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貨幣的演變看比特幣的誕生 - 冷萃財經

從貨幣的演變看比特幣的誕生

從貨幣的演變看比特幣的誕生
文章摘要:貨幣,在我們的生活中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遠古時期,是沒有貨幣這個東西的,人們想要獲得生產資料,需要以物易物,也就是用自己的東西去換別人的東西:我用一匹布去換你家的一隻羊,我用一個陶罐去換你的一把石斧……這個時候,因為生產資料比較簡單,交易雙方只需要彼此商量好拿多少物資交換就可以了,所以這個時候沒有「貨幣」這個概念。

貨幣,在我們的生活中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遠古時期,是沒有貨幣這個東西的,人們想要獲得生產資料,需要以物易物,也就是用自己的東西去換別人的東西:我用一匹布去換你家的一隻羊,我用一個陶罐去換你的一把石斧……這個時候,因為生產資料比較簡單,交易雙方只需要彼此商量好拿多少物資交換就可以了,所以這個時候沒有「貨幣」這個概念。

從貨幣的演變看比特幣的誕生
但是,隨著人類的生產工具變得越來越先進,再加上圈養、農耕的出現,生產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能生產出的物資資料越來越豐富。這個時候,以物易物的話,人們很難去衡量一隻羊到底能換幾匹布。而且,以物易物這種交易方式非常容易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雙重巧合:假如我想用我的羊肉去換河對岸其他部族生產出的鹽,那麼羊肉容易腐爛,鹽又容易受潮,這樣一來, 雙方不僅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反而還賠掉了自己生產出來的東西……總之,以物易物的受限因素很多,效率低,成本又很大,一旦遇到上面這種情況,「交易」就很難達成。

於是,為了克服上面的幾個問題,人們不得不尋找一種雙方都能接受其價值的物品,來充當「一般等價物」。那麼什麼樣的物品最適合做「一般等價物」呢?牛羊、貝殼、鹽都曾作為「一般等價物」用於交易,但是事實上,這些東西並不是適用於「一般等價物「,因為它們要麼不易攜帶,要麼極易受損。

從貨幣的演變看比特幣的誕生隨著人類冶金技術的提升,人們發現,金銀等貴金屬不僅不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還易於保存和攜帶,另外它們還開採困難,比較稀有,這些特性特別適合作為「貨幣」流通使用。於是,貨幣的形態由此便發生了更迭:開始從實物,過渡到金銀銅等貴金屬。正如馬克思所說的:「貨幣天然不是金銀,但金銀天然是貨幣」,這句話就是說,金銀的特性天然就適合作為貨幣來使用、流通。

以金銀為代表的貴金屬作為貨幣,在人類經濟歷史中佔據了相當長的時間。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都曾採用貴金屬作為貨幣的主要形態。可以說,在古代世界範圍內都是以金銀等貴金屬作為主要的價值尺度和流通、儲藏、支付手段。由國家鑄造的金屬貨幣,對金屬的重量和成色都有著極為嚴格的標準,國家鑄幣就成為國家信用和主權的象徵。

從貨幣的演變看比特幣的誕生但是呢,隨著金銀的普及,人們開始意識到金銀的劣勢:首先,大自然提供的金銀等貴金屬資源是有限的,而且光開採還不夠、還需要經過複雜的鑄造、計量;其次,如果涉及到大額交易,那麼以金銀的重量,是非常不方便攜帶運輸的,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這個時候,便出現了紙幣。中國的北宋時期,大概1000年前,中國就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從貨幣的演變看比特幣的誕生為什麼世界上最早的紙幣誕生在中國,而不是其他國家呢?這裡我們簡單說一下原因:

1、北宋時期經濟非常繁榮,貿易的往來需要大量的貨幣,這個時候,金屬的缺陷便顯露出來,它們不易攜帶、風險比較大,商人們不可能背著一萬兩黃金趕路,一來很重,二來容易被打劫;

2、北宋時期,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領先世界,為紙幣的印刷提供了非常堅實的技術支持;

3、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時處於高度強大且集中的皇權統治,這就為紙幣的價值提供了信用背書。畢竟紙幣本身並沒有什麼價值, 如果沒有強大的信用背書,那麼它只是一堆不值錢的紙質印刷品。

可以說,紙幣有著金銀無法比擬的優勢,它的製作工藝簡單,不需要像金銀那般進行大規模複雜的開採和鑄造,成本很低,而且更加容易保管、攜帶和運輸。但是不得不說,紙幣本身也具備一些缺陷:

1、就紙幣本身來說,紙幣是紙質印刷品,很容易受到損壞;

2、紙幣本身沒什麼價值,它的價值完全靠國家背書支撐,一旦國家遭遇政權危機,那麼該國的紙幣也將價值堪憂…..

3、紙幣製造的成本低、容易造成紙幣濫發,進而引發「通貨膨脹」危機。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美國通過不斷增發美元的方式向外輸出美元,更加加劇了「通貨膨脹」。

這時候,人們開始探索, 能不能找到一種有效方式來真正解除這些危機呢?於是,比特幣這個概念由此提出。2008年,全球範圍內正在遭遇著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增發美元更加加劇「通貨膨脹」,在這種背景下,比特幣的概念被提出,其圍繞的主題就是:如何讓比特幣成為一套沒有發行機構、去中心化的貨幣,用這樣一種全新的「貨幣」,來避免權力機構的「失誤」。

從貨幣的演變看比特幣的誕生比特幣整合了P2P、密碼學、經濟學等領域學科的知識和技術手段,目的就是解決它作為一種貨幣,能夠在沒有美聯儲這種權威機構的主導下的安全問題和流通問題。目前,比特幣在一些小圈子裡已經實現貨幣的職能,很多國家已經支持比特幣支付,比特幣在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實現了數字貨幣在發行、支付、流通等階段的職能,成為一種全新的支付手段。 從貨幣的演變看比特幣的誕生但是,比特幣還無法真正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是因為,:

1、貨幣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主權和國家信用的象徵,它的發行和流通絕對不可能交給一個機構或一個個人;

2、貨幣必須具備一定的穩定性,而比特幣極易受到市場影響,價格波動非常大,今天一個比特幣能買一輛車,可能明天一個比特幣只能買一部手機……

3、比特幣挖掘難度高,每四年減半,具有稀缺性,已經逐漸退出流通,其「流通價值」將轉化為「儲藏價值」。

鑒於以上幾種原因,比特幣很難變回它的設計初衷——貨幣。不過,從長遠來看,比特幣也好,它的底層技術區塊鏈也好,其實更像是一場社會實驗,這場實驗從貨幣體系這個角度,探索人類社會到底有沒有可能基於一些技術手段,在「去中心化」的前提下,保證利益分配的基本秩序。另外,比特幣的出現,讓區塊鏈這門技術受到關注,讓人們認識到,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到各行各業,解決當下的許多行業痛點。

當然,金無足赤,有功也有過。繼比特幣之後,湧現了大量的山寨幣,這些山寨幣進而演化成一種全新的融資模式,造成了空氣幣、傳銷幣等打著數字貨幣旗號行騙行為的泛濫。也許這樣的局面,是當初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也始料未及的吧!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06/28/%e4%bb%8e%e8%b4%a7%e5%b8%81%e7%9a%84%e6%bc%94%e5%8f%98%e7%9c%8b%e6%af%94%e7%89%b9%e5%b8%81%e7%9a%84%e8%af%9e%e7%94%9f/?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愛爾蘭加密貨幣交易所Bitsane憑空消失,超24萬用戶維權無門

    下一篇

    嚴監管生存困境:印度知名交易所停業 還有這些國家有「94」禁令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