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支持加密貨幣新規,打擊洗錢的監管之路已開啟! - 冷萃財經

G20支持加密貨幣新規,打擊洗錢的監管之路已開啟!

文章摘要:為了應對金融機構濫用權力而引發的經濟危機,中本聰創建了比特幣。在千瘡百孔的金融體系面前,比特幣優點鮮明,它足夠去中心化,總量恆定,滿足人們點對點交易。

為了應對金融機構濫用權力而引發的經濟危機,中本聰創建了比特幣。在千瘡百孔的金融體系面前,比特幣優點鮮明,它足夠去中心化,總量恆定,滿足人們點對點交易。

 與此同時,這些優點也讓比特幣成為犯罪分子洗錢的「好幫手」。當然,這主要與比特幣早期的流通有關,那時很長一段時間裡,比特幣都充當著暗網的硬通貨。

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數據,估計每年參與洗錢的數額達到7150億到1.87萬億美元之間,這相當於全球GDP的2%到5%。

雖然與法幣或者其他資產的洗錢數額相比,比特幣洗錢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但這也擋不住比特幣常年背負洗錢的罵名。近幾年,與加密貨幣有關的監管措施越來越多,歐盟的一項研究表明,監管機構主要是擔心犯罪分子會利用它進行洗錢。

 根據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的定義,洗錢就是對犯罪或者非法手段取得的收益進行處理以掩蓋其非法來源。G20支持加密貨幣新規,打擊洗錢的監管之路已開啟!

一般洗黑錢的技倆變化多端,而且往往錯綜複雜,但整個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 存放階段,將非法收益放進金融體系內;

2. 掩蓋階段,將這些收益換成另外一種或多種形式,例如把現金換成股票、貴金屬、支票等;

3. 整合階段,經過不同的掩飾後,將清洗後的財產如合法財產般融入經濟體系。

在歐盟,違反「反洗錢法」可能會被判入獄四年,或者被處以8.2萬歐元以上的罰款。

而加密貨幣缺乏適當的監管框架,通過它洗錢被抓到的概率較底,但也是這一點阻礙了整個加密貨幣行業走向更成熟的市場。

對許多人來說,在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匿名交易是一件好事,但與此同時,它也讓人們有機會進行不正當的商業活動,增加了犯罪活動的風險。對於比特幣來說,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洗錢:

加密貨幣的場外交易(OTC)通常是由機構投資者主導,他們不想因為大量買賣加密貨幣導致市場波動。

據估計,加密貨幣市場每天的場外交易量遠遠高於交易所的24小時總交易量。除了大型的機構買家,場外交易也被犯罪分子用來洗錢。

 如今,越來越多的場外交易商不得不實施KYC/AML規則,以規避當局的審查。著名的場外交易平台LocalBitcoins,取消了芬蘭的現金買賣選項,以符合芬蘭在2019年初引入的新的加密資產立法。

本質上來說,比特幣交易其實是偽匿名的,所有的交易都被記錄下來,並在區塊鏈上公開可查。為了隱藏個人的交易信息,很多人選擇使用比特幣混淆器——一種通過多次交易從而達到混淆交易來源目的工具。

從洗錢的各個階段來看,其實洗錢的三個步驟也適用於比特幣混淆器:

1. 存放階段,通過交易獲取比特幣;

2. 掩蓋階段,通過混淆服務,使得交易來源無法追溯;

3. 整合階段,將比特幣返還給犯罪分子,讓他們可以正常使用比特幣且無法被追查到。

但比特幣混淆器處於違法地帶,隨著監管的滲透,近些年來一些混淆器都開始避免為大眾提供服務。

2017年7月,世界上存在時間最長的比特幣混淆器BitMixer,為了逃避美國的制裁宣布停止運營;前不久,荷蘭金融安全局查封了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混淆器提供商Bestmixer.io的網站和伺服器;隨後,比特幣混淆器提供商Bitcoin Blender也停止了運營。

如今很多國家都在採取積極的監管措施,以打擊通過加密貨幣的洗錢犯罪活動。不少國際安全機構也都加入其中,如國際刑警組織、歐洲刑警組織和聯邦調查局都有專門的工作組或部門,致力於解決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洗錢計劃。

 除此之外,最近連續發生的兩則監管訊息也讓不少幣圈人倒吸一口涼氣。

目前,全球的權威機構都在研究專門針對加密貨幣的「反洗錢法」,而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是其中最重要的國際組織之一。

上個月,FATF對加密資產服務商提出全面的反洗錢和打擊恐怖主義融資風險的政策要求。它制定了一項極具爭議性的監管指南:規定加密貨幣交易所在互相轉移自擬資產時,需將有關客戶的信息傳遞給對方,而使用交易所錢包轉賬的個人也同樣適合這條法規。

FATF還稱,希望各國能在1年內儘快遵守新規,並在2020年6月之後會進行工作審查。

 

 每年的G20峰會都會討論一些全球問題,並試圖提出一個普遍的解決方案。今年的G20峰會在日本舉行,成員國們也討論了加密貨幣的話題。

 此次峰會宣言中聲明:「目前,加密資產並未對全球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帶來威脅,但我們將密切監視進展,同時警惕現有和可能發生的風險。」

也就是說,上面提到的FATF制定的新指導方針很有可能被強化為國際基準,而不是單純的指南。

 FATF要求加密貨幣服務商能夠準確的獲取並保存發起人和受益人信息,並在監管當局要求時提供給當局,對於支持匿名交易的服務商,這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打擊;對於其他服務商,這一點將直接推動合規註冊問題;但是對於目前的加密貨幣市場,這種「過度監管」要執行下去則非常困難。

 一邊是去洗錢罪名的監管措施,一邊是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市場,若最後FATF的新規被批准執行,這兩邊的碰撞幾乎註定無法在一年的時間內得到很好的平衡。

 一項新技術要得到廣泛採用,需要經曆數年的成長陣痛。監管往往落後於新技術,如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行業的監管時代已經到來,馬爾他、瑞士和新加坡等國在全球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

早在2018年11月,美國證交會主席傑伊•克萊頓就在CNBC上表示,在批准比特幣ETF之前,他希望看到更多監管措施消除市場操縱行為。

雖說適當的監管能夠為加密貨幣市場帶來更大的增漲空間,但一步到位式的監管政策顯然會泯滅市場未來的無限可能。

如今加密貨幣已走到監管的岔路口,我們無法得知這些監管方案將如何影響加密貨幣行業的發展,但希望未來能給出一個好的回答。

 (編譯:馬莎卡)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07/02/g20%e6%94%af%e6%8c%81%e5%8a%a0%e5%af%86%e8%b4%a7%e5%b8%81%e6%96%b0%e8%a7%84%ef%bc%8c%e6%89%93%e5%87%bb%e6%b4%97%e9%92%b1%e7%9a%84%e7%9b%91%e7%ae%a1%e4%b9%8b%e8%b7%af%e5%b7%b2%e5%bc%80%e5%90%af/?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收割300萬人,涉案300億,起底幣圈第一資金盤崩盤始末

    下一篇

    德勤報告:73%的中國企業將區塊鏈看作戰略重點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