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 冷萃財經

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文章摘要:作者:潘致雄加密貨幣項目代幣的分發方式,是整個項目生態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能設計一套合理的代幣經濟模型,激勵系統內的各種利益相關者,對項目發展而言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作者:潘致雄

加密貨幣項目代幣的分發方式,是整個項目生態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能設計一套合理的代幣經濟模型,激勵系統內的各種利益相關者,對項目發展而言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於目前熱門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的項目而言,都在探索一套既能「激勵用戶參與」,又能「推進平台迭代」的代幣分發方式。國內社區將這些代幣分發方式稱之為「挖礦」,不過項目方會為自己的代幣分發方式賦予特殊的名稱,比如「質押空投」、「獎勵」、「流動性挖礦」等,但本質是類似的。

流動性挖礦直接帶動了 DeFi 協議的飛速發展,參考 DeBank 數據,在 Compound 上線借貸即挖礦這個裡程碑事件之後,所有 DeFi 協議的資產鎖定量從原來的 11 億美元增長到最高 26 億美元,而借貸市場 中,Compound 的市場佔有率從 10% 直接提升到 80%

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除了激勵供給方資產鎖定量的增長之外,還帶動了需求方的增長。以去中心化交易協議Balancer 為例,自 6 月推出流動性挖礦後,交易量增長顯著。而且值得注意的是,Balancer 的交易方是沒有額外挖礦收入的,所以這些交易量不是因為激勵才產生的。

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與 Staking 的區別

這類「挖礦」機制,甚至有點像是去年的熱門概念 Staking(質押),雖然都是具有金融屬性的服務(生息),不過還是存在一些差異:

  • Staking 一般是指基於公鏈原生代幣的,而且通常不需要暴露智能合約安全風險。

  • Staking 通常是用代幣質押換得另一種相同的代幣,而流動性「挖礦」機制,是通過其他行為獲得項目的代幣,比如交易、抵押資產、報價等。

而近幾個月,宣布採用流動性挖礦機制的項目迅速增加,吸引了國內外加密貨幣交易者、投機者及愛好者的廣泛關注,成為了當下業內最熱門的話題。

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來源:《共生或寄生?理解指數增長的 DeFi 放貸與交易所協議關係》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532735677273.htm

有意思的是,海外社區將流動性挖礦的概念又統稱為「Yield Farming」,挖礦者被稱為Farmer。Yield 可以翻譯為「(農作物)產出」、「(投資的)利潤」,而 Farming (種田)在這裡或許又對應著與 Mining (挖礦)類似的含義。

流動性挖礦誕生的契機
很多 DeFi 協議在過去兩年的發展過程中,關於是否需要發行代幣、代幣的分發方式、代幣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激勵實現整個協議流動性的初始化和規模化的探索從未停止。

去中心化交易協議 Uniswap 在 2018 年末正式推出,該協議讓參與者可在交易中獲得手續費分成,但是分發的是以底層資產計價的交易費,未發行協議原生代幣。而另一個問題是,Uniswap 基於 AMM (自動化做市)模式,投入資產的用戶可能並不能獲得實際收益,特別是當資產價格波動較大的時候。Uniswap 的半隻腳踩進了流動性挖礦模式,但就差那麼一點點。

今年初,DeFi 借貸協議 Compound 完成了臨門一腳,為業內探索出了一套「最小化」的流動性挖礦方案,該模式後來被大多數採用流動性挖礦的項目採用作為基礎:將代幣獎勵給協議的實際使用者,這將激勵更多用戶參與,而代幣的作用是參與項目治理

以上這些關鍵節點可能是流動性挖礦機制逐步誕生的理由和過程。

正因為 DeFi 協議的特點是無需許可、開源、無專利,而且代幣分發的邏輯、代幣的作用也是公開的,這也就意味著,每當有一個項目探索出新模式,其他 DeFi 項目很容易跟上,然後根據各自項目本身的業務不同,設計出定製化的「挖礦」方案

以下匯總的十幾個項目,是近期正在開展和即將開展流動性挖礦的熱門項目:

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如果沒有流動性挖礦,DeFi 能提供什麼價值?

如果將多數流動性挖礦項目的業務邏輯進行抽象,DeFi 協議提供的價值是通過智能合約的方式撮合了流動性的供給方和需求方,並重新分配收益組成,業務流程類似於:

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比如:

  • 借貸市場 Compound 撮合了借貸的雙方;
  • 預言機 NEST 和 Tellor 撮合了價格來源和數據需求方;
  • 資產跨鏈協議 tBTC 撮合了提供託管服務的供給方和資產跨鏈需求方;
  • 去中心化交易協議 Balancer、Curve、MCDEX 撮合了交易者(Taker)和流動性提供方(Maker)。

當然,以上只是普遍的流程,而項目在具體的實現過程中可能會對挖礦流程有很多定製化,以激勵特定的用戶行為,比如 Compound 會將治理代幣獎勵給需求方,但其他項目並不一定會。

為何要加上流動性挖礦

上述的業務邏輯可以確保項目在沒有設置「流動性挖礦」機制的前提下,協議本身可以正常的運作並從中賺取收入,以進一步迭代產品的開發。

但是因為部分 DeFi 協議需要初始化流動性,才可能提供資金體量更大的服務(還可以服務更多的需求方),所以「挖礦」機制正好充當了這個角色,將協議未來潛在的收益,分配給早期的流動性提供方。

用戶在「挖」出了這些代幣後,可以選擇立即拋售增加自己的短期收益,也可以持有代幣,將自己的長期利益與項目綁定在一起,與開發者、投資人共同參與協議的治理,成為項目方社區的一份子。

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對於流動性提供方這類用戶而言,DeFi 協議「挖礦」的本質是:利用資產的時間價值,換取短期或長期收益,並承擔潛在的風險,包括智能合約、系統性、連帶風險等。

對於需求方而言,DeFi 協議「挖礦」機制在幫助提升流動性之後,也就可以執行更大規模的金融業務

對於 DeFi 協議自身而言,「挖礦」可以吸引更多用戶參與到協議的使用中,還可以將決定平台未來發展的治理許可權分配給實際的參與者,而不僅僅是投資人或開發者。

對於其他尚未關注到 DeFi 生態的加密貨幣用戶而言,此次的流動性挖礦算是一次大範圍的「廣告」,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肯定為 DeFi 生態貢獻了不少新鮮血液

與 CeFi 的區別

有人將這些流動性挖礦的項目類比兩年前 Fcoin 交易所推出的「交易即挖礦」方案,認為這兩者沒有本質區別。不過從風險角度來說其實不一樣,對於 DeFi 項目而言,所有數據都是公開在鏈上的,所有業務邏輯都是由智能合約執行的。

所以,DeFi 協議的流動性供給方不需要將資產託管給某個機構或者個人,而是託管在智能合約之中。雖然這其中存在著智能合約安全風險或者系統性風險,但至少有審計機構可以減少安全風險,更重要的是,沒有人可以挪用用戶的資產。而 Fcoin 交易所的交易數據和鏈上託管資產是完全獨立的兩個賬本,存在挪用的可能性,而且很容易。

所以如果將去中心化的鏈上服務與中心化需要資產託管的服務進行對比,存在這些區別:

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聯合挖礦是趨勢,但風險成倍增長

DeFi 還有一個「可組合性」的特點,不同協議之間可以互相組合或嵌套。基於這個優勢,部分項目開啟了「聯合挖礦」活動,用戶參與後可以進一步增加收益。

參與者可以通過投入部分特定的資金池,獲得多個協議的獎勵,比如 Synthetix、Curve 和 REN 就發起了類似的活動。Synthetix 也是在這次流動性挖礦活動中最會玩的一個,他們的挖礦機制具有特殊性,但除此之外,他們還會獎勵使用 Synthetix 協議的用戶,所以經常與第三方的協議聯合,激勵 Synthetix 相關資產和協議的流動性。

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不過需要注意因此會帶來額外的安全風險。由於這類聯合挖礦牽扯到多類資產和多個協議,所以如果標的資產脫錨,或其中某個協議被黑客攻擊,都有可能會連累到參與相關聯合挖礦的所有用戶。

仍處於早期階段

雖然流動性挖礦概念有著不錯的市場影響力,並促進了 DeFi 生態的快速發展,但從目前挖礦的進度來看,仍處於很早期的階段。

除了 NEST、Tellor 和 Synthetix 這幾個項目之外,其他項目的挖礦進度不到 2%,還有接近一半的新項目還沒開始挖礦,只是公開了部分細節。所以項目代幣的流通量還比較小,代幣的價格也更容易被影響或操縱。

另外,對於多數選擇了治理代幣模式的項目來說,目前對於治理的探索還沒有展開拳腳,涉及的變更項還比較有限,很多人會期待看到帶有分紅或者回購銷毀機制的治理提案儘早被提上議程。

質疑和挑戰:透明度、代幣作用、安全

在流動性挖礦概念出現後,社區也傳來不少質疑的聲音,有部分觀點認為,流動性挖礦項目的問題包括:代幣整體分配模式不透明、代幣用途存疑和安全風控跟不上流動性的增長。

DeFi 的一大特點是開源和透明,所以挖礦機制也需要非常透明,畢竟這是寫在智能合約中的邏輯。另外,項目在早期開發階段中,會引入風投的資本,後續會按照股權或者代幣的形式分發給投資機構,通常會鎖定一段時間或者按階段解鎖流通。

而部分項目沒有很好的公開投資機構的解鎖細節,這可能會帶來項目流通量不清晰的問題,投資者也不清楚未來哪個時間點會解鎖大量代幣引起幣價波動。當然,這個問題主要影響的是代幣購買者,而對於普通的挖礦參與者而言影響更小一些,因為這隻影響了挖礦的投資收益,沒有帶來額外的風險。

另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是代幣的用途,以及代幣如何捕獲項目的實際價值和收益。由於大多數項目採用了治理代幣模式,所以對於理性的投資者而言,是很難對項目進行合理估值的。

雖然治理過程的確是可以幫助項目往更優的方向發展,但是項目的規模以及相關收入都和代幣沒有直接關聯。這可能是因為項目還處於早期階段,需要的是規模和用戶數量的提升,而收入和分紅則是未來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而且,僅含有投票權的治理代幣設計,其實算是一個具有擴展性的最小化代幣方案。它的許可權只能用來投票,但可擴展性又很好,以後可以通過治理為項目增加分紅之類的機制。

最後一個才是更關鍵的問題,如何持續維護協議的安全。像 Uniswap、Compound、Maker 這些運行了超過 1 年的 DeFi 協議而言,前期的流動性增長相對比較緩慢,隨著協議更大規模的採用,智能合約的安全漏洞問題會逐漸減少。

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而利用流動性挖礦機制的新項目,得到了這波紅利,協議內託管的資產也迅速增長,遠超自然增長的速度。不過因為這些新項目的安全和風控機制沒有經過時間的檢驗,發生安全事故概率更大。這可能意味著,用戶獲得的收益和需要承擔的風險不對等

有些項目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在思考互助保險或者托底的方案。比如有越來越多的 DeFi 協議支持鏈上互助保險 Nexus Mutual 的智能合約保險服務,而項目方也可以通過治理代幣進行融資,以填補損失所帶來的虧空。

也有持觀望態度的項目

還有不少著名 DeFi 項目尚未支持流動性挖礦,比如 Uniswap、Maker、dYdX 等,當然他們也有各自的特殊情況,比如 Uniswap 一直沒有原生代幣(也沒這個計劃),而 Maker 的治理代幣是通過募資後就分發了,沒有留下可以挖礦的部分。

這些項目需要擔心的是,由於以太坊鏈上的資產總量是恆定的,在增量用戶有限的前提下,存量用戶的資金總量是有上限的,也就是存量博弈。如果用戶被支持流動性挖礦項目的收益吸引將資產鎖定在其協議中,勢必會影響未支持流動性挖礦的項目。

今日推薦 | 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Kyber 鎖倉量數據

從數據上看,Maker、Uniswap、dYdX、Bancor、Kyber 這幾個項目的鎖倉量數據雖然還保持著增長,但增長速度比較穩定,也沒有因為流動性挖礦事件獲得額外的影響或增長。

總結

從整體來看,流動性挖礦是一套值得關注的方案,特別是對於需要初始化流動性才可以運行的 DeFi 項目而言。不過 DeFi 項目本身到底有沒有用、有沒有解決問題、有沒有為用戶提供價值,就需要評估項目本身的業務邏輯和商業模式了,與是不是採用了流動性挖礦沒有直接關係。

目前這套機制還處於比較早期的狀態,很多試驗還沒進行,很多項目還沒加入,代幣還沒廣泛流通。治理代幣賦予了項目極大的可擴展性,隨著項目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找到適合項目本身業務的價值捕獲手段。

而對於想嘗試流動性挖礦的用戶而言,最重要的事,是先評估風險與收益,特別是風險的部分,這也是早期階段不得不承受的「生長痛」。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07/17/%e4%bb%8a%e6%97%a5%e6%8e%a8%e8%8d%90-%e7%9b%98%e7%82%b9%e4%ba%86%e5%8d%81%e5%87%a0%e4%b8%aa%e6%b5%81%e5%8a%a8%e6%80%a7%e6%8c%96%e7%9f%bf%e9%a1%b9%e7%9b%ae%ef%bc%8c%e6%88%91%e4%bb%ac%e5%8f%91/?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交易所手續費大戰:Coinbase和Bitstamp最高,未來或需降價

    下一篇

    為未來而建設:從哲學的角度看區塊鏈的未來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