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總市值2個月漲700%,但仍有不少人表示: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 冷萃財經

DeFi總市值2個月漲700%,但仍有不少人表示: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DeFi總市值2個月漲700%,但仍有不少人表示: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文章摘要:作者:JackyLHH自從 5 月份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塵埃落定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加密行業的目光焦點轉移到了 ETH 2.0、IPFS 以及 DeFi 上。

DeFi總市值2個月漲700%,但仍有不少人表示: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作者:JackyLHH

自從 5 月份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塵埃落定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加密行業的目光焦點轉移到了 ETH 2.0、IPFS 以及 DeFi 上。

在加密貨幣行情整體處於「毫無波瀾」的情況下,很多 DeFi 項目的Token表現得異常耀眼——出現了 2~4 倍的價格漲幅。去中心化借代平台 Compound 更是成為了近期的明星,通過「借代即挖礦」的方式,短短几周內將出借的加密資產總價值增加了約 8.5 億美元,其Token COMP 的價格更是在 6 月 21 日觸及 372.27 美元的高點。

DeFi總市值2個月漲700%,但仍有不少人表示: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圖:Compound Token COMP 的價格走勢,來源:CoinGecko

與此同時,據 DeFi Market Cap 的統計,當前 DeFi 項目的總市值已經突破 74 億美元,而在兩個月之前,總市值還不足 10 億美元。也就是說,短短 2 個多月,DeFi 項目的總市值暴漲了 700% 以上。此外,DeFi 項目上的鎖倉資金也呈現出爆髮式的增長,目前已經突破了 20.8 億美元。

  • 4月14日,DeFi 總市值10億美元;

  • 6月9日,DeFi 總市值達到20億美元;
  • 6月16日,COMP 開啟借代即挖礦,掀起 DeFi 熱潮;
  • 6月25日,DeFi 總市值超過了60億美元;
  • 7月4日,DeFi 總共市值66 億美元;
  • 7月5日,DeFi 總共市值70 億美元。

無論是總市值、鎖倉的資金規模,還是Token價格,DeFi 項目都呈現出了井噴式的發展。難道 DeFi 的春天來臨了嗎?未來將會如何發展,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些話題。

DeFi VS CeFi

在深入探討 DeFi 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 DeFi 以及它的主要優缺點。

DeFi 是相對於 CeFi 而言的,CeFi 是 Centralized Finance(中心化金融)的縮寫。雖然 CeFi 這個詞語最近幾年才被創造出來,但它絕對不是什麼新鮮事物,現有的傳統金融體系都可以稱為 CeFi,比如傳統的銀行、證券交易所、各種金融機構等等。

DeFi 是 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的縮寫,也被稱為 Open Finance(開放式金融)。DeFi 利用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技術,用去中心化的協議取代傳統的基於人或第三方機構的信任,來構建透明、開放的金融體系。

如果簡單理解,CeFi 需要你去信任中介(人或者機構),DeFi 需要你去信任協議(代碼)。

DeFi總市值2個月漲700%,但仍有不少人表示: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CeFi 經過了上百年的發展,產品成熟,用戶體驗好,但缺陷是比較封閉,且需要許可才能使用。像非洲的很多欠發達地區,還有很大一批人無法享受銀行等金融機構所提供的服務。

DeFi 的一大優勢是公開透明、無需許可,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使用,沒有限制門檻。比如說,任何人都可以抵押 ETH 資產到 DeFi 項目 MakerDAO 或者 Compound 上,借出和美元 1:1 錨定的加密資產 DAI。當然,DeFi 目前還有很多缺陷,比如用戶體驗不好、學習門檻高、產品不夠成熟等等。

DeFi 的發展現狀和主要代表項目

從市值上看,當前 DeFi 項目的總市值已經突破了 74 億美元,鎖倉的加密資產規模突破了 20.8 億美元,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可以說,DeFi 已經成為了區塊鏈行業里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我們再從用戶增長數看目前的 DeFi。根據 Dune Analytics 統計,截至今年 7 月 8 日,DeFi 的用戶總數約為24萬,而在 2018 年年初,這個數據還沒破百。從下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 DeFi 用戶數量增長之快。

DeFi總市值2個月漲700%,但仍有不少人表示: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圖:DeFi 的用戶增長情況,來源:Dune Analytics

DeFi 誕生於可編程的以太坊區塊鏈出現之後,從分布上看,目前大部分 DeFi 項目集中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其次才是 EOS、TRON 等公鏈。

從產品形態上看,目前的 DeFi 已經含括了去中心化錢包、KYC 和身份認證、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去中心化借代、Staking、穩定幣以及其他基礎設施,整個生態在不斷完善。

DeFi總市值2個月漲700%,但仍有不少人表示: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圖:DeFi 的生態產品,來源:defiprime

下面,我們介紹幾個具有代表性的 DeFi 產品:

1. DeFi 黑馬:Compound

Compound 是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借代平台,憑藉著「借代即挖礦」的Token分發原則,在短短几周內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用它進行抵押和借代。

截至目前,Compound 用戶規模突破了 3 萬人,可供借代的加密資產總額已經超過了 15.7 億美元,出借的加密資產將近 9 億美元,是去中心化借代平台中借款總額最高的 DeFi(占)。在 Compound 上抵押和出借最多的加密資產前三甲分別是 DAI、USDC、ETH,前兩者都是和美元 1:1 錨定的穩定幣。

DeFi總市值2個月漲700%,但仍有不少人表示: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圖:Compound 上的借代數據,來源:Compond 官網

DeFi總市值2個月漲700%,但仍有不少人表示: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圖:DeFi 項目的借款總額構成,來源:DeBank

2. 穩定幣杠把子:MakerDAO

MakerDAO 是以太坊區塊鏈上的老牌去中心化借代平台,市值曾長期佔據 DeFi 排行榜榜首(最近被 Compound 超越了),其穩定幣 DAI 一直被視為中心化穩定幣 USDT 的最大競爭對手。

根據其官網的介紹,目前已經有超過 400 個 DApp 內嵌了 MakerDAO,鎖倉的加密資產總價值超過了 6.23 億美元,在去中心化借代平台類別中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 Compound,為 6.85 億美元)。MakerDAO 支持的抵押資產已經從之前單一的 ETH 轉變為支持多種加密資產,包括 BAT、USDC、WBTC、TUSD、KNC 、ZRX,其中 USDC、WBTC、TUSD 均屬於穩定幣資產。

3. 用戶數最多的 DeFi:Uniswap

Uniswap 是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一個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主要為 ETH 和 ERC-20 Token提供流動性服務,也是目前用戶數量最多的 DeFi 應用。

Dune Analytics 的數據顯示,Uniswap 的用戶數量高達 9.2 萬名,占 DeFi 總用戶數量的 38.61%;以太坊瀏覽器顯示,Uniswap 的交易數量占以太坊上 DEX 交易數量的 36.971%。

DeFi總市值2個月漲700%,但仍有不少人表示: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4. Token使用量最多的 DeFi:Brave 瀏覽器

Brave 瀏覽器由 JavaScript 之父 Brendan Eich 創立,主打隱私保護,最大的特色是引入了Token經濟激勵機制。Brave 瀏覽器的原生Token名為 BAT,是今年第二季度 DeFi 中使用最多的Token,交易額達到了 9.31 億美元,超過了 ETH 和 DAI 的總和。

以上僅僅是 DeFi 生態中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大家所熟悉的應用,比如網頁版的小狐狸錢包(MetaMask),專註預測市場的 Veil,做 Staking 的 StakeWith.US,穩定幣 WBTC,基礎設施 Bancor、0x 等等,受限於文章篇幅,不做過多介紹。

DeFi 的影響與未來展望

今年 7 月 1 日,以太坊創始人 V 神連發了 8 條推文討論 DeFi。V 神稱,很多浮華的東西非常令人興奮,但這是短期的;從長期來看,現實情況是 DeFi 的利率不可能比傳統金融的最佳利率還要高出一個百分點以上。

在上文中,我們有提到傳統的中心化金融(CeFi)需要准入許可,因此將很多人拒之門外,世界上有大量的人無法享受到金融機構提供的服務,而 DeFi 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陷。DeFi 具有去中心化應用的所有優點,沒有準入門檻,世界上的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使用鏈上的 DeFi 應用,完全打破了地域、時間的限制。現在的 DeFi 已經慢慢發展為一個完整的金融生態系統,可以執行多種操作,包括支付、借代、借款、儲蓄、交易、投資、收益、管理、對沖和保證金交易等等。

DeFi 的優點還有很多,但我們也不能忽略當前階段還存在很多缺陷,比如用戶的使用體驗沒有傳統的中心化金融好,再比如學習門檻高,產品還不夠成熟,時常發生一些黑客攻擊的安全事件(比如最近 Balancer 遭遇的閃電貸攻擊)。

在可預見的未來,DeFi 和 CeFi 會相互借鑒,兩者之間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DeFi 的應用在使用體驗上會越來越像 CeFi 一樣便捷,CeFi 的某些底層業務也會慢慢接入區塊鏈,利用區塊鏈技術提升其服務的透明性、便捷性。對於用戶而言,安全、能滿足需求的產品,就是好的產品,而不會特別在意它是 CeFi 還是 DeFi。

DeFi 和 CeFi 存在著競爭關係,但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兩者會長期共存,共同支撐起一個更廣闊的金融市場。

結語

DeFi 是一個極具潛力的發展方向,也是未來整個世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DeFi 的春天已經來臨,但也有不少人認為DeFi目前被過度炒作,此次介入很可能有「接盤」風險,等回歸理性後再考慮不遲。或許DeFi還需要走過一段曲折的路之後,才會進入高光時刻?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07/11/defi%e6%80%bb%e5%b8%82%e5%80%bc2%e4%b8%aa%e6%9c%88%e6%b6%a8700%ef%bc%8c%e4%bd%86%e4%bb%8d%e6%9c%89%e4%b8%8d%e5%b0%91%e4%ba%ba%e8%a1%a8%e7%a4%ba%ef%bc%9a%e7%9c%8b%e4%b8%8d%e8%a7%81%ef%bc%8c%e7%9c%8b/?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Omen:新一代的預測市場

    下一篇

    價格漲三倍收益卻能翻十倍還是「穩定幣」?網友:建議申請諾貝爾經濟學獎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