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就我國區塊鏈發展作出全新定位,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前幾日,美國互聯網巨頭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首次在美國眾議院為Libra項目做辯護時言猶在耳。當時,扎克伯格就拿出「中國」作為擋箭牌,他表示,「如果美國不行動中國將會超過我們。」
今年6月18日,Facebook宣布聯合27家機構發布基於區塊鏈的加密貨幣Libra,掀起了全球範圍內對區塊鏈關注的一波浪潮。同時也引發世界各國央行的關注與討論。
有業內專家認為,本次區塊鏈新政對我國區塊鏈領域定位有了三大超預期改變。一是從各部委討論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二是從極客的草根技術創新提升到國家自主創新突破口;三是從孤立的應用場景提升到提高社會綜合治理能力。
國盛證券研報稱,之所以在當前時點推出區塊鏈新政,政策導向是主因。區塊鏈本身公開、透明的技術特性,是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工具,解決精準扶貧、小微企業貸款難、打通數據孤島等方面有獨特作用。
同時,從科技導向來看,任何科技賽道都不應被忽視,區塊鏈技術作為下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步得到認可。
此外,基於監管因素考慮,區塊鏈在國內發展良莠不齊,經過一段時間整治後有所好轉,預計後面還會繼續推進,而監管正是為了更好地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區塊鏈集體學習首次提出了技術應當助力金融發展和營商環境打造,這體現出高層對金融科技和改善營商環境的高度重視。
科技領域彎道超車
截至目前,世界各國的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均處於快速發展的早期階段,沒有哪個國家存在絕對的優勢,這將是我國在科技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機會。
全球和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情況
就技術而言,美國比中國更有先發優勢,不過中國的強項在於落地應用上。來自IPRdaily的數據顯示,2018年區塊鏈專利申請,中美兩國企業幾乎各佔半壁江山,中國如BAT和中國人民銀行,而美國主要的代表依舊是來自於企業。
據2019《騰訊區塊鏈白皮書》,我國區塊鏈行業融資中戰略投資的比例不斷上升,到2018年達到24.38%;佔全球區塊鏈新增專利佔比也不斷提升,到2018年已達82.1%,標誌著我國區塊鏈行業已從概念投資期走向產業發展期。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區塊鏈技術由於技術本身的先進性,在國內政策健康指引下有望找到很好的政策落腳點。截止2019年6月,全國已經有25個省市自治區及特區發布了區塊鏈相關政策。
比如,從政府層面(鼓勵)設立區塊鏈產業引導基金,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髮起設立深圳區塊鏈創投基金、青島市北區人民政府發起青島市北區區塊鏈產業發展年度專項資金、北京金融局發起北京區塊鏈生態投資基金等。
截止2018年12月,全國有9個省(市)政府根據自身條件推出區塊鏈產業基金,總規模將近400億元。其中,杭州雄岸全球區塊鏈創新基金是全國最早的區塊鏈產業基金。杭州、南京、河南發起的基金項目規模均達到100億元。
另外,據IT桔子數據顯示,2018年區塊鏈行業投融資數量再次走高,主要應用項目包括區塊鏈醫療、區塊鏈文娛、區塊鏈房產、區塊鏈社交、區塊鏈遊戲、區塊鏈能源、區塊鏈農業、區塊鏈物聯網、區塊鏈物流、區塊鏈汽車交通、區塊鏈法律等。
新經濟e線獲悉,進入2019年以來,監管針對國內區塊鏈行業推出了備案制。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網信辦)已相繼發布了第一批、第二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
今年2月15日,國家網信辦發布的《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要求,區塊鏈服務提供者通過網信辦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填報備案信息,後續接受網信辦及有關部門的監督和檢查。
3月30日,國家網信辦在官網發布了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第一批),197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項目涉及約164家公司。其中,涉及A股上市公司14家。
隨後於10月18日,國家網信辦再次在官網發布了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第二批),共309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項目編號,多家上市公司上榜。比如:工商銀行、中國銀聯、華為、阿里雲、國網電商、東方財富、恒生電子、遠光軟體、航天信息等公司均有項目入選。
從備案情況來看,金融行業是區塊鏈應用最廣泛的行業,憑證、票據和金融服務平台應用較多。其中供應鏈金融成為不少銀行的選擇,易見股份與IBM合作的供應鏈金融應用;浙商銀行與趣鏈合作開發了銀行業首個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產業爆發點或臨近
據新經濟e線調查發現,如今區塊鏈不再只是概念,應用落地正步入快車道。過去一年裡,區塊鏈技術正在跨境支付、電子票據、供應鏈金融、零售、司法、交通物流等領域加速深化落地。
區塊鏈+產業圖譜
螞蟻金服副總裁、智能科技事業群總裁蔣國飛在9月26日舉行的雲棲大會螞蟻區塊鏈生態峰會上就提出了「上鏈量」的概念,其認為區塊鏈是數字經濟的「水電煤」,並且類似於電氣時代的用電量、互聯網時代的活躍用戶數。
數字經濟時代下,「上鏈量」將成為衡量數字經濟水平的重要指標。螞蟻金服預計千萬鏈上日活的區塊鏈應用將在一年內出現。據悉,螞蟻區塊鏈已經支持10億賬戶、10億日交易量、10萬筆每秒跨鏈信息處理能力。
對此,國盛證券分析師劉高暢表示,場景加速落地疊加監管引導,產業爆發點或臨近。自2008年以來,經過10多年探索和耕耘,區塊鏈產業已經形成了含基礎設施、行業應用和綜合服務三大板塊的產業生態雛形,產業內各細分領域發展迅猛,產業聚集效應顯著,主要分為金融區塊鏈和產業區塊鏈兩部分。
其中,金融領域應用包括證券交易、供應鏈金融、支付、金融衍生品、擔保徵信等;產業區塊鏈包括政務服務、物流溯源、社會公益、共享經濟、司法、醫療、教育和能源等。
如傳統供應鏈金融痛點在於參與主體、環節眾多,覆蓋範圍太廣,導致信息不對稱。供應鏈上不同的主體之間存在大量的交互和協作,而傳統供應鏈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信息被離散地保存在各個環節各自的系統內。
並且,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推進,企業必須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業務、拓展市場,供應鏈管理中的物流環節往往表現出區域跨度大、時間長的特徵。以致於各參與主體間出現糾紛時,舉證和追責耗時費力,甚至變得不可行。
而區塊鏈技術特點被指天然適用於供應鏈金融,有望解決效率、成本痛點。作為一種大規模的協作工具,區塊鏈技術像是一個信用機器具備分散式、可追溯、自規則性等特性,天然地適合運用於供應鏈管理。
首先,通過區塊鏈,所有參與方(包括供貨商、進貨商、銀行)都能使用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分享文件並在達到預定的時間和結果時自動進行支付,極大提高效率及減少人工交易可能造成的失誤,從而在整個供應鏈條上形成一個完整且流暢的信息流,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整體效率。
其次,區塊鏈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和時間戳的特質能很好地運用於解決供應鏈體系內各參與主體之間的糾紛,實現輕鬆舉證與追責。同樣,數據不可篡改與交易可追溯兩大特性相結合還可解決供應鏈內產品流轉過程中的假冒偽劣問題。
根據麥肯錫測算,在全球範圍內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應用,能幫助銀行和貿易融資企業大幅降低成本,其中銀行的運營成本一年能縮減約135-150億美元、風險成本縮減11-16億美元;買賣雙方企業一年預計也能降低資金成本約11-13億美元及運營成本16-21億美元。
數字貨幣呼之欲出
值得關注的是,在區塊鏈這場技術浪潮中,金融領域最大應用即為數字貨幣。無論是中國和美國都想要獲得先發的優勢,而數字貨幣作為區塊鏈發揮去中心作用、進行價值傳輸的工具,世界大國都想爭奪這一法幣之外的貨幣話語權。
央行構思的「一幣兩庫三中心」原型架構
特別是自從Facebook 宣布擬發布數字貨幣Libra 之後,央行在數字貨幣上密集發聲。今年8月10日,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上提出,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
截至目前,國內數字貨幣由央行主導。最初時任央行行長的周小川2018年3月9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金融改革與發展」主題記者會上首次提出:央行研發的法定數字貨幣的名字是「DC/EP」(DC,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EP,electronic payment,電子支付)。
9月24日,央行行長易綱在答記者時稱,央行對數字貨幣的研究已經取得積極進展,央行計劃把央行數字貨幣(DCEP)與電子支付工具結合起來。但央行對於法定數字貨幣的推出「沒有時間表」,並稱「還會有一系列的研究、測試、試點、評估和風險防範」。
天風證券研究所分析師瀋海兵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定性為DCEP後推進明顯加速。當前DCEP應處於閉環測試階段。若DCEP在近幾個月推出,我國或成為首個推出數字法幣的主要經濟體。
不過,央行數字貨幣DCEP既不是比特幣也不是Libra。直譯即「數字貨幣電子支付」,可以看出央行對數字貨幣的定位偏向實際支付應用。央行研發的是一種運用了全新流通技術的數字現金,而非獨立於人民幣的數字貨幣。
據悉,數字貨幣不需要賬戶就能實現價值的轉移,只要手機中有DC/EP 的數字錢包,在沒有網路的條件下,兩個數字錢包之間也能實現轉賬功能。
此外,央行的數字貨幣研究不預設技術路線,商業銀行和其他應用服務商可自行開發數字錢包,商業銀行可以利用現有的賬戶體系,數字錢包可以是獨立的APP,也可以集成在其他APP 之中,數字錢包的設計可以多樣化。
根據央行定位,DCEP是對M0的替代,具有貨幣的交易媒介、價值儲藏、記賬單位等職能.為了防止超發,商業機構向央行需繳納100%準備金,與目前實體紙幣/硬幣的分發流程相同,沒有貨幣派生職能。
短期來看,央行對DCEP的定位是實體貨幣的替代,一方面降低實體貨幣防偽、流通、儲藏過程中成本過高的問題;另一方面限制實體貨幣完全匿名導致的洗錢、逃稅、恐怖融資等問題。長期來看,雖然實施概率較小,數字貨幣也可以幫助負利率政策的實施。
另有業內專家指出,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一個重要目的在於保護貨幣主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以Libra為例,一旦Facebook 發行數字貨幣Libra 將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影響,Facebook在全球範圍擁有23 億的月活用戶,如果Libra被廣泛使用,會對本地的法幣產生替代效應,削弱法幣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會影響央行貨幣政策、外匯政策的實施效果。因此,央行數字貨幣具有國家戰略高度。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10/28/%e4%bb%8a%e6%97%a5%e6%8e%a8%e8%8d%90-%e5%a4%ae%e8%a1%8c%e6%95%b0%e5%ad%97%e8%b4%a7%e5%b8%81%e7%9a%84%e7%8b%ac%e7%89%b9%e6%80%a7%e7%a9%b6%e7%ab%9f%e5%9c%a8%e5%93%aa%ef%bc%9f/?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