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曾連續十五年跑贏標普500指數的傳奇投資者比爾·米勒出來發聲,他說自己在2013年左右開始參與比特幣,買入平均成本約為300美元。而且持有到現在,一個也沒有賣出,他說自己是比特幣的長期擁護者,至少要達到1000倍賣出。
Miller Value Partners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比爾·米勒(Bill Miller)分享了他的加密貨幣投資策略以及他為何看好比特幣。比爾·米勒,美國共同基金史上著名「金手指」,其業績曾連續十五年跑贏標普500指數。
如今這位管理30億美元資產的投資公司負責人在FutureProof採訪中描述了他作為BTC信徒的旅程的開始。
「我在2013年左右參與了比特幣。當我開始購買時,它的交易價格約為200美元左右。然後上漲到1100美元到1200美元,然後是Mt. Gox崩潰了。[比特幣]在2014年再次跌至200美元。我開始再次購買它……我的平均成本約為300美元(一枚幣)。」米勒說,他成為全球領先的加密貨幣的早期採用者和長期擁護者有幾個根本原因。
「比特幣試圖做的事情的性質,它有許多不同的取勝方法。我的觀點是,無論是哪一種事物成為一種貨幣,成為一種支付系統,成為一種不相關的資產,那麼都會導致基礎價格發生非常巨大的變化。由於比特幣數量存在2100萬上限並且是去中心化的,並且還不能被篡改,這個性質對它很有幫助。」從投資的角度來看,米勒表示,比特幣繼續提供非常有利的風險回報率。他主張將少量的投資組合分配給比特幣,如1%至2%。從長遠來看,他相信他的BTC投資可以獲得1000倍甚至更多的回報,這意味著比特幣將達到30萬美元。
「我可以賺100倍的錢。我可以賺到1,000倍,甚至可能更多。但我最多輸掉100%(比特幣價格跌為0)...即便如此,比特幣仍舊在我手中(幣的數量並未減少)。我沒有賣出一點兒比特幣...」早在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人們就開始談論將您5%的資產投入黃金,因為這可以作為對沖。這是一種保險政策,以防通貨膨脹率再次像1970年代那樣再次出現。我會說,如果這樣做是明智的,那麼現在擁有1-2%的比特幣資產無疑是很有意義的。」
這位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還提出了一個獨特的案例,說明為什麼現在的比特幣風險要比其價格低於100美元時的風險更低。
「對於您購買的大多數資產,它們的價格上漲得越多,榨取的剩餘價值就越少,風險就越大。但比特幣不同, 當它以1美元,5美元或10美元的價格交易時,其風險很大。它很容易消失了。」
從這位傳奇投資者比爾·米勒的想法看出,他是一名堅定的比特幣信仰者,不過卻也不是盲目信任,他可以期待1000倍的漲幅,同樣也可以接受歸零的風險。
最近,市場行情總是反反覆復,作為幣市投資者承受的煎熬是無限的,過去我也寫過長期主義的投資文章,但是,長期主義是相當寂寞和難受的,你面對無數的短期誘惑及下跌的困擾,心情總是讓你在起起落落中起伏。經歷過牛熊的幣友還還說,如果是新人,特別是這種等待是相當煎熬的。不過,我們可以從這位傳奇投資者比爾·米勒身上,找到長期主義踐行的絕密。
1;該有的信仰。我們在比爾·米勒的發言中,可以深刻體會比特幣存在的意義,無論是哪一種事物成為一種貨幣,成為一種支付系統,成為一種不相關的資產,那麼都會導致基礎價格發生非常巨大的變化。 由於比特幣數量存在2100萬上限並且是去中心化的,並且還不能被篡改,這個性質對它很有幫助。比特幣的成功主要是去中心化,不能篡改,這真正體現了比特幣的價值,類似黃金,更勝過黃金,便利性,及增值的金融屬性。而且比特幣的幣總量還是很低的,相對全球80億的人口,2100萬個的總量,分配到個人身上,那就是極其稀缺的資產,如果擁有一個比特幣就可能在未來的日子裡是一筆龐大資產的可能性,在比爾·米勒的心裡,至少是30萬美金,這其實不是很難的事情,相對現在的9000美金,30倍可能就在未來幾年完成使命,更可能向著更高價值進發。
2;歸零的風險。比爾·米勒認為:「對於您購買的大多數資產,它們的價格上漲得越多,榨取的剩餘價值就越少,風險就越大。但比特幣不同, 當它以1美元,5美元或10美元的價格交易時,其風險很大。 它很容易消失了。」價值越高,歸零的風險越小,比特幣已經得到全球很多人的認可和共識,人們願意把比特幣作為資產配置的一種方式,而這種方式比其他任何投資標的都要優秀。從比特幣誕生十一年來,他的價值是一直上漲的,雖然現在的價格低於2017年,但是,下一輪的牛市,比特幣的價格會遠遠大於2017年的2萬美金。再把時間拉遠一看,中間的波動都是直線,我們更應該把眼光放在未來。
至於歸零的風險是基本上不可能,如果其他幣種,只要項目不穩定,持幣者很可能拋棄而去,歸零就有可能。而比特幣經過了11年的見證,留存了大批的共識者,在共識者的心裡,只要比特幣下跌,他們就會選擇繼續增持,而根本不怕歸零。
3;堅定持有。為什麼我們囤幣那麼艱難,為什麼受不住幣?其實,這個和價格及投資比重有關。比爾·米勒開始投資比特幣其實也是抵禦通貨膨脹,他認為投資1%-2%的資產來購買比特幣是正確的。這個和他投資的資金體量相關,他可能是幾百億美金的資產,所以,即使是百分之一的量,已經是遠遠大於我們普通的投資者,即使歸零,無所謂。另外,他的持倉價格很低,300美金的比特幣在當時來說可能是很高的價格,但是現在來說,不管比特幣如何起伏,300美金完全可以紋絲不動。
再則,很多過去參與幣市的大佬為什麼持有的量越來越少?一是生活需求,幣漲了當然要套現花銷,另外一點是我們的參與者其實沒有其他資金來源,假使是工作有收入,可是遠遠小於比特幣的漲幅。持有比特幣不動是很難的,總是有各種需求需要套現。而後期參與幣市的朋友,價格已經很高,風吹草動就把持不住,另外是資金的體量問題,大部分人都幾乎是大倉位進行幣市投資,所以,持有就變得特別困難,一旦生活所需,就需要賣幣套現。
囤幣難,難於上青天!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07/12/%e4%bb%8a%e6%97%a5%e6%8e%a8%e8%8d%90-%e4%bc%a0%e5%a5%87%e6%8a%95%e8%b5%84%e8%80%85%e4%b8%ba%e4%bb%80%e4%b9%88%e5%8f%af%e4%bb%a5%e4%b8%80%e7%9b%b4%e6%8c%81%e5%b8%81%e4%b8%8d%e5%8a%a8%ef%bc%9f/?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