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辦)發布了第二批共309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這是自2月15日《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以來,網信辦第二次發布備案編號。3月30日,網信辦發布了第一批共197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10月18日起的10個工作日內,如無異議,第二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名單將無變化。
《規定》所指的區塊鏈信息服務,是指基於區塊鏈技術或者系統,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等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規定》所稱的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指向社會公眾提供區塊鏈信息服務的主體或者節點,以及為區塊鏈信息服務的主體提供技術支持的機構或者組織。網信辦依據職責負責全國區塊鏈信息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網信辦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區塊鏈信息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規定》提出,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信息內容安全管理主體責任;配備與其服務相適應的技術條件;制定和公開管理規則和平台公約;落實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制度;不得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活動或者製作、複製、發布、傳播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信息內容;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服務協議的區塊鏈信息服務使用者,應當依法依約採取處置措施。
《規定》要求,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在提供服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網信辦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填報備案信息,變更服務項目、平台網址等事項或者終止服務的,應當辦理變更或註銷手續。服務提供者開發上線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報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網信辦進行安全評估。
據統計,第二批備案數量較第一批增長了56.85%;備案主體股東背景上,除了金融機構(如工商銀行、平安銀行)、BAT(百度、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還有多個政府機構參與了備案(如國家外匯管理局、廣州互聯網法院、北京/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備案主體的地域分布上,北上深杭仍是大頭,北京有87項,佔28.15%,廣東有72項佔23.3%;備案服務不僅包括常見的區塊鏈服務平台,還包括「超級節點」「基於區塊鏈的金融服務」等服務。
我們發現,在這兩批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中,多家備案主體的股東是上市公司,其中,多家上市公司備案了多個服務,如中國平安備案了5個,東港股份備案了4個,信息發展、遠光軟體備案了3個,新晨科技備案了2個;在備案服務的屬性方面,雲服務平台、溯源、存證、電子票據/發票/證照等是比較受歡迎的場景。
儘管備案僅是對主體區塊鏈信息服務相關情況的登記,不代表對其機構、產品和服務的認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用於任何商業目的。但我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對區塊鏈信息服務實行備案制並且在短時間內即發布兩批備案編號本身代表了我國政府監管機構對區塊鏈技術的認可和重視,區塊鏈產業發展有望提速。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10/20/%e4%bb%8a%e6%97%a5%e6%8e%a8%e8%8d%90-%e7%ac%ac%e4%ba%8c%e6%89%b9%e5%8c%ba%e5%9d%97%e9%93%be%e4%bf%a1%e6%81%af%e6%9c%8d%e5%8a%a1%e9%80%9a%e8%bf%87%e5%a4%87%e6%a1%88%ef%bc%8c%e5%8a%a9%e5%8a%9b/?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