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官方消息,Bitfinex交易所於6月13日上線USDK以及OKB相關交易對,消息一經爆出OKB大幅上漲。對於USDK以及OKB上線Bitfinex,OK戰略副總裁徐坤此前在微博評論道,USDK以合規渠道打通法幣與數字資產的邊界,OKB作為大生態代幣聯動豐富的應用場景,此次同時上線Bitfinex,對於各方而言都是好事,也將惠及廣大用戶。而且,以Token作為「媒介」打開巨頭之間合作的通道,將會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氣象。
隨後,幣圈對徐坤進行了專訪,力求從更深層次對此次合作進行解讀。
核心觀點:
- USDK和OKB上線Bitfinex,從用戶的價值來說,優質資產獲得頭部交易平台的支持,將會惠及廣大用戶;從行業的角度來說,頭部企業有義務與責任共同推動行業發展。
- Facebook推出Libra,相比於今年摩根大通發行自己的穩定幣更為重要。
- 合規化一定是穩定幣發展的方向,只有堅持可監管、可審計、公開透明的合規原則,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可信度和價值穩定性,真正構築起一個完整可信任的交易閉環。
- 未來OKB將會遷移到OKChain上,BNB上鏈後擁有的所有性能,未來OKB也都會有。
- OK一直在做增量市場的開拓工作,這是一家頭部企業的使命。
- 不管交易所開展任何「O」的業務,本質上都是為項目代幣銷售提供平台,其經營重點在於構建代幣上線後的閉環,以保障交易者的利益。
幣圈:USDK及OKB上線Bitfinex對於OK的戰略意圖是怎樣的?市場有觀點認為,USDK和OKB上線Bitfinex是交易所抱團發展的情況,就如同當年三國時期曹操獨大,倒逼孫劉聯合,事實的情況是這樣嗎?
徐坤:客觀來講,事實並非如此。誠然,USDK和OKB上線Bitfinex可以看做交易平台之間的一個強強聯合,但是這件事的發生,並非是來自外界的市場的壓力。
綜合來看,戰略發展計劃有三個要點。首先,其會圍繞全球化、合規化的方向推進交易平台業務;第二,增強穩定幣USDK的交易深度;第三,推進OKB在整個市場生態中的發展。基於此,我認為是OK本身的戰略發展計劃決定了必然會去做這件事。
而且我希望大家在思考行業現象的時候,不要用彼此爭鬥,像打仗一樣的思維去觀察,而應該從更大的維度,即從用戶和行業的價值兩個方面來思考,才能真正判斷未來成長的空間。
回到USDK和OKB上線Bitfinex事件本身,從用戶的價值來說,優質資產獲得頭部交易平台的支持,將會惠及廣大用戶。從行業的角度來說,頭部企業有義務與責任共同推動行業發展。所以這是一個強強聯合,對用戶和行業未來發展都有價值的合作。本質上來講,也是交易平台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執行戰略計劃的結果。
幣圈:目前Facebook發幣在行業里引起巨大轟動,但是隨即也遭到了監管的聲音,似乎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本身就會冒著合規的風險。OK如果在發展過程中一味走合規路線,是否會弱化行業發展的力量?
徐坤:任何新生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是伴隨著監管的步伐,沒有一個完全不合規的行業可以完全發展起來。像Facebook推出Libra,相比於今年摩根大通發行自己的穩定幣更為重要。摩根大通發行穩定幣,核心是滿足機構間的轉賬便利,應用門檻實際上很高。而Facebook發幣直接面對的是C端的用戶,真正建立了有效的價值互聯網連接。
Facebook有27億用戶,其影響力巨大,被監管部門關注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這並不能阻止它發展的步伐。而且Facebook未來要讓Libra持續發展,其合規的基礎必然是第一位的。合規化一定是穩定幣發展的方向,只有堅持可監管、可審計、公開透明的合規原則,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可信度和價值穩定性,真正構築起一個完整可信任的交易閉環。
而OK走合規路線,我認為首先是要在市場站穩腳根,事實上,全球市場的合規發展,都必須向美國這樣主導金融市場規則的國家看齊。比如今年,幾個頭部交易平台先後退出了美國市場,而OK在美國市場的發展確很有起色,這就是OK走合規路線帶來的成果。
並且,我認為走合規路線並不意味著會束手束腳,可持續的業務被證明有發展前景,而滿足合規能保障交易平台持續地擴大業務。事實上,滿足合規以後,再去拓展新的業務,這才是真正高效的。滿足合規是一個企業,乃至於整個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石,所以合規路線未來的價值是巨大的。
幣圈:USDK是一個怎樣的穩定幣,其未來發展的價值又是怎樣的?
徐坤:穩定幣的核心在於信用,USDK是能夠最直接、有效解決信用痛點的穩定幣,在合規性、資金託管安全性、銀行審計的嚴格性與技術的穩健性都做到了行業最高標準。此外,USDK有OK大生態資源的支撐,將會有力推動其價值獲得廣泛認可。
USDK未來最大的發展價值,在於更為滿足合規,相對於其他穩定幣而言有更好的信用。比如USDT,此前在行情好的時候,人們懵懂地使用它作為交易工具,行情不好的時候,又作為一個避險工具,似乎習以為常。但是後來USDT發生了巨大的信用風險,甚至導致當時整個行業都陷入了一定程度的恐慌,這絕不是一個穩定幣該有的現象,究其原因,在於其合規監管做得不到位,因此有信用風險。USDK滿足合規的標準是其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的重要條件,所以未來和其他穩定幣競爭的過程中會更有優勢。
幣圈:今年幣安鏈和FT公鏈都先後推出,平台幣資產映射到公鏈上後,其價值潛力有大幅地提升,OKB和其他平台幣在性能上如何提升競爭優勢?
徐坤:公鏈是價值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是交易平台延展、創新更多業務場景的基石。OKChain以去中心化的模式為用戶帶來更安全、透明、多樣化的服務。未來在OKChain大生態中會承載豐富的資產與應用,OKB也將會遷移到OKChain上。同時OKDEX也是重點布局的方向。並且,我可以非常明確地說,像BNB上鏈後擁有的所有性能,未來OKB也都會有。所以OKB作為OK生態發展的基石,其性能是完全可以支持的。
幣圈:目前交易所行業的發展情況是怎樣的?您覺得在未來交易平台之間競爭最主要的戰場在哪裡?有的交易平台寧可死磕存量用戶,也不願意開拓新市場的用戶,這樣的現象如何理解?
徐坤:目前頭部交易平台格局已經基本確立,但也會有一些平台通過模式創新在細分領域凸顯出來。交易平台之間最大的競爭還是在市場的佔有率,而爭奪市場佔有率的過程,合規化是重要的方向,OK一直在全球拓展合規持牌業務,但也能看到頭部交易平台對此的戰略布局是有所差異的。不管戰略差距如何,只有合規才能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根,否則連立足都做不到,如何開拓市場?
至於一些小的交易平台寧可挖空心思去搶存量市場的用戶,也不願意開拓新的市場,重點原因在於存量用戶的市場是一個確定性的用戶市場,而增量市場是不確定的用戶市場。一個交易平台在存量市場環境中搞一個活動,就能帶回確定性的用戶,而在增量環境中這個效果並不確定。開拓客戶的成本是巨大的,所以在付出同樣成本的條件下,小交易平台當然願意追求一個更為確定性的結果。但是,出於對行業發展的需要,開拓增量市場才是一個交易平台應該肩負的責任。OK一直在做增量市場的開拓工作,這是一家頭部企業的使命,而且其深知未來增量市場的潛力巨大。要知道,全球互聯網普及率已超過50%,而擁有數字資產的人不超過1%,前景是非常巨大的。
幣圈:今年三月份,芝加哥交易所暫停了合約業務,因為這項業務盈利的情況不佳。數字資產合約不像大宗商品需要交割,因此合約業務對於數字資產來說,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怎麼看數字交易所行業合約業務的發展?
徐坤:雖然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的比特幣期貨合約業務暫停,但是CME比特幣期貨的交易額在逐步增長,而且在5月13日的時候還突破了10億美元,整體市場的交易量是上升的。此外,Bakkt也會在7月22日測試BTC期貨,傳統機構的布局從未停止。合約交易對於完善市場功能、豐富交易策略有其特定的功能,隨著數字資產市場的發展,更多的專業投資者入場,合約業務市場空間很大。發展合約業務的關鍵還是在產品設計與運營,比如OKEx持續在提升產品風控水平上進行探索,梯度保證金模式有效降低了用戶的分攤風險。
至於比特幣合約沒有交割的問題,在目前市場的發展過程中,一方面比特幣的應用場景並沒有明晰,而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比特幣交易市場並沒有傳統金融市場發展成熟,因此沒有產生優質的定價模型。未來隨著比特幣定價模型的產生,其在交割場景會有出現的可能。
幣圈:有的交易所業務覆蓋面很廣,像IEO、IAO等模式不斷地推出,交易所究竟應該如何發展自身業務?
徐坤:交易平台業務應該是專而精,在專而精的基礎上逐漸延伸出多種複合性的業務,如果一開始就鋪得很大,並不能產生效益,反而是一種累贅。舉一個很好的例子,OKEx的發展就是圍繞自己的核心業務,逐步去拓展周邊其他業務,穩紮穩打。至於說到融資模式,不管交易所開展任何「O」的業務,本質上都是為項目代幣銷售提供平台,其經營重點在於構建代幣上線後的閉環,以保障交易者的利益。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06/24/ok%e5%be%90%e5%9d%a4%ef%bc%9a%e4%bb%8eokb%e4%b8%8a%e7%ba%bfbitfinex%e7%9c%8b%e6%9c%aa%e6%9d%a5%e8%a1%8c%e4%b8%9a%e4%b8%bb%e6%88%98%e5%9c%ba%e5%9c%a8%e5%93%aa%e9%87%8c/?variant=zh-tw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