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 - 冷萃財經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
文章摘要:在經過短短半年的熊市後,今年,BTC以一路上漲的姿態打開了加密貨幣的小牛行情。1月1日,BTC的幣價還在4000美元附近徘徊,但177天後的6月27日,BTC的幣價已經沖高至14000美元附近,目前穩定在9500美元上方,最高漲幅達到約256%,成為今年以來全球表現最好的資產標的。 誰是本輪牛市的幕後推手?市場上的主流觀點認為大型投資機構,比如量化對沖基金的參與推高了動了本輪BTC的快速上漲。那麼,在牛市的繁華背後,BTC真實的鏈上數據又描繪了怎樣一幅上漲的圖景?PAData回顧了上半年BTC鏈上交易地址及餘額分布,試圖一窺究竟。PAData Inghts:1、50%的BTC地址餘額少於10美元,BTC籌碼有向千萬美元級「中間層」匯聚的趨勢。2、上半年BTC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持續增多,6月平均每日新增地址約為40.22萬個,半年漲幅約31.67%,6月平均每日活躍地址約為61.82萬個,半年漲幅約39.33%。3、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變化都與當天的收盤價成微弱的正相關。4、幣價高低才是影響既有持幣者操作的因素,每日振幅基本不影響他們的參與意願。5、幣價與地址活躍度之間的影響能量是基本穩定的,幣價上漲帶動的活躍度,會進一步作用於幣價。6、截至7月30日,TOP 50地址的總餘額約為203萬個BTC,約佔當時流通總量的11.39%,集中度低於同期ETH和USDT。7、50%的巨鯨地址平均59天發生一次鏈上交易行為。8、78.31%的地址沒有歷史支出記錄,只有歷史收入記錄。50%地址餘額少於10美元 找零餘額或成「死錢」根據比特幣網路一站式數據服務平台Chain.info的統計,截至6月30日,BTC鏈上共有2590萬個地址有餘額,相較今年1月30日環比上漲了13.42%。雖然總地址數增幅較為明顯,但各個餘額量級的地址則增減不一。 若將地址餘額分為10個量級(幣本位),從低到高依次為0-0.001、0.001-0.01、0.01-0.1、0.1-1、1-10、10-100、100-1000、1000-10000、10000-100000、100000-1000000,可以發現,前三個低量級地址半年環比增幅超過總體水平,分別達到14.49%、14.62%和13.87%。環比增幅最顯著的量級是10000-100000餘額的地址,半年漲幅達到21.28%。另外,100-1000和100000-1000000這兩個量級的地址在上半年有所減少,環比降幅分別為-0.42%和-40%。 但從地址佔比來看,各量級地址基本保持穩定,而且量級越小的地址,總數越多,佔比越高。  其中餘額量級最小的0-0.001的總地址數佔比最高,截至6月30日已達到總地址數的50%左右。如果按1萬美元的幣價折算,那這個量級的單個地址餘額也不會超過10美元。 為什麼這麼多地址會有如此少的餘額呢?這可能與BTC的UTXO找零機制有關,因為系統默認將找零餘額打入一個新地址。地址數量變化的原因十分複雜,上半年這個量級的地址增長顯著,或與BTC幣價上漲引發的頻繁交易有關,也可能是投資者自主拆分賬戶或有新投資者入場。 這些疑似找零餘額的地址還可能會引發一個問題,即如果地址持有人足夠分散的話,那麼這些地址內的餘額成為「死錢」的可能性也越大。按照換算,這個量級的單個地址平均餘額約為0.00022BTC,低於BTC十年來的平均交易手續費0.00053BTC,如果個人不是持有多個小額地址的話,連支付交易手續費都不夠,這些餘額可能就此沉沒。根據Chain.info的統計,餘額為0-0.001BTC的地址,其總餘額在上半年持續上升,6月30日已經達到約2810個BTC,按照當天收盤價折算,約為3037萬美元。  上半年籌碼分布趨向千萬美金級別 不過2810個BTC依然只在總量中佔據很小的比重,從上半年各量級餘額地址的總餘額佔比來看,截至6月30日其大約只佔0.016%。整體而言,餘額量級越高,所屬地址的總餘額佔比就越高。但今年上半年,有幾個量級的地址總餘額佔比變動值得關注。 今年4月,1000-10000量級的地址總餘額佔比首次超越10-100量級的地址總餘額,成為總量中佔比最高的一類地址,4月30日的佔比約為26.09%,並且從半年趨勢來看,1000-10000(按1萬美元幣價折算相當於千萬美金級別)級餘額地址的總餘額佔比依然呈上升狀態,而10-100量級的地址總餘額佔比則有下降趨勢。 如果聯動其他餘額量級的地址總餘額佔比變化來看的話,可以看到100-1000級的地址總餘額佔比穩居第三位,截至6月30日約佔19.29%,但半年趨勢為下降形態。上半年總餘額佔比同樣為下降趨勢的還有100000-1000000級的地址,截止6月30日約佔2.10%,相較1月30日環比下降約1.28個百分點。但是10000-100000級的地址總餘額佔比在上半年為上升趨勢,6月30日約佔14.58%,較1月30日環比上升約2.27個百分點。 從半年趨勢上來看,餘額小於10的地址總餘額佔比基本沒有變化,但除此之外,BTC籌碼有向中間層(100-100000BTC)匯聚的趨勢,但很難說明這是小量級餘額的地址廣泛增持或頭部巨鯨地址拆分造成的結果還是新資金更多地進入「中間層」的地址。 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持續增多 與幣價弱相關 今年1-5月,BTC每月日均新增地址[1]持續增多,但6月出現小幅下降。根據統計,今年1月BTC平均每日新增地址約達為30.55萬個,6月平均每日新增地址約為40.22萬個,半年漲幅約31.67%,月均漲幅約5.28%。 上半年,BTC的活躍地址數[2]也持續增多。根據統計,今年1月平均每日活躍地址約為44.37萬個,6月平均每日活躍地址約為61.82萬個,半年漲幅約39.33%,月均漲幅6.55%。如果不包括新增地址,那麼今年上半年,BTC每月活躍地址漲幅約為56.25%,月均9.37%,遠高於新增地址。 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在本輪BTC上漲過程中,老地址更活躍。但是反過來,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的持續增多,是促使本輪BTC大漲的原因嗎? PAData分析了新增地址數/活躍地址數[3]與過去一周、過去三天、過去一天、未來一天、未來三天和未來一周幣價、振幅及鏈上交易額之間的關係後發現,新增地址與活躍地址與前後一周內的鏈上交易額都無關。這可能是因為用戶在交易所里的即時交易並沒有即時發生在鏈上,只有當用戶提現時才需要進行鏈上結算,這就造成了鏈上交易額與二級市場行情的幣價脫鉤。 從當天的維度來看,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都與當天的收盤價成微弱的正相關,即當日新增和活躍的地址越多,收盤幣價就越高。 將時間維度放大至前後一周還可以觀察新增地址/活躍地址與幣價之間的互動關係。比如,此輪上漲行情吸引更多新人入場或喚活更多老用戶嗎? 從過去一周、過去三天和過去一天的幣價與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數來看,過去一周內的收盤價與新增地址數呈微弱相關關係,即過去一周幣價高,確實能吸引一部分新用戶,但吸引力並不大,反而對老用戶更有吸引力一些,不包括新增地址的活躍地址與過去一周的幣價相關性更顯著。那麼這些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對未來一周的幣價有影響嗎?從相關性分析來看,這種影響與過去一周對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的影響相似,這意味著,幣價與地址活躍度之間的影響作用是基本穩定的,幣價上漲帶動的活躍度,會進一步作用於幣價。 但值得注意和進一步觀察的是,活躍地址數對未來一周幣價振幅的影響大於過去一周幣價振幅對活躍地址的影響,也即,這些被喚活的投資者可能影響未來一周的振幅,投資者人數(視為與地址數成正比)越多,未來一周的波動性會越大。 78%的巨鯨地址無歷史支出 BTC籌碼較分散 根據Chain.info的統計,截至7月30日,餘額TOP 10000的地址總餘額已經達到1030個BTC。TOP 50的總餘額約為203萬個BTC,約佔當時流通總量(17846612.5個BTC)的11.39%,而根據Etherscan的數據顯示,ETH餘額TOP 50的總量約佔總流通量的24.39%,根據Rich List|Tether的數據顯示,USDT餘額TOP 50的總量約佔總流通量的35.39%。從橫向對比來看,BTC目前的籌碼分布是相對分散的。 BTC的巨鯨地址平均存續時間並不長,TOP 10000的地址從最早出現到最後一次交易時間之間的平均間隔約為682.79天,相當於1年零8個月。超過一半的地址存續時間約為396天,相當於1年零1個月。其中個別地址的存續時間已經將近9年,而且存續時間的長短與餘額多少並沒有相關關係。  這些巨鯨地址的交易頻次並不高,平均123天發生1次鏈上交易行為,50%的地址平均59天發生一次鏈上交易行為。總交易次數少於10次的有7739個地址,大於100次的只有694個地址。而且巨鯨地址排名越靠後,餘額越少,交易頻次越長,越不活躍。 巨鯨地址不止交易頻次低,而且很多地址根本沒有歷史支出記錄。根據Chain.info的統計,截至7月30日,TOP 10000的地址中有78.31%的地址沒有歷史支出記錄,只有歷史收入記錄。 交易頻次低且大部分沒有歷史支出記錄有可能與部分巨鯨地址實為交易所冷錢包有關,比如排名前四的分別是火幣、幣安、Bittrex和Bitstamp的冷錢包。另一種可能則是這些巨鯨地址在比特幣低迷期持續屯幣,但目前尚未有更進一步的數據予以佐證。 數據說明:[1] 新增地址:當天0:00-24:00期間第一次發生交易行為的地址數。[2] 活躍地址:當天0:00-24:00期間發生交易行為的地址數(包含第一次)。[3] 這裡的活躍地址不包括新增地址。文字及數據 | Carol 數據支持 | Chain.info 來源 | PANews.io 

在經過短短半年的熊市後,今年,BTC以一路上漲的姿態打開了加密貨幣的小牛行情。1月1日,BTC的幣價還在4000美元附近徘徊,但177天後的6月27日,BTC的幣價已經沖高至14000美元附近,目前穩定在9500美元上方,最高漲幅達到約256%,成為今年以來全球表現最好的資產標的。 誰是本輪牛市的幕後推手?市場上的主流觀點認為大型投資機構,比如量化對沖基金的參與推高了動了本輪BTC的快速上漲。那麼,在牛市的繁華背後,BTC真實的鏈上數據又描繪了怎樣一幅上漲的圖景?PAData回顧了上半年BTC鏈上交易地址及餘額分布,試圖一窺究竟。PAData Inghts:1、50%的BTC地址餘額少於10美元,BTC籌碼有向千萬美元級「中間層」匯聚的趨勢。2、上半年BTC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持續增多,6月平均每日新增地址約為40.22萬個,半年漲幅約31.67%,6月平均每日活躍地址約為61.82萬個,半年漲幅約39.33%。3、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變化都與當天的收盤價成微弱的正相關。4、幣價高低才是影響既有持幣者操作的因素,每日振幅基本不影響他們的參與意願。5、幣價與地址活躍度之間的影響能量是基本穩定的,幣價上漲帶動的活躍度,會進一步作用於幣價。6、截至7月30日,TOP 50地址的總餘額約為203萬個BTC,約佔當時流通總量的11.39%,集中度低於同期ETH和USDT。7、50%的巨鯨地址平均59天發生一次鏈上交易行為。8、78.31%的地址沒有歷史支出記錄,只有歷史收入記錄。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50%地址餘額少於10美元 找零餘額或成「死錢」根據比特幣網路一站式數據服務平台Chain.info的統計,截至6月30日,BTC鏈上共有2590萬個地址有餘額,相較今年1月30日環比上漲了13.42%。雖然總地址數增幅較為明顯,但各個餘額量級的地址則增減不一。 若將地址餘額分為10個量級(幣本位),從低到高依次為0-0.001、0.001-0.01、0.01-0.1、0.1-1、1-10、10-100、100-1000、1000-10000、10000-100000、100000-1000000,可以發現,前三個低量級地址半年環比增幅超過總體水平,分別達到14.49%、14.62%和13.87%。環比增幅最顯著的量級是10000-100000餘額的地址,半年漲幅達到21.28%。另外,100-1000和100000-1000000這兩個量級的地址在上半年有所減少,環比降幅分別為-0.42%和-40%。 但從地址佔比來看,各量級地址基本保持穩定,而且量級越小的地址,總數越多,佔比越高。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 其中餘額量級最小的0-0.001的總地址數佔比最高,截至6月30日已達到總地址數的50%左右。如果按1萬美元的幣價折算,那這個量級的單個地址餘額也不會超過10美元。 為什麼這麼多地址會有如此少的餘額呢?這可能與BTC的UTXO找零機制有關,因為系統默認將找零餘額打入一個新地址。地址數量變化的原因十分複雜,上半年這個量級的地址增長顯著,或與BTC幣價上漲引發的頻繁交易有關,也可能是投資者自主拆分賬戶或有新投資者入場。 這些疑似找零餘額的地址還可能會引發一個問題,即如果地址持有人足夠分散的話,那麼這些地址內的餘額成為「死錢」的可能性也越大。按照換算,這個量級的單個地址平均餘額約為0.00022BTC,低於BTC十年來的平均交易手續費0.00053BTC,如果個人不是持有多個小額地址的話,連支付交易手續費都不夠,這些餘額可能就此沉沒。根據Chain.info的統計,餘額為0-0.001BTC的地址,其總餘額在上半年持續上升,6月30日已經達到約2810個BTC,按照當天收盤價折算,約為3037萬美元。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上半年籌碼分布趨向千萬美金級別 不過2810個BTC依然只在總量中佔據很小的比重,從上半年各量級餘額地址的總餘額佔比來看,截至6月30日其大約只佔0.016%。整體而言,餘額量級越高,所屬地址的總餘額佔比就越高。但今年上半年,有幾個量級的地址總餘額佔比變動值得關注。 今年4月,1000-10000量級的地址總餘額佔比首次超越10-100量級的地址總餘額,成為總量中佔比最高的一類地址,4月30日的佔比約為26.09%,並且從半年趨勢來看,1000-10000(按1萬美元幣價折算相當於千萬美金級別)級餘額地址的總餘額佔比依然呈上升狀態,而10-100量級的地址總餘額佔比則有下降趨勢。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如果聯動其他餘額量級的地址總餘額佔比變化來看的話,可以看到100-1000級的地址總餘額佔比穩居第三位,截至6月30日約佔19.29%,但半年趨勢為下降形態。上半年總餘額佔比同樣為下降趨勢的還有100000-1000000級的地址,截止6月30日約佔2.10%,相較1月30日環比下降約1.28個百分點。但是10000-100000級的地址總餘額佔比在上半年為上升趨勢,6月30日約佔14.58%,較1月30日環比上升約2.27個百分點。 從半年趨勢上來看,餘額小於10的地址總餘額佔比基本沒有變化,但除此之外,BTC籌碼有向中間層(100-100000BTC)匯聚的趨勢,但很難說明這是小量級餘額的地址廣泛增持或頭部巨鯨地址拆分造成的結果還是新資金更多地進入「中間層」的地址。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持續增多 與幣價弱相關 今年1-5月,BTC每月日均新增地址[1]持續增多,但6月出現小幅下降。根據統計,今年1月BTC平均每日新增地址約達為30.55萬個,6月平均每日新增地址約為40.22萬個,半年漲幅約31.67%,月均漲幅約5.28%。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上半年,BTC的活躍地址數[2]也持續增多。根據統計,今年1月平均每日活躍地址約為44.37萬個,6月平均每日活躍地址約為61.82萬個,半年漲幅約39.33%,月均漲幅6.55%。如果不包括新增地址,那麼今年上半年,BTC每月活躍地址漲幅約為56.25%,月均9.37%,遠高於新增地址。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在本輪BTC上漲過程中,老地址更活躍。但是反過來,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的持續增多,是促使本輪BTC大漲的原因嗎? PAData分析了新增地址數/活躍地址數[3]與過去一周、過去三天、過去一天、未來一天、未來三天和未來一周幣價、振幅及鏈上交易額之間的關係後發現,新增地址與活躍地址與前後一周內的鏈上交易額都無關。這可能是因為用戶在交易所里的即時交易並沒有即時發生在鏈上,只有當用戶提現時才需要進行鏈上結算,這就造成了鏈上交易額與二級市場行情的幣價脫鉤。 從當天的維度來看,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都與當天的收盤價成微弱的正相關,即當日新增和活躍的地址越多,收盤幣價就越高。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將時間維度放大至前後一周還可以觀察新增地址/活躍地址與幣價之間的互動關係。比如,此輪上漲行情吸引更多新人入場或喚活更多老用戶嗎? 從過去一周、過去三天和過去一天的幣價與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數來看,過去一周內的收盤價與新增地址數呈微弱相關關係,即過去一周幣價高,確實能吸引一部分新用戶,但吸引力並不大,反而對老用戶更有吸引力一些,不包括新增地址的活躍地址與過去一周的幣價相關性更顯著。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那麼這些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對未來一周的幣價有影響嗎?從相關性分析來看,這種影響與過去一周對新增地址和活躍地址的影響相似,這意味著,幣價與地址活躍度之間的影響作用是基本穩定的,幣價上漲帶動的活躍度,會進一步作用於幣價。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但值得注意和進一步觀察的是,活躍地址數對未來一周幣價振幅的影響大於過去一周幣價振幅對活躍地址的影響,也即,這些被喚活的投資者可能影響未來一周的振幅,投資者人數(視為與地址數成正比)越多,未來一周的波動性會越大。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78%的巨鯨地址無歷史支出 BTC籌碼較分散 根據Chain.info的統計,截至7月30日,餘額TOP 10000的地址總餘額已經達到1030個BTC。TOP 50的總餘額約為203萬個BTC,約佔當時流通總量(17846612.5個BTC)的11.39%,而根據Etherscan的數據顯示,ETH餘額TOP 50的總量約佔總流通量的24.39%,根據Rich List|Tether的數據顯示,USDT餘額TOP 50的總量約佔總流通量的35.39%。從橫向對比來看,BTC目前的籌碼分布是相對分散的。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BTC的巨鯨地址平均存續時間並不長,TOP 10000的地址從最早出現到最後一次交易時間之間的平均間隔約為682.79天,相當於1年零8個月。超過一半的地址存續時間約為396天,相當於1年零1個月。其中個別地址的存續時間已經將近9年,而且存續時間的長短與餘額多少並沒有相關關係。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 這些巨鯨地址的交易頻次並不高,平均123天發生1次鏈上交易行為,50%的地址平均59天發生一次鏈上交易行為。總交易次數少於10次的有7739個地址,大於100次的只有694個地址。而且巨鯨地址排名越靠後,餘額越少,交易頻次越長,越不活躍。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巨鯨地址不止交易頻次低,而且很多地址根本沒有歷史支出記錄。根據Chain.info的統計,截至7月30日,TOP 10000的地址中有78.31%的地址沒有歷史支出記錄,只有歷史收入記錄。 BTC鏈上數據透視:78%的巨鯨地址無支出,日活地址半年增長40%交易頻次低且大部分沒有歷史支出記錄有可能與部分巨鯨地址實為交易所冷錢包有關,比如排名前四的分別是火幣、幣安、Bittrex和Bitstamp的冷錢包。另一種可能則是這些巨鯨地址在比特幣低迷期持續屯幣,但目前尚未有更進一步的數據予以佐證。 數據說明:[1] 新增地址:當天0:00-24:00期間第一次發生交易行為的地址數。[2] 活躍地址:當天0:00-24:00期間發生交易行為的地址數(包含第一次)。[3] 這裡的活躍地址不包括新增地址。文字及數據 | Carol 數據支持 | Chain.info 來源 | PANews.io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08/03/btc%e9%93%be%e4%b8%8a%e6%95%b0%e6%8d%ae%e9%80%8f%e8%a7%86%ef%bc%9a78%e7%9a%84%e5%b7%a8%e9%b2%b8%e5%9c%b0%e5%9d%80%e6%97%a0%e6%94%af%e5%87%ba%ef%bc%8c%e6%97%a5%e6%b4%bb%e5%9c%b0%e5%9d%80%e5%8d%8a/?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在其他國家被揭穿的騙子又盯上非洲?這幾個騙子公司可把非洲人民坑苦了……

    下一篇

    比特幣虛擬財產法律地位首獲認定,有何意義?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