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幣圈的哪個概念版塊最受人關注?答案不是公鏈,不是平台幣,而是DeFi。
近三個月來,DeFi項目MakerDAO的代幣MKR,最高漲幅達到了124%。
6月15日才剛剛發幣的Compound,其代幣COMP發行價僅18美元,但最高價卻一度突破300美元,漲幅高達1700%。
從知名度到流量,發幣讓DeFi項目收穫頗豐。但DeFi市值是否已被高估?在未來,高漲的幣價會不會反噬DeFi?
這些問題,只能留給時間來解答。
DeFi發幣潮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6月,DeFi項目紛紛掀起了發幣浪潮。
在洶湧浪潮中,Compound的代幣COMP可謂獨領風騷。
6月15日,COMP幣正式上線,並啟用了「借貸即挖礦」的分發獎勵機制。
玩家只要在Compound上參與借貸,就可以獲得COMP。
COMP一經推出,就立刻受到熱捧,幣價漲幅一度達到316美元。此後,COMP幣價開始回落,但目前幣價仍有212美元,較上線價格上漲1077%。
COMP幣價大漲,也直接帶動了Compound的業務量。DeBank數據顯示,目前Compound的資金規模(抵押總額+在貸餘額)已突破10億美元大關。短短兩周內,其資產規模上漲了7倍。
與此同時,COMP的推出,還刺激了整個DeFi生態的增長。DeFi Pulse數據顯示,在COMP上線後的7日內,有超過5億美元的資金注入了各類DeFi協議,平均每天超過7800萬美元。
在Compound之外,6月1日,去中心化交易所Balancer上線了自己的治理代幣BAL。
它推出了「流動性挖礦」的機制,玩家在平台上存入數字資產,為平台提供流動性,就可以獲得BAL作為挖礦獎勵。
6月23日,BAL開放提幣交易。交易所數據顯示,其起始價格為6.95美元,當日一度上漲到21.6美元,當前價格為10.19美元。
DeFi Pulse數據顯示,Balancer鎖倉量在最近一月內大漲1280%,已超越Uniswap,成為第一大去中心化交易所。
DeFi Pulse去中心化交易所鎖倉量排名
6月22日,DeFi項目DMM也發行了其治理代幣DMG,1570萬枚DMG被售出。
DMM是一個以現實資產(汽車)抵押作為背書,提供USDC、DAI與ETH的DeFi借貸平台。在公開發行DMG後,DMM從中獲利680萬美元。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DeFi項目的發幣潮還將繼續。
原因
DeFi項目紛紛發幣,這是為什麼?
數字文藝復興基金會董事總經理曹寅對一本區塊鏈表示,可能是因為需要給投資人一個交代。
例如,Compound發的幣有23.96%都分配給了投資人;而Balancer也有25%的代幣歸投資人、創始團隊與開發者所有。
此外,他認為,DeFi項目發幣,可以提升項目的流動性,讓項目實現冷啟動。
「無論是Compound還是Balancer,都通過發幣獲得了用戶與業務的雙重增長。」他稱。
DeFi項目dForce的社區負責人張棨彰對一本區塊鏈表示,DeFi發幣潮出現的原因,是大家認為DeFi已經成為風口,由此可以獲得更充裕的現金流。
「如果錯過了這個風口,團隊的現金流就會差很多。」他表示。
而像dYdX這樣有穩定現金流的DeFi項目,在他看來,不一定需要發幣。
dYdX是一個主打槓桿交易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槓桿交易與活期存款業務。
今年3月,dYdX開始收取手續費,玩家每筆交易需要向平台支付0.05%-0.5%的手續費。
DeBank數據顯示,dYdX的最新24小時交易量為248萬美元。如果它能實現每天500萬美元的交易量,就能獲得一年180萬美元的手續費收入。
「這意味著光靠手續費,就能養活一支小團隊了。」張棨彰稱。
而網錄科技副總裁李尼則表示,DeFi發幣潮的出現,會促使更多項目儘快發幣。
「目前來看,DeFi的應用場景還不是很豐富,項目同質化非常嚴重。」他表示。
以抵押借貸應用為例,目前,僅在以太坊平台,就有若干個與Compound類似的DeFi項目,用智能合約做數字貨幣借貸。
「這就會讓DeFi發幣產生先發效應。」李尼稱,「前期發幣的項目會倍受追捧,但後期發幣的項目則很難複製神話。」
多位從業者指出,大多數DeFi項目,可能最終都會發幣。
「像dYdX做到行業龍頭地位,一年的收入不過幾百萬美金。而Compound通過發幣,兩周時間就做到了23億美元的估值。」張棨彰說。
與此同時,業界人士也指出,與ICO相比,DeFi發幣潮出現了明顯的進步。
「DeFi項目發幣,可以被理解成是繼ICO之後的新階段。」李尼說,「現在的DeFi項目是先做產品、再發幣,比ICO進步了一大步。當年ICO靠一本白皮書就圈錢的模式已經破滅了。」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發幣之後的DeFi項目,撐得起來那麼高的估值嗎?
未來
業界仍然普遍認為,DeFi代幣大多欠缺價值捕獲機制。
MakerDAO、Compound發行的MKR、COMP等代幣,大多被稱作「治理代幣」。持有這些代幣,玩家可以擁有項目的治理權,如參與項目投票等,但代幣本身並不能為玩家帶來分紅。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首先是監管。如果代幣加入了分紅功能,就很容易被美國SEC認定為證券並叫停。」曹寅說,「此外,價值捕獲機制也十分考驗團隊水平,例如FCoin的FT最終就以崩盤告終。」
「不敢做」「不能做」,成為了許多DeFi代幣對價值捕獲態度謹慎的原因。
許多從業者指出,DeFi目前的市值存在虛高。
曹寅表示,傳統意義上的市值指標,即「當前幣價×發行總量」的演算法,並不適合評估COMP、BAL等剛剛發幣的DeFi項目——這些項目當前發行的數量有限,還沒有進行充分地交易。
他指出,應該使用「實現市值(realized cap)」來評估它們的真實市值。而實現市值的計算方式,則是計算一個項目歷史上所有幣的最新成交價格之和。
例如,某項目發幣1000個。第一天,A按照1塊錢的幣價買走50個;第二天,B按照10塊錢的幣價買走100個;剩下的850個尚未流入市場。如果按照傳統市值計算,該項目市值高達1萬元(10×1000),而其實現市值僅有1050元(50×1+100×10)。
顯然,實現市值更能表現出投資者付出的真實成本。
「COMP、BAL等項目的實現市值,遠遠小於市值。」曹寅說。
區塊鏈研究員孫原也表示,目前DeFi市場被嚴重高估。
他類比股票市場的市盈率指標,提出了「市存率」的概念,即市值與存款總量的比值,並以此評估DeFi的溢價。
例如,截至2019年末,工商銀行存款總量為22.98萬億元,市值為2.1萬億元。其存款總量是市值的10.94倍,市存率為0.09。
而DeFi Pause及DeFiMarketCap數據顯示,目前DeFi市場的總鎖倉量為16.2億美元,總市值卻高達61億美元,市存率為3.76。
也就是說,DeFi的溢價是工商銀行的41.8倍。「顯然過高了。」孫原說。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DeFi發行的幣,未來會如何?
張棨彰認為,從現金流的角度看,Compound是有泡沫的,其現金流遠遠無法支撐起23億美金的估值。
然而,Compound的泡沫還在繼續變大。「第一個原因是DeFi很火,有資金願意炒作DeFi;第二個原因是項目方希望持有更多的代幣,可能會回購COMP。」他說。
張棨彰指出,長期來看,如果Compound沒有給代幣持有人帶來足夠多的價值,這個泡沫肯定會破。
「對於DeFi項目而言,發幣就是一把雙刃劍。」 李尼說。
DeFi代幣會重複ICO的命運嗎?人們難免提出這個質疑。
6月18日,有用戶詢問Compound創始人Robert:「早在2018年,中國交易所FCoin就提出了『XX即挖礦』的概念。但FCoin最終跑路、幣價歸零。如果COMP的幣價一直在跌,你會怎麼辦?」
他的回答是,即使沒有COMP,Compound協議也能正常工作。「因此,幣價下跌對我來說不是問題。」
但對他來說,發幣成本是0,而投資者掏出的,則是真金白銀。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07/02/defi%e6%8e%80%e8%b5%b7%e5%8f%91%e5%b8%81%e6%bd%ae%ef%bc%9a%e5%b8%81%e4%bb%b7%e5%a4%a7%e6%b6%a817%e5%80%8d-%e5%b4%a9%e7%9b%98%e5%b0%b1%e5%9c%a8%e4%b8%8d%e8%bf%9c%e5%a4%84%ef%bc%9f/?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