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美數據戰爭解析—— 數字經濟血液資源之爭與區塊鏈扮演的角色 - 冷萃財經

從歐美數據戰爭解析—— 數字經濟血液資源之爭與區塊鏈扮演的角色

從歐美數據戰爭解析—— 數字經濟血液資源之爭與區塊鏈扮演的角色
文章摘要:        美國嚴重的新冠疫情和黑人暴亂下,掩飾和導致著很多全球經濟重大的變化趨勢。美國固然以中國為主要敵人而採取了一連串的政治和經濟攻擊,但對歐盟也沒有客氣,特朗普與法國總統馬特龍的會談「非常艱難」,他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更是已經搞得與敵人無異。在檯面上,歐盟沒有對美國說太多話,但台下的動作很大。如果說中美正在「脫鉤」,其實歐美「脫鉤」的動作也很多。歐盟對美國的幻想在近期歐美政經關係的不斷事實教育下也已經破滅,現在以德法為主的歐盟同樣思考著一個去美國化的歐盟如何運轉。對美國的指望少了,自然對自身利益的考慮就多了,歐美數據戰爭的可能性因此大增。 

從歐美數據戰爭解析—— 數字經濟血液資源之爭與區塊鏈扮演的角色

        美國嚴重的新冠疫情和黑人暴亂下,掩飾和導致著很多全球經濟重大的變化趨勢。美國固然以中國為主要敵人而採取了一連串的政治和經濟攻擊,但對歐盟也沒有客氣,特朗普與法國總統馬特龍的會談「非常艱難」,他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更是已經搞得與敵人無異。在檯面上,歐盟沒有對美國說太多話,但台下的動作很大。如果說中美正在「脫鉤」,其實歐美「脫鉤」的動作也很多。歐盟對美國的幻想在近期歐美政經關係的不斷事實教育下也已經破滅,現在以德法為主的歐盟同樣思考著一個去美國化的歐盟如何運轉。對美國的指望少了,自然對自身利益的考慮就多了,歐美數據戰爭的可能性因此大增。 

        數據已經在中國被確認為新的生產資料,將之與土地、資本和技術等傳統生產資料放在了同樣重要的地位。而歐盟對數據重要性的認知同樣在提升,而因此將數據的「主權」放在了高度重視的位置,當歐盟的官員們審視歐盟數據的時候,他們驚恐地發現,由於過去30年歐盟在銀行卡和信用卡技術上落後,導致歐盟經濟中最重要的數據——支付交易數據實際上是被美國所控制的。這個問題在以前歐盟與美國是緊密盟友時關係不大,沒有引起重視。而新的政治背景下歐盟已經準備應對一個對歐盟越來越不友好、激烈爭奪甚至試圖掠奪歐盟經濟利益的美國時,赫然發現在數據上形成了一個「阿喀琉斯之踵」,這自然是未來歐盟政經發展的巨大隱患,歐美數據戰爭由此開始醞釀。 

         2020年2月,建立歐洲銀行卡組織的報告提交給了法國經濟部,內容是建立歐洲自己的銀行卡組織,從而將支付交易手續費和個人數據留在法國。這一項目已經得到了歐洲央行和歐盟委員會的大力支持。而這一報告已經得到政府批准,據說7月開始的這兩周就將付諸實施。這個行為毫無疑問是歐盟試圖從美國手中拿回歐盟數據的前哨戰。美國現在瘋得厲害,對於歐盟此種有損美國數據權力、利益的作為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所以大概率地一場歐美數據戰爭即將打響。

從歐美數據戰爭解析—— 數字經濟血液資源之爭與區塊鏈扮演的角色

         歐盟為什麼寧願冒著美國和特不靠譜暴怒和報復歐盟的極大概率推進建立歐洲銀行卡組織呢?因為當下按照法國官員的話說:如果明天特朗普禁止威士卡和萬事達卡與歐洲金融機構合作,法國的電子商務將在4秒內跪下,而零售業將在5秒內跪下」。威士卡(VISA卡)和萬事達卡都是美國企業發行的,而當前歐盟支付清算系統,居然沒有涉及用於境外支付。所以通行的是,法國人在國內用本國系統支付,而幾乎所有的境外支付,都是使用VISA卡和萬事達卡。所以境外支付的數據絕大多數都在美國人手裡,第三方(兩家卡公司)的決策體系都在歐盟司法管轄之外。這種嚴重的情況並不僅限於法國,而是整個歐盟。所以美國疫情的嚴重,對於歐盟來說就是一個拿回數據主權的天賜良機——趁你病要你命

        上述的歐美數據之戰表明,隨著數字時代和數字經濟的來臨,新的生產資料數據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就像石油當年的演變一樣,在最初認為石油只是能製作希臘火(燃燒武器),隨著石油應用的擴展,逐步演變成為能源和化工原料兩大極為繁複的應用系列——從而讓石油成為數十年來大國爭奪最厲害、甚至不惜訴諸於戰爭的最重要資源。數據在新時代的重要性將比石油更重要,所以歐盟的此番作為也不是沒有意義的。目前全球市值過500億美金的互聯網公司已經超過10家,這些公司所提供的所有產品和服務都由數據構成,其所擁有的數據是這些公司的核心經濟價值。事實上,由於當下全球互聯網公司之中盈利的很少,絕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的估值都基於各自不同業務模式對其平台上數據進行建模分析的結果數據就決定了互聯網平台的估值、價值和市場價格

從歐美數據戰爭解析—— 數字經濟血液資源之爭與區塊鏈扮演的角色

        我們知道,區塊鏈一大功能就是去中心化數據儲存,為了保證數據安全,在POW機制上甚至每個節點都備份全套數據,即使是POS機制,也會在數十個超級節點中重複備份全套數據。區塊鏈的這種特點被稱為「重複重複再重複」的高冗餘度數據保護。那麼區塊鏈保護數據的能力是否真的很強嗎? 

        事實上,區塊鏈目前保護隱私數據的能力也還是發展初期,我們在幣圈每天都可以聽到數據泄露、黑客盜幣之類的事件,就是明證。其實區塊鏈在數據方面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例如公鏈等追求的全網透明驗證,這是對數據的求真」;二是例如匿名幣等追求的對隱私數據的匿名和隱藏,這是對數據的「密藏」。 

        這兩個方面要綜合起來,才能發揮區塊鏈在數據保護上的潛力。很多人錯誤以為由於區塊數據的寫入需要全網透明驗證,因此區塊鏈的數據隱私不可能得到保護。其實這是對以同態加密和零知識證明為代表的加密技術缺乏足夠了解的緣故。區塊鏈保護數據的正當打開模式是,將數據分為可公開信息和隱私數據兩部分,可公開信息追求全網透明驗證以保證數據真實性。而隱私數據(例如個人KYC)這通過零知識證明等加密技術來實現只有個人可控制。

從歐美數據戰爭解析—— 數字經濟血液資源之爭與區塊鏈扮演的角色 

        所以區塊鏈是未來數據戰爭的「和平使者」,重要節點都儲備全網公開數據,共享之下,自然無需戰爭。而隱私數據則無論在何地,都只有個人憑藉私鑰才能打開。它起到了一種勘定「數據採礦權」的確權作用

        數據的價值越來越大,例如日本的EverySense公司曾研發了一款手機應用程序,用戶下載程序後可以提前設置願意出售的感測數據,比如位置、步數、氣溫等。消費者提供3個月的個人位置數據,可以獲得500日元。這樣的資源成為新的經濟體系的運行血液,從而催生爭奪數據控制權的戰爭。而未來區塊鏈將如同各國簽訂邊境條約,讓數據的控制權有其合規邊界 

        以上就是藍調對於由歐美即將展開的數據戰爭而對區塊鏈未來在數據保護和勘界方面功能應用的相關思考。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站在未來看現在,藍調與你一起感受時代之風!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07/02/%e4%bb%8e%e6%ac%a7%e7%be%8e%e6%95%b0%e6%8d%ae%e6%88%98%e4%ba%89%e8%a7%a3%e6%9e%90-%e6%95%b0%e5%ad%97%e7%bb%8f%e6%b5%8e%e8%a1%80%e6%b6%b2%e8%b5%84%e6%ba%90%e4%b9%8b%e4%ba%89%e4%b8%8e/?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傳聞中的WDC錢包,到底什麼來頭

    下一篇

    深圳擬重點扶持12大數字經濟產業:區塊鏈、金融科技在列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