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當「coinbase效應」開始被廣泛提及的時候,似乎預示著進入山寨季,不過別忘了,當下的這些「明星」,如果是從兩三年前來的,那離歷史高位還差著十倍。
今天,海外加密交易所巨頭coinbase宣布將考察18個幣種(如下圖),也就是這其中有一種或多種將上線coinbase,而投機資金也在開始影響這些資產的價格。
(這裡面你認識多少呢?有的名字太長,圖上寫不下就只寫了個簡稱或是幣名,大概了解下即可)
據coinbase上午的統計,列出的這18個「財富代碼」在這一消息出來後上漲了8~25%,平均17%。
要注意前面提到了,只是考察(項目方提出申請,滿足一個基本門檻即可),不代表一定能上線,之前有的幣可是放在這樣子的名單里兩年了,也沒下文的。
當然這並不影響短期投機,今天也看一些社群里在討論這裡最終有哪幾個會成功上位,大家有什麼想法的也可以在文末留言,我這裡把這些項目大概是做什麼的稍微整理一下:
Aragon—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一個可以讓任何人創建和管理任意組織(公司、開源項目、非政府組織NGO、基金會、對沖基金…的dApp,市值3399萬美金
Aave—defi借貸金融平台,市值1.19億美金
Bancor— defi去中心化交易協議,市值5365萬美金
Siacoin—去中心存儲,市值1.25億美金
Origin Protocol—去中心電商應用,市值1900萬美金
Ren—分散式暗池交易,市值6200萬美金
VeChain——跨鏈+公鏈,市值5.49億美金
Arweave—區塊鏈存儲
COMP——?這個好像沒查到有交易價格
DigiByte—支付,市值2.4億美金
Horizen—匿名pow系列,市值6806萬美金
Livepeer—視頻直播應用
NuCypher—分散式秘鑰系統
Numeraire—數據經濟,市值3824萬美金
Render Network—未知
SKALE Network—以太坊側鏈
Synthetix—defi衍生品合成資產,市值1.96億美金
KEEP— 以太坊隱私層
這十八種中,能查到市值的我都列出來了,沒有列出的一類是比較新的,只上線了些小交易所,還沒被行情軟體收錄,還有就是大概只做了私木融資,沒有落地也還沒對外開放信息的。
我暫時不覺得這些幣種的選擇代表了什麼趨勢,更多的可能是指的這兩年還活著的,還有點實力,團隊還沒放棄的,根據coinbase前幾次考察情況來看,十個裡面能有一個有上線消息的就不錯了,所以,可以關注關注,但也不用太拿這個名單當回事,因為也說明不了啥的哈。
來說說「Coinbase效應」這個大羊腿
今天既然聊到這了,就來說說這個「coinbase效應」,加密市場一直因其自由開放,成為投機者們的天堂,也因此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可以產生超額收益的投機點,這裡是沒有什麼邏輯可言,比如炒合作新聞,炒主網上線,炒版本升級2.0,3.0,4.0...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而在這些「約定俗成」之中,還有一個就是炒上線大平台。
從歷史上看炒上線比較明顯的,一個是幣安,當然現在貌似沒啥效果了,基本是上線即收割,另一個就是coinbase了。
雖說前兩年山寨市場的爆發讓幣安上位宇宙第一大加密交易所,但coinbase作為海外老牌平台,還是合規的,勢頭也一直不減,特別是在現今海外定價權越來越明顯的時候。
而所謂的「coinbase效應」,也就是當一個幣被coinbase宣布即將上線,立馬就會蹭蹭蹭飛天:
而且coinbase強悍的地方是和隔壁上線收割的路數不一樣,往往上線當天,還能強勢往上飛,比如五月底的OMG和最近的MKR,有興趣的可以去搜一下k線看看,這也是為啥當一個幣被他們關注時,韭菜們會異常興奮。
這種拋物線般的漲幅,肯定是有短期遊資去炒,項目基本面的變化根本不足以承載市值增長几十個點的飆升,不過業內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對於任何上線的項目,coinbase給它提供的資源、用戶和流動性扶持,這個對網路價值的影響是長期且深遠的。
所以,雖說短期有過熱,但長期也不是壞事。
早期擼coinbase上線信息可能都不只是大羊腿了,程序猿科學家圈子流行這一種方法是通過API去探測交易所網站是否有準備上架新幣種,因為一般上架前都會額外做頁面UI介面這些。
通過這種方式往往可以在交易所上幣公告前幾個小時得到「財富密碼」,提前埋伏,等大家FOMO而至時,再悄然退出深藏功與名。
當然這種也達不到暴富的程度,因為通常如果是新幣的話,初始流動性也有限,也沒有太多貨。
不過好景不長,後面交易所也學聰明了,公告都做在增加網站信息之前,哈哈。
現在可能的一種方式就是不斷爬各類交易所公告或是社交賬號的內容,一旦發現上幣信息,迅速買入,甚至專門做一套這種機器系統自動追單。
但擼幣的難度仍舊在提升,一是大部分所大部分幣已經沒有太多的上線漲幅效應,另一個是唯一還有些賺錢效應的coinbase,這家的「鬼花樣」也是越來越多。
比如像今天這個消息,翻牌就只是考察,最終誰上誰不上咱不知道,這就給投機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別看今天漲了,明天呢,後天呢,這裡面還是有些小幣是有無人問津,不得不最後放手一搏之感。
甚至要等最後官宣上線了,也還未必能成,比如MKR,最近這個上線coinbase pro已經是第二次了,有多少人知道?
MKR去年是和柚子一波上線的,大概4月份官宣的也炒了一波,結果因為初期流動性不足被退了,這到壞事最終變好事,今年又炒了一波。
這是MKR這兩年的行情,紅框是因上線coinbase炒的兩波,今年漲得也凶,但好像還沒到去年那時的高點。
除此之外,還有你知道coinbase上線和coinbase pro上線的區別嗎?然後你又知道coinbase custody嗎?
現在基本上只要上pro就可以狠炒了,至於那個custody,就是託管,也就是說對那些pos幣有抵押收益這些,用戶可以以他家交易所為入口來參與抵押投票之類的活動。
目前有一部分是只開了custody,沒有上線交易的,也是可以拿來炒的,比如之前的matic,另外還有ada,也是常年說要上沒上的,當然這可能有一個原因是他家的主網一直沒真正落地。
所以這一塊總結下來就是,一個幣在其生命周期中的自我修養,在於最好能好好利用coinbase炒作四-五波:
1. 初上線—上託管,2.曖昧期—上觀察欄,3.成熟期—上pro(折騰下這裡可能可以炒兩次),4.輝煌期—上coinbase成為王者。
不過,coinbase也不會是永遠的香餑餑,據我觀察歷史上的一些數據,炒作上線的收益表現大多和市場周期以及項目本身的情況相關。
市場周期的話,熊市顯然是不要指望的,大多彪悍的漲幅也都發生在大環境強勢的前提下,自五月下旬開始,coinbase效應顯現,也說明了我們山寨市場的紅火。
項目本身的話就看市值、籌碼之類的情況,通常來說籌碼相對集中,或是市值不高的拉升幅度會相對大一點。
這裡放一張老外以前總結的上線coinbase的一些項目上線後的短期收益情況:
它這裡標的是超額收益,這個超額對標的是如果把同樣的資金一半放比特,一半放以太的收益。
可以看出前兩年,還是市場活躍的時候,其實也還好吧,只是短期看起來火熱,如果把時間拉長一點,能不能跑贏比特以太都還是要打問號,所以對於炒上市這樣的毛,要不你本身就看好這個標的有提前埋伏,要不就是有提前知道消息的絕對優勢。
結語
幣圈自帶金融屬性,也自然是要與炒作和泡沫為伍,我們說它炒作,不是否定,這個東西本身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可以關注跟隨,只是說個人應注意其中的風險,特別是這種弱肉強食的市場,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或者優勢,還不如求穩,也不必太艷羨那些拋物線走勢。
每次當「coinbase效應」開始被廣泛提及的時候,似乎預示著進入山寨季,不過別忘了,當下的這些「明星」,如果是從兩三年前來的,那離歷史高位還差著十倍。
也不要忘了,當啥也不懂只是跟隨炒作的嫩韭開始賺很多錢的時候,離市場的頂部也就更近了。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06/11/coinbase%e4%bb%8a%e6%97%a5%e7%bf%bb%e7%89%8c18%e4%b8%aa%e6%a0%87%e7%9a%84%ef%bc%8c%e6%97%a5%e5%9d%87%e6%b6%a8%e5%b9%85%e8%b6%8520%ef%bc%8c%e8%bf%98%e5%80%bc%e5%be%97%e4%b8%8a%e8%bd%a6%e5%90%97/?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