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 冷萃財經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文章摘要:編者按:11月9日,受區塊鏈媒體巴比特邀請,X-Order 創始人Tony Tao,在烏鎮世界區塊鏈大會上做了一場演講。

編者按:11月9日,受區塊鏈媒體巴比特邀請,X-Order 創始人Tony Tao,在烏鎮世界區塊鏈大會上做了一場演講。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在這場演講中,Tony通過自研的知識圖譜工具,系統對比了中美區塊鏈行業發展異同,並分享了他眼中的未來中國區塊鏈優勢所在。

以下是演講整理,enjoy:

2009年-2019年,區塊鏈走過了十個年頭。

2009年,比特幣第一個區塊被挖出,區塊鏈的歷史正式開啟。

2019年,美國、中國、德國等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政府不約而同大力推動區塊鏈。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十年里區塊鏈行業都發生了什麼。

2009-2013

懵懂少年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主題:草根社區對抗美帝霸權

                    主角:比特幣

                    參與者:小眾極客

                    關鍵詞:加密數字貨幣

                    應用領域:金融革新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區塊鏈的根源:比特幣

2009年,在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中本聰站了出來。關於比特幣的討論和應用,逐漸地從小眾的加密學社區擴散向全球。

即使如此,參與者仍然是小眾極客,比特幣的討論還是在小範圍傳播。這時人們還沒有將區塊鏈技術和比特幣分開,社區討論的關鍵詞大都是加密數字貨幣(CryptoCurrency)。

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社區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和比特幣高度重疊,那就是貨幣。那時的加密數字貨幣社區充滿了實驗、浪漫、草根、極客甚至是理想主義色彩。為了革新當時的金融體系,通過互聯網全球的區塊鏈(此處區塊鏈用Crypto更為合適)愛好者走到一起。

關鍵事件:

  • 2009年比特幣創世區塊被中本聰挖出

  • 2010年Silk Road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

  • 2010年首個比特幣交易所MtGox開始運營

  • 2011年利用比特幣開源代碼演化的LTC出現

  • 2013年首個ICO:Mastercoin出現在bitcointalk上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被稱為「中本聰第二個禮物」的Bitcointalk社區

可以發現以上事件的關鍵詞,包括:挖礦、支付、交易所、Altcoin、開源、ICO、社區。這些關鍵詞影響著整個區塊鏈十年的發展。

當我們現在討論著區塊鏈技術以及未來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些根源。我們應當感謝開源社區,感謝開拓者,而不是一刀切地說「幣是不好的,區塊鏈技術是好的」。

2014-2017

風華正茂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主題:區塊鏈就是一切

                  主角:以太坊

                  參與者:資本/創業者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

              應用領域:通用技術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引領大時代的主角:以太坊

2015年下半年,區塊鏈一詞頻頻亮相媒體,最具代表的事件是此年10月31日《經濟學人》的封面文章《信任的機器》。此後,區塊鏈這一新鮮概念遍地開花,橫衝直撞地向全世界撲來。

這一時期主角由比特幣變為以太坊的原因很簡單:以太坊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直接將「區塊鏈」屬性從比特幣上抽離出來。

其結果是,不僅加密數字貨幣社區利用以太坊以實現區塊鏈無限可能,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發現,研究和利用區塊鏈的成本和門檻驟然降低。金融機構、科研機構乃至政府紛紛開始加入區塊鏈研究和試點的隊伍里。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2015年10月31日經濟學人封面文章《信任的機器》

對於研究機構和企業來說,更為希望的是利用區塊鏈技術改造或者提升其已有業務模式,因此2016年開始公有鏈和聯盟鏈的分野逐步出現,而區塊鏈也從金融科技概念拓展至更為先進的數據技術。

區塊鏈這一概念快速從金融領域拓展到更多領域。全球範圍的區塊鏈狂歡也隨之而來。

現在我們再回顧這個時期,就可以發現這是典型的Hype Curve沖頂階段:即某一種新鮮技術出現後人們對其過度追捧導致的非理性狂熱。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以太坊星羅棋布的知識圖譜圖網路

關鍵事件:

  • 2014年以太坊ICO

  • 2015年USDT出現

  • 2015年以太坊上線

  • 2016年IBM推出HyperLedger

  • 2016年Vitalik提出聯盟鏈與公有鏈

  • 2016年以太坊上的DAO項目高調上線後被黑

  • 2016年NEO(小蟻)上線

作為主角的以太坊,這一時期關鍵事件基本都與它有關,不僅包括於14年就開始研究以太坊測試鏈的IBM,也包括被稱為「中國以太坊」的NEO。

但是有一個例外——USDT。

事實上直到現在,USDT對於區塊鏈世界的重要性和影響仍然被低估。根據CMC數據,USDT自15年3月至今市值增長了16500倍,作為對比以太坊從市值增長」僅僅」為500倍不到。可以說自14年至今,最能夠體現區塊鏈金融市場被接受程度的便是穩定幣鼻祖:USDT。

即使在不透明運營上多為人詬病,穩定幣這一社會實驗卻是成功的,而這也直接影響了後來的Libra。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USDT市值曲線

2018

資本走了,監管來了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主題:合規

                              主角:SEC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規則制定者:SEC

2019

新玩家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主題:大國博弈

                        主角:Libra

                        參與者:政府/大企業

                        關鍵詞:穩定幣

                        應用領域:回到金融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讓所有人左右為難的Libra

2018年和2019年從長度、關鍵詞等角度更適合併到一起,但對於區塊鏈行業從業者的我來說,更願意將其分開。

從心態上看,18年是過去狂熱的終結,19年則吹響了新時代開始的號角。幾乎每一個從業者在18年都經歷了從天堂掉落到人間的洗禮,大部分炒作者忽然發現技術也好未來也好,如果沒有落地支撐都沒有用。

潮水退去,蒙住人雙眼的鈔票忽忽然掉下,項目價值也好,真假大V也好,一目了然。

關鍵事件:

  • 2018年STO越來越受到關注

  • 2019年社區出現Staking方向

  • 2019年以太坊上的DeFi發展迅速

  • 2019年主流交易所合規化/牌照化進程明顯

  • 2019年BTC價格由Coinbase主導

  • 2019年Facebook推出數字貨幣項目Libra

  • 2019年首個SEC Reg A+ STO項目上市

  • 2019年中國、美國、德國先後從國家層面推動區塊鏈發展

2018年,ICO演化為各種各樣的IXO。但即使如此,這種自由募資形式也無法避免的沒落。

這是因為:SEC來了。

2018年開始,股權融資越來越多見,人們都在等待SEC正式監管的出台。終於到了2019年,首個符合SEC Reg A+融資規範的通證出現了:BlockStack。這代表著區塊鏈證券從草根社區正式走向監管規範。

說到2019年的主角,非Libra莫屬。Libra讓所有人都不知所措:社區、政府、企業甚至包括Facebook自己,這是因為:

  • 對於國家和政府來說,Libra一開始的一籃子貨幣以及節點聯盟策略似乎挑戰了主權貨幣的權威;

  • 對於大企業來說,Facebook幹了,自己要不要干,怎麼干;

  • 對於社區來說,Libra則威脅了原本的通證遊戲規則,自己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

  • 對於Facebook自己而言,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金融化嘗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Libra層面的金融本質上政治選擇而非商業選擇。

Libra的出現讓人們意識到:從穩定幣角度,討論有幣和無幣區塊鏈沒有意義,你可以說它是有幣的,也可以說它是無幣的——重要的這一穩定幣背後作為支撐的是哪一國的貨幣。

由此,全世界的區塊鏈討論再一次回到金融本身——這並不是說其他應用領域不重要,僅僅是因為國家金融戰略這件事太重要。

Libra讓各個國家意識到,區塊鏈確實掌握了未來全球國家級別金融爭奪的關鍵。

十年小結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回顧這十年區塊鏈的發展,從這四位主角身上,我們能看到什麼呢?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三個重要的結論:

1.開放社區是區塊鏈發展的基礎。

在這十年的發展過程里,前八年的主角「比特幣」和「以太坊」都來自社區。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開放社區就沒有今天的區塊鏈。

2.金融是區塊鏈這十年最重要的應用。

比特幣、以太坊、SEC和Libra之間共同的關鍵詞就是金融。國際上認可的主流區塊鏈應用方向也是金融。雖然其他應用方向也值得期待,但最重要的區塊鏈應用領域只有一個,那就是金融。

3.2018年開始,美國成為區塊鏈和開放金融的主角。

2009-2017年的主角比特幣和以太坊在進入到2018年後讓步於SEC和Libra。SEC制定了美國的證券規範,Libra則越來越傾向於成為美元在未來開放金融世界的渠道和觸角。

美國的統治

從下表可以清楚看到美國在區塊鏈和開放金融領域的統治不僅停留在SEC和Libra,而是全方位的布局,已經獲得了多個層面的全球統治地位。監管權有SEC;金融配套有華爾街;創業和技術有矽谷;定價權有Coinbase和Bakkt;計價權有美元;應用落地則有多方博弈中的Libra。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其中,定價權和計價權,是大部分人所不熟悉的,但這是金融體系的關鍵所在。通常來說,通證交易市場交易量最大的平台是代表中國和亞洲的Huobi和Binance,而實際上,在2019年決定比特幣價格走勢的卻是美國交易所Coinbase。與此同時華爾街寵兒Bakkt上線僅兩月在比特幣衍生品領域已經排到世界第二。

還有一個事實是,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坊在內絕大部分區塊鏈通證的價格由美元計價——甚至在國內最大的交易所Huobi內也是如此。這意味著美元的霸權已經通過計價權蔓延到國內的區塊鏈金融體系。

作為對比,中國過去在區塊鏈領域的優勢包括擁有全球最大的礦場群體、超過全球60%的區塊鏈技術專利,以及全球前三的Huobi和Binance交易所。很可惜的是,以上三點優勢在新時代里逐步褪色:

1.挖礦行業體現的算力優勢在區塊鏈里處於次要地位,越來越無法決定行業發展的方向;

2.大量的專利則需要市場驗證和落地,尤其在區塊鏈行業其紮根於開源社區理念,故而歐美作為區塊鏈發源地反而不重視專利——正相反,開源社區用代碼說話,talk is cheap;

3.至於交易所,除了以上提到的定價權和計價權的失落旁人,更直接的原因是國內監管的缺位。

多領域中美區塊鏈之間的對比

一、公司

讓我們看一下其他方面中美區塊鏈的對比。根據Crunchbase數據,美國的區塊鏈公司超過1300家,中國的數量是230家,如果說這個數字還可以接受的話,那麼下一個事實:新加坡註冊的區塊鏈公司超過中國,會讓很多人詫異。

原因很簡單,很多國內的區塊鏈公司因為政策原因不敢在中國註冊,只能被逼跑去新加坡。一方面新加坡政府的開放和先進讓人讚歎,另一方面則讓我為國內區塊鏈創業環境感到深深的遺憾。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上圖是X-Order採用知識圖譜呈現中美之間區塊鏈公司數量和重要性對比。面積更大代表在網路結構中更為重要,影響力更大。可以很容易發現面積代表美國的節點除了數量更多以外,其面積也更為巨大,說明美國的區塊鏈公司不僅僅是數量佔優,質量和影響力也更好。

二、基金

以下是我們採用多種維度綜合評分後得出的排名靠前的區塊鏈基金,排名前十的基金里僅分散式資本和NGC Venture為中國搶得1.5個位置。一方面這與我國在金融和資本領域不成熟有關,另一方面此前的政策環境也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以下是以太坊生態項目、人和資本結合的知識圖譜圖網路,可以發現美國元素佔據主導地位。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開放金融的雛形案例:BlockStack上市

通過以上中美對比可以發現,在以區塊鏈作為技術基礎的開放金融體系中,引起政府和大企業關注的Libra雖然很重要,但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貨幣基礎維度。而開放金融的未來則是一整套體系的組合,是全球化協作的體系。

以BlockStack上市作為開放金融體系案例的雛形,讓我們看一下這套全球化體系如何運作。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可以發現在BlockStack上市的例子里,作為載體,其採用了行業標準以太坊ERC-20規範發行其通證;在合規層面其滿足SEC Reg A+標準,同時也為更多主流機構參與提供信用認可;Binance和Hashkey為其提供融資服務並於Binance首發上市。

這樣的金融行業運作自發形成。以太坊、SEC、交易所、券商、美元、比特幣、投資機構均主動或者被動參與其中,分工協作,彷彿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協調。可以想見在不遠的將來,隨著全球各國的推動和認可,開放金融的體系將越來越成熟。

中國未來的優勢

今日推薦 | 從密碼學社區到大國博弈,區塊鏈十年重大事件圖譜

面對開放金融的未來,我深深的相信中國能夠迎頭趕上並佔據重要的位置。最大的原因是:國家層面重視區塊鏈,重視金融。

開放金融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博弈,只有在國家層面重視才能成功。而這其中,採用更全面的視角和工具,例如圖網路研究開放金融世界,是我們在這一場國與國之間的開放金融博弈中,獲取優勢的有效手段之一。

DCEP作為全球首個主權數字貨幣,已經體現出我國在開放金融領域的積累和執行力。此外,作為互聯網時代的領先國家,我們的互聯網一代與區塊鏈社區的開源開放也在多處體現其融合優勢。

最後,我相信在場所有人能夠齊心協力,一起將中國的區塊鏈和開放金融發展得更好。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11/10/%e4%bb%8a%e6%97%a5%e6%8e%a8%e8%8d%90-%e4%bb%8e%e5%af%86%e7%a0%81%e5%ad%a6%e7%a4%be%e5%8c%ba%e5%88%b0%e5%a4%a7%e5%9b%bd%e5%8d%9a%e5%bc%88%ef%bc%8c%e5%8c%ba%e5%9d%97%e9%93%be%e5%8d%81%e5%b9%b4/?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投資趨勢焦點:遊戲+區塊鏈 | 2019世界區塊鏈大會

    下一篇

    冒用央行數字貨幣DCEP之名觸犯刑法,進一步刺激區塊鏈監管政策出台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