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 Wilson 和 Chris Dixon 談「破壞性創新」,超級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 - 冷萃財經

Fred Wilson 和 Chris Dixon 談「破壞性創新」,超級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

文章摘要:Fred Wilson (聯合廣場風投創始合伙人)和 Chris Dixon(A16Z Crypto管理合伙人) 兩位 VC 對談,他們在互聯網早期都有不錯的戰績,同時也是加密貨幣的信仰者和重要投資者。聽聽他們怎麼看待過去和未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移動互聯網和加密貨幣誰更具有破壞性創新的能力。對話的前半段稍覺 boring,但後半段我覺得非常不錯,他們將投資早期互聯網的時機,經驗和感覺運用到加密貨幣上,不明覺厲。

Fred Wilson (聯合廣場風投創始合伙人)和 Chris Dixon(A16Z Crypto管理合伙人) 兩位 VC 對談,他們在互聯網早期都有不錯的戰績,同時也是加密貨幣的信仰者和重要投資者。聽聽他們怎麼看待過去和未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移動互聯網和加密貨幣誰更具有破壞性創新的能力。對話的前半段稍覺 boring,但後半段我覺得非常不錯,他們將投資早期互聯網的時機,經驗和感覺運用到加密貨幣上,不明覺厲。

這二位顯然是老友,經常互相插話和省略,聽譯起來比較痛苦,且對話較長近一小時,內容也有些鬆散。決定採用總結提煉觀點的方式進行敘述。分段小標題為譯者所加,翻譯錯誤在所難免,有興趣可以去這裡聽原文。

原文標題:《Fred Wilson Vs Chris Dixon:現在也許是 30 年投資生涯最有趣的時刻》
作者:橙皮書志願者 realthinkbit

Fred Wilson 和 Chris Dixon 談「破壞性創新」,超級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

對話音頻:a16z Podcast | Technological Trends, Capital, and Internet「Disruption」

誰才是破壞性創新?

2018 年互聯網已經成長為萬億元生意,有人認為互聯網已經足夠成熟(不夠創新),很多新技術湧現:AI,自動駕駛,虛擬現實 / 增強現實,加密幣,無人機等等。我們或許應該討論我們現在在哪,如何考慮下一個十年,二十年的趨勢。

Wilson 傾向於通過 Carlota Perez (著作《技術革命和金融資本》)建立的框架來解釋,但 Dixon 認為信息革命和前幾次技術革命浪潮的區別是:這次的主角是軟體。比如造汽車,100 年前你造汽車,核心的東西和現在差不多,之後就是一些周邊優化的內容;再比如電視,核心的東西沒變,只是增加彩色,高清這些圍繞核心的優化。互聯網是非常輕量化的網路協議,大部分智能都集中在節點和伺服器上。軟體是有很大自由度改變的,有很大的可塑性可以演進。軟體的核心不像汽車和電視,是可以完全改變的。Fred Wilson 和 Chris Dixon 談「破壞性創新」,超級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

雖然有很多創新,但並不是破壞式創新。對於科技巨頭,你不會覺得 AI,自動駕駛對他們造成破壞,不會覺得從桌面到移動互聯網的轉變使他們混亂,這些可能只是更進一步的鞏固了他們壟斷的市場地位,因為他們在數據方面佔有絕對的優勢。自從 iPhone 出現以來的 Top100 和桌面 Web 的 Top100 沒有太多不同。Facebook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本來移動計算可能對他們造成破壞,但當他們意識到並調整了重心,就又獲得了優勢地位。

即便如此(移動互聯網並不具有破壞性創新),Wilison 還是不解地圖為什麼沒有成為共享出行的默認介面。為什麼不是 google map 成為各種出行方式:汽車,自行車,滑板等的調度介面。這也許就是很多創新如 AI 沒有顛覆大公司而是成為增強大公司和現有工業機構的現狀。

加密幣是非常具有破壞性的,因為他是真正改變商業模式的,不僅是技術上的改變,而是從商業模式根基上的改變。你不是通過廣告貨幣化,不是通過訂閱貨幣化,你通過底層的 Token 來貨幣化。

移動計算不是顛覆性的,互聯網是,加密貨幣是。(Some ways crypto like the Internet is the first kind of potentially major disruptive wave).

Google 是把廣告的模式對接到應用程序上,比如瀏覽器,比如搜索。微軟是把付費模式對接到軟體上,比如 Outlook。現在你告訴 Google 沒有廣告產品了,這是顛覆和破壞性的。當你改變商業模式時,所有的東西都改變了,突然你的優勢變成了劣勢。突然很多新的入口產生了。

歷史的窄縫:創新的 timing

Wilson 談到 97-98 年撥號時代已經有 podcast 了,他的一個朋友 Josh Harris 建立 pseduo,製作非常基礎的語音和視頻。只是時間早了 15 年, 其他的想法都是對的。

他倆有個在紐約的朋友,在 99 年做了 decidment,類似 youtube。然而 99 年的基礎設施根本不成立。如 Monowitz 所說,在寬頻普及之後,Web 才可能真正有意義。當年 Youtube 做的一個有洞見的事情,是在 MySpace 里可以內嵌 Youtube 的鏈接,每個人只需要發送一個鏈接就可以播放,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可以說,寬頻普及和嵌入式播放器這兩件事,成就了 Youtube 並甩開了對手。其他競爭者如 Vimeo 受制於保守的財務策略(不那麼敢於燒錢)和對版權的做法(不像 Youtube 完全放任自流)

譯者註:關於 Twilio(略),雲計算三強的討論(略), 企業 SAAS (略)感覺和主題關係不大,均省略。

不斷變化的資本市場,對於 VC,很大的改變就是新的籌資方式如眾籌,I-C-O;當前的創業公司有比任何時期更多的錢以及更多的渠道籌錢,傳統的天使投資 / 早期 VC 資金爆炸會傳遞到後期,如軟銀和紅杉繼續增大和提高基金規模。加密幣行業,很多人蜂擁而至,用商業計劃書就籌了很多錢。我們正在建立一個新的資本市場,看到了新的籌資方式,全球性的,任何人都可以參加。Wilson 認為這是巨大的創新。有人說這是騙局,會讓人損失錢,但他認為對創業者好的事情就是對投資人好的事情。

兩人都同意 Twitter 和 Twitter app (第三方客戶端)很悲劇,其實可以構建一個巨大的開發者生態系統,可以如音樂會一樣工作,我們希望看到一個開放平台,但不能允許有人通過客戶端把大量的用戶帶走(Wilson 當時在 Twitter 的董事會任職),如果比特幣提前四年誕生 2005 年就存在,Twitter 很大概率可以採用 token based 商業模型,twitter 第三方客戶端可以基於 twitter 協議成為 twitter 重要的協作方。這是非常完美的。我們最終可以看到非常強大的生態。

Money Crypto vs. Tech Crypto

Facebook 的早期用戶在 2003 年就知道這是個好東西,但到了 2011 年 Facebook 上市他們才能真正投資。但如果你是 Bitcoin 的早期用戶,在 Day One 你就可以擁有 Bitcoin。加密貨幣的偉大在於,可以允許早期使用者不僅是用戶,而且如果他們願意持有,可以參與 Bitcoin 的財務投資,可以 HODL。某種程度,這使得投資世界和使用世界合一了。就如 Wilison 上周看過的一篇博文,加密幣的貨幣部分和效用部分。比特幣極端主義者專註在比特幣,技術極客專註在平台,智能合約。

以前用戶只是用戶,投資者只是投資者,而加密貨幣使得既是用戶又是投資者成為容易而且正確的事情。

Twitter 的用戶創造了 Twitter,Facebook 的用戶創造了 Facebook,但使用產品的人沒有參與產品的創新和超越。技術發展史上的悲劇就是這樣。無法逃避產品的生命周期:產品平台一開始拚命吸引用戶,發展的很好,瘋狂增長但隨著時間推移到達頂峰後,如同 S 曲線所示,很難再增長。這並不是管理者或員工做錯了什麼,這只是這種商業模式的內在邏輯。

當餡餅的體積在增長時,沒人在意某一塊餡餅,但當餡餅(市場份額)停止增長,每一塊餡餅都在被爭搶。由此軟體行業有很多內部戰爭,微軟和 Netscape,Facebook vs. Zynga。傳統經濟學,競爭來自替代,而科技行業其實未必需要如此。

何時翻轉:虛擬世界 (e) vs. 真實生活 (IRL)

某些行業監管者或資本的守護者會抨擊說加密幣都是垃圾,但真相是很多人並不是 pumping and dumping, 更多是信仰者。Wilison 自己的體會是,如果法幣轉換到加密貨幣,就一般不會撤出,會繼續在這個行業里循環。Chris 則認為仍處在中間的過渡階段,數字世界越來越重要,但某種意義上仍然認為人們目前更偏重於物理世界。

傳統經濟學家對比特幣的批評都是說它是假錢,假的權利。正如人們每次談到在線的東西時,總要加個 e, esports, ecommerce, 總要添加個前綴,當增加修飾詞稱呼時,總認為它是處於從屬地位的。這證明了離線世界的偏見。但總有一天會翻轉過來。比如 Amazon 已經被稱為商業,而沃爾瑪被稱為 meatspace (物質世界)或線下商業,IRL (In real life)。

我們正在經歷這個轉型期,數字化商品已經成為巨大的產業。比如視頻遊戲和域名這樣的數字資源。Wilison 說自己是域名的收集者,長期 Hold,就像互聯網的房地產,就像擁有中央公園或者周邊的房地產,這就像宗教一樣。他從不出售域名,只是交換域名。

數字稀缺的藝術產品

Dixion 回憶提到:很多時候如移動技術在 2011,2012 年發展的很迅速,但他當時不認為將完全取代桌面,只是認為移動是個事,但沒認為是個大事。而現在意識到其實當時正處於曲棍球曲線右端(譯註:曲棍球杆左端平坦,右端突然上升)。而目前的電子競技也許又處在當年移動互聯網的階段(馬上就要開始突然上升)。

Wilison 則認為 NFT (Non Fungible Token,比如加密貓)是很大的創新,人類之前從來沒有創造這種不可複製的數字商品的能力。阻礙數字商品發展的商業模式是當你有一首 MP3 或者 MPEG 圖像你可以複製發給 100 萬人。他在向一個懷疑論者解釋這個觀點時舉例:假如你花了 6 個月沉迷一個遊戲,你從遊戲里收集了大量視頻但它們都局限在這個遊戲里,想像下如果你可以把這些從遊戲中抽取出來,放到錢包里如同存到銀行里,然後可以再放到其他遊戲里。Dixion 認為遊戲因為極其快速的迭代,可能會率先採用加密貨幣,Wilison 補充遊戲的參與者:孩子和年輕人更容易接受加密貨幣:告訴他們下載具有存儲 NFT 能力的以太坊錢包,然後就可以把他們的遊戲成果轉移到 Coinbase,他們不會拒絕。

Dixon 談到數字音樂由於盜版的泛濫已經把歌手擠到線下的歌唱會,NFT 可以通過數字稀缺把音樂重新引入。同理,這個有希望的新商業模式,不僅僅是對於遊戲,對其他如音樂家,作家,視頻製作者需要數字稀缺特性的商業模式。談話中,Wilison 突然有了個 Cool 想法:音樂可以設置為允許 2100 萬人付費聽,之後可以解鎖,非常熱門的歌曲可能挖礦很快,而有的歌曲需要五年或者十年才能完成。想像下是否有某種機制可以釋放一件藝術品或者作品,就像比特幣採礦一樣。他並不認為所有藝術品都必然稀缺,也許大多數反而是非稀缺的。並沒有隨時間而價值上升的特點。

原生的才是真正的創新

Wilison 認為很痛苦的是:當 94-95 年他們投資早期互聯網時,很蠢的做法是投資把線下世界裡存在的東西搬到互聯網上。比如投資在線新聞,在線商店。但真正有價值的是需要找到在這裡,在當下原生的東西(You got to find the native thing that needs to happen now) Dixion 以早期電影只是在試圖模仿喜劇而非找到電影自己的原生語言為例。

Wilison 說回到數字化的音樂,電影或其他藝術,並不是限量版,而是如比特幣一樣隨時間推移而被開採。很多創業者熱衷於把物理世界存在的東西移植過來,而不是做一些從未存在的事情。這些增量的事情遠不如去做些創新以前在加密網路之外從不存在離開加密網路也不成立的東西。這才是 10x 或 100 倍更好的主意。

Wilison 談到 Numerai (通過共享加密數據並眾包數據科學家改進金融演算法的加密貨幣),Numerai 真正在玩的是 Staking(權益 / 賭注),Staking 如塔勒布的書《Skin in game》里所描述的,我們將看到許多真正的創新圍繞 Staking。圍繞治理,正如鏈上治理,我的一部分認為鏈上治理根本不可行,而我另一部分認知希望它能夠運行。

在結束前,Dixion 問 Wilison,你預計多久我們可以看到真正有意義的應用?Wilison 認為取決於是否能解決類似寬頻這類阻礙互聯網的問題,需要找到如何使加密網路真正安全和去中心化並處理足夠的高交易數量。Dixion 自己把加密網路看做一台和目前網路不同標準的計算機,需要信任開發者經驗,需要擴展性,正如寬頻產生之前的互聯網,iPhone 產生之前的移動互聯網。

Wilison 補充說我們從來還沒有到達加密幣的 iPhone 時刻,去中心化只是意味著沒有人可以控制網路。這是基礎,你相信網路,相信沒有人能夠把它拿走。當 Facebook 意識到他們實際掌握著城堡的鑰匙,就開始為所欲為了。這就是為什麼去中心化如此重要。

Wilison 說沒有大量投資 dApp, Dixion 認為如果回頭看看基礎架構的歷史,有時候是應用需要基礎架構,然後基礎架構就發展才這了。很好的例子是遊戲需求 GPU,遊戲對無休止的渴望,帶動了 Nvidia 和整個產業。

Wilison 最後總結到,如果回頭看,現在也許是他 30 年投資生涯最有趣的時刻,但並不是浮在水面,而是在水下。雖然經歷了超級牛市,但投資回報並不很高。就像海浪一樣,肯定會來到,起起落落。你不會因為知道更多而獲得獎勵,而是會因為更加可行的操作。

Wilion 還說:超級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I think what's super interesting is the stuff that is going to start bubbling up)

Reference

Thchnological Trends, Capital, and Interenet「Disruptio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yt-4vLgnAk

Skin-in-the-game coins https://biweilai.com/posts/5052

Money Crypto vs. Tech Crypto https://www.tokendaily.co/blog/money-crypto-vs-tech-crypto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20/05/24/fred-wilson-%e5%92%8c-chris-dixon-%e8%b0%88%e3%80%8c%e7%a0%b4%e5%9d%8f%e6%80%a7%e5%88%9b%e6%96%b0%e3%80%8d%ef%bc%8c%e8%b6%85%e7%ba%a7%e6%9c%89%e8%b6%a3%e7%9a%84%e4%ba%8b%e6%83%85%e6%ad%a3%e5%9c%a8/?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上市公司區塊鏈周動態:7家公布進展 3家涉及數字貨幣

    下一篇

    全球首個真正公有鏈項目BTR(比特白銀)正式上線開啟空投!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