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結算銀行白皮書《數字時代的中央銀行和支付》~ 支付系統關鍵問題 - 冷萃財經

國際結算銀行白皮書《數字時代的中央銀行和支付》~ 支付系統關鍵問題

國際結算銀行白皮書《數字時代的中央銀行和支付》~ 支付系統關鍵問題
文章摘要:6月24日,國際結算銀行發布白皮書《數字時代的中央銀行和支付》。這份白皮書是國際結算銀行6月30日發布的年度經濟報告中第三章,提前將其單獨發表,由此可見對內容的重視。

6月24日,國際結算銀行發布白皮書《數字時代的中央銀行和支付》。這份白皮書是國際結算銀行6月30日發布的年度經濟報告中第三章,提前將其單獨發表,由此可見對內容的重視

本章共分為三大版塊:貨幣和支付系統的基礎,支付趨勢和政策,最後對未來的支付進行了簡短的討論。針對白皮書內容,我們為大家帶來系列解讀,共同探索技術為支付系統帶來了哪些令人興奮的機遇,中央銀行又將如何利用這些力量來實現共同利益?

  關 鍵 要 點  

  • 中央銀行在維護支付系統的安全和完整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他們為貨幣和支付的穩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 數字創新正在從根本上重塑支付服務的提供。各國央行正在擁抱這種創新,他們促進互操作性,支持競爭和創新,並運營公共基礎設施——這些都是方便獲取、低成本和高質量支付服務的必要條件。

  • 在數字時代依然至關重要的央行,自身也在不斷創新。特別是,央行數字貨幣(CBDCs)可以促進私營部門中介機構之間的競爭,為安全和風險管理設定高標準,並為支付領域的健全創新奠定基礎。

 支付系統的關鍵問題

在前章支付系統基礎篇中,報告解讀了貨幣及支付系統的基礎、演變及發展。可以看到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支付系統經歷了一次徹底的變革,新的支付方式和創新正逐步成型。儘管這些發展帶來了挑戰,但央行在支付系統中的核心作用仍然存在。本章將繼續為大家解讀支付系統的關鍵問題,這將影響各國央行如何推行系列公共政策。

獲得、成本和質量

今天的支付系統和其他大型(數字)市場一樣是多樣化、複雜的,亦是長期發展的結果

先拿零售和大宗支付系統來說,它們之間有著巨大的區別:零售支付佔總支付數量(即交易數量)的90%但不到總值的1%大宗支付系統有著頻繁但不連續的特點。

國際結算銀行白皮書《數字時代的中央銀行和支付》~ 支付系統關鍵問題

在零售支付方面,自1950年以來,許多國家採用了電子支付,並能看到信用卡和借記卡的快速增長,自動櫃機(ATM)被引入,基於網路和移動支付的出現,以及近年來提供電子支付服務的大型非銀行提供商的加入。由此,信用卡和電子貨幣支付的全球價值上升,而取款和支票的全球價值下降。總的來說,大約90-95%的現金提取和零售電子支付是國內的。雖然所有這些發展都加強了支付服務,但某些缺點是顯而易見的

獲得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獲得支付服務的機會有所增加,但還遠遠沒有普及。

獲得基本賬戶的機會一直在增加,特別是在南亞(如印度)、東亞(如中國)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然而,要向所有人提供交易服務,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由於缺乏交易賬戶,全球17億成年人和數億公司只能依靠現金支付。低收入個人、婦女和小企業仍然很可能得不到正規的支付服務。即使在發達經濟體,一些群體也無法獲得銀行賬戶和相關的支付選擇,有近一半的美國黑人和西班牙裔家庭沒有銀行或銀行存款不足。在歐洲,10%低收入家庭沒有銀行存款。在一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公司有賬戶,並缺乏獲得正規支付服務的機會,例如向供應商和僱員支付及接受客戶資金,這阻礙了企業獲得信貸等其他服務。

國際結算銀行白皮書《數字時代的中央銀行和支付》~ 支付系統關鍵問題

成本

零售支付的成本相對較高,並且受支付方式競爭程度影響。

不同支付工具的處理成本不同。現金、借記卡和信用卡都涉及不同的前端成本,即在櫃檯處理付款交易所產生的成本。現金還需要後台處理。對於借記卡和信用卡,幾乎所有的處理成本都是「商戶服務成本」,即商戶向發卡銀行、收單銀行和信用卡網路運營商支付的費用。

總體而言,信用卡支付佔主導地位的零售支付對用戶來說往往更為昂貴。對於金融機構和信用卡網路來說,信用卡支付是一個利潤豐厚的收入來源。這兩個特徵都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即這些機構將支付作為競爭護城河。在銀行凈息差較高的地區,國內支付收入與GDP之比(粗略成本指標)更高,說明了缺乏競爭

國際結算銀行白皮書《數字時代的中央銀行和支付》~ 支付系統關鍵問題

實際上,卡片支付網路通常需要三到四方來處理交易,並從中收取各種費用,有時甚至不透明。這些費用包括銀行間的交換費和到卡網路的許可費。即使是跨卡,收費差別很大。高級卡為用戶提供了額外的優惠,特別是收入較高的用戶。這些成本對終端用戶並不總是透明的,即使透明化,激勵錯位意味著支付方式的選擇沒有考慮系統整體效率。雖然已有一系列措施來降低卡支付費用,但小型公司和低收入用戶的成本往往更高。

此外,跨境支付不僅緩慢、不透明,而且成本較高,匯款等價值較低的支付就是最好的例子。現金轉賬是最昂貴的,這既反映了處理成本,也反映出在現金是唯一選擇的地方缺乏競爭。成本也因涉及公司的數量和類型而異。大多數跨境支付都是通過代理銀行網路進行的。以這種方式轉賬的匯款最貴,約佔匯款總值的10%,而通過匯款運營商(MTOs)匯款的成本幾乎僅一半,約為總值的6%。非洲等匯款渠道較少的地區面臨著高於平均水平的匯款成本,這使最貧困地區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

質量

最後,在便利性、透明度和速度方面,支付服務的質量還有待提高。儘管對實時支付的需求更大,但跨境銀行轉賬等方法通常需要數天的時間才能結清和結算。誠然,在國內,許多國家正在實施新的零售系統,這些系統提供幾乎即時的執行和連續的可用性,有些甚至是24小時服務,但它們並非普遍可用。總體而言,支付服務的質量仍低於不斷變化的客戶期望。

Covid-19大流行突出了在支付方面取得的進展和仍然存在的不足。雖然實體店和網上購物中使用非接觸式支付的能力支持了經濟活動,然而,數字支付仍然不夠方便,也不便於所有人使用。目前為改善這些情況所作的努力,包括允許對弱勢群體進行支付,可以加強金融包容性

產業組織:支付中的網路效應

要找出最有希望的政策來解決上述缺陷並改善支付狀況,關鍵在於了解它們的產業組織。支付是在複雜的市場中進行,會引發網路效應和系統參與者之間的互動。這些網路效應和相互作用可以影響鼓勵競爭和創新的政策設計,並有助於闡明中央銀行可以發揮的重要作用。

網路效應:也稱為網路外部性或需求側規模經濟,是指在經濟和商業中,描述商品或服務的額外用戶對產品價值的影響。當網路效應存在時,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會隨著用戶的數量而增加。

在支付系統中,這些效應的產生是因為使用特定支付網路的人越多,其他人加入的吸引力就越大。數字平台以一種特彆強烈的方式表現出這樣的特徵。

然而,網路效應可能是喜憂參半。雖然它們自然會帶來經濟收益的良性循環,但也會增加主導企業出現的風險,這些企業破壞競爭,給社會帶來成本。政策上的挑戰是在保證收益的同時避免成本。

支付系統是一個網路,參與者分為兩類:非銀行支付服務提供商(PSP)和用戶。PSP之間相互競爭,但這種競爭是在複雜的交互中進行的,這些交互會帶來微妙的權衡。在這種情況下,核心基礎設施的公共供應對於協調相互競爭的政策目標很重要。它可以讓網路效應蓬勃發展,同時促進一個有競爭力的公平競爭環境。中央銀行通過提供支付結算賬戶來履行這一職能。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央銀行在提供關鍵的公共利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個形象的比喻:城市集市

這裡潛在經濟學的內涵,可通過一個城市公共廣場中集市的例子來理解。城市廣場提供了一個公共空間,賣家可以在那裡擺攤,顧客也有機會探索和品嘗各賣家的商品。這樣的市場是一個在賣方和買方之間具有正外部性的網路,越來越多的買家來這個市場使它對賣家更有吸引力,反之亦然。

國際結算銀行白皮書《數字時代的中央銀行和支付》~ 支付系統關鍵問題

這些市場可以在保持競爭的同時,在參與者之間產生溢出效應。同類賣家可在價格和質量上競爭,當有攤販出售不同的商品時,他們都將直接受益於新買家的到來。例如,乳酪商會吸引乳酪買家,但這些乳酪買家也是蔬菜賣家的潛在客戶。這樣一來,賣方實際上可以從其他賣方的存在中獲益,即賣方之間存在所謂的「戰略互補性」。

此外,城鎮集市可受益於有助於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的公共基礎設施。公共廣場上的城鎮集市可以看作是一個公共提供的平台,服務供應商和用戶可以在這裡自由互動,獲取經濟效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人為的障礙或其他阻礙買賣雙方互動的障礙被消除。然而,賣方將受到最低標準的約束。經營這個市場的政府部門還會制定營業時間、攤位組織、價格透明度以及食品質量和安全等方面的規則。

支付系統就像這個城鎮集市。蔬菜賣家和乳酪賣家對應PSP,買家對應支付服務的用戶。從這個類比可以看出,支付系統中PSP和用戶之間的網路效應是顯而易見的。一個巨大的潛在用戶群吸引了那些希望迎合用戶需求的PSP,而豐富的PSP選擇將吸引更多的用戶。此外,提供類似產品的PSP也將在價格和質量上展開競爭。

中央銀行:複雜市場下的權衡

就像城鎮市場一樣,支付系統也可能受益於公共基礎設施。在這裡,中央銀行可以提供支付系統的核心基礎,以促進用戶的經濟收益,並制定技術標準、營業時間和其他規則,例如支持或要求使用通用定址標準、數據共享的開放API和其他元素,以確保競爭的公平競爭環境以及PSP之間的互操作性。

然而在支付環境中,通過數據-網路-活動(DNA)循環,競爭的本質轉變為了平台之間的競爭。擁有可擴展性和廣泛用戶群的大型、成熟的數字平台的公司之間的競爭,可能會有利於佔主導地位的企業,或少數能夠迅速在支付領域取得市場影響力的主導企業。

大型科技和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戰略集中在技術創新和個人數據上對現有的PSP構成了重大的競爭威脅。他們的數字平台體現了網路的傳統特徵(即網路外部性、規模和範圍經濟性、構建網路的固定成本大、增加新用戶的邊際成本低)以及附加功能。擁有大型數字平台的公司可利用其平台聚集大量數據,以進一步針對為其提供服務,由於其技術的跨服務性質,還可為用戶提供了極大的多樣性,並在利用數據,在不同活動之間建立聯繫。由於廣泛的用戶基礎,支付服務變得很簡單,乃至跨越服務和物理邊界

國際結算銀行白皮書《數字時代的中央銀行和支付》~ 支付系統關鍵問題

正如國際清算銀行 (BIS) 曾在2019年年度經濟報告的第三章提及:科技巨頭的進入在金融穩定、競爭和數據保護之間提出了新的複雜權衡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維護公平競爭和提高支付效率,國家當局之間乃至國際上的協調至關重要,可能需要中央銀行央行採取多種角色相結合的政策,我們將在下章介紹。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07/11/%e5%9b%bd%e9%99%85%e7%bb%93%e7%ae%97%e9%93%b6%e8%a1%8c%e7%99%bd%e7%9a%ae%e4%b9%a6%e3%80%8a%e6%95%b0%e5%ad%97%e6%97%b6%e4%bb%a3%e7%9a%84%e4%b8%ad%e5%a4%ae%e9%93%b6%e8%a1%8c%e5%92%8c%e6%94%af%e4%bb%98/?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兩部委聯合發布《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管理辦法》

    下一篇

    今日推薦 | 別傻了,交易所才是DeFi最後的大贏家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