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一個平凡的日子,大大的一番講話,轟動了全媒體。區塊鏈的概念,從備受詬病的邊緣話題瞬間成為爭相報道的熱門。在這個至關重要的檔口,區塊鏈被推上檯面,除了引起區塊鏈行業的熱潮外,勢必會有新的變局發生。
雖然在區塊鏈行業里折騰了兩年半,歷經輿論聒噪、創業投資坎坷,但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區塊鏈利好,平靜的似乎有些無動於衷。原因是,區塊鏈作為一場技術浪潮、協作革命,自身能把握的絕對機會,並不算多,畢竟它更多是集「政務、民生、實體」於一體的宏大工程。但樂觀的是,自己堅守的分散式商業,由於政策性利好,又狠狠的往前邁了一大步。
做生意就像種莊稼,最要緊的是關注天氣變化。天氣就是政策變化、產業結構異動、需求增減、資金流向和人才配置等。區塊鏈的高潮迭起,同樣會在這五個方面形成新變局,比如政府對區塊鏈加大扶持力度、區塊鏈概念股的瘋漲、區塊鏈技術人才需求激增、數字金融崛起、實體企業數字化轉型等,都將在接下來的三五年里形成新賽道。
當然,從過去區塊鏈概念的敏感、到現在被奉為香餑餑,背後一定蘊含了諸多緣由。在我看來,無非三個原因——
1、人民幣數字化和國際化。
人民幣的數字化是歷史必然,移動支付盛行後,紙幣和銀行系統就面臨了互聯網金融的挑戰,2017年馬雲呼喊「無現金日」時,螞蟻金服還被央行約談;而人民幣國際化,則是國家「一帶一路」大戰略和Libra熱潮刺激下的雙重結果。
2、社會治理效率的需要。
技術的最大作用是提升效率,而龐大的社會治理體系亟需技術賦能,提了近10年的「智慧城市」概念,在組織協作上亟需區塊鏈技術的加持,尤其是當下的金融體系和民生領域,亟需區塊鏈技術的賦能。
3、實體經濟與民間資金的互動。
一邊是實體企業融資難,一邊是老百姓不敢投資,這種價值不對稱長期困擾著實體經濟的前進,核心原因是兩者間缺少一個效率更高的信任體系。前幾天李國慶夫婦互懟事件,很少人關注到「李國慶帶走家中1.3億現金」這個細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雖然是自己的合法財產,但這麼大體量的現金存放在家裡,還是給人提了個醒:民間資金的流通效率有待提高。
中國互聯網發展,經歷了兩個黃金十年(1995-2005和2005-2015),這期間,政府的態度,一直是讓民營企業放手大幹,並做好政策服務。而在這一波的區塊鏈浪潮下,政府主導方向和規則、企業做好產業落地,已經說明區塊鏈的發展路徑不會沿襲互聯網的路數,這是信息互聯網時代和價值互聯網時代的最大不同。
放眼望去,區塊鏈聲浪陣陣,而這場曠日持久的技術熱潮,已經很明顯地分為了主次兩個戰場——
第一、主戰場的主角是正規軍,競爭關係表現為:主權政府之間的金融權爭奪、巨頭公司之間的產業較量。
第二、次戰場的主角,更多是邊緣群體的小打小鬧,即狹義區塊鏈圈子(通證圈、鏈圈、礦圈、幣圈、盤圈)的轉型。
主戰場和次戰場的實力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但兩者之間又存在一定的競合關係,所以,圍繞立場和利益的多方博弈,將會成為一個持久的命題。每個主體都需要在這個複雜的象限圖裡找到自身的位置,擺正就是機會,偏移就是風險。
由於主次戰場的脈絡漸漸清晰,由此而形成的產業機會就出現了,限於篇幅,僅僅說一下個人觀點,僅作為決策參考——
1、基於「哈耶克貨幣中性理論」的數字貨幣幻想,宣告破滅了。
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作為央行發行的電子貨幣,其貨幣地位不容挑戰,原因很簡單,除了政府,世界上還沒有哪個組織能兌付極限狀態下的社會性風險,這也是政府存在的意義。
2、中小商業銀行在面臨挑戰,甚至很嚴峻。
區塊鏈技術的點對點傳輸特性,本質就是「去中介化」,DCEP採用的是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雙層運營體系,目前中小商業的商業模式還太粗暴,資本補給源不夠,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發展路徑和模式不清晰的,將最快面臨數字金融的衝擊。
3、互聯網巨頭的縫隙已經顯現。
大家轉向下沉市場尋找新流量,已經說明互聯網的紅利期已過,所謂的「社區電商」、「私域流量」,都是線上流量成本高昂的表現,也從側面說明用戶主權在進一步回歸,而基於用戶關係的協作,只有藉助區塊鏈技術和分散式商業模式,才會有勝出的可能。隨著用戶的數據所有權意識越來越普及,中心化伺服器運營商也將受到分散式存儲的衝擊,而這才是驚動互聯網巨頭們的真正力量。
4、浩蕩的幣圈像麻將館一樣,「勢力範圍」越來越小。
交易所和錢包的作用越來越趨同,但都將面臨轉型,接下來,轉型為數字資產(Digital Assets)(記住!不是「數字貨幣」)的流通和理財平台是唯一出路。其它「純發幣」項目只能被歸為「剿匪行列」,基於幣圈客戶的賣水業務,也將因為失去價值支撐而前途渺茫。你想了,「區塊鏈大會重疊率」(參與區塊鏈大會的用戶重合度)那麼高,已經說明業務難以為繼。
5、公鏈和聯盟鏈技術方迎來大利好。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政策帶動的to G和to B技術服務,只要做好現金流,就有可能藉助成熟的資本市場(關註:科創板)成長為獨角獸。
6、實體企業的機會在分散式商業改造。
分散式商業是一個綜合概念,涵蓋了區塊鏈技術、通證制度設計、分散式社區搭建和分散式金融拓展。廣大企業主應該圍繞自身業務場景的優勢,積極擁抱「分散式商業」,翻越「融資難、管理難和賣貨難」的三座大山。
7、老百姓的機會在於認知提升。
廣大用戶需要利用認知窗口期,及早搞懂區塊鏈常識,建立數字金融意識,及早積累起自己的數字資產,包括IP、內容、行為數據、優質項目的權益等,要像以前關注房子、鋪子一樣,結合自身優勢,找到下一個窗口的位置。
合合分分、風來風去,資產的流動性本質,從未改變過,而一旦資產加註了技術,其流動效率會指數級提高。所以,不必驚恐於自己被潮流推動的焦慮感,這只是世界在前進中的一種節奏和韻律,所幸的是,該節奏和韻律是用技術代替冷兵器而彈奏的。面對這場大變局,我們要相信技術的善意,並把這份善意分享給你的周遭,則善莫大焉!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11/09/%e5%8c%ba%e5%9d%97%e9%93%be%e5%b8%a6%e6%9d%a5%e7%9a%84%e5%a4%a7%e5%8f%98%e5%b1%80%ef%bc%9a%e4%b8%ad%e5%b0%8f%e5%95%86%e4%b8%9a%e9%93%b6%e8%a1%8c%e5%9c%a8%e9%9d%a2%e4%b8%b4%e6%8c%91%e6%88%98%ef%bc%8c/?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