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李林 | 回歸火幣後的一年 - 冷萃財經

獨家專訪李林 | 回歸火幣後的一年

獨家專訪李林 | 回歸火幣後的一年
文章摘要:文 | 盧曉明裝潢富有禪意的新辦公室內,窗邊倚著中國風古典圓形置物架,李林坐在實木大茶桌對面,揉了下太陽穴。

獨家專訪李林 | 回歸火幣後的一年

文 | 盧曉明

裝潢富有禪意的新辦公室內,窗邊倚著中國風古典圓形置物架,李林坐在實木大茶桌對面,揉了下太陽穴。

難得在京的李林,行程被塞得密不透風:在本次專訪之前剛接待完來自印尼的合作夥伴,門外還有剛到的客人在等候,此後是被一再推遲的高管會議。

密集的行程也許是李林復出後的常態。

2015 年,李林曾因身體問題,淡出火幣管理。「感覺自己實在撐不住,不想影響公司發展,會不會換一個人更好。」

然而,他也有不得不「復出」之時:上一次是 2017 年,這次是 2018 年 7 月的回歸。

「為什麼會回歸火幣?」

「因為公司遇到了一些問題。」

復出後的李林給火幣動了場大手術:聚焦核心業務,加強中後台建設,調整邊緣部門,強化內部風控。

他要求各部門重新梳理制度,以期未來能嚴格執行。期間,火幣花每一分錢都由李林來審批。「之後,你這個級別,有多少許可權,就是多少。」一名員工舉例。李林希望,正直、嚴謹等文化能落實到管理上。

如今李林回歸快一年,火幣的問題解決了嗎?

「沒有徹底解決,但有很大進步。」李林回答 Odaily星球日報記者。

今年第三季度 HT 的回購/銷毀金額同比去年 Q3 增長了 70.6%。

在 9 月的火幣集團合作火伴大會上,李林也公開表示,火幣在全球多個國家或地區獲得合規交易所牌照或組建了合規團隊;在業務方面,火幣一改去年局面,在多個核心業務上取得不錯成績。

在周日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他透露,火幣已經投資了行業上下游 60 多家企業,希望幫助實體經濟進行數字化、區塊鏈化改造,提高運營效率。

火幣剎車,李林復出

2018 年,火幣經歷了一輪急速擴張:團隊規模從年初的 300 多人到下半年的 1300 多人,業務則從原來只有交易所,到橫向交易業務全球化,有了火幣全球站、韓國站、日本站;縱向全產業鏈布局,包括錢包、礦池、資本、研究院、火訊、火信、公鏈等產業各個方面。

在外界看起來似乎是火幣最好的時候,卻可能隱藏著風險。

火幣發展太快了,快得危險。當被問到曾經做過的最錯誤的決定時,李林說,有很多,挑不出「最」。可最後,他說:「在戰略擴張期,戰略上過於粗放,決策過於草率,讓公司走了很多彎路。」

彼時,區塊鏈行業正處熊市,交易平台的交易量和用戶活躍度都隨之下滑;同時交易平台作為區塊鏈行業的「話語權」中心,是「離錢很近」的角色,本身內部極易產生貪腐等行為。火幣作為頭部交易平台也不例外,加上此前的急速擴張,使業務量與管理問題在行業寒冬下更為凸顯。

激進的業務擴張讓團隊精力分散,使原有的文化被稀釋,背後也未能有配套的管理支撐,讓各業務發展受影響,甚至反映在了業績和市場份額上。

李林不得不回來。

最近,他接受 Odaily星球日報專訪,分享了復出這一年以來火幣的變化、火幣業務布局背後的理念,以及部分前沿業務的看法。

他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記者,自己的精力主要在三個方面:公司戰略、管理和人才。

用他的話說,這一年火幣主要有兩個變化:聚焦核心業務、加強內部管理。

回歸核心,探索邊界

在 2019 年年初的全員信中,李林就指出過快過廣的布局和全球讓火幣「戰略不夠聚焦、戰術不夠清晰」。

交易業務是火幣的核心,也是集團「現金奶牛」,熊市下的業績下滑觸動筋骨。無疑,火幣需要回歸核心業務,明確自身精力分配。

業務上的調整不可避免,核心業務被強化,邊緣業務則縮減投入,甚至被放棄。

「整個大火幣是一個數字資產管理平台。」以交易極為相關的合約業務今年明顯被強化,火幣甚至推出了降費政策來爭奪存量用戶。火訊等應用類業務,已被裁撤。

根據第三方數據,今年火幣在幣幣、合約等核心業務方面,都分別實現了不錯的成績。據李林 7 月個人微信公號,火幣幣幣交易量基本與其它頭部交易所齊平,交替領先。

要聚焦核心業務,也要聚焦核心中後台建設。

快速的前台業務擴展需要強有力的中後台支撐,為前台提供足夠支持。「我們需要去構建全球化擴張的後台能力,我們的產研、市場、行政、財務等。這也是我們去年為什麼做了戰略收縮的原因,因為發現自己沒跟上。」火幣 COO  朱嘉偉也在此後重點負責火幣的中後台管理。

李林表示,與輕裝上陣的 Bitfinex 等交易所不同,火幣的戰略是「做生態」,除了需要「聚焦核心」外,火幣也需要探索邊界。

「錢包、礦池這些都是屬於交易的前後端的業務,增加用戶粘性。」在李林眼中,這些是必須火幣親自做的基礎性業務。還有一些不需要火幣做的,但是市場並沒有做得特別好的,「我們也想試試。」火信和公鏈就是此類創新業務。

嚴謹風控,加強管理

李林相信,快速擴張帶來了管理難題,鬆散的風控更是讓火幣的品牌置於巨大風險下。「外面很多不是火幣員工,卻打著火幣的旗號。比如火幣Club、火幣超級合作火伴、火幣雲,他們簽了一些合作夥伴,這些都是火幣的編外人員,但是他們打著火幣的品牌。這就是管理的問題。」

完善公司制度成了改革的重點之一,期間甚至讓部分員工「略有不適」。

全面的規章制度及業務的梳理是他回歸之後的基礎工作。據火幣員工透露,老闆有一段時間要求各個部門撰寫本部門職責、執行流程規範和規章制度,在內部經過法務、風控和行政等職能部門的審核後,再由李林過目,最後向全體員工發布。

這個過程持續了約兩個月。財務部門在此期間需要重新制定每一層級的許可權和具體項目預算標準,在標準定下來之前,財務部門將暫停審核。當時,火幣全公司上下每花一分錢,都由李林來審批。「之後,你這個級別,有多少許可權,就是多少。之前也有,但是沒這麼嚴格。」一名員工舉例。

之後的火幣,在對外策略上,有所收斂。營銷風格上,2018 年的火幣,在公鏈宣傳上既舉辦了公鏈領袖選舉、還拍了一部「火之戀」,頗為高調;而今年則相對穩健,對外口徑均經嚴格審核。對外合作上,曾經的火幣Club,也低調了許多。

「我們是一個類金融企業,需要有嚴謹的文化。之前我們管理不夠嚴謹,而我們又處於一個風險比較高的行業,必須小心謹慎。」李林希望以嚴格的內控,提醒員工火幣的定位和「正直不作惡」的價值觀。

附 Odaily星球日報專訪李林精華:

決定是否做一個業務看兩個理念

Odaily星球日報:你現在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狀態是怎樣的?

李林:我目前主要關注三個方面:

第一是戰略:包括公司發展方向,思考行業會如何發展等。

全球對區塊鏈以及數字資產領域合規要求和態度一直在變化,火幣一直保持比較領先的合規步伐;Libra 的出現給了不同的國家和企業以啟示,這是新的場景。受到了 libra 的啟發,印尼等部分國家也在考慮發穩定幣;同時 Libra 出來之後,也可能會有應用的機會,所以我也在關注區塊鏈和數字資產領域的應用機會。

第二個是管理:文化、組織和人才。火幣如今在全球 10 多個地方有辦公室,共千餘人,管理的難度非常大,有很多規章制度亟待梳理。

第三個是人才:在管理部分也有提到,最近我很大一部分精力在面試,找合適的人。(Odaily星球日報:最近在找什麼人?)所有崗位的人都需要,市場營銷、研發、產品等。

Odaily星球日報:你曾經轉發過 Bitfinex 的白皮書,感嘆他們人員精簡。今天火幣已經上千名員工,在交易平台團隊中算規模比較大的,你怎麼平衡團隊規模和業務發展?

李林:人多不代表不需要招人,好的人才能幫你提高效率。我們人數多,可能恰恰是因為專業人才不夠多。

Bitfinex 確實比我們精簡,這是火幣需要學習的,但同時我們的戰略不同。我比較推崇實用主義,什麼意思呢?比如 100 個人能做到 4 億美金的收入,1000 個人能做到 5 億美元,我可能會選擇後者。把一個業務做到 70 分不易,而再從提升到 70-90 分則需要花費更多的功夫。

Bitfinex 沒有客服,商務也比較少,不過架構做得比較好,因此需要的人員少。如果火幣裁撤了客服團隊,成本可以大大減少,可是會影響用戶體驗。我們不是以人效比作為 KPI,而是考核能不能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此外火幣走全球化合規路線,在全球都有辦公室和相應本地化的交易平台,還有礦池、錢包等生態業務,這些都是 Bitfinex 沒有的。

Odaily星球日報:火幣的團隊很大,在主流交易所中人是最多的,業務線條也很多,火幣錢包和火信等比較受爭議的業務線今年也都在繼續發力,怎樣決定哪些業務該做或者不該做?

李林:我們做的業務都是基於兩個理念。

一個基本理念:涉及到資產的,我們必須做。

交易是我們最為核心的業務,礦池屬於基礎性業務,作為交易業務的補充。雖然投入的資源不多,但涉及到資產,我們必須要自己做。整個大火幣是一個資產管理平台,錢包、礦池這些都是屬於交易的前後端的業務,增加用戶粘性。至於應用類的,比如資訊類的火訊,我們已經不做了。

還有一個理念:如果不是必須我們做的,市場上有做得很好的,我們就不需要做。

火信我們之所以做是因為確實沒看到市場上有特別好的,有各種限制,因此我們決定試一試。其實這些業務都是一些創新業務,投入的資源不多,可能十分之一都沒有,並沒有佔據核心業務資源,屬於創新業務。

Odaily星球日報:火幣公鏈目前的進展如何?

李林:公鏈也是一個創新的業務,我們本身是在用傳統的技術做一個新型的交易平台。火幣主營業務雖已經有一定的領先優勢,但未來的區塊鏈資產交易所產業形態可能會發生深遠變革,在公鏈技術及商業模式的探索,既是一種創新突破,也是一種戰略防守。

火幣公鏈目前還在研發中,今年 10 月我們會代碼開源。

Odaily星球日報:你非常強調在全球各地的合規。

李林:是的,因為比特幣本身就是無國界的,所以交易平台天然需要在全球各地開展業務。

其次,合規是一個趨勢,我們需要搶佔先機,進入這個市場。日本、美國(十幾個州)、歐洲(直布羅陀)、泰國……我們的戰略是,任何一個主流國家和地區有牌照,我們第一時間去拿。

我們也需要去構建支撐全球化的中後台能力,我們的產研、市場、行政、財務等。這也是我們去年為什麼做了戰略收縮的原因,因為發現自己沒跟上。

Odaily星球日報:火幣系的高管團隊離開創業不少,你怎麼看人才流動這件事?會不會擔心業務找不到可托之人?

李林:

1、流動很自然,任何公司都會出現,歸根到底是平台發展和員工自身期望不匹配,可能是其中一方跟不上了。

2、我們理念是任何高管離開,都給予祝福,與他保持好關係。這是我們的經營理念:不把他當做背叛,只是當下雙方的需求不匹配了。你是一個曾經的同事,我當然希望你能發展更好。

3、你永遠不能期待能找到一個人替代你,不可能,創始人是不可被替代的。但是確實是需要培養的,可是這個過程很漫長。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想過離開公司,但不是因為熊市

Odaily星球日報:你提到 2015 年熊市是行業非常艱難的時刻。能分享一下你在創辦火幣以來曾經經過最艱難的時刻嗎?有想退出不做的時候嗎?

李林:我從來沒有因為熊市而想離開。反而 2015 年個人身體原因,狀態非常不好,所以想過要離開、不想再繼續做了,感覺自己的身體、能力實在撐不住,不想影響公司發展。但沒有因為熊市,因為這還是取決於你對行業的判斷,如果你認為技術發展是好的,只是行業發展的周期而已,有這個趨勢判斷,不會因此退出。

Odaily星球日報:因身體原因淡出,後來什麼促使你回來了?

李林:因為公司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是業務方向和管理方面。我的原則是:公司不需要我的時候,我就不出現。

Odaily星球日報:最近的問題解決了嗎?

沒有徹底解決,但是我們在不斷進步。當時管理很混亂,各個業務發展都受到影響,甚至影響到公司核心業績和市場份額。如今公司業績有了明顯改善。

Odaily星球日報:自從您回歸以來,發生在火幣內部的調整已經持續了一年多,你覺得這一年最大的變化是哪些?

李林:改變其實很多,難以一一贅述,總體而言:

1、戰略更聚焦了,業務上回歸核心,聚焦中後台的能力建設。

你可以看到,我們最近不再關注過多前台的業務和宣傳,而是強化中後台的管理,建設一個更能為業務提供強力後盾的中後台。

2、加強管理。

管理問題,任何一個快速發展的公司都會面臨,業務發展太快,管理跟不上,文化和價值觀被稀釋甚至異化了。

Odaily星球日報:火幣的文化是什麼?

李林:寫到紙面上的價值觀有很多,但我覺得最簡單、最內核的是「正直、不作惡」。我們需要思考,我們做的事情能不能給社會帶來價值和正能量。

進取、創新,這些互聯網企業需要的特質我們也會強調。因為我們是一個類金融企業,還需要有嚴謹的文化,之前我們管理不夠嚴謹,風控做得比較差,而我們又處於一個風險比較高的行業,必須小心謹慎。外面很多不是火幣員工,卻打著火幣的旗號。比如火幣Club、火幣超級合作夥伴、火幣雲,他們簽了一些合作夥伴,這些都是火幣的編外人員,但是他們打著火幣的品牌。這也是管理的問題。這兩個文化都很重要,其他不一一介紹。

Odaily星球日報:正直、不作惡怎麼做到?

李林:我們既要把這些價值觀寫到規章制度、流程中去,也要寫到系統裡面去。比如不和用戶對賭、不誘導不控制價格、不做虛假宣傳、不割韭菜,這些都是明令禁止的。系統上,你可以不給任何員工許可權查看用戶資料,員工就沒辦法利用信息優勢跟用戶對賭了。內部流程上,也可以讓內部審計部門去調查公司內部是否有這些問題。

交易平台能賺錢的方式很多。一言以蔽之,火幣要「賺良心錢」,只賺服務費。交易平台每上一個項目,讓所有人都賺得到錢,這不可能市場交易就是有人賺就有人賠,交易所需要做的是創造一個公平透明的交易環境。

此外,我們做一些火幣大學、火幣研究院等沒什麼效益的業務,也是為推動行業做貢獻。

Odaily星球日報:能分享一下您覺得自己創業過程中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和「最錯誤的決定」嗎?

李林:正確的決定,就是創立火幣的本身,不僅是說現在區塊鏈市場還不錯,而是它讓我經歷很豐富,它很有想像力,還沒看到邊界。這個方向的選擇我覺得非常正確。

錯誤的決定很多,很多很多,我都想不出來「最錯」的是哪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戰略擴張期,戰略上過於粗放,決策過於草率,讓公司走了很多彎路。

比特幣是實驗,Libra是實踐

Odaily星球日報:怎麼看待行業目前的發展階段?原來被認為不夠去中心化的穩定幣,反而成為了最被推崇的應用,曾經備受期待的去中心化應用,卻似乎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

李林:「去中心化代表區塊鏈的精神」這其實是有分歧的,有的人認為區塊鏈不一定要去中心化,而是提升效率。

個人而言,我把技術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數據互信,難以互信的雙方為了達成信任,再也不用引入第三方的機構,而是可以在區塊鏈上存證,數據變得不可篡改。

第二個是價值互通,具體的應用是點對點的支付,比如比特幣和穩定幣等,將為跨境支付帶來巨大的改變。當然比特幣也有發行去中心化的特徵。

前面這兩個層次我認為已經實現了,目前能看到應用和改變。

第三個是權益共享,改變市場關係和經濟運行模式。這個還沒達到時間窗口,它需要幾個變數的改變:一是合規,不合規也引發了問題。二是實施主體的質量,目前不少實施鏈改或者幣改的,讓人們對區塊鏈產生妖魔化的印象,這些公司本身用戶量也有限,影響力有限。這也是為何 Libra 誕生全球關注。最後則是用戶滲透率的問題,這也是解釋為什麼目前用區塊鏈的經濟模型成功改造的,只有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因為行業內用戶滲透率高。

當有一天最優秀的公司,既可以選擇用 token,也可以選擇傳統股票等方式激勵用戶,那我們才能真的看到它帶來的改變,目前這一點在小行業裡面應用還是比較成功的。

Odaily星球日報:一旦 token 被納入了監管,會不會就成了跟傳統證券一樣的存在,和股票有什麼區別?

李林:

1、Token 靈活度更好,既能是使用權也可以是證券。

2、Token 分配方式更靈活更精細,比如目前的早期投資都只回饋投資人和員工,是不是用戶也能參與。比如早期的米粉是可以應該拿到獎勵的。

Odaily星球日報:早期很多區塊鏈項目確實利用 token 成功融資,但後來發 token 成了一種圈錢的方式。

李林:是的,所以說發 token 也納入監管,發行 token 的企業也要發布財報。發 token 後來異化了,就是完全自由化帶來泡沫化的問題,早期的華爾街、互聯網泡沫、早期 A股,都經歷過類似階段。本質上都是沒有監管、有泡沫、預期過高造成的。

辯證地看,快速的資本化也帶來了快速的發展,讓行業把什麼方向都試了一遍,現在沒有人討論公鏈技術不成熟,如今更為現實的是用戶滲透率,也是資本的作用。這跟早期美國股市很像,任何人說修個鐵路都能籌到錢,其中不乏空手套白狼者,但這也推動了美國基礎設施的完善。

Odaily星球日報:數據互信、價值互聯、權益共享三個層次,哪個是火幣業務的重點?

李林:三個層次有內在關聯性,在很多國家監管框架下是只能做第一層次。第一層次其實是給某些國家做科普和試水,一旦監管允許可以與二三層次聯動。

對於火幣來說,目前 80% 的交易量來自前六大主流數字資產。穩定幣是打通法幣與數字資產橋樑,跟交易平台非常密切。比特幣和穩定幣是已經驗證過的兩個應用,未來會是我們戰略的焦點。

這二層次被稱為價值互聯網,讓價值可以跨國流動。在這個層次中,「比特幣還只是個實驗,Libra 是一個實踐。」 Libra 可能會改變金融基礎設施。

Odaily星球日報:怎麼看待現在比特幣市值佔比超過 70%,其他所謂的主流幣一再跟跌不跟漲?

李林:本質上是價值回歸。這些項目結合應用,自己發了一個 token,在之前泡沫時期被予以過高期待。如果不過是給了他們一個更符合他們現階段價值的估值而已。

如前所及,第三類應用時機未到,需要合規和用戶滲透的變化。當然,也並非所有的行業都適合「+區塊鏈」,99% 的項目可能都會死,1% 的可能會活下來。

Odaily星球日報:比特幣和區塊鏈幾經周期,大起大落,這個過程中你會不會對「區塊鏈革命」有點失望,又對產業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李林:最開始只是覺得比特幣很特別,很有想像力,當時幣價翻了 10 倍,認為它將變成全球貨幣。我當時還發文章論述,認為它不會變成全球貨幣,而是更像黃金。

後來 2015 年熊市,跌到 900 美元,大家擔心這個實驗可能要失敗了,這是最困難的時期。

後來一直以來都是牛市,漲到好幾萬,雖然 2017 年中國政府出台了較嚴厲的政策,但後來看到其他部分國家監管態度比較積極、中立,開始發牌照,我們也申請了一些。這也給我信心。

到了 2017 年年底,市場進入了群體性的癲狂,2018 年又是熊市,可謂從慾望之巔到絕望之谷。

在這些起落之中,我可能更多是反思:哪些方向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每一個方向和場景處於什麼樣的階段。

不得不再次說下 Libra,給我們打開了新的窗口和啟示。讓我們看到區塊鏈在價值互聯網上有更大的威力。

Odaily星球日報:目前 Libra 還是一個啟蒙市場的作用,依然受到不少國家監管的抵制,是否會難產?

李林:它帶動了這個市場,讓各國政府被點燃了,與其讓一家商業巨頭做,還不如自己做。Libra 推出來應該不成問題,但能在何處推出可能要打個問號,本身沒有資本管制的國家,還是比較樂觀。

為什麼我說它有可能會改變世界未來的金融格局?因為如果它成功了,會強化美元的金融地位,讓原來特別邊緣的國家貨幣進一步邊緣化。這個和互聯網時代很像。

Odaily星球日報:怎麼看待現在交易所行業競爭?

交易所行業進入了一個怪圈。市場一旦萎縮,交易所會進入存量用戶的競爭和博弈階段,甚至互相抹黑,這樣對行業也不好。

Odaily星球日報:火幣成立 6 年了,您理想中的行業,或者說你預期發展的行業在下一個 6 年之後長什麼樣?

李林:我能看到的,基於區塊鏈的技術,已經形成價值互聯網,形成穩定的數字體系。

我們期待的,用區塊鏈改變生產關係,希望在這個方向上,已經有很多應用誕生,而且運行得比今天的方式更高效,每個人都擁有數字資產,在這樣的時期,我想火幣是一個重要的推動者、領導者。這是我們的期待。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10/22/%e7%8b%ac%e5%ae%b6%e4%b8%93%e8%ae%bf%e6%9d%8e%e6%9e%97-%e5%9b%9e%e5%bd%92%e7%81%ab%e5%b8%81%e5%90%8e%e7%9a%84%e4%b8%80%e5%b9%b4/?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幣姥爺:玩法不同,本質一樣

    下一篇

    知名私募炒幣 「8億賬戶」離奇消失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