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卡創始人Gavin Wood:為什麼我們需要 Web 3.0? - 冷萃財經

波卡創始人Gavin Wood:為什麼我們需要 Web 3.0?

波卡創始人Gavin Wood:為什麼我們需要 Web 3.0?
文章摘要:作者:乙太網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編譯:Morpho Hawkes、Diana我第一次提出Web3.0概念,已經是四年多以前了。

波卡創始人Gavin Wood:為什麼我們需要 Web 3.0?

作者:乙太網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

編譯:Morpho Hawkes、Diana

我第一次提出Web3.0概念,已經是四年多以前了。

當時我很清楚:我合夥創立的網路以太坊,會使人們能夠以一種相互有利的方式互動,而不用彼此信任。利用「傳遞信息」和「公開數據」的科技,我們希望能夠創建一個點對點網路,讓大家都能做到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是沒有伺服器,也沒有權威機構掌控信息流。

如今,這個網路的很多關鍵部件還處在缺失或者異常狀態,很多項目也存在兼容性問題。我發現,想要看見隧道盡頭的光亮,或者找出前往隧道盡頭的方法,有時並不容易。不過,重要的點卻一直沒有變:中心化對於社會來說,長期看來是一定站不住腳的,政府也太過笨拙,無法修復各種問題。

當今的網路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簡而言之:巨嬰。網路變老了,卻並沒有長大!互聯網確實用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網路與超文本平台,把世界的邊邊角角聯繫了起來,但是因為這樣的成功,網路卻墮落了。

今天的網路已經損壞了,而且是從設計上造成的。

時光倒流回90年代,那時候,網路的面貌還完全不同。谷歌的域名還是.org,開源軟體曾經被古往今來最激進的壟斷主義者說成「癌症」(譯註:即微軟前任CEO史蒂夫·鮑爾默,他曾怒斥Linux是癌症,但如今不得不接受了)。「信息高速公路」或者「網癮」這種話還是剛剛出現的新名詞,正在流行起來,被世人所知;人們(像我這樣十幾歲的小孩子)還有自己的個人網站和郵件伺服器;「網」還是漁民購買拖網漁船要說的話。如果把網路比作布料,它的纖維還沒有因為社會形態而發生翹曲變形。它仍然是一類「准系統」,讓人充滿動力。這時候,網路的根基還是學術人員、愛好者。

接下來二十年,所謂的「萬維網」(World Wide Web)將會改變社會的本質;這一點,我們已經知道了。但是從批評的角度來說,網路的基本技術結構卻並沒有阻止另一個方向發生的變化。社會註定要反作用於網路。

科技往往會映射出過往。科技會按照先前的整體模式(paradigm,又譯「範式」)而運作,只是比以前更快,更好,更強,更有力。全球經濟都實現網路化的過程,也就是把原先的社會結構複製到網上的過程。當今社會的貧富分化,貴賤分化,教育層次分化,部分要拜網路之賜。

今天的網路已經崩壞了,而且是從設計上造成的。我們正在看到財富、權力、影響力流入那些貪婪的人、自大的人,或是純粹的惡人手中。各個市場、各個機構,各種信任關係,都轉換到了這個新的平台。密度、權力、在位的人更換了,然而運作模式還是老一套。

看一看我們今天是如何在網上付賬的。Web2.0本質上其實並不給人動力,讓人在網上買東西。現實當中,你必須聯繫金融機構,讓機構為你付賬。哪怕交水費這樣無關緊要的小事,你也不能自己做,因為你不被信任。你就好像一個懇求父母的小孩。你要是想在網上跟朋友聯繫,那就很可能必須求著Facebook把信息傳遞過去。

科技往往會映射出過往……全球經濟都實現網路化的過程,也就是把原先的社會結構複製到網上的過程。

運營這些服務的巨頭們,往往對我們的生活、工作都至關重要。這些巨頭並沒有(顯著的)惡意,但他們的行動,既不算善行,也沒有法則。他們利用我們的忠實而賺錢,向我們提供我們自己的信息,一旦發生不便,就隨時切斷我們。

我們大多數人不會懼怕政府或企業干預生活,但政府或企業的利益跟我們經常不符,卻是有大量證據證明的。比如維基解密。

2010年,有一群廣受敬重的記者,因為公開了基本符合公眾利益的信息,就被PayPal和Visa這樣的大型金融機構以完全非法的方式中斷了資金鏈。你若是想要給維基解密捐出一筆合法的捐款,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全世界有極少數的信息渠道,承擔了絕大多數信息的傳遞。於是就出現了一個非常不便的情況:除非我們應用開源軟體協議,否則這個越來越數字化的社會就要面臨內部和外部的惡意「權威機構」造成的風險(外部風險,如俄國對美國選舉的干預)。那些想要保護和平與自由的人,必須明白這一點:我們現今的數字體系,不僅不會限制各種社會病,而且會放大各種社會病。

Web3.0是一套具有包容性的協議,為應用程序的製作人提供建築材料。這些建材會以傳統網路技術的形式出現,例如HTTP、AJAX、MySQL,但卻代表著一種創造應用程序的全新途徑。

這些技術給用戶提供各種有效而可驗證的保證,讓他們能夠安全地接受信息,發送信息,付賬,拿到商品。通過允許用戶在低壁壘的市場中為自己而行動,我們就能爭取讓審查制度和壟斷無所遁形。

這一新體系的各種方面,例如比特幣、星際文件系統(the 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會首先得到推廣,很可能會在一些小範圍里推廣,就好像Linux在伺服器的機房中得到「雷達監視下」的推廣一樣。

隨著科技越來越成熟,傳統企業的創新必然放緩,把產品視為純粹的搖錢樹(比如微軟)。這種情況下,Web3.0就會擴大優勢。到時候,想要禁止Web3.0,就好比某市、某國想要禁止優步、愛彼迎、交友軟體基達(Grindr)、維基百科一樣困難。

Web3.0的實現,將是緩慢而複雜的過程。目前控制我們大部分數字生活的各種利益,根深蒂固,而且經常在立法者、政府、科技壟斷者之間傾斜,典型例子如美國國安局的「稜鏡」(Prism)計劃,就謀取了Facebook與谷歌的協助。

這種情況下,有些法律體系甚至想要把Web3.0的某些部分判成非法。俄國已經立法禁止了比特幣(譯註:比特幣存在很大爭議,有人認為這是龐氏騙局,應當禁止。)英國也表達了一種荒唐的願望,想要立法禁止強密碼。

從用戶角度看,Web3.0的外表和Web2.0沒有什麼區別,至少乍一看是如此。同樣的顯示技術,比如HTML5、CSS,還會繼續使用。但在後端,Polkadot,也就是Parity的鏈間區塊鏈協議,將會把不同的技術思路串聯起來,成為一種單一的經濟體,或者「運動」。

我們還會繼續使用網路瀏覽器,但可能會改名叫「錢包」或者「密鑰存儲器」。瀏覽器(還有瀏覽器的各種部件,例如硬體錢包)會代表某人在網上的資產和身份,讓我們付錢買東西,或是證明自己身份,而不必請求銀行或者身份服務商的幫助。

同樣,那些信任各方,保險機構,備份服務,也還會有自己的生存空間,但他們的任務會變得商品化,他們的行動也可以檢驗。這些服務商被迫在全球的開放透明市場中競爭,於是網民也就不必受到哄抬物價、尋租行為的困擾了。

政府原先那些對我們隱私和自由的廉價攻擊,例如廣泛數據收集,審查制度,政治宣傳,會變得更加困難。

說句確實的話,我們無法預言這種平台的最早成功案例是什麼,也無法預言這些案例什麼時候出現。正如先前的網路發展一樣,時間線的度量,可能是以十年為單位,而不是以月份為單位。然而,Web 3.0一旦出現,就會給「數字時代」這幾個字,賦予全新的定義。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06/26/%e6%b3%a2%e5%8d%a1%e5%88%9b%e5%a7%8b%e4%ba%bagavin-wood%ef%bc%9a%e4%b8%ba%e4%bb%80%e4%b9%88%e6%88%91%e4%bb%ac%e9%9c%80%e8%a6%81-web-3-0%ef%bc%9f/?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DApp周度影響力排行榜:交易市場類DApp統治ETH平台

    下一篇

    比特幣暴漲之際,大型交易商正成比特幣期貨「大空頭」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