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感謝 Glen Weyl 、Phil Daian 和 Jinglan Wang 對本文的審校。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起了如何通過經濟激勵和機制設計在不同場景下規範參與者的行為。在區塊鏈領域,機制設計的首要目的是為區塊鏈提供安全性,鼓勵 PoW 礦工或 PoS 驗證者誠實地參與進來。不過最近一段時間,機制設計也被應用於預測市場、 代幣精選註冊表(token curated registries )等場景。與此同時,最近興起的 RadicalxChange 運動 也帶動了關於哈伯格稅( Harberger taxes)、票重遞減型投票(Quadratic voting)和二次方融資等設想的實驗熱潮。另外,在社交媒體領域,如何使用基於代幣的經濟激勵鼓勵高質量的文章創作也成了一大熱點。這些系統在從理論轉向實踐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應對一些挑戰。在我看來,我們應對這些挑戰的經驗尚不充足。
舉個例子吧,中國有一家名為 「幣乎」 的媒體平台最近推出了一個基於代幣的機制來鼓勵人們發帖。這個機制的基本設計是(點擊此處,閱讀中文版白皮書),平台用戶可以押注自己所持有的 KEY 幣來給文章 「點贊」;一天內只可 「點贊投票」 k 次,而 「點贊投票」 的 「權重」 與用戶所下注的代幣量成正比。一篇文章得到的代幣點贊量越多代表質量越高,其作者可以獲得與點贊代幣量成正比的獎勵。
我只是很簡單地介紹了一下這個機制,略去了一些比較複雜的設計,不過這些設計對於整個機制的基本運行來說不是很重要。KEY 的價值源於它在平台上的諸多用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廣告收入都以 KEY 支付,其中一部分 KEY 會被分配掉,另一部分 KEY 會被銷毀(哇!這種設計真的很贊?,沒把代幣搞成交換媒介!)。
這種設計算不上有多特別。如何激勵線上內容創作是很多人都關心的事,目前已經出現了很多類似的設計,以及一些差別很大的設計。目前,幣乎這個平台已經積累了較大的用戶群。
幾個月之前,關於以太坊交易的 Reddit 板塊 /r/ethtrader 也引入了類似的設計,發行了一種叫做 「甜甜圈」 的代幣,用來獎勵那些評論獲得點贊的用戶。該板塊每周會發行一定量的甜甜圈幣,用戶所分得的甜甜圈幣與其評論獲得的點贊量成正比。甜甜圈幣可以用來租賃該板塊的置頂廣告位,也可以用於社區投票。然而,甜甜圈幣的獎勵機制不同於 KEY 系統。點贊者無需質押代幣,因此被點贊者所能分得的獎勵不受點贊者所持代幣量的影響。每個 Reddit 賬戶的點贊權重都是相同的。
上述幾個實驗性機制難能可貴地開闢了新的方式來獎勵優質內容創作,打破了之前局限於 捐款/小額打賞 的尷尬局面。
如今,整個社會正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缺乏對用戶創作的互聯網內容(UGC)的補償機制(參見 「自由激進主義(liberal radicalism)」 和 「數據勞動(data as labor)」)。很多社區都在試圖利用機制設計的力量解決這個問題。然而不幸的是,這些系統極易受到攻擊。
自投票、財閥統治和賄選
下面介紹一下如何通過經濟手段攻擊上述機制。假設現在有一個土豪用戶持有 N 個代幣,他可以執行 k 次點贊投票,每一次投票帶給被點贊者的獎勵是 N * q (這裡的 q 可能是很小的值,例如 q = 0.000001)。這位用戶只要開一個馬甲賬號,給這個賬號點贊,就能得到 N * k * q 的獎勵。也就是說,在每一輪投票期間,每一位用戶都能獲得 k * q 的 「利率」;如果沒有別的限制措施,這個系統就不再能提供任何正常功能,只剩下崩潰一途。
幣乎的激勵機制似乎預見到了這一問題,因此採用了一種超線性邏輯。一篇文章獲得的 KEY 點贊量越多,作者得到的獎勵就越多,而且其增長幅度是超出正比的。這種激勵機制會鼓勵用戶創造熱門流行的文章,而非通過自點贊的方式來獲得收益。
通過超線性邏輯來防止自點贊行為危害整個系統是代幣投票治理系統的通用模式。同樣地,大多數 DPOS 也能通過一些機制起到類似的效果:協議限制了代理者的數量上限,而凡是沒有被選舉成為代理者節點的用戶都得不到獎勵。
然而,這類機制往往存在兩大弊端:
等於補貼財閥,因為富有的個體和卡特爾組織依舊可以憑藉其雄厚的財力進行自投票;
用戶可以通過賄選的方式拉攏其他用戶為其投票
賄選攻擊雖然聽起來不太靠譜(有多少人在現實生活中有過受賄的經歷?),但是在一個成熟的生態系統中卻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更為常見。很多情況下,區塊鏈領域的賄選行為被行賄者美化了:這不叫賄選,叫 「權益池分紅」。賄選還可以做得很隱蔽。想像一個零手續費的加密貨幣交易所,苦心打造出異常完美的用戶界面,卻從來不在這上面盈利,而是暗戳戳地利用用戶存在交易所里的代幣參與各種代幣投票系統。久而久之,人們就會對這種小團體串謀習以為常;例如,此前爆出的一起關於 EOS DPOS 的醜聞:
最後,還有可能存在「威脅式賄選」的情況,也就是通過敲詐或要挾的方式威逼參與者按照行賄者的要求進行投票。
以 /r/ethtrader 的機制設計為例,因為擔心有人通過大量 購買 甜甜圈幣來操控治理決策投票,社區決定只有被鎖定(即無法交易的)甜甜圈幣才有投票資格。但還有一個比買幣成本更低的攻擊方式(這又是一種很隱蔽的賄選方式): 租幣 。如果一名攻擊者本身持有以太幣,可以將其抵押到 Compound 之類的平台上,借出另外一種代幣。這樣一來,攻擊者就擁有了借得代幣的完整使用權,包括參與投票。投票過後,攻擊者就可以將代幣發送回借貸合約,取回之前抵押的以太幣——通過這種方式,無需承擔代幣價格波動的風險,攻擊者就可以用借到的代幣影響投票結果,即使代幣投票機制(例如,幣乎)設置了鎖定期也沒關係。
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解決賄選以及個別土豪參與者拉幫結夥的問題都如移山填海一般困難。
身份
一些系統試圖利用身份系統來削弱財閥對代幣投票的影響。以 /r/ethtrader 的甜甜圈幣系統為例。雖然這個系統中的 治理決策投票 是以代幣投票的形式實現的,但甜甜圈幣的獎勵機制是建立在 Reddit 賬戶系統上的:一個 Reddit 賬戶得到的一個贊可以換成 N 個甜甜圈幣的獎勵。
身份系統的理想目標是,個體要得到一個身份容易,要得到多個身份很難。/r/ethtrader 甜甜圈幣的身份系統依託的是 Reddit 賬戶;Gitcoin CLR 匹配工具的身份系統依託的是 Github 賬戶。然而,身份造假實在是太容易了,至少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出現一個較為完善的身份系統設計。
是不是覺得搞一架子手機太麻煩了?也許下面這個更適合你:
港真,像個傀儡師那樣操縱上千個假身份來攻擊這些激勵機制比起一個個去賄賂用戶 要容易得多。你是不是在想,只要將安全要求提升到 政府級 身份認證就可以了?好吧,如果你想試試的話,可以先看看這裡,不過別忘了早就有專業的犯罪組織領先一步了,即使把所有造假團伙一鍋端了,也防不住一些心懷不軌的政府,如果我們真的傻到在設計系統的時候為身份造假行為留下牟利空間,他們就會憑空偽造百萬張護照出來。更別提還有反向攻擊了,比方說身份簽發機構為了剝奪一些邊緣社區的權力,否認其身份證明文件的有效性……
串謀
在多重身份和流動性市場面前,一波又一波的激勵機制垮了。可能有人會問,這些問題是不是有什麼深層次的共通點?我認為有,而且這個 「共通點」 就是:相比於不具備抗串謀性的模型,具備抗串謀性的模型中更容易建立起理想的激勵機制。大多數人可能已經在直覺上感受到了這一點。這一原理的具體案例體現在:通常來說,行業準則和法律都主張促進市場競爭,並且抵制價格卡特爾、買賣投票和賄選。然而,這個問題還可以挖得更深。
如果是聚焦個體選擇的博弈論模型(即,假定每個參與者都獨立作出決策,而且參與者不可能為了共同利益而抱團),已經有數學證明符合這種模型的博弈必然存在至少一個穩定的納什均衡策略組合,而且機制設計者在博弈環境設計上擁有較高的自由度來促成特定結果。
然而,如果是允許串謀的博弈論模型(即,合作博弈論模型 ),符合這種模型的遊戲很多都沒有一個穩定的結果,聯盟可以在改變策略的情況下依舊獲利。
多數派博弈 的定義是在一個參與者人數達 N 位的遊戲中,由半數以上參與者結成的聯盟可以獲得固定收益,並將收益進行內部瓜分。可怕的是,這種模型恰好類似於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場景,如公司治理、政治等等,都屬於具有內在不穩定性的遊戲。也就是說,假設有一個固定量的資源池和一個用來分配這些資源的機制,而且這個機制無法避免 51% 的參與者通過串謀來控制資源池,那麼無論這個機制目前採用了什麼樣的設計,參與者總能找到串謀牟利的方法。然而,聯盟關係往往是不牢固的,舊聯盟瓦解,新聯盟誕生……新舊更替,周而復始。
輪次 | A | B | C |
---|---|---|---|
1 | 1/3 | 1/3 | 1/3 |
2 | 1/2 | 1/2 | 0 |
3 | 2/3 | 0 | 1/3 |
4 | 0 | 1/3 | 2/3 |
正是由於這種不穩定性,基於合作博弈論的多數派博弈被嚴重低估了。它被當作是一種簡化了的一般數學模型,用來解釋為什麼不存在 「歷史終結論」 中提出的終極政治制度,以及可證完美的系統;我個人認為合作博弈論雖然沒有阿羅不可能定理(Arrow』s theorem)那麼有名,卻比它管用得多。
現在有兩種方法能解決串謀問題。第一種是將我們自身嚴格限定在那些 「無身份」 並且 「抗串謀」 的博弈類型中,從而無需擔心賄選或身份造假的問題。第二種是直面身份造假和串謀問題,找到妥善的解決方案,從而設計出包含更多屬性的抗串謀博弈模型。
(未完)
原文鏈接:
https://vitalik.ca/general/2019/04/03/collusion.html
作者: Vitalik
翻譯&校對: 閔敏 & 阿劍
冷萃財經原創,作者:Awing,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lccjd.top/2019/06/15/vitalik%ef%bc%9a%e8%ae%ba%e4%b8%b2%e8%b0%8b%ef%bc%8cpart-1%ef%bc%9a%e8%b4%a2%e9%98%80%ef%bc%8c%e8%ba%ab%e4%bb%bd%e4%b8%8e%e4%b8%b2%e8%b0%8b/?variant=zh-tw
文章評論