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網誕生的早期是報紙的黃金時代。
在此之前的幾年裡,報紙通過壟斷當地市場、縱向整合和廣泛的讀者群獲得了難以置信的利潤。
然後,互聯網對其帶來了猛烈的衝擊。首先,Craigslist 打破了分類模式,削弱了報紙行業一個可靠的收入來源。然後廣告平台和搜索引擎開始吸走廣告收入,並盜走其內容。社交媒體加速了這一趨勢,帶來了對突發新聞的競爭。報紙的「專輯模式」崩潰了,單篇文章點擊模式佔據支配地位。
直到2020年,互聯網對報紙行業的「大屠殺」才趨於穩定。每月的訂閱服務慢慢地站穩了腳跟,但僅限於最受尊敬的全國性報紙。
早在2016年,美國勞工統計局就發布了自1990年以來26年間媒體就業趨勢的數據[1],數據表明了美國的報紙行業的工作崗位大幅下降[2],從1990年的近45.8萬下降到2016年3月的約18.3萬,降幅近60%;同一時期,美國互聯網出版和廣播行業的就業人數從約3萬人上升至近19.8萬人。新聞製作的過程也被改變了。
2020年的目標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支柱:銀行。
加密時代不起眼的銀行
在互聯網時代,美國的銀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移動銀行已經成為常態。支票現在是掃描的,而不是實體的存入。數字銀行 (Neo banks[3]) ——Monzo、Chime、Revolut——正在崛起,它們專註於移動銀行,不斷創新 (貨幣的自由兌換!免費的自動取款機!)。在某些支付網路中,銀行轉賬可以實時進行。然而,一些奇怪的特徵仍然存在。
1931年美國聯合銀行發生的銀行擠兌。圖源:Wikimedia
銀行的工作日營業時間仍然是9點到5點。實體銀行分支機構 (據最新統計,在美國至少有 83,000 多個) 對於吸收零售存款仍然至關重要。銀行轉賬仍然需要幾天時間 (至少在美國是這樣)。法律保護了用戶的資金,但也使得任何人開辦銀行都很困難。電匯仍然有很高的手續費用和一個繁瑣的發送資金過程(發送路徑?賬戶?收款方姓名?地址?銀行地址?)。
即使是簡單地開一個銀行賬戶也需要2天到36天:
在各大銀行開設活期賬戶需要的工作日。來源:Opening an Account
引入 Compound.
銀行挑戰者
鑒於只有 1.17 億美元的存款 (相比之下,摩根大通有1萬億美元以上的存款),Compound 似乎是一個不尋常的銀行挑戰者。
Compound 協議存在於以太坊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代碼[4]中。
據最新統計,世界上只有幾百萬用戶知曉如何使用區塊鏈網路。
但 Compound 預示著銀行業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本質上說,銀行是一頭極其簡單的野獸:儲戶以低利率存款,借款人以更高的利率把款借走。
銀行通過這兩者之間的息差,也即凈息差 (net interest margin) 賺錢,並確保借款人還款。銀行和政府的目標都是防止出現流動性危機。
根據這個定義,Compound 就是銀行。儲戶將加密資產存入 Compound 以賺取收益。借款人借走這些代幣,但也提供抵押品。Compound 利用息差賺錢。但是 Compound 有一些傳統銀行沒有的超能力。
我們來談談其中三點:
1. Compound 是全球性的
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訪問它。在1999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被廢除之前,美國的銀行是不允許跨越州界的。今天,全球性銀行已經很少了。
智能合約和區塊鏈讓全球性銀行不僅成為可能,而且變得不足為奇。
2. Compound 由代碼來管理,而不由人來管理
銀行受到嚴格的監管,因為它們控制著你的資金,可以帶著錢逃之夭夭,也可以把錢借出去。定期的銀行審查保護了用戶資金,但也限制了誰可以開辦銀行,從而減少了競爭。
Compound 協議制定了自己的規則:其開發人員編寫協議,並為用戶或協議治理者 (投票者) 保留大部分權利。對於 Compound 這樣的銀行業的挑戰者而言,不受傳統監管的束縛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這並不意味著 Compound 沒有風險——借款人仍然可能違約,代碼可能有漏洞,但 Compound 的所有者不能攜款逃跑。
3. 就像互聯網一樣,區塊鏈全天候運轉,速度如閃電
Compound 可以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實現在全球範圍內的資金轉移。發送10億美元可以僅0.5美元的交易費完成。相比之下,美國的銀行系統是由上世紀70年代 COBOL 大型機拼湊而成。
金融服務的未來
我認為,我們正在重新定義銀行。畢竟,我們已經通過實時報道、社交媒體和新聞聚合器重新定義了21世紀的新聞獲取方式。
銀行不會在一夜之間被徹底改造。畢竟花了20年的時間,我們才在報紙行業感受到了互聯網的全部力量。用戶需要能夠訪問區塊鏈。人們將需要像曾經討論憲法或銀行章程一樣討論智能合約。風險管理需要成為規範。但未來已經來臨。
這種衝擊不會只停留在銀行,而是將衝擊華爾街的大部分地區。自2009年推出比特幣以來,加密貨幣交易所激增,創造了一個真正的替代金融系統,在全球進行24/7的資產交易。像 dYdX 這樣的智能合約項目使得做空變得微不足道和容易變現。像 Uniswap 和 Kyber 這樣的交易所允許在全球範圍內以任意金額進行任何資產的交易。
雖然金融科技創新在過去十年里已經加速發展,但真正的金融衝擊才剛剛開始。
參考鏈接: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06/05/%e4%bb%8a%e6%97%a5%e6%8e%a8%e8%8d%90-%e5%b0%b1%e5%83%8f%e4%ba%92%e8%81%94%e7%bd%91%e6%94%b9%e5%8f%98%e4%ba%86%e6%8a%a5%e7%ba%b8%e8%a1%8c%e4%b8%9a%ef%bc%8cdefi%e4%b9%9f%e5%b0%86%e6%94%b9%e5%8f%98/?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