聚」推向「人以群分」,成為可能超越京東等以物聚平台的核心原因。

區塊鏈技術到來,讓數據成為一種可交易的價值,人類文明進入了新的時代。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讓萬物互聯;人工智慧的躍升,讓萬物擁有對話的權利,商業面臨的對象不再僅僅是人,還將包括異化後的人,機器人、設備、車輛等等。戶以賬算,賬就是數據,每一個單獨的數據擁有者都有一個單獨的戶,凡是擁有智能埠的,擁有獨立賬戶的「人」,都將是商業獲取得對象,每一個賬戶及其背後的主人都是擁有者。

區塊鏈商業模式將從「人以群分」迭代到「戶以賬分」,即按照數據的類型來進行分類,軌跡數據、消費數據、就醫數據、睡眠數據、心臟數據、徵信數據、電源數據、水流數據、病毒數據、體型數據、車輛行駛數據等等。數據的分類不僅僅因為設備無限擴大而放大,更重要的是數據分類就會帶來無限的商機。正如已故科學家張首晟所說,區塊鏈將帶來幾十倍,甚至百倍的互聯網市場。數以億萬級的市場被創造出來,人類財富的密碼將重新被打開。

從信息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

區塊鏈技術作為能夠實現數據一致存儲、無法篡改、無法抵賴的技術體系,區塊鏈在網路中建立了點對點之間可靠的信任,使得價值傳遞過程去除了中介的干擾,提高價值交互的效率同時降低了成本,成為構建價值互聯網的基石。

在工業化時代,商家通過製造信息不對稱來攫取巨額的財富,在封閉的商業世界裡進行交易,誰掌握了信息,誰就創造財富。工業化時代下的商業是一環吃一環,在商品流轉的各個環節中,每個環節都會賺取利潤,因為信息不透明,所以參與者並不能知道每個環節賺取了多少差價,這其實是一種單向的賺「差價」模式。顯然,上下游環節是一種侵佔的關係,此消彼長,上游賺得多下游就賺得少,反之亦然,因而每個人都盡量隱藏信息使自己的利潤最大化。

互聯網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信息不對稱,讓眾多靠吃差價的中間商日暮西山。互聯網世界通過IP與IP的鏈接,每一位參與者都能獲取信息,並從公開的信息中獲取商業價值。互聯網時代下,整個社會不斷向「平台+個體」的結構轉變,平台先淘汰掉了一部分人,包括各級經銷商、中介、經紀人、銷售等「二道販子」。平台的價值,就是通過運營能夠精準地將接生產者和消費者對接起來。在平台中,定製化、個性化產品也越來越多,並且都在千方百計地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這就是點對點的服務。而在工業化時代,這些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生產者和消費者是無法直接對接的,所以只有需要大量的中間商,但是這些中間商只充當了信息橋樑作用,並沒有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可以說原來的投機倒把、囤積居奇、反經濟周期、低買高賣等差價思維,被互聯網給顛覆了。互聯網平台使產品或服務的信息儘可能傳遞給用戶,而不是建立阻隔。

但是在信息互聯網時代,由於造假的成本極低,數據的唯一性必須依賴於線下的權威機構。而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信息的唯一性,且可支持交易;在區塊鏈系統中,信息的造假成本被大幅提高,數據被不可篡改地記錄下來,具有公信力。

區塊鏈具有通證特性,將把我們帶入了價值互聯網時代。因為通證的產生,交易成本更低,流動更便捷。房屋產權、公司股權、債券、版權、票據、知識、數據等各種資產,都可以通過區塊鏈實現所有權登記、證明、交易等。在社會基礎設施中引入區塊鏈技術作為底層支撐,使得我們的房地產交易通過智能合約直接進行,不再需要去房管局變更房產證;通過持有的私鑰,節點即可證明身份無須泄露隱私;通過區塊鏈的溯源可以衡量擁戶的貢獻,無需得到權威認可即可實現價值。通過區塊鏈,我們在互聯網上發布的數據確權更容易,並能在此基礎上實現交易。區別於移動互聯網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思維,區塊鏈則更多的是思考如何讓價值對稱起來、讓價值流通起來,從而獲取商業價值的思維!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08/01/%e5%8c%ba%e5%9d%97%e9%93%be%e5%95%86%e4%b8%9a%e6%80%9d%e7%bb%b4%e5%a6%82%e4%bd%95%e5%8a%a9%e5%8a%9b%e9%93%be%e6%94%b9%ef%bc%9f/?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數字貨幣的牛市已開啟,關於接下來走勢的四點預測

    下一篇

    火幣觀察:以太坊價格突破前高,能否繼續帶動牛市行情?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