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降維打擊騰訊阿里,美國將奪取數字霸權? - 冷萃財經

Facebook降維打擊騰訊阿里,美國將奪取數字霸權?

文章摘要:最近有關部門的朋友請我談談Facebook發行數字穩定幣的事情。這個事情很嚴重,但是真正明白怎麼回事的人太少,我用大白話講一講。

最近有關部門的朋友請我談談Facebook發行數字穩定幣的事情。這個事情很嚴重,但是真正明白怎麼回事的人太少,我用大白話講一講。

在中國人眼裡,支付寶和微信已經是巨無霸,他們想做什麼幾乎沒有不成功的。但Facebook的用戶是這兩家加起來的2-3倍,去年底達到了27億人。

這樣一個超級巨無霸,將要在2020年面向全球兩倍於中國的人口發行一種加密數字貨幣,計劃代號為”天枰座(Libra)「。而且這個貨幣的設計目標非常明確:

第一,無國界。

第二,沒有手續費。

迄今為止,人類所有的交易理論和金融創新都無法實現上述兩個目標,但是Facebook準備這麼干。

不但如此,它還準備拉上這幾家支付公司:VISA、MasterCard(萬事達卡)、PayPal以及第三方聚合支付工具Stripe(最新估值為230億美元)。還有三家電商公司:手機打車公司Uber、旅遊預訂網站Booking.com以及阿根廷電商網站MercadoLibre。

這些企業都將作為信用節點將加入天枰座的計劃中。

什麼是信用節點?

這就好比銀行的轉賬體系。現在銀行採用的是一種叫SWIFT的協議,允許銀行之間進行通訊,高效率完成各種交易,其中每個銀行就是一個信用節點。Facebook建立的是一種分散式的區塊鏈網路,上述公司就類似於銀行的角色。這種節點每年會向Facebook支付1000萬美元的運營費用。

1000萬美元對這些巨無霸實在是划算,因為他們將成為全球最強大的數字信用體系的核心節點。

我相信騰訊、阿里現在非常緊張,中國的監管部門也很緊張。

因為無國界意味著根本無法跨境監管,而沒有手續費意味著支付寶、微信錢包將受到沉重打擊,緊接而來的是對電子商務支付模式的顛覆。

阿里、騰訊喜歡用互聯網模式降維打擊傳統行業,Facebook則用區塊鏈技術降維打擊阿里、騰訊。

那麼問題來了,阿里、騰訊是加入到Facebook的體系中呢,還是自立門戶也搞一個?

如果加入到Facebook體系中,那豈不是把寶貴的中國流量投降贈予別人,還丟掉了數字貨幣主權。如果自立門戶,中國的體量還是不夠大,只能做老二。互聯網上沒有老二,區塊鏈上更難有。

這還不光是個主權問題,還是一個霸權問題。

我們注意到了兩個動向:

第一,Facebook發行的數字穩定幣將掛鉤一攬子法定貨幣。有人會說,這多好啊,不是脫離了美元么?這種想法很天真。看一看首批發起的公司裡面,基本上都是美國企業,意味著用戶都是美國人,這也意味著一攬子法定貨幣裡面必定是以美元為主。人民幣可能也會有分量,但是中國用戶少的可憐,怎麼能相提並論?

目前數字貨幣主流是比特幣和以太坊,他們自成一個生態,跟美元沒有必然關聯。但是Facebook的數字穩定幣意味著直接將美元信用強勢引入了區塊鏈世界中,成為全球數字信用的定價基礎。也就是說,數字信用將成為美元信用的一個延伸。這跟石油用美元定價一個道理。

第二,Facebook已經在與美國的監管部門討論相關的監管問題。雖然一些細節尚未披露,但這暗示著這一全球最大的數字貨幣計劃將首先符合美國監管部門的要求,而這些要求會作為遊戲規則,納入到在日內瓦設立的基金會治理規則中,寫入區塊鏈的代碼中。美國的監管部門將實現對數字貨幣的間接管轄。

上述兩件事情將奠定美元的數字霸權。

這個數字霸權不是5G所指向的通訊霸權,而是以數字信用為基礎的新一代金融霸權。

霸權這東西,我原來很不喜歡。我的大學時代成長於中美關係最好的時期,也是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的時期,跟我這樣的年輕人談霸權?那是過時的東西。

但是中美貿易戰和制裁華為,讓我這樣的人幡然驚醒。這世界上依然是叢林法則,陽謀陰謀交替使用,霸權從來就沒有收手。

Facebook這個數字貨幣計劃也不是陽春白雪,很早就傳言它的目標是」強勢取代那些脆弱國家的主權貨幣「,好聽一點的說法是」幫助脆弱國家建立更好的支付體系「。

美國的霸權不僅僅是軍事,而是美元和互聯網。只要用美元簽定的合同,都可以被美國管轄,只要存儲在美國伺服器上的數據都可以被監控,即使你是打著開源、開放的旗幟也沒用。

這就是外交部經常罵的長臂管轄。但是罵又如何,美國人掌握著核心的規則和技術,沒有人會主動放棄這種權力,虧你還是得吃。

數字信用霸權恐怕再次落入到美國人手中。

有人說,Facebook也會嚴重衝擊美國的傳統金融體系。

當然如此,任何國家的央行都不可能這麼干,因為這是衝擊了主權貨幣,而這也是美國人的可怕之處。從比特幣開始以來,華爾街已經分化出一批數字貨幣的既得利益者,沒有他們的支持,Facebook不敢做。

華爾街在數字貨幣的野心不是一天兩天了,類似的加密穩定幣已經有了多次嘗試,此次大規模推出也不是沒有預兆。Facebook從去年禁止發布數字貨幣廣告之後,一直放鬆相關的限制,直到自己傳出要發幣,估計2017年就已經開始布局。

但太平洋的對岸,中國的區塊鏈產業因為騙子泛濫正處於大規模整治之中,一片哀鴻。央行也在探索穩定幣發行,但是自己怎麼可能顛覆自己,最多寫寫研究報告罷了。目前最為成熟的數字信用是芝麻信用,不過芝麻信用仍然是基於傳統的中心化技術,缺乏開放性,很難改造為分散式信用體系。

騰訊阿里百度京東美團…這些中國巨頭能否聯手依然是個謎。央行是否敢放開一點創新的口子,也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單打獨鬥沒有任何勝算。

那麼我們是不是能把Facebook隔離開呢?如果你知道中國企業去年支付給Facebook的費用高達50億美元,就明白這是不可抵擋的潮流。

從互聯網化到數字化升級的道路,數字信用與5G一樣是最重要的基礎設施,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對中國人是最難辦的。

騰訊阿里還在革傳統產業的命,Facebook已經在背後悄悄坐收漁利了。

螳螂撲蟬,黃雀在後。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06/18/facebook%e9%99%8d%e7%bb%b4%e6%89%93%e5%87%bb%e8%85%be%e8%ae%af%e9%98%bf%e9%87%8c%ef%bc%8c%e7%be%8e%e5%9b%bd%e5%b0%86%e5%a4%ba%e5%8f%96%e6%95%b0%e5%ad%97%e9%9c%b8%e6%9d%83%ef%bc%9f/?variant=zh-tw

0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歡

文章評論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後發表評論

    上一篇

    一分鐘讀懂互聯網巨頭的區塊鏈商業布局

    下一篇

    Facebook加密貨幣項目Libra白皮書中文版(附下載)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