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永偉
不久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在首屆外灘金融峰會的演講上向外界透露了一個消息:由人民銀行開發的數字貨幣DC/EP已趨於成熟,中國人民銀行很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
這個消息一出,就引發了眾多的猜想。央行為什麼要開發DC/EP?又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向外界透露這一消息?DC/EP的技術特性究竟怎樣?它的出現,又會給市場、給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一時之間,各種說法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為何要研發DC/EP
其實,如果我們回顧一下幾年來的新聞報道,就會知道央行對於數字貨幣是早有準備。早在2014年的時候,成立了專門的數字貨幣研究項目組,而法定數字貨幣就是該項目組的重點研究課題。2015年時,央行就在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了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型方案,並進行了兩輪修改。2016年初,央行組織了數字貨幣研討會,並在會上明確了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目標。2016年12月,直屬央行的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式成立。2018年1月25日,數字票據交易平台成功上線。2018年3月9日,時任央行行長的周小川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記者會上,正式透露了央行正在研發法定數字貨幣的消息,並透露了這款法定數字貨幣的名稱將為DC/EP。
從以上新聞(或許現在稱為「舊聞」更為合適),我們不難看出,儘管從世界範圍看,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項目十分超前,但這絕不是沒有準備的心血來潮,也不是像某些人猜測的那樣,是為了應對比特幣、Libra等數字貨幣挑戰的策略,而是精心布局後的水到渠成。
那麼,央行究竟為什麼要花如此巨大的精力去研發DC/EP呢?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傳統貨幣具有很多缺陷,而法定數字貨幣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些缺陷。
說到傳統的貨幣的缺陷,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它在發行、流通、運輸過程中的高成本。我們知道,現在的紙幣在生產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來進行防偽,由此產生的成本是高昂的。而這些貨幣生產出來之後,還要花費成本運輸到銀行,在流通過程中還會產生損耗,所有的這些都會產生成本。雖然從單筆資金看,這個成本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考慮到整個社會中龐大的貨幣流通量,其成本就十分驚人。當然,近些年來,隨著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興起,直接使用紙幣的場景已經逐漸變少。相應地,這些成本也在變小。因此,可以肯定,節約貨幣的流通和發行成本雖然可能是央行研發DC/EP的動因之一,但卻不會是主要動因。
那麼,法定數字貨幣希望彌補的傳統貨幣的缺陷究竟有哪些呢?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原所長姚前曾在英文學術刊物《中國經濟雜誌》(ChinaEconomicJournal)上發表過一篇論文,叫《央行數字貨幣:對貨幣體系的優化及其發行設計》。在這篇論文中,他曾指出了傳統貨幣的三個重要缺陷:弱可追蹤性(weaktraceability)、同質性(homogeneity)和實時性(real-momentness)
所謂弱可追蹤性,就是指央行在發行貨幣後很難追蹤其流通狀況。這些貨幣究竟流通了多少次,是流入到了實體經濟、資本市場,還是金融部門,這些信息央行都不知道。而如果不知道貨幣運行的情況,就很難有針對性地去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及時對貨幣的流通狀況進行調節。
所謂同質性,指的是傳統貨幣的唯一功能就是計價。這意味著傳統的貨幣政策只能進行總量控制,通過在宏觀層面上對貨幣的「價」、「量」調節,來影響對私人部門的貨幣供給。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很難盯住貨幣供給。
所謂實時性,指的是傳統貨幣的交易和支付都是實時進行的。這樣的後果是,央行只能在交易的實時對貨幣進行控制,一旦貨幣供給的過程結束,央行就對貨幣失去了控制力。此後,究竟貨幣能否流向實體經濟,能否保證既定貨幣政策的實施,央行就都難以確定了。這樣一來,即使央行的貨幣政策在實施的一瞬間是最優的,一旦貨幣從央行流入了市場,這個貨幣政策也可能已經走形了。
以上的幾個缺陷,法定數字貨幣都能夠有效地克服。而這,才應該是央行花費如此重大力氣研發DC/EP的最重要原因。
當然,除了應對傳統貨幣缺陷之外,新型數字貨幣的挑戰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維度。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加密數字貨幣。從最早的完全去中心化的比特幣,到最近的Libra,所有的這些加密數字貨幣都在對央行的貨幣權威提出挑戰。在這種背景下,央行研發DC/EP就顯得更有必要了。
DC/EP會是什麼樣
那麼,即將到來的DC/EP到底會是怎樣一種貨幣呢?周小川在一次演講中曾對此給出過這樣的介紹:「DC(DigitalCurrency)是數字貨幣,EP(ElectronicPayment)是電子支付;中間是一個斜杠,意味著兩者既可以是『和』的關係,也可以是『或』的關係。也就是說,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並不需要對立起來,其目的都是為了實現支付體系的效率、低成本和安全可靠。另外,新的支付體系和數字貨幣必須能夠有效地符合當前『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的要求。」
從這段介紹中,我們可以讀出兩個信息:一方面,DC/EP是一種由中央銀行信用擔保的貨幣。和紙幣一樣,它具有價值特徵,同時也具有法償性。另一方面,這種新型數字貨幣將力圖在支付功能上做文章,儘力突出其在支付方面的優勢。
講到這裡,或許有人要說,那DC/EP不就是央行出面來做一個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嗎?這個理解顯然是不對的。雖然DC/EP也是「錢」,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里的錢也是「錢」,但是此「錢」非彼「錢」,兩者從性質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在展開相關的討論外,我想我們有必要先來介紹幾個經常在經濟報道中聽到的關於錢的概念——M0、M1和M2。從廣義上講,這三個概念都是指「錢」或者貨幣,但是它們有一個最根本的不同,就是在「流動性」上的差別。所謂M0,指的是流通中的現金,是銀行體系以外各個單位的庫存現金和居民的手持現金之和。它本身已經是現金了,不需要兌換,因此其流動性是最高的。M1呢,則是在M0的基礎之上,加上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我們知道,活期存款可以比較容易地換成現金,但中間還是要經過一些手續,因此它的流動性就要比M0低一些。M2呢,則是在M1的基礎上再加上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以及居民個人的其他存款。我們知道,定期存款要轉成現金的難度要比活期難一些,並且在兌換過程中還可能付出一定的成本,因此M2的流動性就要比M1更低一些。
在這幾種貨幣形態中,只有M0是央行直接控制的。現實中,我們經常講央行開印鈔機,印票子了,其實就是指央行印發了新的現金,也就是M0。而M0之外的部分呢,都是由銀行通過信貸「創造」出來的。貨幣創造的過程很複雜,要詳細說明的話,需要用一門「貨幣銀行學」才行,但是我們可以通俗地來說明一下。假設你現在手裡有100元錢,如果錢只是放在你口袋裡,那麼它就只是100元。但是,如果你想要收取利息,把它存到了銀行,那麼情況就變了。假設銀行收到錢後,把其中的10元錢作為準備金放到了央行,然後將剩餘的90元錢通過貸款再釋放到市場上,那麼市場上的貨幣總量就增加了90元——你原本的100元現金現在變成了存款,但同時市場上又多了90元現金。
明白了M0、M1和M2之間的差別,我們就可以進一步來討論DC/EP了。從性質上看,它是由央行直接創造的貨幣,是M0,是現金。而我們使用的支付寶或微信裡面的「錢」呢?雖然看起來用得很容易,在大多數情況下花著和現金沒什麼差別,但實際上它們的性質更接近於M2。我們使用這類的第三方支付軟體時,其實是先把錢轉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賬戶里,然後通過它們的賬戶來完成支付的。
當然,在大多數使用場合中,人們是不會去關心M0、M1和M2的區別的,只要能花的,就是「錢」。那麼,作為一種強調支付屬性的貨幣,DC/EP會比現有的第三方支付有什麼優勢呢?從已經透露的信息看,它的優勢主要有如下幾點:
第一是法償性。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你去一家店裡購買東西,結賬時你打開了微信支付,但卻被告知這裡只能使用支付寶。而對於DC/EP來講,這種情況將是不存在的。由於DC/EP本身就是法定貨幣,你用它向對方支付時,對方是必須接受的。
第二是匿名性。由於現在的第三方支付實際上都是在第三方支付的平台和賬戶內進行的,因此用戶在交易時,其實都是向平台透明的。而在很多時候,用戶其實更希望能夠保留一些個人隱私。而DC/EP在設計時,就考慮了小規模支付的匿名性。藉助與區塊鏈類似的分散式記賬技術,它可以讓交易的匿名性得以保證。當然,如果是大額的交易,則用戶還需要開通相應的許可權,在交易時就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個人信息。
此外,據說在央行在設計DC/EP時,還植入了很多的「黑科技」。例如,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一次網路公開課中曾透露,DC/EP可以在交易雙方都斷網的情況下,直接通過手機完成支付,這就可以讓人們在很多極端條件(例如自然災害)下保持對支付功能的使用。不過,究竟這種技術如何實現,是否需要專門的設備進行支持,目前還不得而知。
在了解了DC/EP的基本屬性後,再讓我們來看一下它的基本運行框架。從理論上講,一種貨幣的運行框架上可能有兩種選擇,一是央行直接向公眾發行貨幣,二是由央行向商業銀行發行貨幣,然後商業銀行再通過信貸手段,讓貨幣流通到市場上。我們知道,在傳統的貨幣時代,基本上採用的是第二種框架,也就是所謂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體系,那麼在數字貨幣時代,情況又會如何呢?央行會不會繞開商業銀行,直接向公眾發行貨幣呢?現在看來,這樣的可能性並不大。
周小川曾經明確指出,數字貨幣的發行與運行仍然應該基於「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體系完成,但貨幣的運送和保管發生了變化。運送方式從物理變成了電子傳送,保存方式從央行的發行庫和銀行機構的業務庫變成了存儲數字貨幣的雲計算空間。
去年9月,姚前在《軟體學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原型系統實驗研究》的論文,對央行數字貨幣的運行框架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在文中,他提出了一個「一幣、兩庫、三中心」的框架。所謂「一幣」,就是由央行擔保並簽名發行的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串。「兩庫」就是中央銀行發行庫和商業銀行的銀行庫,此外還加上流通市場上個人或單位用戶的數字貨幣錢包。「三中心」,就是認證中心、登記中心和大數據分析中心。只要稍一對比,我們就可以發現,這個「一幣、兩庫、三中心」的框架從根本上說依然是和「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體系一致的,只不多在原有的體系之外加了三個「中心」。其中,認證中心負責對數字貨幣機構及用戶身份進行集中管理;記錄用戶身份,完成權屬登記,並記錄流水;而大數據分析中心則側重對市場運行狀況進行分析,為反洗錢、宏觀政策調控等提供依據。
那麼,為什麼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央行在法定貨幣的運行上依然會傾向於選擇傳統的框架呢?這裡面考慮的主要還是對於風險和成本的控制。一方面,法定數字貨幣對傳統貨幣的替代並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這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法定數字貨幣選擇了一個和現有貨幣迥然不同的運行框架,那麼就可能在實踐當中產生衝突,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另一方面,沿用原來的運行框架還可以充分調動商業銀行的積極性,引導它們共同參與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和流通,從而有助於適當分散風險、加快服務創新。
當然,在總體運行框架類似的大前提下,法定數字貨幣的運行也會和現在的運行框架存在一些不同,其集中體現就是那三個「中心」的設計。有了這三個「中心」,央行對於貨幣流通狀況的直接掌控力就大大加強了。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最近區塊鏈的概念很火,很多知名的數字貨幣等都採用了區塊鏈技術。那麼DC/EP會不會也採用區塊鏈技術呢?根據現有的信息來看,至少在央行層面,將不會採用區塊鏈技術。其原因主要還是DC/EP在定性和發行目的上與其它數字貨幣不同。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採用區塊鏈技術,很大一個原因是要確保分散式記賬下的共識,並由此來保證其本身的貨幣信用。而DC/EP作為法定貨幣,本身有國家作為信用擔保,自然無需多此一舉。與此同時,目前區塊鏈技術從效率上看還不高。以比特幣為例,每一次交易都要全網驗證,需要大量的時間,這顯然不能適用於大規模交易的進行。
DC/EP的影響
DC/EP的發行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這恐怕要從四個層面上看:用戶層面、市場層面、宏觀層面,以及國際層面。
從用戶層面上看,個人認為DC/EP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儘管我們在前面指出,DC/EP在性質上和支付寶、微信里的錢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實際的應用當中,兩者的感受應該是差不多的。當然,它在一些細節上可能也會帶來一些不同,例如可以克服某些商家拒收的情況、實現離線支付,以及更好地保證匿名等。但總體上看,這些改進應該只是邊際上的,實際影響不會太明顯。
從市場層面看,DC/EP的影響就比較明顯了。
一方面,現有的第三方支付體系很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現在人們這麼熱衷於使用第三方支付,很大原因就是紙幣用著不方便。而如果法定貨幣也電子化了,用著也方便了,那麼自然就會有人轉而回來使用法定貨幣。當然了,和DC/EP相比,現有的第三方支付本身也有不少優勢,例如它可以給用戶提供一定的利息,並為使用者提供一定的信用積分,而DC/EP則沒有這些屬性。類似優勢的存在,可以幫助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抵擋DC/EP的衝擊,但無論如何,衝擊本身還是存在,並且不可忽視的。
另一方面,DC/EP對商業銀行和整個金融體系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儘管從現在披露的信息看,DC/EP的總體運行框架和現在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體系十分類似,表面上商業銀行的角色不會發生改變。但是,隨著DC/EP的運行,央行就能掌握更多原本難以掌握的大數據,其對商業銀行的掌控力將比原來更大。與此同時,雖然DC/EP在發行上依然是中心化的,但其屬性卻決定了其在流通上會體現出顯著的去中心化特徵。這在客觀上有可能淡化商業銀行的渠道角色,並對商業銀行的很多現有業務產生一定的解構作用。與此同時,DC/EP會讓央行更有能力對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行為進行監管。儘管DC/EP在個體交易上是匿名的,但其交易過程留下的各種大數據則可以讓央行及時了解各種情況,從而及時對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業務進行干預和指導。而對於洗錢等違法行為,央行和監管機構更是可以直接介入和處理。
從宏觀層面上看,DC/EP的應用將可以幫助央行更好地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抗經濟中的不確定性。
我們常說,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對經濟中的貨幣流通量進行調控。但事實上,央行對於貨幣的調控方法是很少的,其作用也是十分間接的。央行直接控制的只有所謂的「高能貨幣」,也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M0,再加上商業銀行放在央行的準備金。但是一旦「高能貨幣」進入了市場,銀行和金融系統再如何通過貸款來創造貨幣,央行就無法直接控制,而只能通過調整基準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方法來實施間接調節了。這意味著,對於現實中出現的狀況,央行的貨幣政策都會鞭長莫及。
近些年來,隨著金融的發達,以及第三方支付的興起,央行可以直接掌控的「高能貨幣」在整個貨幣體系中占的比例越來越低。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艾薩瓦·普拉薩德(EswarPrasad)曾在去年發表過一篇論文。論文結果顯示,從2003年開始,上述比例在各國都呈現了下降趨勢:我國下降了5%、印度下降了7%、歐元區下降了3%。雖然這個現象本身並不能說明問題,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央行對於整個貨幣市場掌控力的下降。
針對類似的問題,有很多的經濟學家早就建議,應該利用技術手段去對央行的貨幣政策手段進行創新。例如,在2007年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就曾經設想過一種電子貨幣體系。在這種電子貨幣體系下,央行可以通過一種信用拍賣機制來影響商業銀行的放貸行為,從而更好地引導發行的貨幣流向實體經濟。除此之外,藉助這個電子貨幣體系,央行還可以很容易地根據現實的經濟情況,採用逆周期的貨幣政策對經濟進行調控,保證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只要我們簡單類比一下斯蒂格利茨的設想和目前透露出的DC/EP運行框架,就會發現兩者其實有很多契合之處。從這個意義上看,DC/EP將在未來為央行的貨幣政策提供很多新手段,以使得貨幣政策更為精準。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DC/EP不僅能讓央行的貨幣政策變得更為精準、有針對性,其技術特徵還能夠幫助央行解決很多原本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現有的現金是以零利率為下限的。在一些極端經濟條件下,金融資產的回報可能會下降到零以下,此時人們就會傾向於將資產換成現金。此時,央行就難以再用利率調節的方法對經濟進行刺激了。而在採用了數字貨幣的情形下,這一問題就很容易破解。央行可以通過向數字貨幣賬戶收取管理費,事實上創造出負利率,而無需再採用量化寬鬆等其他手段。當然,這種政策現在只是理論上的,在現實中我們不太會看到,也不願意看到其使用。
最後是國際競爭層面。我們知道,現在Facebook正聯合一批企業,試圖推行數字貨幣Libra。儘管Libra不是美國官方的,但正如扎克伯格在國會聽證會上所講的那樣,它會體現美國的利益,會幫助擴展美元的霸權。在這種情況下,DC/EP的出現將會有助於對抗Libra等其他數字貨幣對中國帶來的衝擊,也會對人民幣的國際化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當然,DC/EP的應用場景還遠遠不止以上這些。例如,在扶貧領域,它的出現將會讓政策撥款繞開層層障礙,直接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但限於篇幅,我們就不在這裡對這些用途進行一一介紹了。
DC/EP就要來了,真正的它究竟會是什麼樣?且讓我們一起等待和希望吧!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11/09/%e5%a4%ae%e8%a1%8c%e6%95%b0%e5%ad%97%e8%b4%a7%e5%b8%81%e8%93%84%e5%8a%bf%e5%be%85%e5%8f%91%ef%bc%8c%e5%ae%83%e7%a9%b6%e7%ab%9f%e4%bc%9a%e6%98%af%e4%bb%80%e4%b9%88%e6%a0%b7-%ef%bc%9f/?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