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知名飲料製造商:長島冰茶(Long Island Iced Tea)是在自家公司名稱中加入「Blockchain」一詞的公司之一。
這名字乍一看很酷(順便還能拉升股價)——但其更名的內幕,似乎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和險惡。
長島冰茶有點「熱」
2017年12月,這家飲料公司就更名為長島區塊鏈集團(Long Blockchain Corp)。很快,該公司的股價從不足500萬美元飆升至近7000萬美元。
但事實上,該公司在轉型區塊鏈之前不僅虧損嚴重,且所持資金並不足以購買承諾的1000台礦機。2018年2月,長島冰茶被納斯達克(NASDAQ)摘牌,並因增持股票的懷疑,接到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傳票,要求其提供有關該公司從「飲料」向「區塊鏈」轉變的更多細節,隨後便再無音訊。
而據Quartz最新消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懷疑長島區塊鏈集團涉嫌內幕交易罪。根據搜查令指示,FBI還在尋找證券欺詐的證據。
此外,FBI還發現長島冰茶集團還與另一家公司Kelvin Medical的證券欺詐案件有所牽連。其中兩名涉案嫌疑人奧利弗·林賽(Oliver Lindsay)和甘農·吉吉埃爾(Gannon Giguiere)被拘捕。
而就在FBI在解鎖林賽手機中的加密信息中,意外發現了其涉及長島冰茶內幕交易的信息。FBI懷疑,長島冰茶集團向區塊鏈的轉型、以及此後價格相應上漲,實則是一個預謀已久的市場操縱行為。
目前,FBI正在請求允許搜查兩人的手機,以獲取進一步的通訊記錄,作為潛在內幕交易和證券欺詐的證據。
改名這一招不再奏效
無獨有偶,另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茶葉生產商坪山茶葉集團(Ping Shan Tea Group)也更名為Blockchain Group。似乎不顧一切地「追熱點」改名後,就可以安撫股東並提高股價。
但很遺憾,這一變化反應平平,並未對公司產生預期的影響。
而另一家名為Bioptix的生物醫學設備製造商,則在2017年毫無預警地改名為RiotBlockchain,並將其業務重點轉為加密貨幣挖礦。
在業務轉移的過程中,該公司股價飆升,但同樣未能保持增長勢頭。今年4月,Riot區塊鏈對外公布共虧損5,800萬美元。
對於這些心術不正的公司來說,當一把「追風者」炒作一番,在公司名稱中加入時下最火熱的概念,看著股價上漲從而賺取利潤,是他們的目標。
區塊鏈在業內並不是一個新傢伙,但對於大眾來說確實是一個較新的概念,以至於出現了一些想要乘著區塊鏈的「東風」博「第二春」的企業。
但隨著風口的降溫,這樣的日子似乎已經結束了。它們的以身試法告訴大家:投機取巧得來的只是曇花一現,最終只剩一地雞毛。
來源 | TNW
整理 | Carol
出品 | 區塊鏈大本營(blockchain_camp)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08/02/%e7%9f%a5%e5%90%8d%e9%a5%ae%e6%96%99%e5%88%b6%e9%80%a0%e5%95%86%e8%82%a1%e4%bb%b7%e6%9a%b4%e6%b6%a8500%e6%83%8a%e5%8a%a8fbi%ef%bc%8c%e5%8f%aa%e5%9b%a0%e5%9c%a8%e5%90%8d%e5%ad%97%e4%b8%ad%e5%8a%a0/?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